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口语交际教学其实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建设富有活力的口语交际课堂成了很重要的课题。本文力图就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策略等方面探微,希望能较确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让学生在语言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还愁他不会作文?”由此可见,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容忽视,其训练和培养是该作为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其实早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首次明确地把“口语交际”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为语文课程的五方面内容。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依然重视。其总目标中认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不可否认,口语交际越发显示其重要性。
所以,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到位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言,是十分重要而且是相当必要的。然而,反思如今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由于缺乏专项训练教材,理论研究欠缺规范性和系统性,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模式不甚合理,师生承受着升学考试的压力,又或者教师自身轻口语交际思想在作祟,总之,日常教学中,不少老师自主将其删减,或有意无意地淡化了,久之,它竟然被语文教学边缘化了。这很令人心痛,但我想,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应该也必须尽力重新回到应有的发展轨道上,我们可注意采取如下一些措施尽量改变现状。
一、关注生活,有效整合课内外口语教学资源。
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就是口语交际教学的肥沃土壤,教材、校园生活、自然风光、乡土风情、时事热点等都蕴含着口语教学课程资源。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挖掘并整合这些多样而有效的教学资源,注重颇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创设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如将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等其他教学版块有效结合,使口语交际更具生活化、情境化的特点,从而激起学生表达的热情,为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当我们面对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诸多的课外教学资源,应确保显现其自身教学价值。首要的是择取具备教学价值,能让教学与生活不谋而合的;其次是教师定位为参与者,对口语交际活动的关键点给予适当的指点。这样,口语交际教学的触角就延伸到了浩瀚的生活海洋中,辐射到了学生熟悉的诸多生活角落,学生在与各色人等的广泛交流中得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可能比课堂有意着力训练效果更佳,毕竟切身体验更真切,能力的增长是水到渠成的。
在多媒体进课堂的氛围下,我们更是可以尝试将多媒体、网络与口语交际教学有效融合,如配乐诵读课文,培养听读能力;时闻美文再现,训练复述概括能力;观看录像为喜爱的角色配音,为音乐美术画面配解说词,创设学生动口说的平台等,这一切无不是在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多媒体教学能更有效地发挥其辅助功能。
二、注重情境,引导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方法。
若我们有意创设一定的交际情境,那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应该会更顺畅些。创设情境,就是预设某种能激发交际热情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和谐快乐的合作交流。
显然,营造口语交际氛围非常重要,积极的氛围对交流者有极大的鼓励作用,反之则是无形中的打击,更严重者可能造成心理上终身的交流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富有感染力又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模拟情境,设计新颖有趣的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紧扣主题大胆交流互动,勇于展现自我。那么,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了,也就提高了口语交际效果。
巧妙创设交际情境很重要,但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口语交际方法也非常重要。
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我们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即了解听的内容、理由及方法。应使学生明白口语交际过程须专注,善做倾听者,要善于观察对方的表情、语态、动作等,把握重点,领悟其意旨。只有理解透彻才意味着倾听的高质量,这也是进一步交流的基础。
其次就是话语的组织表达了,听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注意做到观点明确集中,阐述条理清晰流畅。那么,精心组织的话语不仅对方听得明白,也便于顺畅地交流。
当然,也不可小视交流技巧。如:在交流之初如何用言语打动对方,场面尴尬之时如何调动气氛。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交流中的非语言因素,实际上有助于促成信息传递,增进彼此感情,实现和谐交流。
三、拓宽渠道,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想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需要好好研究并拓宽课堂内外的多方渠道。
1、应立足口语交际课堂教学。
既然我们都清楚地意识到口语交际实践机会的重要性,那么,就应立足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好好发挥其作用,引导展开合作交流。以新课程背景下的两套教材为例具体看看吧,苏教版教材在七、八年级四册中安排了13次口语交际教学专项训练,配套编排相关知识短文(其中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是“师生自行设计”,无相关知识短文),其意图是引导学生进入多彩的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和想象情境,在特定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而语文版整套教材则是每册七个单元各设置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共42次专项训练。
