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2009荧屏潮流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dao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初至今,“潜伏热”不仅未见降温反而有愈烧愈烈之势。 这部由南方电视台、东阳青雨影视文化公司投资的作品,迄今为止已在全国30多家电视台播出,重播不下十次。首轮登陆地面频道时,创下多家电视台同时段收视第一的佳绩,也成为北京、重庆、黑龙江卫视上半年收视冠军,在北京卫视更创下13.96%的最高收视记录。
  狂热的“粉丝”团自称“潜艇”,《潜伏》的盗版碟一度脱销,男一号孙红雷随着“余则成”的家喻户晓一跃成为内地片酬最高的男演员,片酬涨到每集20万元。众多已播出、公映或即将与大众见面的影视作品也纷纷借《潜伏》“说事儿”进行宣传。截至12月8日,百度搜索的相关网页达255万篇,《潜伏》当仁不让成为2009年最热的文化现象。
  
  情节不走寻常路
  
  “事先几乎没有任何炒作,是一播而火,越来越火,印证了一句话——只要是金子,一定会发光。”在《潜伏》专家研讨会上,影视评论家李准表示,《潜伏》火到这份上,缘于对题材、审美方式的一种独特的精神发现。
  专家们普遍认为《潜伏》剧情超越了谍战戏的常规套路。当下很多谍战剧多局限于在恐怖、悬疑上大下功夫,诸如频频运用古庙鬼影幢幢、深夜电闪雷鸣等惊悚镜头,再配之鬼哭狼嚎的音响效果,使人不寒而栗但无法产生真正的审美愉悦。《潜伏》另辟蹊径,用高层面的心理较量完成“谍战的激烈”。
  在导演姜伟看来,谍战剧好看,并非必须依赖人为制造紧张和刺激气氛:“我要的是稳稳当当的内斗、心斗和智斗,这可能是《潜伏》与其他谍战剧不同的核心所在。”对创作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沉默的证明》《绝对控制》《迷雾》等作品的姜伟来说,揣摩心理、展现内心的矛盾冲突正是他的强项。
  《潜伏》中“假夫妻”的情节设置,是区别于其他谍战剧的一大亮点。这对革命夫妻的格格不入,给影片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喜剧色彩。大字不识、鲁莽冲动的翠平,处处给余则成造成被动。她惹下了很多祸事,让余则成去补救,不仅没有形成合力,还帮了不少倒忙。“这种处理是一种创造,一种创新,而且一直贯穿始终,这种反写的方式给剧情增加了很大张力。”《文艺报》总编范咏戈分析道。
  一些观众在观看《潜伏》后反馈——不仅把它视为一个谍战剧,更是把其作为一个经典的职场故事看待。剧中的余则成,巧妙把握国民党内部窝里斗的本质,靠施展“办公室政治”取得信任、排除异己,完成一个又一个艰巨任务,这种思路前所未有。《潜伏》几乎成了最生动的职场教科书,散发着一般谍战剧所不具备的魅力。编导姜伟将普通的日常生活有机嫁接在谍战戏中,从官场到居家,大到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小到夫妻斗嘴、家庭摩擦,将斗争的复杂性渲染得很到位。
  
  叙事结构出新
  
  “与很多电视剧注水现象严重相比,《潜伏》这部戏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紧凑、有悬念,没有注水内容”。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朱虹笑言,看这部剧时,哪怕倒杯水喝,或者上个卫生间,回来后情节都会接不上去,这充分说明《潜伏》故事结构设置得很精巧。
  姜伟在《潜伏》创作中,刻意把悬念进行了阶段化处理,小悬念环环相扣,突破了他以往创作中以一个长悬念贯穿整个故事的叙事结构。因此,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一直保持高度集中。“观众对一部剧的关注度是非常有限的,必须不间断地调动他们的思想和情绪,才能留住观众,否则就会被其他大量的电视节目淹没掉。”姜伟直言。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郭运德指出,看《潜伏》就像是进行一次“智力操练”,剧中设计了两大主要矛盾,一是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另一是夫妻俩因为出身和性格的差异产生的家庭内部摩擦,这两种矛盾一张一弛,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以这两条主线进行交叉叙事,使这部谍战片更加生动丰满,这是创作者在结构上的独具匠心。
  而一些细心的观众发现,《潜伏》中有很多手法与一些经典作品相似。例如,《潜伏》的开场戏——监听共产党地下会议,这一创意显然来自电影《窃听风暴》;剧中的场景设计有前苏联影片《春天的17个瞬间》的影子,包括《潜伏》中用广播呼号的情节也出自此片;而《潜伏》的大结局堪比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的机场一别,有情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
  “在《潜伏》中,可以看到创作者对于艺术规律的认知来自于大量的艺术思考和平时的艺术积累。”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一语中的。
  
