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护理。方法 以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护理结果满意。结论 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防治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1-00-0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各种病变发生出血时,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为外伤性与自发性2类,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SAH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不稳定,容易再出血,死亡率较高[1]。我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3月~2009年6月共收治了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23例,女29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动脉瘤41例,动静脉畸形6例,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畸形2例,原因不明3例。临床表现:突发性头痛49例,抽搐7例,意识障碍6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主要阳性体征有脑膜刺激征、血压升高、体温升高、瞳孔不等大。并发症有脑疝、脑血管痉挛、上消化道出血等。诊断依据[2]:(1)突发性剧烈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2)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脊液检查呈血性。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在首次出血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血、降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及对症支持治疗。
2 结果
本组45例住院期间未再出血,均好转出院。7例住院期间再次出血,其中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痊愈出院;7例再出血患者中4例无明显诱因,1例因情绪激动导致,1例因过早下床活动所致,1例因用力大便所致;再出血发生时间在发病后7~30d内,4例在l周内,3例在3~4周内。
3 护理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头痛、呕吐、肢体活动、抽搐等情况的变化,发现异常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明显应考虑到脑疝发生,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3.2 绝对卧床休息
SAH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复发者延长至8周。避免血压再度升高,镇静通便,使患者处于安定状态。减少头部搬动,置于头高脚低位,头抬高15~300。讲解其卧床休息的意义,以取得合作,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3.3 饮食护理
SAH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肠蠕动缓慢,食欲差,应予少食多餐,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食物。轻度吞咽障碍者宜吃半流质,进食慢以防呛咳。昏迷、吞咽困难者给鼻饲,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但限制入水量,入量在1500mL,以免增加脑水肿。
3.4 皮肤护理
注意皮肤的护理,按时翻身,必要时予气垫床防止褥疮的发生。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污染时及时更换。
3.5 呼吸道护理
SAH患者大多有呕吐,尤其是昏迷患者。由于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或呕吐物回吸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因此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内异物,帮助及指导其家属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使分泌物排出,以预防坠积性肺炎。给吸氧,氧流量2~4L/min,以保证充足的脑供氧。
3.6 排泄护理
小便时应尽量在床上用便器,床上排尿困难时,可先用听水声,或用物理热敷等方法诱导排尿,实在排不出给予留置导尿,并持续夹闭,每2h开放1次以锻炼膀胱充盈功能。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韭菜、芹菜、香蕉),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早期应予缓泻剂,常用番泻叶4.5g冲水代茶饮,这样能保持患者每日排便1~2次,保持大便通畅,也可用开塞露、油质、栓剂等软化粪便,从而顺利排便。应尽量避免灌肠,因灌肠后过度刺激肠壁也易造成反射性用力排便,易导致再出血。
3.7 脑脊液置换术的护理
行脑脊液置换术患者,在腰穿脑脊液置换前,应静滴2O%甘露醇降颅内压,以免因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脑疝。置换后嘱患者去枕平卧,密切观察神志及瞳孔变化。
3.8 心理护理
SAH患者常有烦躁不安、精神兴奋等症状,作好心理护理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及顾虑,使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平稳渡过急性期。
3.9 出院指导
患者在首次发病1—3个月内有7%再出血;第3—6个月内有1%再出血,6个月一5年间,每年有1%~3%再出血[3]。所以出院指导对预防出院后发生再出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治愈后患者逐渐失去对复发的警惕性而参加重体力劳动,最后引起再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应告诉患者出院后要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有吸烟、饮酒嗜好的患者,要劝其戒掉,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服药,定期就诊复查监控血压。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9—150.
[2]安得仲.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0—451.
[3]贾爱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8,5(8):172-173.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413000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1-00-0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各种病变发生出血时,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为外伤性与自发性2类,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SAH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不稳定,容易再出血,死亡率较高[1]。我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3月~2009年6月共收治了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23例,女29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动脉瘤41例,动静脉畸形6例,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畸形2例,原因不明3例。临床表现:突发性头痛49例,抽搐7例,意识障碍6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主要阳性体征有脑膜刺激征、血压升高、体温升高、瞳孔不等大。并发症有脑疝、脑血管痉挛、上消化道出血等。诊断依据[2]:(1)突发性剧烈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2)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脊液检查呈血性。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在首次出血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血、降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及对症支持治疗。
2 结果
本组45例住院期间未再出血,均好转出院。7例住院期间再次出血,其中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痊愈出院;7例再出血患者中4例无明显诱因,1例因情绪激动导致,1例因过早下床活动所致,1例因用力大便所致;再出血发生时间在发病后7~30d内,4例在l周内,3例在3~4周内。
3 护理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头痛、呕吐、肢体活动、抽搐等情况的变化,发现异常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明显应考虑到脑疝发生,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3.2 绝对卧床休息
SAH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复发者延长至8周。避免血压再度升高,镇静通便,使患者处于安定状态。减少头部搬动,置于头高脚低位,头抬高15~300。讲解其卧床休息的意义,以取得合作,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3.3 饮食护理
SAH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肠蠕动缓慢,食欲差,应予少食多餐,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食物。轻度吞咽障碍者宜吃半流质,进食慢以防呛咳。昏迷、吞咽困难者给鼻饲,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但限制入水量,入量在1500mL,以免增加脑水肿。
3.4 皮肤护理
注意皮肤的护理,按时翻身,必要时予气垫床防止褥疮的发生。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污染时及时更换。
3.5 呼吸道护理
SAH患者大多有呕吐,尤其是昏迷患者。由于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或呕吐物回吸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因此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内异物,帮助及指导其家属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使分泌物排出,以预防坠积性肺炎。给吸氧,氧流量2~4L/min,以保证充足的脑供氧。
3.6 排泄护理
小便时应尽量在床上用便器,床上排尿困难时,可先用听水声,或用物理热敷等方法诱导排尿,实在排不出给予留置导尿,并持续夹闭,每2h开放1次以锻炼膀胱充盈功能。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韭菜、芹菜、香蕉),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早期应予缓泻剂,常用番泻叶4.5g冲水代茶饮,这样能保持患者每日排便1~2次,保持大便通畅,也可用开塞露、油质、栓剂等软化粪便,从而顺利排便。应尽量避免灌肠,因灌肠后过度刺激肠壁也易造成反射性用力排便,易导致再出血。
3.7 脑脊液置换术的护理
行脑脊液置换术患者,在腰穿脑脊液置换前,应静滴2O%甘露醇降颅内压,以免因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脑疝。置换后嘱患者去枕平卧,密切观察神志及瞳孔变化。
3.8 心理护理
SAH患者常有烦躁不安、精神兴奋等症状,作好心理护理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及顾虑,使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平稳渡过急性期。
3.9 出院指导
患者在首次发病1—3个月内有7%再出血;第3—6个月内有1%再出血,6个月一5年间,每年有1%~3%再出血[3]。所以出院指导对预防出院后发生再出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治愈后患者逐渐失去对复发的警惕性而参加重体力劳动,最后引起再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应告诉患者出院后要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有吸烟、饮酒嗜好的患者,要劝其戒掉,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服药,定期就诊复查监控血压。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9—150.
[2]安得仲.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0—451.
[3]贾爱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8,5(8):172-173.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