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当今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 课堂教学 学生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下面我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民主环境,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的,而是在积极交往互动、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的。因而,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障。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民主的观察、思考、表达、探索与实验、练习的机会,给学生最大表现的机会。相互交流、敢于质疑,敢于争论,鼓励个性与独特,宽容探索中的错误、荒诞和越轨,提倡学生向家长、书本和老师挑战。教师要确保课堂上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自由思考大胆实践,把学生一时求新探索冲动化成稳定的心理倾向。
   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我特别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让自己走进学生的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鼓励学生想说就说,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不再消遁。与此同时,我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有这样一道题:某小学放两部科学教育影片,第一部长585米,放映19.5分钟,第二部长720米,要比第一部多放映多少分钟?对于这道题,教师要求是只列式不计算,比一比看谁用的方法多。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很快有多数同学先后列出3种不同的算式:①720÷(585÷19.5)-19.5;②19.5×(720÷585)-19.5;③(19.5÷585)×(720-585)。紧接着在教师的鼓励启发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相继又出现了2种不同的解法:④(720-585)÷(585÷19.5);⑥19.5×[(720-585)÷585]。然后指出回答每一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说出各自的理由,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这样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的创新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创立力学定律。著名诗人歌德的创造意识也源于幼年时期问题得到激发,小时侯他妈妈每天给他讲故事,但每每讲到关键之处就停下来,让小歌德自己提出假想,这样日复一日,歌德培养出了强烈的创造意识,这为日后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鉴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以提出问题为荣,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师把课堂上常说的一句话“对不对,是不是啊”改问成“大家还有问题吗”。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本班学生加以训练,经常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错误和疑难问题(画错的画,算错的题,有错误的故事,有错误的生活场景)等,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生活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学生的生活,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创新的满足。
   三.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通过老师的演示,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再采用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变一人演给众人看为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然后让同学们相互检查讨论。最后学生汇报。接着老师提问:①是不是每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剪拼成长方形(正方形)?②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改变?③我们已经会求长方形的面积,那怎么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④我们看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与宽是什么关系?通过边操作边提问回答,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方法了。
   四、注重质疑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可见质疑是学习的动力,是创新的源头,没有疑问,牛顿发现不了万有引力,没有疑问,瓦特发明不了蒸汽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面对教材敢于“班门弄斧”,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优化质疑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要培养学生会质疑。学生只有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深入探究,才能提出较高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无疑是在学生学习数学的列车上添装了推动器。如何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呢?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良好的观察习惯,能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观察长方体教具的表面展开后的形状,观察中,有位学生注意到那个表面被剥出来的长方体框架,他提问:这个长方体框架能叫长方体吗?这个框架有没有表面积?没有认真观察与独立思考的习惯,决难提出这样的问题。其次,激励学生提出创造性问题。利用小学生好强好胜的特点,我经常创设情境让学生围绕同一个学习内容,俩俩对提问题,看谁能难到对方。学生总会千方百计地提出新问题。但学生所提问题毕竟大部分还很肤浅,我加以引导并把提得好的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讨论,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提。在课堂中有哪位同学提的问题有创造性,我就送一朵小红花奖励他,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满足。长期坚持,学生定能积极思考,善于提问。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就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培养一批又一批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 不断发掘数学之魅力所在,使数学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关键字】 数学教学魅力 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数学中充满着美丽,它好象盈盈一池春水,若送来微风,就能荡起阵阵涟漪;若容入小溪,就能奏出动听的乐章;若容入大海,也能掀起阵阵波涛……数学是神秘的,又是迷人的.作为教师,应不断发掘数学之魅力所在,使数学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一、 教师的形象美   数学课有较强的逻辑性,对于学生来说
皮带运输机是矿山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设备之一。皮带运输机的胶带既是牵引机构,又是承载机构,工作段(承载段)由槽型托辊支撑,下部返空段由平型托辊支撑,进料口端的槽型托
伴随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媒体改革和发展成为核心问题。传统媒体逐渐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 问题:单一的业务类型,单一的盈利模式,这种线性的发展模式成为传统媒体在改革和发展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睾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否可诱导出理想的PCOS动物模型,并探讨抑亢汤对此PCOS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   第一部分、睾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导大
【摘要】 古语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事前做到成竹在胸, 成功的机率自然就会大大增加.对于课堂学习来说,要想做到心中有数,就必须要学会预习.通过这个预习,使我们不再把时间花费在能否顺利接受知识的征途上,而能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主动地思考、探索,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上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预习方法 能力培养 实践研究      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一直思索着如何培养学生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活泼,最现实的成分。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教学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探究的双边活动,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但对学生而言老
期刊
用激光进行深空探测科学数据回传,上行信标光衰减严重,不能提供足够高的跟踪速率,因此常采用自然天体图像作为信标。对该信标的捕获和跟踪是深空光通信链路成功建立和保持的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进行了生产高硫低硅优质硫精矿的试验,确定了磨矿细度、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的最佳方案。在工业性试验中取得了硫精矿品位52.28%,含SiO_20.44%的指标。
期刊
瘀血理论是中医学中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和实际运用价值。各个历史时期的许多医家对其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瘀血病证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