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汉末年的广陵太守陈登续修邗沟,使大运河最早的一段——古邗沟得以恢复生命力,方便了江淮之间水上交通,促进了江淮地区经济的发展。陈登所开凿的邗沟西道成为东汉以后江淮之间的主要运河线路。隋代利用邗沟西道,建成了贯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
关键词:陈登;邗沟;东汉;大运河;陈公塘;捍淮堰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连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这成为中国大运河最早的河段。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河道淤塞,古邗沟几乎不能使用。时任广陵太守陈登重修邗沟,重开江淮之间的水上运输通道,并且改变了春秋时的邗沟迂回曲折的线路,通过裁弯取直,缩短了江淮之间的水上运输距离,被称为邗沟西道。这条邗沟西道成为此后长江与淮河之间水上运输的主要线路,也成为隋炀帝修筑大运河的线路,成为中国大运河重要的一段,至今仍在发挥着国之命脉的重要作用。
陈登(163—201),25岁时,因为品行优良,学识过人,被乡里推举为孝廉,后来徐州牧陶谦推荐他担任东阳县令。[1]当时的东阳县管辖今天的金湖、盱眙和天长北部、宝应西部一带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江苏扬州、淮安和安徽滁州三市的交界地区。这里地处苏北平原,又有众多湖泊,土地肥沃,适合种粮养鱼。陈登到任后,以体恤百姓、秉公执法、为民办实事为己任,经常深入民间了解老百姓的困苦,帮助穷人,养育孤儿。《三国志》评价他“养耆育孤,相民如饬。”[2]特别是他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地方百姓的爱戴。陈登担任东阳县令不久,深受东汉末年战争破坏的东阳县经济就恢复到了战争前的状况,百业俱兴,人口增加。
当时徐州一带常遭受水旱灾害,老百姓常常因收成不好,没有粮食吃而逃荒。徐州牧陶谦慧眼识珠,看到陈登这么贤良,而且擅长水利建设,懂得农业生产,于是向朝廷推荐陈登担任徐州典农校尉,管理一州的农业水利及民政、税赋,以期振兴徐州的农业经济。陈登带领百姓抗灾自救,因地制宜种植各种谷物,获得了丰收,有效地减少了饥荒。《三国志》引《先贤行状》说他:“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3]
当时徐州管辖范围主要在江淮之间,包括今天的苏北和皖北地区,这里水网密布,土地肥沃,但水利系统不健全。陈登上任后,在总结当地的水文情况,分析历年的水旱现象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建设了一批水利设施,实施疏导与堵缺相结合的办法,带领百姓开挖水库积蓄雨水,理通水渠,引淮河及泗水来灌溉农田,使徐州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在陈登的努力下,徐州“百姓殷盛,谷米丰赡”。[4]成为除关中、关东经济区外又一个主要的经济区,为朝廷贡献了大批的漕粮。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流民都纷纷来徐州归附,徐州一时间人丁兴旺,成为汉末动荡年代比较强盛的一个州。担任典农校尉的这段经历也为陈登以后在广陵郡续开邗沟积累了经验。
建安二年(197),陈登被曹操任命为广陵太守。在广陵郡,陈登续修邗沟,开凿西道,为曹魏集团进行的运河开凿和大兴屯田起到了示范作用。在东征西讨的同时,曹魏集团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有计划地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和利漕渠等几条运河,以便于进兵征讨和军粮运输。[5]曹魏集团开凿最早的一条运河就是陈登在广陵郡重开的邗沟。
江淮地区在汉代水网密布,便于利用自然河湖,辅以开挖人工河道,连为一条条便捷的水上运输通道,历史上就有开凿人工运河的先例,早期的运河陈蔡运河、古邗沟、古菏水都开凿于这一地区。陈登精通农业水利,熟悉广陵一带地形地貌,上任不久就成功地在春秋夫差所开邗沟的基础上重开了邗沟西道,并围绕运河建设了系列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晋争霸,在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6],即邗沟。邗沟主要是利用天然河道和湖泊,以人工渠道相沟通。邗沟最初的线路是自今扬州南引江水,北过高邮,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出射阳湖后又改向西北,至今淮安北末口入淮水,从而连通了长江和淮河。