  人物的去符号化
  
  看过《潜伏》的观众,对小眼睛孙红雷、大嘴巴姚晨这对组合的表演往往拍案叫绝。姜伟介绍道,选孙红雷、姚
  晨不仅看中他们的市场号召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出其不意带给观众惊喜。
  事实证明了姜伟的决策正确。孙红雷和姚晨全方位诠释出了余则成的“深”和翠平的“愣”。孙红雷一改往日张扬、跳跃的“抢戏”风格,以内敛、平和的方式完成了一次“理性”演出;姚晨除了尽情发挥了其“幽默”本性,也尝试了彻底的情感释放,从《武林外传》中的“郭芙蓉”跳脱出来。另外吴站长、陆处长两位配角也可圈可点,而另一个反面角色“李涯”更成为百度“潜伏吧”中人气最高的人物。
  “以往的谍战片多宣扬英雄主义,突出正面人物勇敢智慧的高大形象。而《潜伏》不是描写共产党的一个高级干部,或者谍战英雄、战场英雄、普通老百姓,而是把目光投向一位军统官员”。李准指出这是《潜伏》很好的一个人物切入点。
  《潜伏》的好看,除了丝丝入扣的剧情,更重要的是对人物的成功塑造。老谋深算又人性十足的余则成,鲁莽直率又可悲可叹的翠平,勇敢沉着又美丽深情的左蓝,事故圆滑看透世事的吴站长,每一个角色都很出彩、丰满,绝不符号化。《潜伏》中,反面人物与正面人物平等对话,上演了一场敌强我也强的对峙。
  
  谍战片的新标杆
  
  纵观全国电视剧市场,《暗算》之后,国内谍战剧风行,但始终没有一部在口碑上超过《暗算》。而《潜伏》的出现被业内称为“足以干掉《暗算》的谍战佳作”。
  但专家们也提出了各自中肯的意见。比如有些情节还欠推敲,有些剧情让人感觉不真实,余则成在人性和党性、自我生存和他人生存上,矛盾处理的火候不够等等。但瑕不掩瑜,“《潜伏》是谍战剧的一个新标杆。”这是业内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共识。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潜伏》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暗算》,甚至接近经典美剧《24小时》和《越狱》的水准,成为国内谍战剧的一个新高峰。尹鸿表示,中国拍类型剧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大量类型剧都把宝押在题材和情节上,试图靠所谓的够力气、够复杂、够惊险抓住观众,但效果大都适得其反。而《潜伏》则为中国类型剧提供了一个典范性的样板,真正在人物塑造上下了功夫。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影视评论家仲呈祥认为,《潜伏》剧本为高等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范本:类型剧怎么写?谍战剧怎么写?“我们反对专门写坏人的好、写好人的坏那种非英雄化倾向,《潜伏》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表象的复杂性,恰恰与当下流行的非英雄化倾向划清了界限,也与那种简单化的非此即彼、不黑就白的倾向划清了界限,吸引力、感染力、新鲜感由此而来。”
  
