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记协国内部受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委托,对2008年全国省级党报文字编校质量进行了检查。2009年7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5版刊发了《省级党报编校质量结果欠佳》一文。文章指出,不合语法的病句之一是成分冗余,例如,在“小时节水量大约在20吨左右”一句中,“大约在20吨左右”应改为“大约20吨”;在“两岸货运的运输成本约可省下15%~30%”一句中,“约”字应删掉。
笔者估计,质检专家认定“大约在No吨左右”“约可省下15%~30%”成分冗余,理由大概如下:“大约、约”之类副词表示约数,“左右、15%~30%”之类表示概数,两者同时出现,语意重复,故不合语法。果真如此吗?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些古代的例子。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有“饮可五六斗径醉矣”,白行简《李娃传》中有“年可四十余”,《水浒传》中有“约有三二里路”,《老残游记》中有“前面的一个约有二十岁上下……后面的一个约有十三四岁”,这些例子中,“可”或“约”的后面都带有概数,与“大约在20n屯左右”相类。
在现代汉语阶段,类似的说法也很常见。如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约摸五十四五岁的老妇人”,艾芜《红艳艳的罂粟花》“约莫十七八岁光景”,《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大约有五百万左右”,肖复兴《我从没爬上过香炉峰》“大约孩子四五岁的时候”。
为全面了解“约 概数”的使用情况,2010年1月18日,笔者利用“独秀学术搜索”对部分“约 概数”格式在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及专利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索,发现相关用例9700多条。我们还利用“百度”,对这一用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索,发现了更多用例。为了解“约 概数”格式在文言文中的分布情况,2010年1月30日,我们又选择部分文言色彩特别浓的语言组合在”独秀学术搜索”进行了检测,发现用例近7000条。看来,无论是在文言文还是在白话文,无论是在纸质文本还是在网络文本,“大约……左右”等的使用都十分普遍。
吕叔湘、朱德熙两先生曾经指出,”有些话用严格的逻辑眼光去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样说,都懂得它的意思,听的人和说的人中间毫无隔阂,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根据上面的论述不难看出,“大约”类副词后面带概数的现象古已有之,现在大家也这么说,我们都懂得它的意思,已符合“约定俗成”的标准,应当予以承认。事实上,这类结构已得到部分专家学者的首肯,各类教材、工具书和语言学论著中就有许多这类例子。例如:
(1)那人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200s年版,第76页)
(2)大约在四五十个上下(刘叔新《现代汉语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牟版,第67页)
(3)小红大概十六七岁这里离县城大概十里左右(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1页)
(4)今年大概招一千二百人左右吧一斤大概三到四个9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大约”类副词为什么能与“……左右”之类同现呢?李美仙指出:“‘大约’是一个表示估计的副词,而不是一个表示概数的词语。既然是估计,‘大约’就既可带上确定数目,也可以带上不确定数目。如‘大约要走三里路’和‘大约要走三四里路’都是正确的说法。后一例中表示估计的‘大约’和表示概数的‘三四’,各司其职,合在一起并没有重复累赘的弊病。”,我们非常赞成这种看法。
笔者估计,质检专家认定“大约在No吨左右”“约可省下15%~30%”成分冗余,理由大概如下:“大约、约”之类副词表示约数,“左右、15%~30%”之类表示概数,两者同时出现,语意重复,故不合语法。果真如此吗?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些古代的例子。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有“饮可五六斗径醉矣”,白行简《李娃传》中有“年可四十余”,《水浒传》中有“约有三二里路”,《老残游记》中有“前面的一个约有二十岁上下……后面的一个约有十三四岁”,这些例子中,“可”或“约”的后面都带有概数,与“大约在20n屯左右”相类。
在现代汉语阶段,类似的说法也很常见。如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约摸五十四五岁的老妇人”,艾芜《红艳艳的罂粟花》“约莫十七八岁光景”,《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大约有五百万左右”,肖复兴《我从没爬上过香炉峰》“大约孩子四五岁的时候”。
为全面了解“约 概数”的使用情况,2010年1月18日,笔者利用“独秀学术搜索”对部分“约 概数”格式在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及专利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索,发现相关用例9700多条。我们还利用“百度”,对这一用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索,发现了更多用例。为了解“约 概数”格式在文言文中的分布情况,2010年1月30日,我们又选择部分文言色彩特别浓的语言组合在”独秀学术搜索”进行了检测,发现用例近7000条。看来,无论是在文言文还是在白话文,无论是在纸质文本还是在网络文本,“大约……左右”等的使用都十分普遍。
吕叔湘、朱德熙两先生曾经指出,”有些话用严格的逻辑眼光去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样说,都懂得它的意思,听的人和说的人中间毫无隔阂,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根据上面的论述不难看出,“大约”类副词后面带概数的现象古已有之,现在大家也这么说,我们都懂得它的意思,已符合“约定俗成”的标准,应当予以承认。事实上,这类结构已得到部分专家学者的首肯,各类教材、工具书和语言学论著中就有许多这类例子。例如:
(1)那人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200s年版,第76页)
(2)大约在四五十个上下(刘叔新《现代汉语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牟版,第67页)
(3)小红大概十六七岁这里离县城大概十里左右(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1页)
(4)今年大概招一千二百人左右吧一斤大概三到四个9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大约”类副词为什么能与“……左右”之类同现呢?李美仙指出:“‘大约’是一个表示估计的副词,而不是一个表示概数的词语。既然是估计,‘大约’就既可带上确定数目,也可以带上不确定数目。如‘大约要走三里路’和‘大约要走三四里路’都是正确的说法。后一例中表示估计的‘大约’和表示概数的‘三四’,各司其职,合在一起并没有重复累赘的弊病。”,我们非常赞成这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