关于夫差开凿的邗沟的线路,朱偰在《中国运河史料选辑》一书中引《左传》描述:“九年(公元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韩江是。”[7]当时邗沟是从长江边的邗城,流向淮河,在今淮安的末口入淮河,因为是邗沟的最末端,所以与淮河交汇的地方称为末口。开凿初期的邗沟运道線路《水经注》记载最为详尽:“中渎水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二湖东西相直五里,水出其间,下注樊良湖,旧道东北出博芝、射阳二湖,西北出夹耶,乃至山阳矣。”[8]笔者在《中国大运河·扬州》一书中描述:邗沟的“路线是从邗城下挖沟,引江水经茱萸湾北上,在武广湖(今邵伯湖)和陆阳湖(今绿洋湖)之间,下注樊良湖(今高邮湖),折而东北入博芝、射阳二湖,出湖西北经夹耶至末口(今淮安)入淮河。”[9]这就是《水经注》所说的邗沟“旧道”。在春秋时代生产力不发达条件下,邗沟旧道考虑的是较多地利用江淮之间的自然水道,以简单的人工水渠相串连,因此最初的邗沟运道弯曲迂回,绕了很多路。为了利用邗城以北自然的樊良湖和射阳湖,邗沟运道出邗城后并没有一直往北,而是向东北绕行,从今天的江都宜陵再折向西北,然后经夹耶到淮安的末口进入淮河。选择这么一个迂回曲折线路,显然是为了利用当时江淮间的武广湖、壁社湖、津湖、夹耶湖等一连串天然湖泊,这样减少了人工运河的开挖长度,又有利于邗沟水位调补,方便行船运兵。
这是在春秋时期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这样虽然可以减少人工河道的开凿,但由于春秋开凿的邗沟“迂回曲折”,造成后代通行极为不便,特别是水路与陆路走的不是同一条线路,造成水路与陆路不能并行互补,给运输和交通都增加了困难。而汉代随着铁制工具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条件。
邗沟作为江淮之间的主要水上通道,到了东汉末年因久未疏浚,多处出现淤塞,加之射阳湖风浪险恶,北上入淮河口曲折迂远,沿途浅滩较多,航道不通畅。这时的邗沟已经不适应运输粮草和军队的需要。广陵郡太守陈登发现需要开凿一条新的江淮水上运输通道,一方面为曹魏南下征伐提供进军运粮通道,另一方面也是为连通曹魏在中原地区开凿的区间运河水系,将江淮之间的漕粮运送到都城许都。 陈登经过深入实地调研和精心研究后,决定开凿新的邗沟,以改变当时江淮之间水路不通畅的状况。陈登与部下规划了新邗沟的线路,自樊良湖(今高邮湖)北口,经津湖,开凿马濑(今白马湖),北至末口入淮。确定了计划后,他立即下令调集民夫,开挖新的邗沟运道。由于陈登在广陵深得民心,他开挖邗沟的决定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全郡上下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掀起了一股修筑运河的热潮。半年时间,新的邗沟运道就出现在江淮之间。
关于邗沟此次改道的详细情况,郦道元的《水经注》援引蒋济所作的《三州论》,给予了大致的描述:“淮湖迂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登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10]也就是说,陈登因为射阳以南邗沟的水路不通,射阳湖风浪大,损坏船只,于是重开邗沟,将河线向西移动,不再经过博芝湖,转而由樊良湖北口穿过白马湖,再转向射阳湖入淮。新的邗沟运道开凿了更多的人工运道,并以这些人工运道联系起马濑、津湖、白马湖等自然湖泊,最后连接起长江与淮河。
陈登开新的邗沟运道时,是从白马湖开凿人工运道,用以连通樊良湖与白马湖,这条人工运道只有50千米,就实现了由白马湖到达樊良湖。白马湖就是今天的宝应湖的一部分,而樊良湖就是今天的高邮湖的一部分,今天这两个湖已联结在一起,成为高宝邵伯湖的北半部分。在东汉时这两个湖并不相连,中间还隔着一个津湖。津湖,又名界首湖,在今高邮市北30千米。刘文淇在《扬州水道记》中介绍:“登于白马湖滨开凿水道使白马、津湖相通,遂由白马湖达津湖,而入樊良湖也。”[11]陈登所改的这条运道,因为走的是西线,相对于向东迂回的春秋邗沟,这条运道被称为邗沟西道。《扬州水道记》介绍:“自(陈)登凿马濑之后,凡由北而南者入夹耶,贯射阳西至白马湖,渡津湖入樊良湖。其由南而北者出樊良湖,西北入津湖达白马湖,东贯射阳湖,西北出夹耶。”[12]邗沟西道减少了湖中风浪的威胁,同时裁弯取直,缩短了江淮之间的航运距离。
邗沟西道的开挖有其军事的原因,大大方便了曹魏军队南下与东吴的战争。清代经学家刘宝楠在《宝应图经》中说:“按此,当谓陈登于白马、津湖之间,凿濑穿沟,为支渠相连。故魏文战船得由白马湖入津湖,其支渠亦名夹耶。”[13]也就是说三国魏吴对抗的战争中,曹丕曾由这条水路进军长江下游,邗沟西道成了魏文帝征伐东吴的行军路线。《三国志·张辽传》:“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14]说的是孙权再次反叛,对抗曹魏政权时,魏武帝曹操派张辽“乘舟”与曹休一起渡江攻打孙权,当时从淮河到长江边的海陵,走的就是这条邗沟西道。另一方面,邗沟西道也为江淮之间的漕粮往北运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陈登所管辖的广陵郡出产的粮食较多,也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邗沟北上,再入泗水,由白沟等系列运河运往许都。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经济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邗沟西道的开挖功不可没。陈登开凿邗沟西道后,无论是两晋、南北朝期间,还是隋朝开皇年间以前,由淮河至长江都通过白马湖至樊良湖这条水道。这条水道只有局部小的变化,总体上运道是稳定的,可见陈登穿沟的眼光还是相当长远的。后来隋炀帝修治邗沟,建成南北贯通的隋唐大运河,也是用这条邗沟西道,这成为后来淮扬两地间历代运河主航线。
