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持久,往往一节语文课下来老师教得很累,因为大多数时间用来管理班级纪律。其实学生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基础的时期。
一、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认真倾听?”
案例1:在教二年级上册《蚕姑娘》这篇课文的整体感知过程中,我提出了问题:“蚕姑娘是怎样变化的?”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问题的男孩说话声音有点儿沙哑,而且表达不流利:“蚕姑娘又黑又小……然后又黄又瘦……又白又胖……”男孩正努力地思索并表述着。这时有一些孩子,一边举手一边喊:“错了,错了……少了一个环节。”这时男孩的脸涨得通红,我说:“如果你知道自己错了,你自己改正。”可是他支支吾吾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其实,在低年级课堂,经常会出现这些场景:教师在边板书边叙述时,学生在私下里侃侃而谈;在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或读书时,其他学生交头接耳;在老师布置学生讨论或读书时,要求还没说完学生就行动起来了……这时,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
二、在课堂上细化要求,提高倾听能力
1.“听”时要专心
案例2:有一次,当我请一位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同学范读课文时,其他学生听得挺认真,有位同学却一直在座位上傻笑,甚至影响到了同桌。等范读的同学读完,我问他:“刚刚的小朋友读得怎样啊?你来点评一下呢?”他思索了一会,故作镇定地说:“我觉得挺好的。”我追问:“好在什么地方呢?”他没话接了,听着其他同学精彩的点评,他低下了头。后来,我让同学范读课文时,班级里的纪律非常好,有些小朋友还跟着默读呢!其实正是在纠正这位小朋友不认真倾听的过程中,其他小朋友都受到了深深的启发。
2.“听”时要有耐心
这里的“耐心”不仅仅说的是学生,还包括老师。教师耐心倾听,学生才能畅所欲言,而且低年级学生模仿力强,教师能做到耐心倾听也正是给学生做了个好榜样!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专心“听”的耐心也不够,我觉得可以采用几个小方法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倾听耐心。①小口令训练。一年级小朋友,不知道上课该怎么坐、怎么倾听、怎么发表意见……那怎样才能把这一群坐立不安、好奇心强的小朋友们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上呢?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必须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于是,在他们进小学的第一节课,我就向小朋友们提出基本要求:上课时身体坐正,双脚踩地,双手放平,眼看老师,发言举手。但是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会有效,所以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利用一系列口令让孩子提醒自己。比如说,当孩子们注意力不太集中时,我会引导学生:头正、肩平脚着地!当孩子们思想开小差时,我会引导:小耳朵,听听牢!当我板书范写生字时,我说:“我在写!”学生:“我也在写!”随后就把手举得高高地跟着我一起写了。当孩子们读书时,练习说话时,写字时……我都会利用小口令,时时提醒他们养成学习的好习惯。②不吝啬表扬。学生“听”的情况如何,是通过“交流”反馈得来的。当学生反馈无误时,我从不吝啬表扬,如:“你的耳朵真灵啊,一下子就被你听出问题来了!”“你不仅听到了他读得不到位的地方,也听到了他读得精彩之处,你真是一个会倾听的小能人!”“哦,这个问题老师都没有听出来,你真会听,帮了这位同学一个大忙!”当得到老师一次又一次的鼓励,孩子们还会在课堂上我行我素吗?
3.“听”时要有主见
案例3:在教二年级课文《会走路的树》时,有个环节我出示了一组词语让学生开火车读,如果指读的学生读对了大家跟着一起读,如果读错了,举手交流。当读到“早晨”这个词语时,指读的同学把 “晨”读成了第二声,其他学生想都没想就跟着一起读了。我提醒道:请大家再把这个词语读一读。学生疑惑地看着我,部分同学照原样读了一遍,此时我没评价,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大约过了半分钟,有两三个孩子陆续举手,“我觉得‘晨’应该读轻声。”这时我一边鼓掌一边表扬她,“你是一个有思想的倾听者!”之后让她领着同学们把这个词语读了两遍。
三、争取家长的配合,促进倾听习惯的养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谈到: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而且要抱着一致的信念,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所以光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
总之,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教师,我们应时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心上,同时,我们还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学情精心设计每堂课,为孩子们养成好习惯、发展服务!
