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军参加了5月澳大利亚主办的“2016国际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和7月底由俄罗斯举办的“2016国际军事比赛”(以下简称“两赛”)。笔者先后担任了两项赛事中的轻武器射击教练,既感受到了这两场国际性军事比赛科目的难度和严格,也领会到了比武竞技场上的紧张与残酷,更目睹了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那份“舍我其谁”的勇气与担当。
澳赛:公平公正
澳大利亚“国际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简称“澳赛”)始办于1984年,每年的5月举办,最初是为澳大利亚军队比赛而设立的。1987年,新西兰军队加入到竞赛行列中,之后陆续有澳大利亚的几个邻国及英国陆军、美国海军陆战队参赛。近几年,随着该项赛事的不断扩大,它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2011年,日本自卫队接受邀请派队参赛;2012年,我军受邀派出军事观察员,2013年我军派代表队第一次参赛,取得了10金7银23铜的好成绩。今年是我军第二次组队参加该项赛事,最终取得了35金54银7铜的优异成绩,在21支参赛代表队中,位列作战部队抽组参赛队第一名。
“澳赛”素以多枪种、多课题、多姿势、高难度而闻名世界。经过两次参赛,感到该项赛事的组织严密而细致,且公平公正,尤其是比赛科目的基本内容及设置是以题库形式设立,提前向参赛国公布,参赛国既可选择所有科目,也可从中随机抽取部分科目。如此,各参赛队就可以充分准备,公平竞争。当然,在实际比武过程中,主办方也会根据科目设置中出现的问题与参赛国协商,对竞赛科目进行适当改进或补充,确保竞赛科目更加完善和接近实战。
在“澳赛”的《比赛规则》中有以下几项主要规定:其一,所有靶场简报和命令所使用的语言为英语。这就要求我国的参赛队员必须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否则既听不懂裁判或组织者下达的射击口令,也无法向裁判及组织者提出质疑。其二,对参赛队员所用携行装具的数量和质量做出规定:除比赛武器外,还包括供弹链、护甲(防弹背心或防弹衣)、两个以上的子弹带、两个水壶或一个沙袋、野战背包、头盔(作战帽)及手枪射手需佩带的枪套和近距离射击时需配备的护目镜等。除枪弹外,每名队员所用的携行装具重量不少于7.5千克(专项越野科目高达50千克)。从中不难看出,头盔、护甲等已经成为各军必备装备。此外,7.5千克的负重对于进行数千米奔袭的士兵而言无疑是体力、智力与心理的多重考验。其三,在比赛过程中,参赛射手及团队保障人员不得在靶场内使用手机、无线电或视频进行通信联系,主要是防止作弊。
《靶场安全》规定既有严格管理的一面,也有充分体现人性化的一面。比如:万一武器掉落或者枪口堵塞时,在未经靶场人员证实枪口杂质已经清理之前,不得使用该武器射击。第18条更明确指出:“武器发生故障或长时间不能射击时,要退出子弹并验枪,由安全人员进行检查,然后送去修理或排除故障。如果是在运动射击比赛中,要使用保险锁(关闭保险),射手按照指令运动。因故障不能退弹验枪时,保持枪口向下,等待军械师退弹。此外,对参赛人员进入靶场后的行动做出了严格的管理规定,要求所有射手“未经裁判长和靶场专项工作人员的授权,不得在射击点之间运动,以及进行武器操作。”当然,在确保靶场安全的前提下,又有人性化一面。比如,射手可在候赛区抽烟,但是弹药补给点及弹药存放处不许抽烟。
整个比武持续近半个月的时间,仅国际比武队参与的课题多达百余个,澳方对每个课题设置的目的、参赛资格、武器类型、弹药数量、评分规则及着装等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解释。其中最令我们中国军人学习和借鉴的是澳军对士兵环保意识和节俭意识的培养。比如:确保场地清洁,射手要收拾自己的垃圾和空弹壳,将之放置在提供的容器里。澳大利亚国民人均收入及军人工资应该高于我们,但青少年的环保和节俭意识就是在平时点滴的积累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去过澳大利亚的人回国后多称赞澳洲的环境如何美、天如何蓝,其实是澳大利亚国人素质和环保意识的综合体现。
