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鉴西方就业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解决我国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方就业理论;启示;借鉴;扩大就业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4—109—04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借鉴西方就业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解决我国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就业理论及其启示
西方就业理论从18世纪人口与资源均衡发展的思想萌芽开始,到20实际90年代至今,有古典经济学派人口均衡发展思想、新古典学派就业理论、凯恩斯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人力资本与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新自由主义的反古典就业理论等经济学派和就业理论体系,各学派都探讨了事业的产生原因,形成了各自的就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发起于亚当·斯密,完成于大卫·李嘉图,他们主张市场竞争,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竞争。新古典经济学派源于阿尔弗莱德·马歇尔,他把古典经济学派的供给分析和边际效用学派的需求分析加以综合,形成了一个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边际成本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的经济学体系。他们主张“供给总能产生需求”(萨伊定律),要解决失业问题就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问题。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给各国造成了大规模的失业,凯恩斯认为问题来自于自由市场竞争,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解决市场缺陷,解决经济危机,他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经济危机,失业和生产过剩的原因是总收入和总消费之间存在差额,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税来刺激需求,来达到社会充分就业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讨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问题,他们认为劳动力利用不足,人力资源大量闲置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主张尽量减少城乡就业不均等和减少城乡收入差别,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工业,适度发展教育事业,避免教育失业,人力资本闲置,提高资本增长来增加就业机会。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代表人物是哈比森和舒尔茨。舒尔茨认为,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可形成人的技能与生产知识的存量,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类向自身进行的投资而形成的知识与技能,是人力质量的提高,体现了劳动者劳动技能差异。劳动力市场这政策必须由消极转向积极,即人力政策以保障失业者生活目标转向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为目的,解决失业与职位空缺矛盾。20世纪70年代,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困境,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用“结构性失业问题”来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症,通过对劳动力再培训和发展职业介绍机构来解决失业问题。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着重研究各类市场,探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粘性,以证明劳动力市场失业发生的必然性,强调政府干预市场对稳定经济的必要性。主张政府应干预劳动合同,使工资具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应更多的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进入20世纪90年代,就业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结构性失业为失业的主要形式,具有明显的非周期性。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后,美国经济学领域发生了“反古典革命”。“反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布莱因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用日本的经济模式(行政主导型的经济模式),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由择业的前提下,由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较低、劳资合作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市场模式。
从西方就业理论的演进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寻求符合国情的就业之路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应充分考虑国情,考虑2,-口的客观环境对就业的影响因素。据人口学家田雪原预测,2020年以前,我国的人口将为持续增长的态势,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是影响就业的瓶颈,加之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劳动力市场分割成城乡两个部分。因此,要加快户籍改革,降低迁移成本,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形成机制,通过调整人口政策来延长人口红利。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唯一途径。
2、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是解决不同层次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一是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向高素质人力资源发达的沿海地区转移,一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农业人口富余地区转移,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逐步改善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狀态,使我国经济整体平衡发展。
3、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劳动就业保障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就业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辅相成,一方面,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了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就业增加将扩大了保险金的社会统筹。因此,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有利于解决和改善劳动力的就业,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4、加强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
要通过增加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开的投入来提高我国人口的综合素质,来缓解就业压力,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提高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与再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政策扶持,以及法律法规的保障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5、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扶持中小企业
要利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来开辟就业渠道,通过振兴和发展第三产业来增加就业岗位。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门类广自动化程度低、服务要求高和劳动密集等特点,对扩大就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将有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通过对中小企业在财政、税收和技术的扶持,加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营造对中小企业发展和经营的良好环境。
6、经济政策及法律法规对就业的扶持
就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和完全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国家应该从立法、财力、政策等方面来对扩大就业的扶持,要把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要建立健全有关失业、再就业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事业保险,为失业与再就业提供系列化和社会化的服务,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来促进充分就业。