担任广陵太守后,陈登在水利工程上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广陵郡位于淮河与长江之间,这里水網密布,地势平坦,但降雨量不均匀,十分需要修筑水利设施。他带领百姓们先后在淮河边开筑了捍淮堰(高家堰前身)、破釜塘(洪泽湖的一部分)等水利设施,还在长江边筑陈公塘,为运河补水,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江淮地区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1. 开陈公塘补邗沟水
为给邗沟补水,陈登在今扬州城西部筑了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就是后人称的陈公塘。陈公塘在今仪征市东北15千米。徐炳顺在《扬州运河》大事记中介绍道:“建安初,广陵太守陈登浚塘筑陂,周回九十里,灌田千余顷,百姓德之,因名陈公塘,亦号爱敬陂。”[15]
今天扬州市的仪征后山区一带,因为地处蜀岗南麓,丘陵众多。汉代时,每到雨季,山上的洪水冲下来,毁坏了大批农田;而到了旱季,四周的农田又因缺少灌溉水源,庄稼枯死。蜀冈下的农民叫苦不迭。陈登为开邗沟西道,常来这一带巡视,现场考察地势地貌后,他设想沿着蜀冈南沿建一个大水库,来承接蜀冈上的洪水,这样,平时可用于给邗沟补水,旱时可用于灌溉农田,一举两得。通过与当地官员商讨,取得一致意见后,陈登发动民工,历时半年,筑了一个周长达45千米的水库。水库西、北两面围着蜀冈,南面和东面筑有塘堤,堤长达890丈(约3千米)。水库汇纳了蜀冈上36个山涧的水,塘的周长达90余里(45千米),这样,陈公塘汇纳三十六汊山涧水,可以灌溉田地上千顷。当地百姓非常感激陈登,称这个水库为陈公塘。又因为百姓爱戴、敬重陈登,所以这个水库被称为“爱敬陂”。据《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团队研究,当时的陈公塘还是为运河补水的一个水利设施。东汉时的邗沟是从长江往北向淮河流,有时长江的水位低,造成邗沟水源不足,难以行船,就将陈公塘的水注入邗沟,提高水位,以方便行船。
以后历代也有将陈公塘用以引水济运。刘文淇在《扬州水道记》中引《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江都有爱敬陂水门。贞元四年(788)节度使杜亚,自江都西循蜀冈之右,引陂趋城隅以通漕,溉夹陂田。” [16]唐贞元四年(788),淮南节度使杜亚重修陈公塘,筑起大堤,引水入扬州城内,为运河补充水源,并灌溉夹陂一带的农田。《仪征旧志》于陈公塘下引《元和郡县志》说:“百姓受塘利,更塘为陂名,其陂曰爱敬陂。”因此爱敬陂专指陈公塘。[17]
宋朝时,陈公塘扩建,周长达百里。南宋绍兴四年(1134),为了阻止金兵南侵,南宋朝廷下诏毁掉了陈公塘。《中国运河史料选辑》引《宋史·河渠志》:“以金兵蹂踏淮南,又诏令巡抚司毁拆真、扬堰闸及真州陈公塘。”[18]到了淳熙年间,为了给运河补水,又加以修复,并建有斗门、石工各一所。明初陈公塘因年久失修,渐渐淤塞。明成化八年(1472),王恕修缮陈公塘并建闸。陈公塘于嘉靖年间毁废,明天启四年(1624)又进行了修治,后被废弃不用,现已不复存在。如今仪征龙河一带还有陈公塘遗迹,相传就是陈登所开,仍可作为农业灌溉的水源。 2. 筑捍淮堰阻挡洪水
东汉末年,淮河每年雨季都会泛滥成灾,加之战争频繁,造成谷麦昂贵。朝廷为了强兵足食,在曹操的建议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屯田工作。广陵地处淮河流域,曾享有“江淮熟,天下足”的美誉。为了屯田的需要,当时的广陵郡太守陈登经过一番考察以后,发现淮河南岸的今淮安市洪泽区一带土肥水美,只要筑好堤坝,即可旱涝保收。于是他组织民力修筑了从今天的武家墩到西顺河镇15千米长的堤堰,并取名捍淮堰。据史料记载,东汉建安五年(200),广陵太守陈登始筑捍淮堰,防止淮水东漫成灾,这就是洪泽湖古堰高家堰的雏形。捍淮堰筑成后,淮河以东的农田可以免受洪水的侵袭,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粮食供应绰绰有余,百姓们对陈登感恩戴德。