俄赛:紧贴实战
与“澳赛”仅涉及轻武器专业不同,俄罗斯主办的“国际军事比赛”(简称“俄赛”)项目涉及陆、海、空各军兵种,专业涵盖装甲、侦察、炮兵、步兵、防化、工程、驾驶、后勤、装备维修等,参加比赛的既有一线直接作战的各个兵种,也有二线的支援和保障兵种,每一兵种都在这里一逐高下。今年,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在内的22个参赛国同台竞技。此外,德国、奥地利、沙特、阿尔及利亚、缅甸、以色列、纳米比亚、古巴等8个国家也以观察员的身份观摩比赛。比赛科目包括“坦克两项”、“苏沃洛夫突击”、“狙击边界”、“侦察尖兵”、“炮兵能手”、“军械能手”、“修理营”、“汽车能手”、“野外炊事”等23项,我军派员参加其中的22项角逐,并在多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由第38集团军修理营参赛的“军械能手”项目,获得40火箭筒、手枪两个单项第一和总成绩第二的好成绩。
“俄赛”科目设置处处体现“紧贴实战”的原则。比如:“军械能手”中的轻武器比赛,要求军械修理员不仅能把一线部队送修的手枪、步枪、机枪、轻型反坦克火箭筒修理好,还要对武器进行实弹射击,检验维修效果,之后才能交付一线作战部队。俄军认为军械修理员既是专业修理工,也必须是合格的射手。
与“澳赛”提前公布比武条件不同,“俄赛”只在比武前一个月或比武前数天才与参赛国协商确定比赛条件、比武规则、使用武器等相关事宜,并且在实际比武进程中,主办方会根据比武情况,临时增加或改变比赛条件,比武条件、距离、位置、方式等均不固定,要求参赛队必须具备很强的随机应变和临机处置能力。比如:在8月9日的“坦克两项”的比赛中,俄方突然通知参赛的中国96B坦克增加配重。又如在“军械能手”比武时,赛前俄方通知武器设置“不到位保险机故障”,但在比武时却突然要求我方队员增加“解脱杠杆”全分解,导致我方从比武第一名降至第二名。类似这种临时修改比赛规则的事情,在“俄赛”中时有发生。
与“澳赛”一样,“俄赛”对参赛时所用武器的种类、扳机引力、配备弹药及管理措施等也做了相似的规定。当然,澳俄“两赛”又有明显区别,以步枪、机枪等轻武器的操作为例:“澳赛”各参赛队所用的步枪、机枪射击时可以加装瞄准镜,而“俄赛”不允许加装瞄准镜,只可使用机械瞄准具射击。这可能跟“两赛”不同参赛国的经济实力和使用枪械有关。
“俄赛”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将步枪列为士兵必会的通用型武器,并作为基本战斗技能来考核。不论“侦察尖兵”、“狙击边界”、“炮兵能手”等一线专业兵,还是“军械能手”、“修理营”、“汽车能手”等二线保障人员,步枪都是士兵必会的通用型武器,而且对人员射击技能掌握要求也非常高。比如在“军械能手”科目竞技中,要求参赛的修理队员在修好枪后,还能够使用AK系列步枪(或国产95枪等同类武器)利用机械瞄准具,准确击中400~500米距离上的隐显身靶目标、300~400米距离上移动身靶、200~300米距离上隐显胸靶目标。如此远的射击距离,大大超过我军平时轻武器射击训练专业步枪手200米的范围。
竞技特点
众所周知,与军事演习不同,军事比武竞赛注重评价的是单兵或战斗小组的基本战斗素养、体能储备、战术运用手段,以及单件武器的战技术性能,而不对部队协同作战和作战指挥水平做出评判。但是,米数、秒数、环数、发数等体能或射击技能指标,又恰恰是一支部队战斗力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况且,在比武条件设置上,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主办国的战术理念。
虽然“两赛”在比武类型、使用装备、射击规则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当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装备进行比武时,其目标设置、射击距离、评价方式上“两赛”又有很多相同之处。仅以轻武器为例,澳、俄两国都突出评价单兵在操作武器时的基本功和应用技能,兼顾评价比武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分析澳俄“两赛”设置的课题,可以用“复杂多样、特点鲜明、突出基础、注重应用、实战性强”来概括,具体特点如下。