二、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型企业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利用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使 沿海地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第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的扩大。2007年广东人均GDP已经超过了4000美元,处于工业化的后期,但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出现了“背离”现象。以“珠三角”为例,2002—2006年,珠三角人均GDP从3131美元上升至6166美元,4年间经济水平发展提高了一倍,但三产的比重却从48.7%下降到了45.9%,4年间下降了2.8个百分点。持续的外向型经济处于制造业“微笑曲线的底部,出口产品总体上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低。关键技术依赖进口,OEM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环节贸易顺差带来的矛盾,国家对”高耗能、资源性、高污染“出口产品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加之全球经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沿海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的结构升级起到了外部的推动作用。
但是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其他要素,对我国劳动力就业构成直接不利的影响。
(一)市场环境因素分析
1、金融风暴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今年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35%,对美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0%以上,我国外贸依存度平均达60%,全国最高的深圳达300%。金融风暴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
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外向型出口加工行业出口直接受阻,订单急剧下降,2009年深圳、东莞订单减幅高达30—35%,出口加工企业纷纷倒闭。截至到2008年底,我国共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670万个岗位蒸发,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公布的870万,珠三角2008年1—9月就有7148家出口企业倒闭,到年底,倒闭企业与失业人数继续增加,农民工纷纷返乡。
2、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的影响
由于国家对地方经济考核的指标不合理,造成地方房地产投资居高不下,加之国人对房屋的消费理念的差别,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过热;随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外大量游资纷纷涌入中国,也是造成了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过热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实业资本转向金融资本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持续过热,一些前来内地投资的出口企业受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增加和出口产品出口受阻的直接影响,企业难以继续运行。为逃避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損失,这些企业将资金转向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也是造成出口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倒闭和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原因之一。
3、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就业的影响
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会从三个方面影响劳动力成本:一是裁员的经济补偿;二是缴纳社会保险的费用;三是违法成本。实施新《劳动合同法》后,除了违法成本大大增加外,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裁员补偿金将使劳动力成本增加30—40%,这将对以逃避法律责任与义务的企业带来严重打击。
根据调查,新《劳动合同法》发的实施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短期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针对那些违法经营企业具有直接的影响。长期来看,反而会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因素
1、沿海劳动力市场的高素质人才优势
沿海发达地区集中着众多的教育资源,人才优势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伴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人才优势将推动沿海地区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过度。将有更多的低层次劳动力失去岗位,加入返乡潮。
2、政策、基础设施与金融服务优势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沿海发达地区区域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政策的扶持、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和金融服务水平的国际化的优势将有利于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为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产业链的供给需求优势
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环境的整体改善,市场需求也整体扩大,上下游产业链将整体向市场靠拢,将有利于将跨国公司的高技术、高增长率的加工环节引进来,从整体上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为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创造了条件。
4、持续的高投入低产出制约企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30年,沿海地区外向型出口加工行业为企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为产业升级创造了资金条件。在企业资本的投入产出最大化的驱使下,势必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1、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产业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在外需严重不足,出口滑坡的形势下,我国采取了扩大内需的刺激方案,新增4万亿人民币投资来带动地方与社会投资,以“实现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政策目标。这一政策的出台,有效的缓解了因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农村富余人员的就业压力。调查显示,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3—5%的失业农民工返乡务农和创业,绝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寻找非农就业机会。但进城的农民工面临着找不到工作,就业不稳定和收入偏低等问题。
虽然经济刺激方案暂时缓解了由金融危机所带来了失业压力,但随着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完毕后,新一轮的失业问题又将出现。
2、灾后重建对就业影响
汶川地震后,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四川作为全国最大的劳务输出大省,2007年,四川外出务工2002万人,约占其总人口的24.6%,其中56%的人在省外就业。据此推算,重灾区大约有380万劳动力在外务工,如果按照地震所波及的区域估算,最保守的估计也要超过500万人。
灾后重建的启动使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直接造成劳动力回流,但随着灾后重建的进程,灾区劳动力过剩问题又将显现,给非农就业带来新的压力。
(四)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的其他因素
1、年轻一代农民工的就业意识的转变
90年代初,沿海特区的建立和出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就业需求大幅增加,由于第一批婴儿潮正处壮年,农村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目前,他们已经步入中年,难以再进城务工。据国家统计局调研,80后的农民工已经达到9000万人,占农民工的60%,成为了新一代农民工的主力军。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共享下的大环境使新一代的年轻农民工更追求时尚,意识领域里的城乡差别将变的更小,他们更希望到条件优越的大城市生活。他们普遍受过一定的教育,他们对外部环境的了解也更多,他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不再希望象父辈一样背井离乡,他们更希望与城市的年轻人一样共享社会资源,获取更高的报酬。
受沿海的缺工现象增加工资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的薪酬已经与沿海地区差距不大,新一代农民工更希望就近择业,台湾富士康公司北迁河南和重庆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问题。
表面上看,在新一轮的政策的刺激下,沿海出现了民工荒,这里存在着假象。上述三个因素直接掩 盖了由于沿海产业机构调整所造成农民工失业的现象。
2、社会舆论导向对就业的影响
进入21世纪,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被媒体所包围,各种媒介对人类的影响日趋深远。媒体的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很多媒体在宣传报道的过程中,更多的突出成功者的成功结果,而忽略了成功者努力的过程,从而造成了一部分年轻人对成功过程的忽略,对失败的准备不够,或是对自己能力的高估,直接影响到他们就业的选择。这部分年轻人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选择工作,但事与愿违,自身的价值与社会相距甚远,他们无法得到满意的工作,他们甚至更愿意依靠父母和家人,不愿意低就,这也是造成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扩大就业的启示