显然,这是多么丰富的教学资源呀,我们务必回归到教材,围绕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编排精心设计教案,坚守主阵地上好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比如,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口语交际课《古诗漫谈》时,制作课件,设置三个活动环节:活动一,你吟我咏,诵古诗(可选自然之景、爱国情怀、哲思启人等类诗歌);活动二,各抒己见,赏古诗;活动三,奇思妙想,用古诗(让学生根据情境,说出恰当的诗句;了解诗歌与流行歌曲的直接谱曲演唱及化用的关系;编演短剧)。课后安排学生把诗歌鉴赏和诗歌在生活中的运用整理好,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总,然后张贴学习。我觉得这样的听说能力训练充分运用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兴趣,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更贴近社会生活,促使每个学生真正乐意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2、应重视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阅读教学重在感悟文本,而这些文本其实就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利契机,是最好的沃土和范本。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就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穿插复述、感悟、讨论等一系列训练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说和议的积极性。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请学生寻找亮点,讨论交流;请学生说出最赞赏佳句,分享理由。赏析春天五幅画面时,只是示范讲解春花图或春风图,其余则请学生上台讲解,这样效果更好。又如阅读《谈骨气》一文后,可开展“现实生活中的有骨气现象”的口语交际活动。这些做法其实是填补文章空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阅读与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凸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辅以各类丰富多彩的的口语交际活动。
(1)课前5分钟演讲。
若只凭课堂短短45分钟里回答若干问题,参与若干简单讨论,显然口语交际训练的广度和密度是有限的,而课前5分钟演讲则是训练听说、思维等能力的有效方式。当然,应力求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可先让学生自由漫谈,进而主题演讲,最终能谈思考启示。为了更好地完成演讲任务,学生们会透过各类媒体,关注时政,从搜集素材到撰写演讲稿,甚至模拟上台细节等都是极尽用心。在循环的演讲中能持续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他们对生活处处皆语文的认识更深了,心灵也在真善美一次次传播中升华。在这种层面上,课前5分钟演讲不失为可取的春风化雨的德育渗透方式。
(2)编演课本剧。
好的剧本台词,虽口语化但又是极精彩颇值得玩味的。编演课本剧就是以教材中现成的戏剧作品为蓝本,指导学生再现剧本。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对提高表达能力也有特殊作用。如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排演《茶馆》、《陈毅市长》等剧本的选场,让学生勇于尝试不同角色,鼓励大胆创新表演,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演效果。教学《放下你的鞭子》、《钦差大臣》等,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编写剧本、场景设计、舞台表演等等,完全交由学生自由把握,教师只是适当点拨。相信这类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也反过来能激发课内学习的浓厚兴趣。
当然我们也可以大力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活动,举行口头写作、影评、主题辩论、开设访谈、专题调研等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推进口语交际教学走向远处,走出活力。
总之,我们应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紧扣学生的学情和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的需要,努力拓宽口语交际教学的新途径,用心探求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注意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乐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稳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终身的责任和心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3]《吕叔湘论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让学生在语言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还愁他不会作文?”由此可见,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容忽视,其训练和培养是该作为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其实早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首次明确地把“口语交际”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为语文课程的五方面内容。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依然重视。其总目标中认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不可否认,口语交际越发显示其重要性。
所以,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到位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言,是十分重要而且是相当必要的。然而,反思如今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由于缺乏专项训练教材,理论研究欠缺规范性和系统性,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模式不甚合理,师生承受着升学考试的压力,又或者教师自身轻口语交际思想在作祟,总之,日常教学中,不少老师自主将其删减,或有意无意地淡化了,久之,它竟然被语文教学边缘化了。这很令人心痛,但我想,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应该也必须尽力重新回到应有的发展轨道上,我们可注意采取如下一些措施尽量改变现状。
一、关注生活,有效整合课内外口语教学资源。
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就是口语交际教学的肥沃土壤,教材、校园生活、自然风光、乡土风情、时事热点等都蕴含着口语教学课程资源。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挖掘并整合这些多样而有效的教学资源,注重颇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创设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如将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等其他教学版块有效结合,使口语交际更具生活化、情境化的特点,从而激起学生表达的热情,为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当我们面对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诸多的课外教学资源,应确保显现其自身教学价值。首要的是择取具备教学价值,能让教学与生活不谋而合的;其次是教师定位为参与者,对口语交际活动的关键点给予适当的指点。这样,口语交际教学的触角就延伸到了浩瀚的生活海洋中,辐射到了学生熟悉的诸多生活角落,学生在与各色人等的广泛交流中得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可能比课堂有意着力训练效果更佳,毕竟切身体验更真切,能力的增长是水到渠成的。
在多媒体进课堂的氛围下,我们更是可以尝试将多媒体、网络与口语交际教学有效融合,如配乐诵读课文,培养听读能力;时闻美文再现,训练复述概括能力;观看录像为喜爱的角色配音,为音乐美术画面配解说词,创设学生动口说的平台等,这一切无不是在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多媒体教学能更有效地发挥其辅助功能。
二、注重情境,引导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方法。
若我们有意创设一定的交际情境,那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应该会更顺畅些。创设情境,就是预设某种能激发交际热情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和谐快乐的合作交流。