科目内容设置复杂,体现“三多”特点。在“澳赛”中,澳军方根据不同类型轻武器的战术要求,不仅分别设置了课题,还为不同枪种设置了组合课题。在场地环境及目标靶类型上,均依据战场上可能遇到的地形、地物来设置各种依托和阻绝障碍。目标靶类型则囊括了人体所有部位及在战斗中目标可能出现的各种运动姿势。在目标距离上,根据武器所完成战术使命的不同,该远则远,该近则近。手枪射击均在25米以内,最近的目标距离仅5米;步枪射击目标最远450米,最近25米;机枪最远600米,最近25米;狙击步枪则突出远距离狙杀,最远达到了1 000米。
“俄赛”科目设置同样如此。如在“军械能手”比赛中,仅轻武器就设置了手枪、步枪、机枪和40毫米火箭筒,参赛的军械队员不仅会修理武器,还要现场打靶标。因为它是一项接力赛,用时都要计算在修理和射击过程中,脱靶就要扣时,而靶标设置距离之远,连“澳赛”专业比武竞赛也没法比肩。比如:手枪射击距离为50米,射手需要完成5发弹的靶标射击,每脱靶一次,就罚时30秒;步枪、机枪的最远距离为500米,且使用机械瞄准具,不允许使用光学瞄准镜;40毫米火箭筒射击距离达到400米。显然,多枪种、多目标、多距离(三多)使“两赛”课题的设置显得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科目设置形式鲜明,体现“三性”和“多能”特点。“澳赛”设置的课题,既有考评射手基本功的,又有应用性很强的综合类课题,但都突出了实战的特点。基础性、综合性、实战性(三性)使课题形式多样、特点鲜明。比如:步枪比赛第20课题“照门射击”。此课题本是检验射手近距离射击基本功,但又带有应用射击的性质,要求射手会使用卧、跪、立、坐、侧、躺、仰等多种射击姿势,利用预先设置好的障碍,对带环数的胸靶、头靶、人形跑步靶等多种目标进行准确射击。虽然射击距离仅有75米,但检验的是射手在打牢射手基本功的基础上,能否进行快速短距离移动,并根据障碍物高低和射孔大小的情况,准确命中目标的技能。比赛中,射手共使用28发子弹(一个弹匣装15发,另一个弹匣装13发),使用障碍物中的15个孔和槽(澳大利亚称之为照门),对目标实施快速射击,期间还要快速更换一次弹匣,射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俄“军械能手”轻武器专业比赛则突出“多能”性。参赛队员不仅会修理军械装备,还要会操作使用修理好的军械装备,检验合格后才能交付一线部队使用,这如同汽车修理工必须会驾驶汽车一样。此外,俄方要求手枪、步枪、机枪、火箭筒这4种武器,只派4名正式队员参赛,不设预备队员。如果在出国前或比武期间出现伤病情况,则由余下的正式队员替代伤病员比赛。因为俄方认为,军械能手就应该掌握所有主装轻武器的修理与操作射击技术,每位修械队员都是“多能手”。
科目编排新颖,充分体现“三新”和“三奇”特点。“澳赛”的科目编排,给人的感觉是课题编排新颖别致,不拘一格。每个课题乍一看不是很难,但真要连贯的完成,或者想突破前些年参赛国的比武射击记录,又相当困难。整个课题编排和评价方式可以用“三新“来概括。
首先,课题安排“新”。此次比武使用5种不同类型的武器,设置的课题多达百余个,但所有课题都不是重叠的,课题突出考察射手哪一方面的技能,内行一看便知。
其次,靶标设置“新”。整个比武射击所依托的障碍物,几乎囊括了射手在野外作战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地物及障碍设施,以及在奔袭和攻防作战中所需的土坎、土包、堑(交通)壕、水(油)桶、弹药箱等等。这些地物及障碍设施,使得比武活动不仅逼真,而且趣味性强。
再次,评价方法“新”。在考评机制上,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射击中,不论哪个参赛国都可对队员的比赛成绩提出质疑和重议申请。