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行业对我国解决劳动就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产业结构转型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针对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劳动力资源分布的差异,合理规划布局,将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逐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政策扶植将有效地扩大就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
1、鼓励自主创业,大力扶持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
中小企业是解决非农业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通过行政、财政、税收等手段来分层级的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行业进行扶持,鼓励自主创业,为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行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改善本地的经济环境做好基础工作。
政府首先应在财政上给予支持。针对企业的技术改造、科研项目的研发给予直接支持,也可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贷款给予降息或贴息;其次,在税收上给予的优惠政策。政府应针对出口行业减免税收,变出口退税为全额免税等;三是在资源配置上给予扶持。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应在公共管理上与生产资料供应上给予倾斜,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企业所需水电气的使用条件与价格等。
2、統筹规划沿海与内陆地区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产业政策是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国家的发展战略通常体现在产业政策上。当前,国家应根据国情制定适合扩大就业的产业政策,并根据产业政策合理规划布局,以发挥资源优势。
应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链逐步向沿海及文化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将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链整体向农业大省及内陆不发达地区转移。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降低用工成本和产品运输成本,来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
对人力资源大省,例如河南、四川和重庆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资源换技术,换进步。
3、完善中西部地区教育体系,加大对劳动力职业教育力度,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
人才离不开教育,增加教育投入是提高我国劳动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也会强化我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将有效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国家整体竞争优势。
提高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投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体系,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力度,统筹城乡发达与不发达地区教育发展。
4、加大科技创新的扶持投入,重视自主创新以提升软实力
加大科技研发与技术改造经费的投入,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对科技队伍的人才建设与梯队规划,为自主创新提供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吸引人才,进一步完善高科技应用产业化的体制与机制,为产业化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改善中西部地区人才结构,用市场换进步,协调沿海和内陆的均衡发展。
5、完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逐步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幅员辽阔,中西部地区多为农业经济,较沿海发达地区相对落后,只有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将沿海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使沿海和内陆地区均衡协调发展,加速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西方就业理论;启示;借鉴;扩大就业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4—109—04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借鉴西方就业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解决我国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就业理论及其启示
西方就业理论从18世纪人口与资源均衡发展的思想萌芽开始,到20实际90年代至今,有古典经济学派人口均衡发展思想、新古典学派就业理论、凯恩斯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人力资本与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新自由主义的反古典就业理论等经济学派和就业理论体系,各学派都探讨了事业的产生原因,形成了各自的就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发起于亚当·斯密,完成于大卫·李嘉图,他们主张市场竞争,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竞争。新古典经济学派源于阿尔弗莱德·马歇尔,他把古典经济学派的供给分析和边际效用学派的需求分析加以综合,形成了一个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边际成本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的经济学体系。他们主张“供给总能产生需求”(萨伊定律),要解决失业问题就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问题。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给各国造成了大规模的失业,凯恩斯认为问题来自于自由市场竞争,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解决市场缺陷,解决经济危机,他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经济危机,失业和生产过剩的原因是总收入和总消费之间存在差额,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税来刺激需求,来达到社会充分就业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讨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问题,他们认为劳动力利用不足,人力资源大量闲置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主张尽量减少城乡就业不均等和减少城乡收入差别,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工业,适度发展教育事业,避免教育失业,人力资本闲置,提高资本增长来增加就业机会。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代表人物是哈比森和舒尔茨。舒尔茨认为,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可形成人的技能与生产知识的存量,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类向自身进行的投资而形成的知识与技能,是人力质量的提高,体现了劳动者劳动技能差异。劳动力市场这政策必须由消极转向积极,即人力政策以保障失业者生活目标转向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为目的,解决失业与职位空缺矛盾。20世纪70年代,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困境,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用“结构性失业问题”来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症,通过对劳动力再培训和发展职业介绍机构来解决失业问题。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着重研究各类市场,探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粘性,以证明劳动力市场失业发生的必然性,强调政府干预市场对稳定经济的必要性。主张政府应干预劳动合同,使工资具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应更多的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进入20世纪90年代,就业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结构性失业为失业的主要形式,具有明显的非周期性。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后,美国经济学领域发生了“反古典革命”。“反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布莱因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用日本的经济模式(行政主导型的经济模式),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由择业的前提下,由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较低、劳资合作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市场模式。