后来,曹魏政权的太尉司马懿为消灭孙吴,进而统一全国,派邓艾在淮南设立屯田区,捍淮堰大堤以东就是这个屯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志》记载:“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19]邓艾同时还扩修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水、颍水,开广漕渠,灌溉良田两万顷,淮南、淮北于是积蓄了大批粮食,自我供应粮食有余。邓艾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建立在陈登筑捍淮堰的基础上的,捍淮堰对洪泽湖堤的加固和江淮之间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明清时期,为防止不断升高的洪泽湖溃堤决口,保障运河漕运的畅通,洪泽湖大堤不断加固维修,陆续被改造为石砌堤,历经兴废,决而复修,毁而复建。据徐炳顺在《扬州运河》一书中介绍,明朝永乐年间,陈瑄为保漕运水源,将捍淮堰加固加高,称为高家堰。万历七年(1579),为了防范淮河下泄的洪水,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再次加高加固高家堰并向南延伸25千米到越城,此时古堰总长达40千米。[20]清初,为保障漕运畅通,延续明代的治水方略,加筑高家堰。据《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介绍:康熙十六年(1677)大堤从周桥延伸到蒋坝,并全部建筑石墙护坡,以抵御风浪冲击。到清乾隆十六年(1751),筑成长60.1千米,高7至8米的石工墙,蜿蜒曲折,甚为壮观。[21]
3. 开破釜塘灌溉农田
捍淮堰建成后,挡住了淮河的洪水,但河边百姓农田的灌溉又成了问题。淮河以南地区一直以种植水稻为主,需要大量的水源,过去依靠淮河的水灌溉庄稼,但大堤筑成后,不能破堤取水,到了农田需要灌溉时,必须寻找新的水源。于是陈登又带领百姓在淮河边开了一系列用于灌溉的陂塘,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一座叫破釜塘的陂塘,这个破釜塘后来成为洪泽湖的一部分。有了破釜塘等一系列陂塘,广陵郡的农田有了充足的灌溉水源。粮食丰收又带来了社会的安定,广陵成为当时全国少有的富郡。陈登也因此得到朝廷的嘉奖,被迁任首都附近的东城太守。
当时陈登开破釜塘考虑到了与邗沟的水源关系,既有兴修水利,为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的目的,也有为邗沟运道补水的考虑。破釜塘与白水塘等都在运河边,成为大运河补水的水源,与运河的关系十分密切。唐代李吉甫所作的《元和郡县图志》称:白水陂“在宝应县西八十里。邓艾所作,与安徽破釜塘相连”。[22]《方舆纪要》卷21盱眙县:洪泽浦在“县北三十里。旧有破釜塘。邓艾立白水塘,与破釜塘相连,开水门八以溉田。其后炀帝幸江都,道经此,久旱遇雨,因改今名”[23]。也就是说,隋大业十二年(616),隋炀帝杨广从洛阳乘龙舟沿运河巡幸江都时,一路干旱,经过破釜涧时,喜逢大雨,他一时兴起,就将破釜涧改为洪泽浦,洪泽之名由此而来。这说明当时的破釜塘就在隋代的大运河边上。到了唐朝,又改称洪泽湖。南宋建炎二年(1128),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预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以西将黄河堤防决开,造成黄河向南改道,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将原淮河河道不断淤积抬高,使淮河泄流日趋不畅,在今江苏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几个小湖扩大联结,成为今天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
注释与参考资料
[1][2][3](晋)陈寿:《三国志·陈登传》,黄山书社,2015年,第233页。
[4] (晋)陈寿:《三国志·陶谦传》,黄山书社,2015年,第239页。
[5] 姜师立:《运河王朝》,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第82页。
[6]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巴蜀书社,1985年,第492页。
[7]朱偰编:《中国运河史料选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7页。
[8][10](北魏)郦道元,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684、685页。
[9] 姜师立:《中国大运河·扬州》,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20年,第6页。
[11][12][16][17](清)刘文淇:《扬州水道记》,广陵书社,2011年,第22、23、45、49页。
[13](清)刘宝楠:《宝应图经》,光绪九年(1883年)淮南书局刊成。
[14](晋)陈寿:《三国志·张辽传》,黄山书社,2015年,第493页。
[15][20]徐炳顺:《揚州运河》,广陵书社,2011年,第138页。
[18]朱偰:《中国运河史料选辑》,江苏人民版社,2017年,第68页。
[19](晋)陈寿:《三国志·华佗传》,黄山书社,2015年,第730页。
[21]国家文物局:《中国大运河申遗文》,2013年,第107页。
[2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2007年,第46页。
