重建巴比塔的徒劳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联结是福斯特的《印度之行》颇受关注的主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其中联结主题的探讨,结合小说的背景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其走向失败的根源。
  关键词: 《印度之行》 联结 失败 根源
  一、引言
  “这部作品已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因为小说写的是人类企图在我们这个混乱和繁杂的世界上,找到一种人类之间的秩序和一个稳固而永久意义的基础。”虽然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探讨和想要表达的就像马巴拉山一样充满神秘和混乱,但是,其中对于东西联结或称为融合的探讨毋庸置疑。小说以英国人穆尔夫人,阿德拉和菲尔丁与印度人阿齐兹之间的交往沟通为主线。这些主人公有着重建英印双方巴比塔的美好愿望,可惜小说最终无法让他们如愿。
  小说通过描写阿齐兹与阿德拉在马巴拉山洞中,阿德拉因为回声带来的恐惧产生幻觉,误以为被阿齐兹诱奸,并把阿齐兹告上法庭,由此把英印双方的冲突推向高潮,把印度人(东方人)和英国人(西方人)的联结推向了终结。
  英国人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带着人类生活世界史可以理解的信念,与印度人阿齐兹医生双方有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共同愿望,但是事实终究不尽如人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美好愿望覆灭的呢?这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
  二、阻碍巴比塔重建的根源
  1.地位悬殊带来的心理隔阂
  承载着西方文明的英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和种族主义思想。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受英国统治,英印双方分别以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身份出现,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地位上的差异、交流上的障碍。
  印度小城卑微败落,活像一种低等而又无法毁灭的生物,小城居民走在街上好像泥土在移动。然而,从建筑在高地上的英国行政官署来看,英国人的居住区“完全像另外一个地方,简直就是一座花园之城……这块地方与城区除了共有头顶上那个圆拱形的天空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英印人之间一直处于紧张的种族关系中,英国人对印度人有着长期的歧视和偏见。“对本地人,最仁慈的做法就是让他们死亡”(卡伦德夫人),市长特顿夫人评价印度女人时曾用到“就像在描述候鸟的行动”。在穆尔夫人提出想要看看真正的印度时,朗尼先生一口咬定这无疑是错误的想法,并在深信上帝的穆尔夫人提出,上帝提倡对所有的人类都好时,不予置之,甚至不屑一顾,提出英国人在印度不是为了印度人的美好。而印度人,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以及印度本身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差距,自身存在自卑的心理。
  对于为促进英印双方了解的桥会,英国人认为“人们之间开创一个和谐的局面可能是徒劳的”。在桥会中,“连在形式上英国人和印度人都是各站在草坪一侧”。
  在马巴拉山洞事件发生后,阿德拉控告阿齐兹,几乎除了菲尔丁和穆尔夫人外的英国人都始终认为,阿齐兹毫无疑问可能对阿维拉做出如此举动,认为阿齐兹是有预谋的,并百般求证,主张严惩阿齐兹,认定事情不存在其他的可能。甚至朗尼先生在得知穆尔夫人不愿出庭指证阿齐兹后,立马让她回国。在他们眼里,事实本身并不重要,而英国人的民族自我优越才是对的。他们认为,印度人是肮脏的,低下的,无耻的。马巴拉山洞的案子还使英印种族关系异常紧张。在对阿齐兹的拘捕和审判中,印度人民奋起喧闹,用自己的形式反抗着一切。
  就连有着开明思想交往愿望的阿齐兹医生和善良平等思想的菲尔丁,也无法逃离种族差距带来的命运。“菲尔丁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集体无意识和对印度人的偏见,就在决心和印度人同呼吸共命运时,他依然意识到他和印度人之间有一条很深的鸿沟,甚至懊悔支持率印度人”。阿齐兹对英国人的态度最终逃不过印度种族的集体意识。阿齐兹和菲尔丁的友谊由此破裂。
  没有平等的身份,没有平等的地位,英印双方都不可能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互相尊重,平等交往。人类的不平等,无疑给沟通和联结,带来了极为深刻的阻碍。
  2.宗教差异带来的信仰危机
  “众所周知,印度人的宗教信仰不统一。在印度同时存在多种宗教信仰,但印度人一致认为宗教是其传统的核心部分。”要想了解印度,就不得不了解它的宗教。同样,宗教带着其特有的身份,在《印度之行》中贯穿始终,不同的宗教信仰也铸成了英印人们渴望沟通理解的美好愿望破碎的原因之一。
  “很大程度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受其所奉承的宗教信仰所指导。”
