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药品:务必查验许可证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mi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说网购药品这回事
  近年来,网购的流行改变了很多人的购物方式,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乐于采用这种方便、快捷、价廉的方法,就连药物这种特殊商品也有网购渠道。下面就是2个网购药品的故事。
  最近,在成都某医院读研究生的小王,受老家亲戚的委托购买一种治疗耳疾的药液。他到医院药房和附近的社会药店去找,跑了两天也未寻到。后来,他干脆到网上搜寻,很快就找到了,在查证了网站的可靠性后下了订单,收药的地址直接写了亲戚家。不到五天,他就接到亲戚的电话,说药品已收到。由此可见,网购药物确实解决问题。
  另一个故事就悲剧了。今年5月有一篇题为《 网购假药 吃得“无力回天”》的报道(中国南昌新闻网),大意是讲,40岁的卢先生因高血压病情加重恶化,住院治疗一个多月都无好转,主诊医生怀疑病人此前服用的降压药有问题。经询问,卢先生服用六年多的药物“泰诺稳压灵”,是通过网络从北京邮购的。后经查证,这种药是假药,已被查处。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假药的非法利润堪比制毒贩毒,相当地高,不法分子出没较多;而国内有些老百姓的健康素养低,容易轻信上当。这一高一低使得出售假药假保健食品现象严重,而网上售卖药品的监管更难,所以,我国至今尚未完全放开网上卖药。
  试水药品网购的标志是2005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行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规定称:“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为个人提供药品服务”。到2007年,逐渐有了正规的网上药店的运作。
  网上药店,须有许可证
  截至2013年8月,我国共有104家网上药房取得了向个人售药的资质,这个数目还将上升。这些合法的网上药店的名称和网址,人们能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http://www.sda.gov.cn)上查到(查询路径:主页—数据查询—其他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
  国家规定,网上药店只能在网上向个人“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这些网店,大都同时在网上销售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在其售药的网上都会挂出许可证号,有的干脆晒出扫描的证件原件,以示其合法性,同时供有关机构和网民监督。
  由此可见,没有挂出各省药监局发的许可证的网上药店,都是不合法的。如果要网购药物,你向网店客服人员问的第一句话,应是“亲,贵店的许可证号是多少?”
  逛正规网上药店,大可放心
  现今能去开拓网络渠道的药店都有相当的规模和行业声誉,有较大较多的实体门店支撑,药品经营的品种也比较齐全、质量有保证,价格一般也都较合理。到这些网店购药,完全可以得到与实体商店购药一样的服务,而且还能冲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在小地方也能享受“北上广”或其他大城市中的大药房的服务,可减少车马劳顿,十分方便。
  非正规网上购药,步步惊心
  网上药店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有些问题还待解决:一是不能购买处方药,而人们需要的药品大都是处方药,如抗生素、治疗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的药物;二是不能直接使用医保卡付费。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人们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在网上买到假药、劣药、非法保健品呢?
  实际上,大量的卖药网站(经常以“研究所”的名义)是没有资质的(查证可知),极有可能卖出假药。好多制假售假的团伙早就盯上了网络,邮购已升级成传播更广更快的网购。许多网店出售假药或非法保健品,骗术还是老套路,名为保健食品,却有非凡的疗效:或以可以停药、可以治病为噱头;或以自造的“科技名词”来忽悠;或以明星、名人、专家的名义等来暗示。在这样的网店购“药”,处处是陷阱,步步都惊心!
