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级分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4月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工程,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工程。“共享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广西已建成两个省级中心和80个市、县(乡镇)分中心。这批“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立,正在为当地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
梧州市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种类丰富,整个地区虽然由于长期经费不足,各个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普遍比较匮乏,但文献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据不完全统计约为150万册)。如果建立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梧州市分中心,就能有效地、更好地整合梧州市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西江文化,打响历史文化品牌,加强基层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农业、工业交通、商贸旅游,“三个轮子”快速驱动,为实现梧州市经济和社会提速发展服务。
一、建立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必要性
必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也是地区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梧州市所辖三个县(市)公共图书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各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普遍不足,年购书费加起来不足40万元,这对于人口近293万的梧州地区来说实在太少。但是另一方面,梧州市辖县(市)几个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市馆藏书45万册,四个县、<市>馆藏书累计约50万册),如果再加上学校(其中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图书馆藏书近40万册)、基层图书馆的藏书就更丰富了。特色文献资料比较丰富,比如苍梧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市图书馆的古籍、西大梧州分校图书馆专业学科类藏书等。如果能够有效整合,就等于拥有了一个藏书丰富的大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建立“共享工程”分中心,依托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便捷地传送到读者身边,将能填补基层文化需求的空白,对构建和谐梧州社会,提高市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可行性
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多年来各个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方面的不断投入,加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使得构建梧州市“共享工程”分中心的条件日益成熟。
梧州市所辖县(市)公共图书馆都已拥有一定的计算机设备,建立了馆内局域网,接入了互联网,并培养了一定的计算机管理和操作人员。其中市图书馆馆域网主干通讯能力达到100兆,馆域网工作站总数22台。
各公共图书馆都在建立符合标准的机读目录数据库,初步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其中市图书馆、苍梧县图书馆已完成少儿图书书目数据库的建立,包括苍梧、藤县等多个公共图书馆都采用相同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丹诚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共享系统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书目数据基础。
宽带网的发展和普及使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在馆际间传送数字文献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将使我们获得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补充本地资源的不足,并可获得资金以改善设施。2005年是广西“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示范点建设的最后一年,通过参加该工程可以获得自治区宝贵的资金、设备支持,是梧州市图书馆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
三、“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具体实现方法
共享工程分中心可分为资源利用中心和资源利用提供中心。在建设中心我们可以根据资金投入的多少,分阶段进行,考虑到具体情况,梧州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建设先在市图书馆实施。
1.参照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建立电子阅览室。为读者用户提供查阅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和互联网信息的场所。
2.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网站,实现书目数据资源集中检索。
3.明确资源建设方向,加强资源建设,实现具有基本信息资源发布功能的文化共享工程平台。通过重点建设突出梧州市文化特色的数据资源,使“工程”分中心成为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一方主力,使梧州市图书馆的自建资源真正成为广西文化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1.要有组织保障措施 “共享工程”既是一项文化建设项目,也是一项政府工程。有效的组织保障是建设“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关键条件。在2005年2月28日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代表财政部发言中明确指出:“共享工程是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其向社会提供共享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符合公共财政的支持方向,支持共享工程建设财政部门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应按照“一会一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和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组织落实“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设。
2.加强宣传力度 有一些部门领导、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虽在思想上认同共建共享,但在实际行动中表现消极,指望坐享其成。因此,加强对“共享工程”建设的宣传十分必要。要使有关部门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认识实施“共享工程”的意义,各方面力量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
3.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在建设“共享工程”分中心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系统中一些硬件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相关的技术平台,容易忽视与整个系统配套的人力因素和管理机制。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预定的目标就难以全面实现。因此,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相配套的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软件建设也要跟上。
4.强化队伍建设 参与“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设对图书馆的发展,对馆员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在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中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专业,具备较强业务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从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着手,通过业务培训、参观学习,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资源建设,网站维护的技术骨干队伍,为“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保证。
梧州市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种类丰富,整个地区虽然由于长期经费不足,各个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普遍比较匮乏,但文献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据不完全统计约为150万册)。如果建立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梧州市分中心,就能有效地、更好地整合梧州市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西江文化,打响历史文化品牌,加强基层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农业、工业交通、商贸旅游,“三个轮子”快速驱动,为实现梧州市经济和社会提速发展服务。
一、建立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必要性
必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也是地区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梧州市所辖三个县(市)公共图书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各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普遍不足,年购书费加起来不足40万元,这对于人口近293万的梧州地区来说实在太少。但是另一方面,梧州市辖县(市)几个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市馆藏书45万册,四个县、<市>馆藏书累计约50万册),如果再加上学校(其中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图书馆藏书近40万册)、基层图书馆的藏书就更丰富了。特色文献资料比较丰富,比如苍梧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市图书馆的古籍、西大梧州分校图书馆专业学科类藏书等。如果能够有效整合,就等于拥有了一个藏书丰富的大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建立“共享工程”分中心,依托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便捷地传送到读者身边,将能填补基层文化需求的空白,对构建和谐梧州社会,提高市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可行性
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多年来各个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方面的不断投入,加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使得构建梧州市“共享工程”分中心的条件日益成熟。
梧州市所辖县(市)公共图书馆都已拥有一定的计算机设备,建立了馆内局域网,接入了互联网,并培养了一定的计算机管理和操作人员。其中市图书馆馆域网主干通讯能力达到100兆,馆域网工作站总数22台。
各公共图书馆都在建立符合标准的机读目录数据库,初步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其中市图书馆、苍梧县图书馆已完成少儿图书书目数据库的建立,包括苍梧、藤县等多个公共图书馆都采用相同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丹诚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共享系统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书目数据基础。
宽带网的发展和普及使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在馆际间传送数字文献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将使我们获得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补充本地资源的不足,并可获得资金以改善设施。2005年是广西“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示范点建设的最后一年,通过参加该工程可以获得自治区宝贵的资金、设备支持,是梧州市图书馆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
三、“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具体实现方法
共享工程分中心可分为资源利用中心和资源利用提供中心。在建设中心我们可以根据资金投入的多少,分阶段进行,考虑到具体情况,梧州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建设先在市图书馆实施。
1.参照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建立电子阅览室。为读者用户提供查阅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和互联网信息的场所。
2.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网站,实现书目数据资源集中检索。
3.明确资源建设方向,加强资源建设,实现具有基本信息资源发布功能的文化共享工程平台。通过重点建设突出梧州市文化特色的数据资源,使“工程”分中心成为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一方主力,使梧州市图书馆的自建资源真正成为广西文化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1.要有组织保障措施 “共享工程”既是一项文化建设项目,也是一项政府工程。有效的组织保障是建设“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关键条件。在2005年2月28日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代表财政部发言中明确指出:“共享工程是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其向社会提供共享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符合公共财政的支持方向,支持共享工程建设财政部门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应按照“一会一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和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组织落实“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设。
2.加强宣传力度 有一些部门领导、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虽在思想上认同共建共享,但在实际行动中表现消极,指望坐享其成。因此,加强对“共享工程”建设的宣传十分必要。要使有关部门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认识实施“共享工程”的意义,各方面力量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
3.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在建设“共享工程”分中心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系统中一些硬件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相关的技术平台,容易忽视与整个系统配套的人力因素和管理机制。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预定的目标就难以全面实现。因此,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相配套的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软件建设也要跟上。
4.强化队伍建设 参与“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设对图书馆的发展,对馆员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在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中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专业,具备较强业务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从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着手,通过业务培训、参观学习,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资源建设,网站维护的技术骨干队伍,为“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