从西方就业理论的演进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寻求符合国情的就业之路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应充分考虑国情,考虑2,-口的客观环境对就业的影响因素。据人口学家田雪原预测,2020年以前,我国的人口将为持续增长的态势,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是影响就业的瓶颈,加之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劳动力市场分割成城乡两个部分。因此,要加快户籍改革,降低迁移成本,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形成机制,通过调整人口政策来延长人口红利。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唯一途径。
2、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是解决不同层次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一是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向高素质人力资源发达的沿海地区转移,一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农业人口富余地区转移,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逐步改善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狀态,使我国经济整体平衡发展。
3、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劳动就业保障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就业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辅相成,一方面,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了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就业增加将扩大了保险金的社会统筹。因此,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有利于解决和改善劳动力的就业,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4、加强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
要通过增加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开的投入来提高我国人口的综合素质,来缓解就业压力,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提高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与再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政策扶持,以及法律法规的保障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5、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扶持中小企业
要利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来开辟就业渠道,通过振兴和发展第三产业来增加就业岗位。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门类广自动化程度低、服务要求高和劳动密集等特点,对扩大就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将有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通过对中小企业在财政、税收和技术的扶持,加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营造对中小企业发展和经营的良好环境。
6、经济政策及法律法规对就业的扶持
就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和完全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国家应该从立法、财力、政策等方面来对扩大就业的扶持,要把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要建立健全有关失业、再就业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事业保险,为失业与再就业提供系列化和社会化的服务,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来促进充分就业。
二、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型企业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利用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使 沿海地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第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的扩大。2007年广东人均GDP已经超过了4000美元,处于工业化的后期,但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出现了“背离”现象。以“珠三角”为例,2002—2006年,珠三角人均GDP从3131美元上升至6166美元,4年间经济水平发展提高了一倍,但三产的比重却从48.7%下降到了45.9%,4年间下降了2.8个百分点。持续的外向型经济处于制造业“微笑曲线的底部,出口产品总体上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低。关键技术依赖进口,OEM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环节贸易顺差带来的矛盾,国家对”高耗能、资源性、高污染“出口产品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加之全球经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沿海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的结构升级起到了外部的推动作用。
但是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其他要素,对我国劳动力就业构成直接不利的影响。
(一)市场环境因素分析
1、金融风暴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今年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35%,对美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0%以上,我国外贸依存度平均达60%,全国最高的深圳达300%。金融风暴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
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外向型出口加工行业出口直接受阻,订单急剧下降,2009年深圳、东莞订单减幅高达30—35%,出口加工企业纷纷倒闭。截至到2008年底,我国共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670万个岗位蒸发,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公布的870万,珠三角2008年1—9月就有7148家出口企业倒闭,到年底,倒闭企业与失业人数继续增加,农民工纷纷返乡。
2、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的影响
由于国家对地方经济考核的指标不合理,造成地方房地产投资居高不下,加之国人对房屋的消费理念的差别,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过热;随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外大量游资纷纷涌入中国,也是造成了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过热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实业资本转向金融资本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持续过热,一些前来内地投资的出口企业受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增加和出口产品出口受阻的直接影响,企业难以继续运行。为逃避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損失,这些企业将资金转向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也是造成出口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倒闭和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原因之一。
3、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就业的影响
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会从三个方面影响劳动力成本:一是裁员的经济补偿;二是缴纳社会保险的费用;三是违法成本。实施新《劳动合同法》后,除了违法成本大大增加外,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裁员补偿金将使劳动力成本增加30—40%,这将对以逃避法律责任与义务的企业带来严重打击。
根据调查,新《劳动合同法》发的实施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短期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针对那些违法经营企业具有直接的影响。长期来看,反而会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因素
1、沿海劳动力市场的高素质人才优势
沿海发达地区集中着众多的教育资源,人才优势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伴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人才优势将推动沿海地区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过度。将有更多的低层次劳动力失去岗位,加入返乡潮。