“俄赛”的科目编排则体现在“奇”字上。一是科目编排“奇”。“俄赛”的科目多以接力赛形式进行拉力,只有等到上一个队员准确完成规定的比赛课题后,下一名队员接力转入比赛,一环套一环,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可见,只有所有的参赛队员都强大,才有夺冠的可能。这种奇特的编排方式,最讲求团队精神和检验参赛队的整体实力。
二是射击方式“奇”。为确保公平和公正,“俄赛”对所有的参赛装备及装备操作都进行了明确确定。比如“军械能手”轻武器拉力赛中:手枪必须单手射击;步枪、机枪利用预设的堑壕进行立姿掩体射击;40毫米火箭筒必须使用立姿无依托射击。这些近乎苛刻的规定,即便在“澳赛”专业射手轻武器射击比武中也很少出现。
三是评比方式“奇”。与“澳赛”每个枪种、每个课题均设奖牌的题库式比武不同,“俄赛”对单课题不设奖,而是以“大接力”或“小接力”方式分配奖牌归属。比如“军械能手”比赛中的“小接力”是指参赛的队员将手枪、步枪、机枪、火箭筒4种轻武器按规定比武条件全部完成后,才能评比出奖牌归属。“大接力”则指参赛队将轻武器、高射炮、榴弹炮、火箭炮等多兵种武器按规定比武条件全部完成,才能综合评判出最终团体奖牌。可见,“俄赛”的“奇”就奇在评团队整体而非个人能力。
两赛启示
通过“两赛”与世界强国同场竞技,我们对国外的一些军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虽然我军取得了骄人成绩,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两赛”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启示。 实战化训练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最佳途径,必须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推动训练由重程序、操场化向重应用、战场化转变。“两赛”最大特点是按实战进行比赛,比赛科目和条件均来自战争实践,赛前规则只是参考,比赛中规则和条件随时变化,所有项目比赛没有队列式口令和表演化痕迹。目前,我军在实战化训练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程序、操场化的问题,应该紧贴未来作战需要,坚持仗怎么打,条件就怎么设,兵就怎么练,使训练真正贴近实战景况、符合实战要求。
武器装备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础支撑,必须加快陆军武器装备革新改进步伐,实现以技术引领战术。“澳赛”中,美、英、澳、日等参赛队所用步枪、机枪、狙击步枪,100%配备光学瞄准镜和紧急战斗瞄准具,武器射击性能稳定、精度高,比赛全程零故障。而我军射击队先后出现过枪弹卡壳、枪镜结合不紧、射弹散布大等问题,致使几个相对优势项目奖牌流失。有些装备如:AK47步枪(我国仿改后称为:国产56式冲锋枪。该枪在国产81式步枪列装后撤装)、SVD狙击步枪(我国仿改后称为:国产85式狙击步枪。该枪已经被国产88式狙击步枪替代,目前只在武警部队中还有少量装备)、RPG-7火箭筒(我国仿改后称为:国产69式火箭筒,已经被更先进轻型反装甲武器替代)等,在我们军队序列中已经撤装多年,并被称之为老装备,但这些老装备,却表现出苏式武器传统的“结构简单、坚固皮实、造价低廉、实用性强、故障率低”等特点。所以,我们必须虚心借鉴东、西方在武器装备设计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军装备特点,确立实战化设计理念,在重视高精尖武器发展的同时,加强轻武器研究和武器的性能改进。
战斗精神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必须坚定打赢信念,在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磨砺意志品质。新一代中国军人在“两赛”的比武竞技场上,面对美、英、俄、日等世界强手,坚持把赛场当战场、把比赛当打仗,凭借顽强的毅力摘金夺银。外军参赛队员给我军的评价是:感受了中国军人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令人生畏,这样的对手在战场上将会更可怕!事实证明,无论何时,必须把战斗精神教育融入到军事斗争准备中,注重在训练、演习和执行重大任务中磨砺意志品质,培养官兵英勇顽强、敢打硬拼的战斗作风,使更加开放强大的中国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人民军队。