[23](清)顾祖禹:《方舆纪要》,中华书局, 2005年,第744页。
关键词:陈登;邗沟;东汉;大运河;陈公塘;捍淮堰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连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这成为中国大运河最早的河段。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河道淤塞,古邗沟几乎不能使用。时任广陵太守陈登重修邗沟,重开江淮之间的水上运输通道,并且改变了春秋时的邗沟迂回曲折的线路,通过裁弯取直,缩短了江淮之间的水上运输距离,被称为邗沟西道。这条邗沟西道成为此后长江与淮河之间水上运输的主要线路,也成为隋炀帝修筑大运河的线路,成为中国大运河重要的一段,至今仍在发挥着国之命脉的重要作用。
一、主管农业,发展水利
陈登(163—201),25岁时,因为品行优良,学识过人,被乡里推举为孝廉,后来徐州牧陶谦推荐他担任东阳县令。[1]当时的东阳县管辖今天的金湖、盱眙和天长北部、宝应西部一带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江苏扬州、淮安和安徽滁州三市的交界地区。这里地处苏北平原,又有众多湖泊,土地肥沃,适合种粮养鱼。陈登到任后,以体恤百姓、秉公执法、为民办实事为己任,经常深入民间了解老百姓的困苦,帮助穷人,养育孤儿。《三国志》评价他“养耆育孤,相民如饬。”[2]特别是他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地方百姓的爱戴。陈登担任东阳县令不久,深受东汉末年战争破坏的东阳县经济就恢复到了战争前的状况,百业俱兴,人口增加。
当时徐州一带常遭受水旱灾害,老百姓常常因收成不好,没有粮食吃而逃荒。徐州牧陶谦慧眼识珠,看到陈登这么贤良,而且擅长水利建设,懂得农业生产,于是向朝廷推荐陈登担任徐州典农校尉,管理一州的农业水利及民政、税赋,以期振兴徐州的农业经济。陈登带领百姓抗灾自救,因地制宜种植各种谷物,获得了丰收,有效地减少了饥荒。《三国志》引《先贤行状》说他:“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3]
当时徐州管辖范围主要在江淮之间,包括今天的苏北和皖北地区,这里水网密布,土地肥沃,但水利系统不健全。陈登上任后,在总结当地的水文情况,分析历年的水旱现象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建设了一批水利设施,实施疏导与堵缺相结合的办法,带领百姓开挖水库积蓄雨水,理通水渠,引淮河及泗水来灌溉农田,使徐州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在陈登的努力下,徐州“百姓殷盛,谷米丰赡”。[4]成为除关中、关东经济区外又一个主要的经济区,为朝廷贡献了大批的漕粮。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流民都纷纷来徐州归附,徐州一时间人丁兴旺,成为汉末动荡年代比较强盛的一个州。担任典农校尉的这段经历也为陈登以后在广陵郡续开邗沟积累了经验。
二、续开邗沟,以通江淮
建安二年(197),陈登被曹操任命为广陵太守。在广陵郡,陈登续修邗沟,开凿西道,为曹魏集团进行的运河开凿和大兴屯田起到了示范作用。在东征西讨的同时,曹魏集团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有计划地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和利漕渠等几条运河,以便于进兵征讨和军粮运输。[5]曹魏集团开凿最早的一条运河就是陈登在广陵郡重开的邗沟。
江淮地区在汉代水网密布,便于利用自然河湖,辅以开挖人工河道,连为一条条便捷的水上运输通道,历史上就有开凿人工运河的先例,早期的运河陈蔡运河、古邗沟、古菏水都开凿于这一地区。陈登精通农业水利,熟悉广陵一带地形地貌,上任不久就成功地在春秋夫差所开邗沟的基础上重开了邗沟西道,并围绕运河建设了系列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晋争霸,在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6],即邗沟。邗沟主要是利用天然河道和湖泊,以人工渠道相沟通。邗沟最初的线路是自今扬州南引江水,北过高邮,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出射阳湖后又改向西北,至今淮安北末口入淮水,从而连通了长江和淮河。