  虔诚地相信上帝的穆尔夫人,带着神爱大众的普世精神,来到印度,试图与印度人民交朋友。在穆尔夫人看来,印度人民和英国人民一样,应该受到该有的平等爱的对待。她向儿子朗尼说:“上帝让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让我们去爱这个世界上的人,并要我们把这爱变成实际的行动。上帝无所不在,当然印度也不会例外,他也在注视着我们在这儿如何把爱付诸行动。”她却被儿子告知,英国人在印度不是为了印度人民的生活美好,而是管理他们的。穆尔夫人对此极为痛苦,她不仅对儿子很失望,而且开始怀疑自己对上帝的信仰不够。因为这让她觉得她的信仰不是完全的,而是受到压迫的。在印度这片英国人治理的国土上,穆尔夫人深深地觉得自己对上帝基督的信仰不够用,她开始意识到她所信仰的宗教的无能为力。
  极具印度特征的马巴拉山洞和印度这片国土一样,具有神秘和混乱的色彩。在参观马巴拉山洞时,由于其产生的可怕回声和以马巴拉山洞的为代表的印度神秘和混乱,让穆尔夫人的信仰在顷刻间走向崩溃。这些神秘和混乱给她带来了宗教信仰的混乱和怀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穆尔夫人清楚地意识到她的信仰并不能让她理解这一切。
  印度代表人物阿齐兹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虽然在小说刚开始时,阿齐兹与穆尔夫人的邂逅是美好的,但终究是短暂的。印度人民信仰的印度教、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教,与英国人信仰的基督教之间的鸿沟,始终不是双方志愿相互理解沟通的想法能逾越的,宗教的力量超过了他们本身的信念。
  3.文化冲突带来的障碍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以个人所生长的文化为依托的。当交往双方在文化上迥异时,他们在交往的过程中,理所当然地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承载着西方文明的英国人,在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与印度人极为不同,他们无法理解印度的混乱,无法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受过高等教育的英国人更加认为比印度人高一等,甚至认为印度人就是应该受他们的统治和管理。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对印度人民缺乏同情心,对他们是冷酷无情的。   英国和印度的文化并不是平等的。英印双方以宗主国和殖民国的关系存在,英国人以文明高雅自居,对印度人民施行文化侵略、文化霸权。“历史证明,任何异质文化之间的融通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它们相互的认同,即建立一种平等信赖的关系。而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以相对主义的方法论为基础来研究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相对主义者对文化持三种态度:一、认为自己文化优越;二、从自己文化出发,承认其他文化某些方面的价值,或加以吸收,或因猎奇而欣赏,最后据为己有;三、经冲突后,吸收他种文化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显然,英国人对印度文化的态度为第一种。他们具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性,认为印度文化是下等的,也认为印度人是劣等民族。小说结尾处,阿齐兹说:“只有当英国人被感触印度时,只有到友谊建立在帝国主义统治的基础上时”,他们才可能成为朋友。
  4.人物性格带来的悲剧
  印度人阿齐兹在小说中一直是正面形象的主要角色之一,他与英国人菲尔丁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在马巴拉山洞事件发生之后,菲尔丁公开站在阿齐兹这边,坚信阿齐兹不可能做那样的事,这等于是与整个英国为敌。这样真挚和深刻的友谊,怎么会在故事的发展中走向疏远分离呢?除了文化、宗教上的差异以外,主人公本身的性格特点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在交往中,阿齐兹显然极其信任菲尔丁,否则他不会把自己妻子的相片给他看,“在阿齐兹看来,朋友之间是该肝胆相照的,所以他把秘密都告诉了菲尔丁,却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为此,阿齐兹常常抱怨菲尔丁。
  阿齐兹除了给人正面印象外,还很敏感,猜疑心重,这无疑是他和菲尔丁友谊破裂的致命弱点。菲尔丁帮助阿德拉,阿齐兹就认为菲尔丁背叛了他,站在了英国人那边。对于后来菲尔丁请求阿齐兹原谅阿德拉,阿齐兹也始终没法放下心结。
  三、结语
  英印双方在福斯特的笔下,最终未能在《印度之行》中实现平等的沟通对话,成为朋友。但是,生命在延续,包括英印民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在面临各种文化冲突时,建立平等友谊的前途依旧是光明的。在人类沟通的历史长河中,在现实面前,要想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美好愿望,诚然困难重重,障碍重重。然而,只要存着一颗互相尊重的心,平等对话,求同存异,我们就能真正地超越心的藩篱,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Forster.E.M.APassage to India[M].Penguin Classics,2005.7.