澳赛:公平公正
澳大利亚“国际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简称“澳赛”)始办于1984年,每年的5月举办,最初是为澳大利亚军队比赛而设立的。1987年,新西兰军队加入到竞赛行列中,之后陆续有澳大利亚的几个邻国及英国陆军、美国海军陆战队参赛。近几年,随着该项赛事的不断扩大,它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2011年,日本自卫队接受邀请派队参赛;2012年,我军受邀派出军事观察员,2013年我军派代表队第一次参赛,取得了10金7银23铜的好成绩。今年是我军第二次组队参加该项赛事,最终取得了35金54银7铜的优异成绩,在21支参赛代表队中,位列作战部队抽组参赛队第一名。
“澳赛”素以多枪种、多课题、多姿势、高难度而闻名世界。经过两次参赛,感到该项赛事的组织严密而细致,且公平公正,尤其是比赛科目的基本内容及设置是以题库形式设立,提前向参赛国公布,参赛国既可选择所有科目,也可从中随机抽取部分科目。如此,各参赛队就可以充分准备,公平竞争。当然,在实际比武过程中,主办方也会根据科目设置中出现的问题与参赛国协商,对竞赛科目进行适当改进或补充,确保竞赛科目更加完善和接近实战。
在“澳赛”的《比赛规则》中有以下几项主要规定:其一,所有靶场简报和命令所使用的语言为英语。这就要求我国的参赛队员必须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否则既听不懂裁判或组织者下达的射击口令,也无法向裁判及组织者提出质疑。其二,对参赛队员所用携行装具的数量和质量做出规定:除比赛武器外,还包括供弹链、护甲(防弹背心或防弹衣)、两个以上的子弹带、两个水壶或一个沙袋、野战背包、头盔(作战帽)及手枪射手需佩带的枪套和近距离射击时需配备的护目镜等。除枪弹外,每名队员所用的携行装具重量不少于7.5千克(专项越野科目高达50千克)。从中不难看出,头盔、护甲等已经成为各军必备装备。此外,7.5千克的负重对于进行数千米奔袭的士兵而言无疑是体力、智力与心理的多重考验。其三,在比赛过程中,参赛射手及团队保障人员不得在靶场内使用手机、无线电或视频进行通信联系,主要是防止作弊。
《靶场安全》规定既有严格管理的一面,也有充分体现人性化的一面。比如:万一武器掉落或者枪口堵塞时,在未经靶场人员证实枪口杂质已经清理之前,不得使用该武器射击。第18条更明确指出:“武器发生故障或长时间不能射击时,要退出子弹并验枪,由安全人员进行检查,然后送去修理或排除故障。如果是在运动射击比赛中,要使用保险锁(关闭保险),射手按照指令运动。因故障不能退弹验枪时,保持枪口向下,等待军械师退弹。此外,对参赛人员进入靶场后的行动做出了严格的管理规定,要求所有射手“未经裁判长和靶场专项工作人员的授权,不得在射击点之间运动,以及进行武器操作。”当然,在确保靶场安全的前提下,又有人性化一面。比如,射手可在候赛区抽烟,但是弹药补给点及弹药存放处不许抽烟。
整个比武持续近半个月的时间,仅国际比武队参与的课题多达百余个,澳方对每个课题设置的目的、参赛资格、武器类型、弹药数量、评分规则及着装等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解释。其中最令我们中国军人学习和借鉴的是澳军对士兵环保意识和节俭意识的培养。比如:确保场地清洁,射手要收拾自己的垃圾和空弹壳,将之放置在提供的容器里。澳大利亚国民人均收入及军人工资应该高于我们,但青少年的环保和节俭意识就是在平时点滴的积累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去过澳大利亚的人回国后多称赞澳洲的环境如何美、天如何蓝,其实是澳大利亚国人素质和环保意识的综合体现。
俄赛:紧贴实战
