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治疗丙酸氟替卡松片50ug/次,每日2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沙美特罗片25ug/次,每日2次,7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哮喘症状评分和FEV1% 预计值。结果:两组治疗结束后,哮喘症状评分和FEV1% 预计值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与同期治疗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能够快速起效和持续控制哮喘症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中图分类号】 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61-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08年12月确诊哮喘病人70例,均来自门诊患者,临床表现为气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肺内可听到哮鸣音,尤其是呼气时哮鸣音更加明显。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对照组35例,男16例,女19例;两组年龄均在9~60岁。两组病例数、年龄、性别、病情和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治疗丙酸氟替卡松片50ug/次,每日2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沙美特罗片25ug/次,每日2次,7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观察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对观察的数值进行记录,对两组病人治疗14d后进行疗效比较。
1.3临床观察指标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测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对哮喘症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① 日间症状:0分:无咳嗽、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1分:症状轻或间歇出现,仅轻微不适,可能被忽视;2分:症状中度或频繁出现,表现为不适或影响正常活动至少一次;3分:症状持续,影响活动。②夜间症状:0分:夜间无症状;1分:夜喘偶憋醒;2分:夜间经常憋醒,偶可间断入睡;3分:失眠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1.4统计学处理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哮喘症状评分和FEV1% 预计值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与同期治疗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治疗后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咽部不适,发生率5.7%;观察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心悸,1例震颤,1例头痛,发生率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是涉及一系列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发生反应的复杂过程,白三烯是重要的炎性介质之一,其主要致病成分为半胱氨酰白三烯,它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无论发作期、稳定期其在哮喘病人体内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白三烯可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黏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加,且其具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活性,尚可致支气管平滑肌增生和重建。尤其白三烯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远强于组织胺、乙酰胆碱,而且持续时间更长,并增加粘液糖蛋白的分泌,促进粘液栓的形成,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沙美特罗为选择性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这类β2-受体激动剂的分子结构中具有较长的侧链,因此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和对β2-受体较高的选择性,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可维持l2h以上,在所有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中丙酸氟替卡松脂溶性最强,是一种高效的局部糖皮质激素,吸入推荐剂量的药物时,在肺组织内具有抗炎活性,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全身不良反应。沙美特罗起控制症状的作用,而丙酸氟替卡松改善肺功能并预防病情恶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此基础上,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产生严重的副反应。所以,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其作用机制和作用细胞不一,既有抗炎又有持续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互补作用,更具协同效应,可以认为是治疗哮喘的理想药物。
(收稿日期:2009.02.12)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中图分类号】 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61-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08年12月确诊哮喘病人70例,均来自门诊患者,临床表现为气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肺内可听到哮鸣音,尤其是呼气时哮鸣音更加明显。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对照组35例,男16例,女19例;两组年龄均在9~60岁。两组病例数、年龄、性别、病情和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治疗丙酸氟替卡松片50ug/次,每日2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沙美特罗片25ug/次,每日2次,7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观察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对观察的数值进行记录,对两组病人治疗14d后进行疗效比较。
1.3临床观察指标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测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对哮喘症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① 日间症状:0分:无咳嗽、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1分:症状轻或间歇出现,仅轻微不适,可能被忽视;2分:症状中度或频繁出现,表现为不适或影响正常活动至少一次;3分:症状持续,影响活动。②夜间症状:0分:夜间无症状;1分:夜喘偶憋醒;2分:夜间经常憋醒,偶可间断入睡;3分:失眠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1.4统计学处理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哮喘症状评分和FEV1% 预计值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与同期治疗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治疗后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咽部不适,发生率5.7%;观察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心悸,1例震颤,1例头痛,发生率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是涉及一系列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发生反应的复杂过程,白三烯是重要的炎性介质之一,其主要致病成分为半胱氨酰白三烯,它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无论发作期、稳定期其在哮喘病人体内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白三烯可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黏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加,且其具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活性,尚可致支气管平滑肌增生和重建。尤其白三烯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远强于组织胺、乙酰胆碱,而且持续时间更长,并增加粘液糖蛋白的分泌,促进粘液栓的形成,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沙美特罗为选择性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这类β2-受体激动剂的分子结构中具有较长的侧链,因此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和对β2-受体较高的选择性,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可维持l2h以上,在所有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中丙酸氟替卡松脂溶性最强,是一种高效的局部糖皮质激素,吸入推荐剂量的药物时,在肺组织内具有抗炎活性,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全身不良反应。沙美特罗起控制症状的作用,而丙酸氟替卡松改善肺功能并预防病情恶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此基础上,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产生严重的副反应。所以,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其作用机制和作用细胞不一,既有抗炎又有持续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互补作用,更具协同效应,可以认为是治疗哮喘的理想药物。
(收稿日期:200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