  对此,有个简单可靠的办法:那就是买药前务必查证一下,没有资质的网上药店就是黑店,千万不要光顾,还可以向药监局举报。
其他文献
与癌对抗,我们该避开的9大“昏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癌症也已经成为了慢性疾病。但是,癌症仍是尚未攻克的重大疾病,高居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患者千方百计寻找治愈癌症的“灵丹妙药”,希望躲过这一劫;普通人探索、总结出各种躲开癌魔的高招,追求健康长寿。这其中不乏各种“昏招”,不但延误宝贵的治疗时机,还浪费大量人力和金钱,使原本可治之癌发展成“不治之症”,最终遗恨终身。让我
结婚啦!在喜庆之余,每一个中国家庭都会盼着“有喜”……  怀孕啦!在欣喜之余,每一对准父母都会有一些忐忑:怀孕时生病吃药了,宝宝健康吗?拍过X光片,宝宝能要吗?要做唐氏筛查了,会不会高风险呀?好不容易到快生了,我第一眼见到的宝宝会不会有问题呀……  我国平均不到2秒就有一个新生命诞生,其中每30秒就会有一个出生缺陷婴儿问世。根据出生缺陷监测网络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先天残疾儿童约80~120万,占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李卫平#院长  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家西医医院,1844年成立至今的仁济医院始终与国家同沉浮、共命运。“仁济”两个字时刻提醒着我们:医乃仁术。170年来,仁济医院承担社会救济和人道主义救援不计其数,无论遭遇战事祸乱,还是社会变更,仁济人总是以仁心仁术感恩社会,为守护广大人民的健康默默奉献。  “医者的一生,乃为他人,非为自己;医者应不思安逸,不顾名利,唯舍己救人而已
误区1:不按规定间隔时间注射胰岛素  生活实例  刘女士最近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住院期间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早、晚餐前半小时注射,血糖控制很好。出院后,她通常早上7点吃饭,晚上5点吃饭,虽然胰岛素治疗方案和住院时一样,但经常出现血糖波动。  医生的话  预混胰岛素要求间隔12小时于早、晚餐前半小时注射,换言之,如果早饭时间是7点,晚饭时间也应是7点,这样才能保证注射胰岛素的间隔是12小时。以诺和灵
2015年5月,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上海教育电视台等联袂打造的全国首档医学电视演讲节目《健康演说家》播出,19位来自上海各医疗机构平均年龄34岁的青年医生一扫人们对医生不苟言笑、不善言辞的刻板印象,用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的语言,传播权威健康知识,演绎医学人生情怀,讲述感人医患故事。本刊节选部分“最佳人气奖”和“特别奖”获得者的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健康演说家:高“颜值 言值”的
在肿瘤患者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一类肿瘤患者以前经常食用点生姜,也喜欢吃咖喱,但患病后一听到生姜和咖喱就刻意避而远之,因为据说肿瘤患者“忌辛辣”;而另一类肿瘤患者则大量食用生姜、咖喱,因为他们听说这些食物可抗癌。  以上两类患者究竟孰是孰非,肿瘤患者要不要忌生姜和咖喱?且让我们听听这正反两方各自的观点。  正方观点:肿瘤患者要忌生姜和咖喱  肿瘤患者患病后,往往医生会告知他们很多饮食禁忌,诸如烟酒
专家简介  石一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院长及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研究所所长。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学者,先后获部省级和厅级科技成果奖50余项,2012年获首届“中国妇产科医师奖”。  医疗专长:擅长妇科肿瘤、妇科疑难杂症、不孕不育等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整理好病历及相关资料  生活中,很多人不重视病历保管,我常常遇到看一次病换一本病历的患者,甚至
读者给《大众医学》杂志的一封咨询邮件:  我是一名青年男性,妻子不久前出国学习,我们目前两地分居。说实话,这个年龄性方面需求还是较强,但我不想做那些对不住妻子的事。最近,我看到有介绍男用自慰器的文章,就想买一个试试。据我了解,女性用自慰器的有,男性用自慰器的似乎不多。请问:作为男性,用自慰器是不是有点不正常?此外,我还有些顾虑,比如,这东西使用后会不会产生负面作用?如何保证卫生的问题?使用时是否必
谚语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有着质朴纯洁、耐人琢磨等特点,涉及大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养生谚语,有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如“地绿天蓝,益寿延年”“花香鸟语,心旷神怡”;关于饮食习惯的,如“吃饭防噎,走路防跌”“吃盐莫过咸,吃糖只求甜”;关于养生养性的,如“笑一笑,少一少”“心躁则热,心静自凉”;有关于疾病预防的,如“开窗通风,百病灭踪”“病从口入,祸自口出”;有关于治疗的,如“治病求本,斩草除根”“良
医生手记:  28岁的李小姐事业成功,是一家国外知名化妆品公司的中国首席代表。据她回忆,从小时候起就有两腿不能并膝下蹲、不能翘二郎腿的问题,一直没有注意。直到十四五岁时,才发现自已和別人不太一样。经检查,确诊为臀肌挛缩。工作以后,她到各大医院四处求医,得到的答复都是要做“切开松解术”,臀部需切开一个倒8字的大切口。后经朋友介绍,她来到我的门诊。我用关节镜帮她做了松解手术,术后几乎看不到瘢痕,她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