与“澳赛”仅涉及轻武器专业不同,俄罗斯主办的“国际军事比赛”(简称“俄赛”)项目涉及陆、海、空各军兵种,专业涵盖装甲、侦察、炮兵、步兵、防化、工程、驾驶、后勤、装备维修等,参加比赛的既有一线直接作战的各个兵种,也有二线的支援和保障兵种,每一兵种都在这里一逐高下。今年,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在内的22个参赛国同台竞技。此外,德国、奥地利、沙特、阿尔及利亚、缅甸、以色列、纳米比亚、古巴等8个国家也以观察员的身份观摩比赛。比赛科目包括“坦克两项”、“苏沃洛夫突击”、“狙击边界”、“侦察尖兵”、“炮兵能手”、“军械能手”、“修理营”、“汽车能手”、“野外炊事”等23项,我军派员参加其中的22项角逐,并在多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由第38集团军修理营参赛的“军械能手”项目,获得40火箭筒、手枪两个单项第一和总成绩第二的好成绩。
“俄赛”科目设置处处体现“紧贴实战”的原则。比如:“军械能手”中的轻武器比赛,要求军械修理员不仅能把一线部队送修的手枪、步枪、机枪、轻型反坦克火箭筒修理好,还要对武器进行实弹射击,检验维修效果,之后才能交付一线作战部队。俄军认为军械修理员既是专业修理工,也必须是合格的射手。
与“澳赛”提前公布比武条件不同,“俄赛”只在比武前一个月或比武前数天才与参赛国协商确定比赛条件、比武规则、使用武器等相关事宜,并且在实际比武进程中,主办方会根据比武情况,临时增加或改变比赛条件,比武条件、距离、位置、方式等均不固定,要求参赛队必须具备很强的随机应变和临机处置能力。比如:在8月9日的“坦克两项”的比赛中,俄方突然通知参赛的中国96B坦克增加配重。又如在“军械能手”比武时,赛前俄方通知武器设置“不到位保险机故障”,但在比武时却突然要求我方队员增加“解脱杠杆”全分解,导致我方从比武第一名降至第二名。类似这种临时修改比赛规则的事情,在“俄赛”中时有发生。
与“澳赛”一样,“俄赛”对参赛时所用武器的种类、扳机引力、配备弹药及管理措施等也做了相似的规定。当然,澳俄“两赛”又有明显区别,以步枪、机枪等轻武器的操作为例:“澳赛”各参赛队所用的步枪、机枪射击时可以加装瞄准镜,而“俄赛”不允许加装瞄准镜,只可使用机械瞄准具射击。这可能跟“两赛”不同参赛国的经济实力和使用枪械有关。
“俄赛”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将步枪列为士兵必会的通用型武器,并作为基本战斗技能来考核。不论“侦察尖兵”、“狙击边界”、“炮兵能手”等一线专业兵,还是“军械能手”、“修理营”、“汽车能手”等二线保障人员,步枪都是士兵必会的通用型武器,而且对人员射击技能掌握要求也非常高。比如在“军械能手”科目竞技中,要求参赛的修理队员在修好枪后,还能够使用AK系列步枪(或国产95枪等同类武器)利用机械瞄准具,准确击中400~500米距离上的隐显身靶目标、300~400米距离上移动身靶、200~300米距离上隐显胸靶目标。如此远的射击距离,大大超过我军平时轻武器射击训练专业步枪手200米的范围。
竞技特点
众所周知,与军事演习不同,军事比武竞赛注重评价的是单兵或战斗小组的基本战斗素养、体能储备、战术运用手段,以及单件武器的战技术性能,而不对部队协同作战和作战指挥水平做出评判。但是,米数、秒数、环数、发数等体能或射击技能指标,又恰恰是一支部队战斗力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况且,在比武条件设置上,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主办国的战术理念。
虽然“两赛”在比武类型、使用装备、射击规则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当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装备进行比武时,其目标设置、射击距离、评价方式上“两赛”又有很多相同之处。仅以轻武器为例,澳、俄两国都突出评价单兵在操作武器时的基本功和应用技能,兼顾评价比武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分析澳俄“两赛”设置的课题,可以用“复杂多样、特点鲜明、突出基础、注重应用、实战性强”来概括,具体特点如下。