2、政策、基础设施与金融服务优势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沿海发达地区区域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政策的扶持、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和金融服务水平的国际化的优势将有利于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为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产业链的供给需求优势
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环境的整体改善,市场需求也整体扩大,上下游产业链将整体向市场靠拢,将有利于将跨国公司的高技术、高增长率的加工环节引进来,从整体上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为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创造了条件。
4、持续的高投入低产出制约企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30年,沿海地区外向型出口加工行业为企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为产业升级创造了资金条件。在企业资本的投入产出最大化的驱使下,势必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1、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产业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在外需严重不足,出口滑坡的形势下,我国采取了扩大内需的刺激方案,新增4万亿人民币投资来带动地方与社会投资,以“实现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政策目标。这一政策的出台,有效的缓解了因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农村富余人员的就业压力。调查显示,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3—5%的失业农民工返乡务农和创业,绝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寻找非农就业机会。但进城的农民工面临着找不到工作,就业不稳定和收入偏低等问题。
虽然经济刺激方案暂时缓解了由金融危机所带来了失业压力,但随着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完毕后,新一轮的失业问题又将出现。
2、灾后重建对就业影响
汶川地震后,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四川作为全国最大的劳务输出大省,2007年,四川外出务工2002万人,约占其总人口的24.6%,其中56%的人在省外就业。据此推算,重灾区大约有380万劳动力在外务工,如果按照地震所波及的区域估算,最保守的估计也要超过500万人。
灾后重建的启动使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直接造成劳动力回流,但随着灾后重建的进程,灾区劳动力过剩问题又将显现,给非农就业带来新的压力。
(四)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的其他因素
1、年轻一代农民工的就业意识的转变
90年代初,沿海特区的建立和出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就业需求大幅增加,由于第一批婴儿潮正处壮年,农村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目前,他们已经步入中年,难以再进城务工。据国家统计局调研,80后的农民工已经达到9000万人,占农民工的60%,成为了新一代农民工的主力军。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共享下的大环境使新一代的年轻农民工更追求时尚,意识领域里的城乡差别将变的更小,他们更希望到条件优越的大城市生活。他们普遍受过一定的教育,他们对外部环境的了解也更多,他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不再希望象父辈一样背井离乡,他们更希望与城市的年轻人一样共享社会资源,获取更高的报酬。
受沿海的缺工现象增加工资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的薪酬已经与沿海地区差距不大,新一代农民工更希望就近择业,台湾富士康公司北迁河南和重庆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问题。
表面上看,在新一轮的政策的刺激下,沿海出现了民工荒,这里存在着假象。上述三个因素直接掩 盖了由于沿海产业机构调整所造成农民工失业的现象。
2、社会舆论导向对就业的影响
进入21世纪,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被媒体所包围,各种媒介对人类的影响日趋深远。媒体的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很多媒体在宣传报道的过程中,更多的突出成功者的成功结果,而忽略了成功者努力的过程,从而造成了一部分年轻人对成功过程的忽略,对失败的准备不够,或是对自己能力的高估,直接影响到他们就业的选择。这部分年轻人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选择工作,但事与愿违,自身的价值与社会相距甚远,他们无法得到满意的工作,他们甚至更愿意依靠父母和家人,不愿意低就,这也是造成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扩大就业的启示
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行业对我国解决劳动就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产业结构转型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针对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劳动力资源分布的差异,合理规划布局,将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逐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政策扶植将有效地扩大就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
1、鼓励自主创业,大力扶持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
中小企业是解决非农业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通过行政、财政、税收等手段来分层级的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行业进行扶持,鼓励自主创业,为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行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改善本地的经济环境做好基础工作。
政府首先应在财政上给予支持。针对企业的技术改造、科研项目的研发给予直接支持,也可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贷款给予降息或贴息;其次,在税收上给予的优惠政策。政府应针对出口行业减免税收,变出口退税为全额免税等;三是在资源配置上给予扶持。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应在公共管理上与生产资料供应上给予倾斜,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企业所需水电气的使用条件与价格等。
2、統筹规划沿海与内陆地区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产业政策是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国家的发展战略通常体现在产业政策上。当前,国家应根据国情制定适合扩大就业的产业政策,并根据产业政策合理规划布局,以发挥资源优势。
应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链逐步向沿海及文化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将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链整体向农业大省及内陆不发达地区转移。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降低用工成本和产品运输成本,来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
对人力资源大省,例如河南、四川和重庆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资源换技术,换进步。
3、完善中西部地区教育体系,加大对劳动力职业教育力度,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
人才离不开教育,增加教育投入是提高我国劳动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也会强化我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将有效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国家整体竞争优势。
提高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投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体系,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力度,统筹城乡发达与不发达地区教育发展。
4、加大科技创新的扶持投入,重视自主创新以提升软实力
加大科技研发与技术改造经费的投入,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对科技队伍的人才建设与梯队规划,为自主创新提供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吸引人才,进一步完善高科技应用产业化的体制与机制,为产业化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改善中西部地区人才结构,用市场换进步,协调沿海和内陆的均衡发展。
5、完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逐步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幅员辽阔,中西部地区多为农业经济,较沿海发达地区相对落后,只有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将沿海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使沿海和内陆地区均衡协调发展,加速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