一、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认真倾听?”
案例1:在教二年级上册《蚕姑娘》这篇课文的整体感知过程中,我提出了问题:“蚕姑娘是怎样变化的?”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问题的男孩说话声音有点儿沙哑,而且表达不流利:“蚕姑娘又黑又小……然后又黄又瘦……又白又胖……”男孩正努力地思索并表述着。这时有一些孩子,一边举手一边喊:“错了,错了……少了一个环节。”这时男孩的脸涨得通红,我说:“如果你知道自己错了,你自己改正。”可是他支支吾吾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其实,在低年级课堂,经常会出现这些场景:教师在边板书边叙述时,学生在私下里侃侃而谈;在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或读书时,其他学生交头接耳;在老师布置学生讨论或读书时,要求还没说完学生就行动起来了……这时,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
二、在课堂上细化要求,提高倾听能力
1.“听”时要专心
案例2:有一次,当我请一位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同学范读课文时,其他学生听得挺认真,有位同学却一直在座位上傻笑,甚至影响到了同桌。等范读的同学读完,我问他:“刚刚的小朋友读得怎样啊?你来点评一下呢?”他思索了一会,故作镇定地说:“我觉得挺好的。”我追问:“好在什么地方呢?”他没话接了,听着其他同学精彩的点评,他低下了头。后来,我让同学范读课文时,班级里的纪律非常好,有些小朋友还跟着默读呢!其实正是在纠正这位小朋友不认真倾听的过程中,其他小朋友都受到了深深的启发。
2.“听”时要有耐心
这里的“耐心”不仅仅说的是学生,还包括老师。教师耐心倾听,学生才能畅所欲言,而且低年级学生模仿力强,教师能做到耐心倾听也正是给学生做了个好榜样!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专心“听”的耐心也不够,我觉得可以采用几个小方法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倾听耐心。①小口令训练。一年级小朋友,不知道上课该怎么坐、怎么倾听、怎么发表意见……那怎样才能把这一群坐立不安、好奇心强的小朋友们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上呢?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必须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于是,在他们进小学的第一节课,我就向小朋友们提出基本要求:上课时身体坐正,双脚踩地,双手放平,眼看老师,发言举手。但是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会有效,所以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利用一系列口令让孩子提醒自己。比如说,当孩子们注意力不太集中时,我会引导学生:头正、肩平脚着地!当孩子们思想开小差时,我会引导:小耳朵,听听牢!当我板书范写生字时,我说:“我在写!”学生:“我也在写!”随后就把手举得高高地跟着我一起写了。当孩子们读书时,练习说话时,写字时……我都会利用小口令,时时提醒他们养成学习的好习惯。②不吝啬表扬。学生“听”的情况如何,是通过“交流”反馈得来的。当学生反馈无误时,我从不吝啬表扬,如:“你的耳朵真灵啊,一下子就被你听出问题来了!”“你不仅听到了他读得不到位的地方,也听到了他读得精彩之处,你真是一个会倾听的小能人!”“哦,这个问题老师都没有听出来,你真会听,帮了这位同学一个大忙!”当得到老师一次又一次的鼓励,孩子们还会在课堂上我行我素吗?
3.“听”时要有主见
案例3:在教二年级课文《会走路的树》时,有个环节我出示了一组词语让学生开火车读,如果指读的学生读对了大家跟着一起读,如果读错了,举手交流。当读到“早晨”这个词语时,指读的同学把 “晨”读成了第二声,其他学生想都没想就跟着一起读了。我提醒道:请大家再把这个词语读一读。学生疑惑地看着我,部分同学照原样读了一遍,此时我没评价,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大约过了半分钟,有两三个孩子陆续举手,“我觉得‘晨’应该读轻声。”这时我一边鼓掌一边表扬她,“你是一个有思想的倾听者!”之后让她领着同学们把这个词语读了两遍。
三、争取家长的配合,促进倾听习惯的养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谈到: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而且要抱着一致的信念,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所以光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
总之,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教师,我们应时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心上,同时,我们还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学情精心设计每堂课,为孩子们养成好习惯、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