科目内容设置复杂,体现“三多”特点。在“澳赛”中,澳军方根据不同类型轻武器的战术要求,不仅分别设置了课题,还为不同枪种设置了组合课题。在场地环境及目标靶类型上,均依据战场上可能遇到的地形、地物来设置各种依托和阻绝障碍。目标靶类型则囊括了人体所有部位及在战斗中目标可能出现的各种运动姿势。在目标距离上,根据武器所完成战术使命的不同,该远则远,该近则近。手枪射击均在25米以内,最近的目标距离仅5米;步枪射击目标最远450米,最近25米;机枪最远600米,最近25米;狙击步枪则突出远距离狙杀,最远达到了1 000米。
“俄赛”科目设置同样如此。如在“军械能手”比赛中,仅轻武器就设置了手枪、步枪、机枪和40毫米火箭筒,参赛的军械队员不仅会修理武器,还要现场打靶标。因为它是一项接力赛,用时都要计算在修理和射击过程中,脱靶就要扣时,而靶标设置距离之远,连“澳赛”专业比武竞赛也没法比肩。比如:手枪射击距离为50米,射手需要完成5发弹的靶标射击,每脱靶一次,就罚时30秒;步枪、机枪的最远距离为500米,且使用机械瞄准具,不允许使用光学瞄准镜;40毫米火箭筒射击距离达到400米。显然,多枪种、多目标、多距离(三多)使“两赛”课题的设置显得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科目设置形式鲜明,体现“三性”和“多能”特点。“澳赛”设置的课题,既有考评射手基本功的,又有应用性很强的综合类课题,但都突出了实战的特点。基础性、综合性、实战性(三性)使课题形式多样、特点鲜明。比如:步枪比赛第20课题“照门射击”。此课题本是检验射手近距离射击基本功,但又带有应用射击的性质,要求射手会使用卧、跪、立、坐、侧、躺、仰等多种射击姿势,利用预先设置好的障碍,对带环数的胸靶、头靶、人形跑步靶等多种目标进行准确射击。虽然射击距离仅有75米,但检验的是射手在打牢射手基本功的基础上,能否进行快速短距离移动,并根据障碍物高低和射孔大小的情况,准确命中目标的技能。比赛中,射手共使用28发子弹(一个弹匣装15发,另一个弹匣装13发),使用障碍物中的15个孔和槽(澳大利亚称之为照门),对目标实施快速射击,期间还要快速更换一次弹匣,射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俄“军械能手”轻武器专业比赛则突出“多能”性。参赛队员不仅会修理军械装备,还要会操作使用修理好的军械装备,检验合格后才能交付一线部队使用,这如同汽车修理工必须会驾驶汽车一样。此外,俄方要求手枪、步枪、机枪、火箭筒这4种武器,只派4名正式队员参赛,不设预备队员。如果在出国前或比武期间出现伤病情况,则由余下的正式队员替代伤病员比赛。因为俄方认为,军械能手就应该掌握所有主装轻武器的修理与操作射击技术,每位修械队员都是“多能手”。
科目编排新颖,充分体现“三新”和“三奇”特点。“澳赛”的科目编排,给人的感觉是课题编排新颖别致,不拘一格。每个课题乍一看不是很难,但真要连贯的完成,或者想突破前些年参赛国的比武射击记录,又相当困难。整个课题编排和评价方式可以用“三新“来概括。
首先,课题安排“新”。此次比武使用5种不同类型的武器,设置的课题多达百余个,但所有课题都不是重叠的,课题突出考察射手哪一方面的技能,内行一看便知。
其次,靶标设置“新”。整个比武射击所依托的障碍物,几乎囊括了射手在野外作战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地物及障碍设施,以及在奔袭和攻防作战中所需的土坎、土包、堑(交通)壕、水(油)桶、弹药箱等等。这些地物及障碍设施,使得比武活动不仅逼真,而且趣味性强。
再次,评价方法“新”。在考评机制上,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射击中,不论哪个参赛国都可对队员的比赛成绩提出质疑和重议申请。
“俄赛”的科目编排则体现在“奇”字上。一是科目编排“奇”。“俄赛”的科目多以接力赛形式进行拉力,只有等到上一个队员准确完成规定的比赛课题后,下一名队员接力转入比赛,一环套一环,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可见,只有所有的参赛队员都强大,才有夺冠的可能。这种奇特的编排方式,最讲求团队精神和检验参赛队的整体实力。