关于夫差开凿的邗沟的线路,朱偰在《中国运河史料选辑》一书中引《左传》描述:“九年(公元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韩江是。”[7]当时邗沟是从长江边的邗城,流向淮河,在今淮安的末口入淮河,因为是邗沟的最末端,所以与淮河交汇的地方称为末口。开凿初期的邗沟运道線路《水经注》记载最为详尽:“中渎水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二湖东西相直五里,水出其间,下注樊良湖,旧道东北出博芝、射阳二湖,西北出夹耶,乃至山阳矣。”[8]笔者在《中国大运河·扬州》一书中描述:邗沟的“路线是从邗城下挖沟,引江水经茱萸湾北上,在武广湖(今邵伯湖)和陆阳湖(今绿洋湖)之间,下注樊良湖(今高邮湖),折而东北入博芝、射阳二湖,出湖西北经夹耶至末口(今淮安)入淮河。”[9]这就是《水经注》所说的邗沟“旧道”。在春秋时代生产力不发达条件下,邗沟旧道考虑的是较多地利用江淮之间的自然水道,以简单的人工水渠相串连,因此最初的邗沟运道弯曲迂回,绕了很多路。为了利用邗城以北自然的樊良湖和射阳湖,邗沟运道出邗城后并没有一直往北,而是向东北绕行,从今天的江都宜陵再折向西北,然后经夹耶到淮安的末口进入淮河。选择这么一个迂回曲折线路,显然是为了利用当时江淮间的武广湖、壁社湖、津湖、夹耶湖等一连串天然湖泊,这样减少了人工运河的开挖长度,又有利于邗沟水位调补,方便行船运兵。
这是在春秋时期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这样虽然可以减少人工河道的开凿,但由于春秋开凿的邗沟“迂回曲折”,造成后代通行极为不便,特别是水路与陆路走的不是同一条线路,造成水路与陆路不能并行互补,给运输和交通都增加了困难。而汉代随着铁制工具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条件。
邗沟作为江淮之间的主要水上通道,到了东汉末年因久未疏浚,多处出现淤塞,加之射阳湖风浪险恶,北上入淮河口曲折迂远,沿途浅滩较多,航道不通畅。这时的邗沟已经不适应运输粮草和军队的需要。广陵郡太守陈登发现需要开凿一条新的江淮水上运输通道,一方面为曹魏南下征伐提供进军运粮通道,另一方面也是为连通曹魏在中原地区开凿的区间运河水系,将江淮之间的漕粮运送到都城许都。 陈登经过深入实地调研和精心研究后,决定开凿新的邗沟,以改变当时江淮之间水路不通畅的状况。陈登与部下规划了新邗沟的线路,自樊良湖(今高邮湖)北口,经津湖,开凿马濑(今白马湖),北至末口入淮。确定了计划后,他立即下令调集民夫,开挖新的邗沟运道。由于陈登在广陵深得民心,他开挖邗沟的决定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全郡上下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掀起了一股修筑运河的热潮。半年时间,新的邗沟运道就出现在江淮之间。
关于邗沟此次改道的详细情况,郦道元的《水经注》援引蒋济所作的《三州论》,给予了大致的描述:“淮湖迂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登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10]也就是说,陈登因为射阳以南邗沟的水路不通,射阳湖风浪大,损坏船只,于是重开邗沟,将河线向西移动,不再经过博芝湖,转而由樊良湖北口穿过白马湖,再转向射阳湖入淮。新的邗沟运道开凿了更多的人工运道,并以这些人工运道联系起马濑、津湖、白马湖等自然湖泊,最后连接起长江与淮河。
陈登开新的邗沟运道时,是从白马湖开凿人工运道,用以连通樊良湖与白马湖,这条人工运道只有50千米,就实现了由白马湖到达樊良湖。白马湖就是今天的宝应湖的一部分,而樊良湖就是今天的高邮湖的一部分,今天这两个湖已联结在一起,成为高宝邵伯湖的北半部分。在东汉时这两个湖并不相连,中间还隔着一个津湖。津湖,又名界首湖,在今高邮市北30千米。刘文淇在《扬州水道记》中介绍:“登于白马湖滨开凿水道使白马、津湖相通,遂由白马湖达津湖,而入樊良湖也。”[11]陈登所改的这条运道,因为走的是西线,相对于向东迂回的春秋邗沟,这条运道被称为邗沟西道。《扬州水道记》介绍:“自(陈)登凿马濑之后,凡由北而南者入夹耶,贯射阳西至白马湖,渡津湖入樊良湖。其由南而北者出樊良湖,西北入津湖达白马湖,东贯射阳湖,西北出夹耶。”[12]邗沟西道减少了湖中风浪的威胁,同时裁弯取直,缩短了江淮之间的航运距离。
邗沟西道的开挖有其军事的原因,大大方便了曹魏军队南下与东吴的战争。清代经学家刘宝楠在《宝应图经》中说:“按此,当谓陈登于白马、津湖之间,凿濑穿沟,为支渠相连。故魏文战船得由白马湖入津湖,其支渠亦名夹耶。”[13]也就是说三国魏吴对抗的战争中,曹丕曾由这条水路进军长江下游,邗沟西道成了魏文帝征伐东吴的行军路线。《三国志·张辽传》:“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14]说的是孙权再次反叛,对抗曹魏政权时,魏武帝曹操派张辽“乘舟”与曹休一起渡江攻打孙权,当时从淮河到长江边的海陵,走的就是这条邗沟西道。另一方面,邗沟西道也为江淮之间的漕粮往北运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陈登所管辖的广陵郡出产的粮食较多,也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邗沟北上,再入泗水,由白沟等系列运河运往许都。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经济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邗沟西道的开挖功不可没。陈登开凿邗沟西道后,无论是两晋、南北朝期间,还是隋朝开皇年间以前,由淮河至长江都通过白马湖至樊良湖这条水道。这条水道只有局部小的变化,总体上运道是稳定的,可见陈登穿沟的眼光还是相当长远的。后来隋炀帝修治邗沟,建成南北贯通的隋唐大运河,也是用这条邗沟西道,这成为后来淮扬两地间历代运河主航线。