  [2]董艳,刘晓虹.混乱而神秘的世界里熠熠生辉的联结理想——解读福斯特的印度之行[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9(3).
  [3]E.M.福斯特.印度之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高书霞.论印度之行中的人际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5]骆文琳.迷惘与隔膜的印度之行[J].外国文学研究,1999(2).
  [6]鲁晓霞.从印度之行看东西方联结[J].文史纵横,2006(9).
  [7]马媛媛.读福斯特的印度之行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
其他文献
摘 要: 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素以心理描写见长。在其作品中,作家广泛运用双声语等多种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蜕化时期俄国民众复杂迷惘的心理状况。究其根源,这是西方与本土不同信仰和价值观念冲突的结果。如何穿越生命重重的困扰与冲突,最终实现心灵的回归?作者认为作家在小说中以特定的人物形象设置和情节安排方式,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的契机。  关键词: 人格分裂 复活 博爱 宽恕 道德理想  现
摘 要: 对于虚构,很多大学新生在作文中表现出理解片面和运用不熟练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不能正确区分虚构与真实、虚构的手段单一、不能对材料进行合适的加工改造等。针对这些问题,中学语文教师和大学写作教师应该对虚构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各个教学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正确、系统地接收到虚构的相关知识,写出真正符合情感要求的文章。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作文现状 虚构 教学阶段 教学重点  大
摘 要: 文章从儿童心理学与动画特性的角度提出了动画创作与儿童思维的天然联系,首先总结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动画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儿童思维是动画创作的灵魂,动画创作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并提出,动画创作者要拥有儿童思维,永葆一颗童心,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  关键词: 儿童思维 动画创作 童心 虚拟性  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童年的我们用最纯真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最新鲜的心态
摘 要: 本文作者曾经就获五项奥斯卡金像奖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个人身上所散发的人格魅力撰写过一篇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涵养的文章,教学之余经常会去思考,发现这部英美学生必看的优秀电影所传达的还有鲜为人知,但令人深深惊叹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几个方面再探讨出自《论语》的哲学理念“无为而治”所引发的教学方法,以期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有所启迪。  关键词: 无为而治 以人为本 电影《音乐之声》    1.引言
摘 要: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露珠》是一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的童话,本文就《小露珠》教学做了以下尝试。  关键词: 语言 心灵 小露珠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露珠》一文主要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  初读《小露珠》,萦绕心间的是甜美、清新、可爱,一
摘 要: 构式语法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其中Goldberg的构式语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Goldberg发展了构式语法,并对构式提出了明确的定义,而国内的现代汉语研究也在构式语法的启迪下不断发展。本文以Goldberg对于构式的定义为基础,深入研究、分析构式的定义,并反思国内现代汉语的构式及构式语法研究。  关键词: 构式语法 现代汉语 基于Goldberg构式定义的构式  构式语法自提
摘 要: 本文探讨老舍小说《二马》中所展示出来的中国人在异国文化对照下的文化心理。文章运用跨文化交际中的面子系统原理对小说的话语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文化典型代表人物老马在中英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十足的爱慕虚荣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面子系统 话语分析 《二马》  《二马》是老舍“旅英三部曲”广受好评的一部小说。1924年夏,老舍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教师。五年的侨居生活,开阔了
【案例背景】  《历史与社会》教材实施多年,“难教”是许多老师的共识,一难在于如何把握和处理好教材资源,二难在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好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信用是金》一课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创业的学问”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信用对于个人创业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诚信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本课虽然是历史与社会课,但更侧重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实现诚信教育的目标
摘 要: 林白笔下的主人公往往显示出一种精神独语的迹象,特定年代、特定文化背景下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表达受到一定的阻碍,只能通过较为封闭的精神独语进行自我疏导,这是林白前期小说的一种写作风格和方式,后期则出现了转变,小说通过一种生命的存在,人生体验展示,私人化写作为精神独语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对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的关怀,对人类生存的苦难、精神困境的承担给予了阐释。前期作品中,主要通过梦境或者回忆的方式
摘 要: 本文以《道德经》的翻译为例,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解析生态翻译策略在典籍英译中对传递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典籍翻译 《道德经》 文化传递  典籍文献承载着民族的文化意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其阐释与翻译是体现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道德经》以其明晰不足、暗示有余的特点吸引古今中外学者的阐释和翻译,其思想内容的日常经验性和题旨的无时代性使其具有较高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