二是射击方式“奇”。为确保公平和公正,“俄赛”对所有的参赛装备及装备操作都进行了明确确定。比如“军械能手”轻武器拉力赛中:手枪必须单手射击;步枪、机枪利用预设的堑壕进行立姿掩体射击;40毫米火箭筒必须使用立姿无依托射击。这些近乎苛刻的规定,即便在“澳赛”专业射手轻武器射击比武中也很少出现。
三是评比方式“奇”。与“澳赛”每个枪种、每个课题均设奖牌的题库式比武不同,“俄赛”对单课题不设奖,而是以“大接力”或“小接力”方式分配奖牌归属。比如“军械能手”比赛中的“小接力”是指参赛的队员将手枪、步枪、机枪、火箭筒4种轻武器按规定比武条件全部完成后,才能评比出奖牌归属。“大接力”则指参赛队将轻武器、高射炮、榴弹炮、火箭炮等多兵种武器按规定比武条件全部完成,才能综合评判出最终团体奖牌。可见,“俄赛”的“奇”就奇在评团队整体而非个人能力。
两赛启示
通过“两赛”与世界强国同场竞技,我们对国外的一些军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虽然我军取得了骄人成绩,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两赛”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启示。 实战化训练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最佳途径,必须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推动训练由重程序、操场化向重应用、战场化转变。“两赛”最大特点是按实战进行比赛,比赛科目和条件均来自战争实践,赛前规则只是参考,比赛中规则和条件随时变化,所有项目比赛没有队列式口令和表演化痕迹。目前,我军在实战化训练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程序、操场化的问题,应该紧贴未来作战需要,坚持仗怎么打,条件就怎么设,兵就怎么练,使训练真正贴近实战景况、符合实战要求。
武器装备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础支撑,必须加快陆军武器装备革新改进步伐,实现以技术引领战术。“澳赛”中,美、英、澳、日等参赛队所用步枪、机枪、狙击步枪,100%配备光学瞄准镜和紧急战斗瞄准具,武器射击性能稳定、精度高,比赛全程零故障。而我军射击队先后出现过枪弹卡壳、枪镜结合不紧、射弹散布大等问题,致使几个相对优势项目奖牌流失。有些装备如:AK47步枪(我国仿改后称为:国产56式冲锋枪。该枪在国产81式步枪列装后撤装)、SVD狙击步枪(我国仿改后称为:国产85式狙击步枪。该枪已经被国产88式狙击步枪替代,目前只在武警部队中还有少量装备)、RPG-7火箭筒(我国仿改后称为:国产69式火箭筒,已经被更先进轻型反装甲武器替代)等,在我们军队序列中已经撤装多年,并被称之为老装备,但这些老装备,却表现出苏式武器传统的“结构简单、坚固皮实、造价低廉、实用性强、故障率低”等特点。所以,我们必须虚心借鉴东、西方在武器装备设计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军装备特点,确立实战化设计理念,在重视高精尖武器发展的同时,加强轻武器研究和武器的性能改进。
战斗精神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必须坚定打赢信念,在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磨砺意志品质。新一代中国军人在“两赛”的比武竞技场上,面对美、英、俄、日等世界强手,坚持把赛场当战场、把比赛当打仗,凭借顽强的毅力摘金夺银。外军参赛队员给我军的评价是:感受了中国军人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令人生畏,这样的对手在战场上将会更可怕!事实证明,无论何时,必须把战斗精神教育融入到军事斗争准备中,注重在训练、演习和执行重大任务中磨砺意志品质,培养官兵英勇顽强、敢打硬拼的战斗作风,使更加开放强大的中国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人民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