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应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整个课堂当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去理解,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展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激发求知——学生合作探究,质疑解疑——学生练习巩固,发展延伸。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质疑解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课堂教学应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整个课堂当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去理解,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展的过程。
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激发求知——学生合作探究,质疑解疑——学生练习巩固,发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强,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找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并且又有情趣的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同时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根据教学篇目的不同,可采用“激趣求知”、“激情求知”两种方法。
(一)激趣求知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成才的先兆,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的个性倾向性,也是推动人去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寻课堂中的情趣,它有时隐藏在教材中,有时包含在课件里,也可能突发于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研读教材,熟悉学情,精心备课,结合年龄特点适当游戏,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官。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借助录像和绘声绘色的解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去观察了“江水→奇峰→连绵不断的画卷”,初步感知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给学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形成这种新奇感的因素,正是教学中我们努力找寻的最佳兴趣信息,这些信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激情求知
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同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美好的情感,使他们感同身受,带着愉悦的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去。比如在教学《开国大典》时,我以饱含深情的语调,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同学们,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这样,学生的情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进而与文章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合作探究,质疑解疑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存在差异的学生能同步前进,同时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参与合作探究的学生在提问的同时,也能解决他人的问题,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任务明确板书出来或投影在屏幕上,任命好小组长,实行小组竞争制度。刚开始时,让每个小组把探究结果以书面形式写成发言稿,内容较多的也要列好提纲。最后,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介绍得最生动,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
这样的合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培养,还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习有困难或是厌学的学生,在学习遇到障碍时,同小组的伙伴都焦急万分,生怕他的掉队会影响了本小组的竞争。于是,大家纷纷不厌其烦地耐心相帮。当看到伙伴进步,同小组人都会露出开心的笑脸。而他本人也会在小组内热烈的学习气氛中受到感染
三、练习巩固,发展延伸
小学生有个特点,就是学得快忘得快。这就需要在理解掌握之后,及时回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知识树,使新知识成为自己的能力。
(一)反馈练习,巩固发展
以前的课堂通过“封闭模仿式”,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来解决问题,导致解决问题时学生总要去寻找相似的经历。现在,我们要进行主体性的训练,就要运用“开放实践式”。适度开放题型加上学生探究实践式的解题,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广阔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由于题型的非常规性,有利于学习探索技巧而不仅仅是事实技巧;其次,由于其所包含的事件是学生熟悉的,内容是有趣的,是所有学生参与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水平的解答,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每个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体验到智力的欢乐和学科的美感;第三,很多练习题比较灵活,答案也是多样性的,而关键在于寻求解答的过程中主体的认识结构的重建,收集信息并加以处理,寻找恰当的解题模式,追求文化及方法的迁移等。
(二)总结概括,发展延伸
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了學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完学习的内容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总结文章内容,使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更应该注重课内外的延伸与拓展,让学生的聪慧与灵感在课余天地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总之,在语文课主体性教学中,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质疑解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课堂教学应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整个课堂当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去理解,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展的过程。
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激发求知——学生合作探究,质疑解疑——学生练习巩固,发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强,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找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并且又有情趣的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同时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根据教学篇目的不同,可采用“激趣求知”、“激情求知”两种方法。
(一)激趣求知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成才的先兆,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的个性倾向性,也是推动人去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寻课堂中的情趣,它有时隐藏在教材中,有时包含在课件里,也可能突发于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研读教材,熟悉学情,精心备课,结合年龄特点适当游戏,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官。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借助录像和绘声绘色的解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去观察了“江水→奇峰→连绵不断的画卷”,初步感知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给学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形成这种新奇感的因素,正是教学中我们努力找寻的最佳兴趣信息,这些信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激情求知
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同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美好的情感,使他们感同身受,带着愉悦的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去。比如在教学《开国大典》时,我以饱含深情的语调,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同学们,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这样,学生的情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进而与文章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合作探究,质疑解疑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存在差异的学生能同步前进,同时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参与合作探究的学生在提问的同时,也能解决他人的问题,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任务明确板书出来或投影在屏幕上,任命好小组长,实行小组竞争制度。刚开始时,让每个小组把探究结果以书面形式写成发言稿,内容较多的也要列好提纲。最后,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介绍得最生动,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
这样的合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培养,还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习有困难或是厌学的学生,在学习遇到障碍时,同小组的伙伴都焦急万分,生怕他的掉队会影响了本小组的竞争。于是,大家纷纷不厌其烦地耐心相帮。当看到伙伴进步,同小组人都会露出开心的笑脸。而他本人也会在小组内热烈的学习气氛中受到感染
三、练习巩固,发展延伸
小学生有个特点,就是学得快忘得快。这就需要在理解掌握之后,及时回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知识树,使新知识成为自己的能力。
(一)反馈练习,巩固发展
以前的课堂通过“封闭模仿式”,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来解决问题,导致解决问题时学生总要去寻找相似的经历。现在,我们要进行主体性的训练,就要运用“开放实践式”。适度开放题型加上学生探究实践式的解题,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广阔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由于题型的非常规性,有利于学习探索技巧而不仅仅是事实技巧;其次,由于其所包含的事件是学生熟悉的,内容是有趣的,是所有学生参与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种水平的解答,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每个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体验到智力的欢乐和学科的美感;第三,很多练习题比较灵活,答案也是多样性的,而关键在于寻求解答的过程中主体的认识结构的重建,收集信息并加以处理,寻找恰当的解题模式,追求文化及方法的迁移等。
(二)总结概括,发展延伸
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了學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完学习的内容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总结文章内容,使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更应该注重课内外的延伸与拓展,让学生的聪慧与灵感在课余天地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总之,在语文课主体性教学中,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