显然,营造口语交际氛围非常重要,积极的氛围对交流者有极大的鼓励作用,反之则是无形中的打击,更严重者可能造成心理上终身的交流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富有感染力又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模拟情境,设计新颖有趣的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紧扣主题大胆交流互动,勇于展现自我。那么,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了,也就提高了口语交际效果。
巧妙创设交际情境很重要,但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口语交际方法也非常重要。
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我们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即了解听的内容、理由及方法。应使学生明白口语交际过程须专注,善做倾听者,要善于观察对方的表情、语态、动作等,把握重点,领悟其意旨。只有理解透彻才意味着倾听的高质量,这也是进一步交流的基础。
其次就是话语的组织表达了,听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注意做到观点明确集中,阐述条理清晰流畅。那么,精心组织的话语不仅对方听得明白,也便于顺畅地交流。
当然,也不可小视交流技巧。如:在交流之初如何用言语打动对方,场面尴尬之时如何调动气氛。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交流中的非语言因素,实际上有助于促成信息传递,增进彼此感情,实现和谐交流。
三、拓宽渠道,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想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需要好好研究并拓宽课堂内外的多方渠道。
1、应立足口语交际课堂教学。
既然我们都清楚地意识到口语交际实践机会的重要性,那么,就应立足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好好发挥其作用,引导展开合作交流。以新课程背景下的两套教材为例具体看看吧,苏教版教材在七、八年级四册中安排了13次口语交际教学专项训练,配套编排相关知识短文(其中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是“师生自行设计”,无相关知识短文),其意图是引导学生进入多彩的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和想象情境,在特定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而语文版整套教材则是每册七个单元各设置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共42次专项训练。
显然,这是多么丰富的教学资源呀,我们务必回归到教材,围绕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编排精心设计教案,坚守主阵地上好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比如,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口语交际课《古诗漫谈》时,制作课件,设置三个活动环节:活动一,你吟我咏,诵古诗(可选自然之景、爱国情怀、哲思启人等类诗歌);活动二,各抒己见,赏古诗;活动三,奇思妙想,用古诗(让学生根据情境,说出恰当的诗句;了解诗歌与流行歌曲的直接谱曲演唱及化用的关系;编演短剧)。课后安排学生把诗歌鉴赏和诗歌在生活中的运用整理好,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总,然后张贴学习。我觉得这样的听说能力训练充分运用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兴趣,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更贴近社会生活,促使每个学生真正乐意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2、应重视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阅读教学重在感悟文本,而这些文本其实就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利契机,是最好的沃土和范本。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就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穿插复述、感悟、讨论等一系列训练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说和议的积极性。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请学生寻找亮点,讨论交流;请学生说出最赞赏佳句,分享理由。赏析春天五幅画面时,只是示范讲解春花图或春风图,其余则请学生上台讲解,这样效果更好。又如阅读《谈骨气》一文后,可开展“现实生活中的有骨气现象”的口语交际活动。这些做法其实是填补文章空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阅读与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凸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辅以各类丰富多彩的的口语交际活动。
(1)课前5分钟演讲。
若只凭课堂短短45分钟里回答若干问题,参与若干简单讨论,显然口语交际训练的广度和密度是有限的,而课前5分钟演讲则是训练听说、思维等能力的有效方式。当然,应力求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可先让学生自由漫谈,进而主题演讲,最终能谈思考启示。为了更好地完成演讲任务,学生们会透过各类媒体,关注时政,从搜集素材到撰写演讲稿,甚至模拟上台细节等都是极尽用心。在循环的演讲中能持续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他们对生活处处皆语文的认识更深了,心灵也在真善美一次次传播中升华。在这种层面上,课前5分钟演讲不失为可取的春风化雨的德育渗透方式。
(2)编演课本剧。
好的剧本台词,虽口语化但又是极精彩颇值得玩味的。编演课本剧就是以教材中现成的戏剧作品为蓝本,指导学生再现剧本。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对提高表达能力也有特殊作用。如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排演《茶馆》、《陈毅市长》等剧本的选场,让学生勇于尝试不同角色,鼓励大胆创新表演,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演效果。教学《放下你的鞭子》、《钦差大臣》等,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编写剧本、场景设计、舞台表演等等,完全交由学生自由把握,教师只是适当点拨。相信这类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也反过来能激发课内学习的浓厚兴趣。
当然我们也可以大力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活动,举行口头写作、影评、主题辩论、开设访谈、专题调研等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推进口语交际教学走向远处,走出活力。
总之,我们应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紧扣学生的学情和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的需要,努力拓宽口语交际教学的新途径,用心探求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注意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乐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稳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终身的责任和心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3]《吕叔湘论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