  市场回报
  
  “《潜伏》的成功在于它是一部完全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作品,同时也经得起市场规律检验”。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强调。
  他分析指出,近期以来,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剧目。从年初央视播的《走西口》,到北京台播的《北风那个吹》《潜伏》《王贵与安娜》《倾城倾国》等等,这一批好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品质和内涵上有了显著提高。“这标志中国电视剧在数量增长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重视品质、重视内涵、重视精良的制作,这样的意识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发展和提升的一个总体趋势”。
  从“重视品质、重视内涵、重视精良”的角度讲,《潜伏》可谓典范。当前电视台购买电视剧是按集付酬,电视剧“注水现象”风行。《潜伏》却没有随波逐流,导演姜伟硬是将这部剧从40多集砍到30集,挤掉其中“水分”。《潜伏》总制片人张静表示,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电视剧集数越长挣钱越多,其实并非不注水就卖不出好价钱。
  “《潜伏》投资2000多万元,包括地方台、上星台、海外版权、光碟发行等加起来每集卖了100多万元,目前该剧已稳赚1000多万。”张静兴奋地向记者回忆起当初《潜伏》上星售卖的情景,“从一家上星演变到四家上星,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北京、重庆、东方、黑龙江四家卫视几乎同时对《潜伏》产生兴趣,可见《潜伏》的市场份量,”她感言,“只要拍成经典剧,就肯定会有好的市场回报”。
  尽管,《潜伏》在地面播出之前并没有大肆宣传,但是经过一轮30多家地面台预热后,人气飙升。此后,随着在网络上的进一步传播,《潜伏》火势开始蔓延。4月1日,北京、重庆、东方、黑龙江四家卫视同时播放《潜伏》。播出第一天,四家卫视挺进当晚同时段收视率前十。截至4月15日,北京卫视《潜伏》大结局收视达13.96,创北京台电视剧历史新高。
  
