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语文课,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交往构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到教师“教”的活动,也要设计好学生“学”的活动。而且“学的活动”应该占据课堂的主要时间,活动的落脚点应该落在阅读和思考的行为上。而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指示或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学”设计呢?
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备课形态开始改变,改造教案的撰写样式,变“教案”为“学案”,转移备课的关注点。“教案”和“学案”一字之差,但是改变的却是我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提醒我们,备课不是要备老师怎么教,而是要备怎么教学生“学”。要备“自己的教”怎样促进“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知活动的思路和规律,应该是备课时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案”的撰写与“教案”撰写的最大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学案”与传统的“教案”相比,多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指的是教师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阅读需要和阅读状况进行了解和预估。所以学情分析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分析教材,二是分析学生,也就是要分析“读什么”和“谁来读”。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来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在上海教材六年级上第五单元《自然奥秘》中,有这样两篇课文《松鼠》、《云雀》、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动物为主题的课文,但是因为两篇课文的体材不同,在教学时它们承载的教学目标,教师以此确定的教学内容肯定也就不同。《松鼠》是一篇介绍动物的科学小品文,作者布封用准确又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在教学时通常可以把它作为说明文学习的范例。那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通常可以定位为,学习作者清楚,有条理地介绍动物的方法(说明顺序);把握松鼠的特征(整体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品味文章准确又生动的语言表达(学习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而《云雀》是法国作家米什莱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同样是以动物为主要写作对象的文章,但课文《云雀》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歌颂了勇敢,快乐,歌唱希望的国鸟云雀,在这篇课文里,云雀已经不单纯作为一种动物而存在,它更象征了法兰西民族精神的一些特点:乐观、坚韧、善良……,所以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学生要把握的显然不是云雀这种动物的特点,而是要把握这种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展现动(植)特点内涵的寫作手法,也就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的另一方面是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我觉得这段话用很直白的方式,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分析学情。学情分析最理想的方式是“先学后教”,也就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观察、了解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真实反应,并且依据这些反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除了课前预习,我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对一般这一年龄段学生特点的了解,对学情进行充分地预估:学生读这样一篇文章可能会在哪些地方遇到困难,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不感兴趣的是什么,哪些地方需要帮助,认识不到的盲点在哪里……以此作为确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依据。
精准学情分析是“学案”与“教案”最大不同点之一。“学案”与“教案”的第二个最明显的不同我觉得是“学案”严格区分了“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在我们学校的学案中有这样几栏,一栏是“学习任务”,一栏是“学生活动”,还有一栏是“导学要点”。其中“学习任务”,“学习方法”这两栏填写的就是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活动”,就是“学什么”和“怎么学”,而“导学要点”这一栏填写的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引导,启发,帮助。以《诺曼底号遇难记》这课的学案设计为例:
从课堂导入设计的环节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是两种有区别的活动,“教的活动”,是教师的行为,是教师做什么,怎么做;“学的活动”,是学生的行为,是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使“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发生有教学价值的关联,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这样的学案设计,有利于教师在备课中自觉辨别两者的差别,并寻求两者有教学价值的关联。
变“教案”为“学案”,帮助教师从思想观念上发生真正的转变,时时提醒自己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来备课、上课,依据教材特点,依据学生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这堂课学习的重点,来组织这堂课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提升和丰富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学会理解和感受课文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这才是是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备课形态开始改变,改造教案的撰写样式,变“教案”为“学案”,转移备课的关注点。“教案”和“学案”一字之差,但是改变的却是我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提醒我们,备课不是要备老师怎么教,而是要备怎么教学生“学”。要备“自己的教”怎样促进“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知活动的思路和规律,应该是备课时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案”的撰写与“教案”撰写的最大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学案”与传统的“教案”相比,多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指的是教师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阅读需要和阅读状况进行了解和预估。所以学情分析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分析教材,二是分析学生,也就是要分析“读什么”和“谁来读”。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来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在上海教材六年级上第五单元《自然奥秘》中,有这样两篇课文《松鼠》、《云雀》、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动物为主题的课文,但是因为两篇课文的体材不同,在教学时它们承载的教学目标,教师以此确定的教学内容肯定也就不同。《松鼠》是一篇介绍动物的科学小品文,作者布封用准确又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在教学时通常可以把它作为说明文学习的范例。那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通常可以定位为,学习作者清楚,有条理地介绍动物的方法(说明顺序);把握松鼠的特征(整体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品味文章准确又生动的语言表达(学习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而《云雀》是法国作家米什莱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同样是以动物为主要写作对象的文章,但课文《云雀》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歌颂了勇敢,快乐,歌唱希望的国鸟云雀,在这篇课文里,云雀已经不单纯作为一种动物而存在,它更象征了法兰西民族精神的一些特点:乐观、坚韧、善良……,所以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学生要把握的显然不是云雀这种动物的特点,而是要把握这种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展现动(植)特点内涵的寫作手法,也就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的另一方面是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我觉得这段话用很直白的方式,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分析学情。学情分析最理想的方式是“先学后教”,也就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观察、了解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真实反应,并且依据这些反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除了课前预习,我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对一般这一年龄段学生特点的了解,对学情进行充分地预估:学生读这样一篇文章可能会在哪些地方遇到困难,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不感兴趣的是什么,哪些地方需要帮助,认识不到的盲点在哪里……以此作为确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依据。
精准学情分析是“学案”与“教案”最大不同点之一。“学案”与“教案”的第二个最明显的不同我觉得是“学案”严格区分了“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在我们学校的学案中有这样几栏,一栏是“学习任务”,一栏是“学生活动”,还有一栏是“导学要点”。其中“学习任务”,“学习方法”这两栏填写的就是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活动”,就是“学什么”和“怎么学”,而“导学要点”这一栏填写的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引导,启发,帮助。以《诺曼底号遇难记》这课的学案设计为例:
从课堂导入设计的环节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是两种有区别的活动,“教的活动”,是教师的行为,是教师做什么,怎么做;“学的活动”,是学生的行为,是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使“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发生有教学价值的关联,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这样的学案设计,有利于教师在备课中自觉辨别两者的差别,并寻求两者有教学价值的关联。
变“教案”为“学案”,帮助教师从思想观念上发生真正的转变,时时提醒自己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来备课、上课,依据教材特点,依据学生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这堂课学习的重点,来组织这堂课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提升和丰富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学会理解和感受课文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这才是是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