三、开塘筑堰,灌溉济运
担任广陵太守后,陈登在水利工程上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广陵郡位于淮河与长江之间,这里水網密布,地势平坦,但降雨量不均匀,十分需要修筑水利设施。他带领百姓们先后在淮河边开筑了捍淮堰(高家堰前身)、破釜塘(洪泽湖的一部分)等水利设施,还在长江边筑陈公塘,为运河补水,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江淮地区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1. 开陈公塘补邗沟水
为给邗沟补水,陈登在今扬州城西部筑了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就是后人称的陈公塘。陈公塘在今仪征市东北15千米。徐炳顺在《扬州运河》大事记中介绍道:“建安初,广陵太守陈登浚塘筑陂,周回九十里,灌田千余顷,百姓德之,因名陈公塘,亦号爱敬陂。”[15]
今天扬州市的仪征后山区一带,因为地处蜀岗南麓,丘陵众多。汉代时,每到雨季,山上的洪水冲下来,毁坏了大批农田;而到了旱季,四周的农田又因缺少灌溉水源,庄稼枯死。蜀冈下的农民叫苦不迭。陈登为开邗沟西道,常来这一带巡视,现场考察地势地貌后,他设想沿着蜀冈南沿建一个大水库,来承接蜀冈上的洪水,这样,平时可用于给邗沟补水,旱时可用于灌溉农田,一举两得。通过与当地官员商讨,取得一致意见后,陈登发动民工,历时半年,筑了一个周长达45千米的水库。水库西、北两面围着蜀冈,南面和东面筑有塘堤,堤长达890丈(约3千米)。水库汇纳了蜀冈上36个山涧的水,塘的周长达90余里(45千米),这样,陈公塘汇纳三十六汊山涧水,可以灌溉田地上千顷。当地百姓非常感激陈登,称这个水库为陈公塘。又因为百姓爱戴、敬重陈登,所以这个水库被称为“爱敬陂”。据《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团队研究,当时的陈公塘还是为运河补水的一个水利设施。东汉时的邗沟是从长江往北向淮河流,有时长江的水位低,造成邗沟水源不足,难以行船,就将陈公塘的水注入邗沟,提高水位,以方便行船。
以后历代也有将陈公塘用以引水济运。刘文淇在《扬州水道记》中引《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江都有爱敬陂水门。贞元四年(788)节度使杜亚,自江都西循蜀冈之右,引陂趋城隅以通漕,溉夹陂田。” [16]唐贞元四年(788),淮南节度使杜亚重修陈公塘,筑起大堤,引水入扬州城内,为运河补充水源,并灌溉夹陂一带的农田。《仪征旧志》于陈公塘下引《元和郡县志》说:“百姓受塘利,更塘为陂名,其陂曰爱敬陂。”因此爱敬陂专指陈公塘。[17]
宋朝时,陈公塘扩建,周长达百里。南宋绍兴四年(1134),为了阻止金兵南侵,南宋朝廷下诏毁掉了陈公塘。《中国运河史料选辑》引《宋史·河渠志》:“以金兵蹂踏淮南,又诏令巡抚司毁拆真、扬堰闸及真州陈公塘。”[18]到了淳熙年间,为了给运河补水,又加以修复,并建有斗门、石工各一所。明初陈公塘因年久失修,渐渐淤塞。明成化八年(1472),王恕修缮陈公塘并建闸。陈公塘于嘉靖年间毁废,明天启四年(1624)又进行了修治,后被废弃不用,现已不复存在。如今仪征龙河一带还有陈公塘遗迹,相传就是陈登所开,仍可作为农业灌溉的水源。 2. 筑捍淮堰阻挡洪水
东汉末年,淮河每年雨季都会泛滥成灾,加之战争频繁,造成谷麦昂贵。朝廷为了强兵足食,在曹操的建议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屯田工作。广陵地处淮河流域,曾享有“江淮熟,天下足”的美誉。为了屯田的需要,当时的广陵郡太守陈登经过一番考察以后,发现淮河南岸的今淮安市洪泽区一带土肥水美,只要筑好堤坝,即可旱涝保收。于是他组织民力修筑了从今天的武家墩到西顺河镇15千米长的堤堰,并取名捍淮堰。据史料记载,东汉建安五年(200),广陵太守陈登始筑捍淮堰,防止淮水东漫成灾,这就是洪泽湖古堰高家堰的雏形。捍淮堰筑成后,淮河以东的农田可以免受洪水的侵袭,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粮食供应绰绰有余,百姓们对陈登感恩戴德。
后来,曹魏政权的太尉司马懿为消灭孙吴,进而统一全国,派邓艾在淮南设立屯田区,捍淮堰大堤以东就是这个屯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志》记载:“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19]邓艾同时还扩修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水、颍水,开广漕渠,灌溉良田两万顷,淮南、淮北于是积蓄了大批粮食,自我供应粮食有余。邓艾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建立在陈登筑捍淮堰的基础上的,捍淮堰对洪泽湖堤的加固和江淮之间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明清时期,为防止不断升高的洪泽湖溃堤决口,保障运河漕运的畅通,洪泽湖大堤不断加固维修,陆续被改造为石砌堤,历经兴废,决而复修,毁而复建。