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荷兰的一个小镇子里,有这样一群居民:他们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自己从哪儿来,忘记了自己的家人,可他们活得比谁都自在快乐。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郊,有一个叫做霍格威的小镇,镇子里有复古的咖啡屋和酒吧,拥挤繁忙的超市,春暖花开的公园。老人们晨起逗猫遛狗,午后花园饮茶,夕阳下相互搀扶归家,一片岁月静好,生活的节奏平稳而普通。
假亦真,给失智老人最后的尊严
这看上去就是个普通小镇嘛,不!它一点也不普通,因为它的一切都是假的!
镇子是假的,围墙和栏杆围起10个足球场大小的地,只留一个玻璃大门,任何人都不能够随意出入。超市、饭店、邮局是假的,没有价签、不用花钱,结账只是走个过场,邻居、理发师、收银员,甚至行人都是假的,医护人员乔装打扮,渗透在老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里。
这个假镇子,是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专门建立的大型疗养院——失智照护小镇。
给阿尔茨海默症换个名字,也许你会更熟悉——老年痴呆。曾经最亲密的人变成陌生人,他们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从哪儿来,有人甚至说不出话来,无法表达。失智和失能,让他们痛苦不堪、度日如年,而这场大型的扮演游戏,给了他们最后的尊严。
不再被拘束在一间白色病房里,他们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和自己一样的家人、邻居。小镇23所公寓住着152位失智老人,每间配有2名医护人员,因为大部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对不熟悉的场所、颜色,甚至装饰都容易产生恐慌,所以公寓装饰回归20世纪50年代的风格,成了他们青春记忆里的模样。他们不用再听医护人员耳提面命:“你不能做这个!”“你不能碰那个!”没有人会不停地提醒他们:你是病人!他们在一个真实而宽容的社会中,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和邻居一起做家务,偶尔不想做饭了,相约出门吃顿大餐。去超市大采购,不用拿钱算账,不论买什么、不论买多少,收银员都报以真诚的微笑。想换个青春靓丽的发型?“理发师”总能懂每一个手势。不用担心出门回不了家,也不用担心被陌生人拐跑,總有位善良的“路人”伸出援助之手。上一堂烘焙课,做面包、刷黄油,这里没有病人、也没有老人,只有心灵手巧的糕点师。时不时举办一场音乐聚会,就算咱们曲不成调,还有双手可以摇摆。
最爱的是来自亲密爱人的陪伴,妻子每日来看望患病的丈夫,为他温柔地弹奏着钢琴,诉说着只有两个人懂的私语。虽然只能发出几个音节,但你总会懂我。附近学校的孩子们组队来看望老人,谈谈天、说说地,温暖走心的关照,比吃多少药都管用。他们如同每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感受着周遭给予的善意和温暖,他们仍然是“社会”的一份子。
梦成真,多年夙愿终实现
这个专为失智老人打造的,力求真实的虚拟世界,最初构想来自于一名普通护工:伊冯娜·范·阿默龙恩。伊冯娜曾在失智老人护理中心工作,她亲眼看见有血有肉的无辜老人,在最后的岁月里,是如何地茫然与无措,他们像是犯了错的孩子,惶恐地看着周边的人和事。伊冯娜心痛不已,却不知道如何改变养老院里失智老人的处境。
然而,不幸的是伊冯娜的母亲晚年时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住在家里不认得家人,不过像个回到童年的小姑娘似的日夜无忧。自那时起,她就在想:能不能让失智老人们和妈妈一样在自家,快乐地度过最后的时光?而不是在阴冷的病房里,颤颤巍巍无法言语。
2009年,霍格威的建成,让这一构想落地成了现实,政府出资1780万欧元,其余由社会组织筹集,建成这个小世界,为152位失智老人提供每天24小时的看护,让他们感受到由衷的自由和快乐。而且研究显示,住在霍格威的失智症患者服用较少的药物,他们胃口更好、更有活力。
(责编:辛娅)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郊,有一个叫做霍格威的小镇,镇子里有复古的咖啡屋和酒吧,拥挤繁忙的超市,春暖花开的公园。老人们晨起逗猫遛狗,午后花园饮茶,夕阳下相互搀扶归家,一片岁月静好,生活的节奏平稳而普通。
假亦真,给失智老人最后的尊严
这看上去就是个普通小镇嘛,不!它一点也不普通,因为它的一切都是假的!
镇子是假的,围墙和栏杆围起10个足球场大小的地,只留一个玻璃大门,任何人都不能够随意出入。超市、饭店、邮局是假的,没有价签、不用花钱,结账只是走个过场,邻居、理发师、收银员,甚至行人都是假的,医护人员乔装打扮,渗透在老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里。
这个假镇子,是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专门建立的大型疗养院——失智照护小镇。
给阿尔茨海默症换个名字,也许你会更熟悉——老年痴呆。曾经最亲密的人变成陌生人,他们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从哪儿来,有人甚至说不出话来,无法表达。失智和失能,让他们痛苦不堪、度日如年,而这场大型的扮演游戏,给了他们最后的尊严。
不再被拘束在一间白色病房里,他们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和自己一样的家人、邻居。小镇23所公寓住着152位失智老人,每间配有2名医护人员,因为大部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对不熟悉的场所、颜色,甚至装饰都容易产生恐慌,所以公寓装饰回归20世纪50年代的风格,成了他们青春记忆里的模样。他们不用再听医护人员耳提面命:“你不能做这个!”“你不能碰那个!”没有人会不停地提醒他们:你是病人!他们在一个真实而宽容的社会中,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和邻居一起做家务,偶尔不想做饭了,相约出门吃顿大餐。去超市大采购,不用拿钱算账,不论买什么、不论买多少,收银员都报以真诚的微笑。想换个青春靓丽的发型?“理发师”总能懂每一个手势。不用担心出门回不了家,也不用担心被陌生人拐跑,總有位善良的“路人”伸出援助之手。上一堂烘焙课,做面包、刷黄油,这里没有病人、也没有老人,只有心灵手巧的糕点师。时不时举办一场音乐聚会,就算咱们曲不成调,还有双手可以摇摆。
最爱的是来自亲密爱人的陪伴,妻子每日来看望患病的丈夫,为他温柔地弹奏着钢琴,诉说着只有两个人懂的私语。虽然只能发出几个音节,但你总会懂我。附近学校的孩子们组队来看望老人,谈谈天、说说地,温暖走心的关照,比吃多少药都管用。他们如同每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感受着周遭给予的善意和温暖,他们仍然是“社会”的一份子。
梦成真,多年夙愿终实现
这个专为失智老人打造的,力求真实的虚拟世界,最初构想来自于一名普通护工:伊冯娜·范·阿默龙恩。伊冯娜曾在失智老人护理中心工作,她亲眼看见有血有肉的无辜老人,在最后的岁月里,是如何地茫然与无措,他们像是犯了错的孩子,惶恐地看着周边的人和事。伊冯娜心痛不已,却不知道如何改变养老院里失智老人的处境。
然而,不幸的是伊冯娜的母亲晚年时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住在家里不认得家人,不过像个回到童年的小姑娘似的日夜无忧。自那时起,她就在想:能不能让失智老人们和妈妈一样在自家,快乐地度过最后的时光?而不是在阴冷的病房里,颤颤巍巍无法言语。
2009年,霍格威的建成,让这一构想落地成了现实,政府出资1780万欧元,其余由社会组织筹集,建成这个小世界,为152位失智老人提供每天24小时的看护,让他们感受到由衷的自由和快乐。而且研究显示,住在霍格威的失智症患者服用较少的药物,他们胃口更好、更有活力。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