  商业推手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主要投资方——南方电视台充当了《潜伏》成功背后重要的商业推手。
  “南方电视台地处广东,电视媒体竞争环境相当剧烈。在此局势下,南方电视台更加看重与各大影视机构的合作和共赢。”南方电视台台长区念中介绍,南方台与东阳青雨合作的《潜伏》就是共赢的经典案例。在《潜伏》的剧本阶段,东阳青雨就找到南方台进行合作。凭借对电视剧市场的敏锐嗅觉,南方台很快就锁定了该项目。
  南方台副台长、《潜伏》总监制余瑞金告诉记者:“投资该剧看中的是《潜伏》在谍战剧中独树一帜的故事创意和剧本的整体水平”。好剧本、好创作团队、好的合作方及好的合作模式,是《潜伏》成为2008-2009年度最值得关注热门电视剧的重要原因。
  从《亮剑》《A计划》《柳叶刀》到《潜伏》等剧目,近年来南方台在电视剧内容产业不断探索,通过对电视剧项目的前期介入,占据有利资源,并且已经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内容产业链。区念中说:“南方电视台发展八年来,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是与对电视剧资源高度重视和有效的影视剧运作密不可分的”。
  “《潜伏》虽然火了,但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电视剧超越《潜伏》。”余瑞金认为,南方电视台的品牌打造与内容产业拓展将是一个自觉行为,是一条不断主动探索之路。
其他文献
海青又演了一个儿媳妇——毛豆豆,一开始还被婆婆简称为“毛豆”,没办法,她只好自己眯着眼将那个被剥掉的重音再重新补上。  《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编剧给角色起名字的时候显然是别有用心的,毛豆“清新可口、大众口味、价廉物美”自然是符合海青饰演的这个小媳妇儿的角色定位。而她那憨厚老实却深藏狡黠的丈夫——黄海波饰演的角色则名为“余味”,这是在夸这个男人虽说看似其貌不扬但却回味深长。当然也有骂人的,余味的继母也
期刊
当年痴迷武侠,曾经暗自思忖过一个问题:侠客们的银子从哪儿来?见过开馆授徒的,走马护镖的,傍款爷儿的,更多的却是飘零浪荡子,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白花花的千金散尽还复来,生计无愁、江湖快哉!  也难怪,华罗庚先生早就说过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既是童话,自然不用去管吃喝拉撒睡。于是一年半前,当叶问携裹着尘世的烟火气驾临,为揭不开锅而手足无措,立时在大侠林立的银幕上显得殊而不群。较之以往,《叶问》是一部
期刊
2009年,业内老牌影视公司金英马完成了一次关键融资,福建九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注资1亿联合成立了新金英马公司。  这家来自莆田的投资基金,之前名不见经传,但投资金英马后即引起很多关注。记者调查后了解到,福建九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莆田市政府下属的福建湄州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以国有参股的形式吸收莆田地区甚至福建民间富余资金,于2007年12月26 日发起设立的注册资本为1.6亿元人民币
期刊
华谊兄弟招股书列出的主要竞争对手中,主营电视剧的民营公司只有一个——“海润影视集团”。在电视剧制作行业,海润以每年600多集雄踞产量首位。  在董事长刘燕铭眼中,海润是个不差钱的公司,公司曾经和资本刻意保持着距离。但自从华谊兄弟上市后,他变得不再沉默。  “这么多年,海润没借过银行一分钱,没有私募过一分钱。但从企业发展来讲,没有私募的钱,银行的钱,不见得是一个好企业。这两年资本运作在圈里开始流行,
期刊
特效等技术型公司是影视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公司中,万方幸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具有一定代表性——正在快速发展壮大,但由于是通过参与国际代工完成最初的发展,未来的壮大乃至上市一方面需要其向产业链其他方向主动拓展,同时,资本的助力也不可或缺。  不过,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这些“技术股”公司虽然投资体量普遍不大,但也是相当考验“泳技”的投资“深水区”。    企业史&行业史  2001年,王利锋从
期刊
一本畅销日本图书市场数十年的经典名著,一个由日本小说家和日本演员塑造的中国慈禧……首部在日本主流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内地电视剧——《苍穹之昴》从选题到制作、发行似乎都占据了天时地利。  北京地区6%左右的收视率,日本市场在NHK卫星高清频道以1.3%的收视率超过当红大河剧《龙马传》,这种“墙外开花墙内结果”的现象十分罕见。  制片方表示该剧制作成本平均达到100万元一集,在国产剧中已算是大制作。红遍亚
期刊
连续三年创下北京影院观影人次第一、平均38元的票价和近5万名的稳定会员,不断刷新影院“观影参数”的北京星美国际影城被业内誉为“首都电影市场的新航标”。    市场拓展的“过河卒”    作为星美集团在北京投建的第一座现代化多厅影院,该影城选址在西四环曾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身为影城的总经理,袁鑫看着如今影院的火爆场面,感慨颇多:“当时,北京的影院还主要集中在二环内和城东区,西三环就是影院建设的禁
期刊
湖南卫视选秀升级 “我要拍电影”启动    2010年3月12日,北京华影盛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影盛视)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该公司的多媒体全民推选电影导演活动——“我要拍电影”计划。    打造中国平民导演“娱乐大运动”  “我要拍电影”全民导演推选大赏是由湖南卫视、华影盛视联合主办的大型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鼓励有才华的年轻导演加入中国的电影市场,为观众拍出更
期刊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电影产业战略发布会暨11大影院项目集体签约仪式4月8日在江苏广电城举行。江苏广电旗下幸福蓝海影院发展公司计划在3年内投入10个亿,在泛长三角及东部沿海地区建设60家多厅星级影院。  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是江苏广电的子集团,集团投资建设“江苏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目的是逐步将其打造成以“近现代景观”为特色的影视制作国家级基地、国际影视文化创意企业总部基地、5A级影视文化休闲旅游基地
期刊
《叶问2:宗师传奇》将于4月底上画,作为该片的主要投资方,河南影视集团一时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叶问2:宗师前传》(以下简称《叶问2》)首次亮相,向来对国产片相当苛刻的年轻大学生们给予该片10多次掌声;而在不久前的院线看片会上,众多院线公司的老总们更是给出“不低于2亿元”的票房预期。也有多位院线和影院经理告诉记者,《叶问2》将成为今年春季淡市的拐点,“将是今年目前为止最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