据徐炳顺在《扬州运河》一书中介绍,明朝永乐年间,陈瑄为保漕运水源,将捍淮堰加固加高,称为高家堰。万历七年(1579),为了防范淮河下泄的洪水,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再次加高加固高家堰并向南延伸25千米到越城,此时古堰总长达40千米。[20]清初,为保障漕运畅通,延续明代的治水方略,加筑高家堰。据《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介绍:康熙十六年(1677)大堤从周桥延伸到蒋坝,并全部建筑石墙护坡,以抵御风浪冲击。到清乾隆十六年(1751),筑成长60.1千米,高7至8米的石工墙,蜿蜒曲折,甚为壮观。[21]
3. 开破釜塘灌溉农田
捍淮堰建成后,挡住了淮河的洪水,但河边百姓农田的灌溉又成了问题。淮河以南地区一直以种植水稻为主,需要大量的水源,过去依靠淮河的水灌溉庄稼,但大堤筑成后,不能破堤取水,到了农田需要灌溉时,必须寻找新的水源。于是陈登又带领百姓在淮河边开了一系列用于灌溉的陂塘,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一座叫破釜塘的陂塘,这个破釜塘后来成为洪泽湖的一部分。有了破釜塘等一系列陂塘,广陵郡的农田有了充足的灌溉水源。粮食丰收又带来了社会的安定,广陵成为当时全国少有的富郡。陈登也因此得到朝廷的嘉奖,被迁任首都附近的东城太守。
当时陈登开破釜塘考虑到了与邗沟的水源关系,既有兴修水利,为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的目的,也有为邗沟运道补水的考虑。破釜塘与白水塘等都在运河边,成为大运河补水的水源,与运河的关系十分密切。唐代李吉甫所作的《元和郡县图志》称:白水陂“在宝应县西八十里。邓艾所作,与安徽破釜塘相连”。[22]《方舆纪要》卷21盱眙县:洪泽浦在“县北三十里。旧有破釜塘。邓艾立白水塘,与破釜塘相连,开水门八以溉田。其后炀帝幸江都,道经此,久旱遇雨,因改今名”[23]。也就是说,隋大业十二年(616),隋炀帝杨广从洛阳乘龙舟沿运河巡幸江都时,一路干旱,经过破釜涧时,喜逢大雨,他一时兴起,就将破釜涧改为洪泽浦,洪泽之名由此而来。这说明当时的破釜塘就在隋代的大运河边上。到了唐朝,又改称洪泽湖。南宋建炎二年(1128),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预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以西将黄河堤防决开,造成黄河向南改道,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将原淮河河道不断淤积抬高,使淮河泄流日趋不畅,在今江苏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几个小湖扩大联结,成为今天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
注释与参考资料
[1][2][3](晋)陈寿:《三国志·陈登传》,黄山书社,2015年,第233页。
[4] (晋)陈寿:《三国志·陶谦传》,黄山书社,2015年,第239页。
[5] 姜师立:《运河王朝》,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第82页。
[6]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巴蜀书社,1985年,第492页。
[7]朱偰编:《中国运河史料选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7页。
[8][10](北魏)郦道元,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13年,第684、685页。
[9] 姜师立:《中国大运河·扬州》,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20年,第6页。
[11][12][16][17](清)刘文淇:《扬州水道记》,广陵书社,2011年,第22、23、45、49页。
[13](清)刘宝楠:《宝应图经》,光绪九年(1883年)淮南书局刊成。
[14](晋)陈寿:《三国志·张辽传》,黄山书社,2015年,第493页。
[15][20]徐炳顺:《揚州运河》,广陵书社,2011年,第138页。
[18]朱偰:《中国运河史料选辑》,江苏人民版社,2017年,第68页。
[19](晋)陈寿:《三国志·华佗传》,黄山书社,2015年,第730页。
[21]国家文物局:《中国大运河申遗文》,2013年,第107页。
[2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2007年,第46页。
[23](清)顾祖禹:《方舆纪要》,中华书局, 2005年,第7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