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火灾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广大关注,对高校的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简述了当前高校的消防安全现状,对其发生的特点、原因进行了解读,明确指出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校园防范火灾隐患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校;消防安全;现状;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学校规模快速膨胀,师生人数迅速增长,建筑功能日趋复雜,但高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及消防安全设施未能同步发展,各种火灾事务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认真分析院校火灾频发的原因,有效地遏制高校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是消防工作的重要职责。
一、高校火灾的特性
1、高校火灾的双重性
所谓火灾的双重性是指火灾发生、发展和防治的规律既不是完全确定的,也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兼有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双重特性。在给定的可燃物和环境的条件下,一定的火源能否引发火灾,可以用科学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得到确定的结果;然而作为火灾,总要覆盖相当的范围,该范围内人为因素、可燃物、环境条件及火源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就必然导致火灾发生具有随机性,即无法确定该区域内的火灾是否发生和何时何地发生。火灾的双重性对各类火灾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高校由于人员密集、规模较大、功能多而复杂,其校园火灾表现出的双重性更具代表性。
2、高校火灾种类的多样性
高等院校由于自身需要,校园内各类建筑形形色色,既有高层建筑,又有地下建筑,有教学楼、实验楼,还有藏书量达到几十万册到上百万册的图书馆,有大量学生宿舍和教职工住宅楼,还有学生食堂和教职工食堂,有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活动场所,还有宾馆、招待所等公共服务建筑,此外用于教学实习和科研加工的生产厂房也不在少数,可以说高校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各类建筑应有尽有,由于不同的建筑,其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使用功能各不相同,这些场所火灾发生发展及蔓延的规律各不相同;因此,高校校园内发生火灾的种类是多种多样。
3、高校火灾的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实验室从数量和装备质量上都明显得到发展,特别是一些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其实验室的数量装备、材料投资在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以上,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重大损失,此外,实验室内实验用的化学物质、活泼金属、电器设备较多,灭火要求各不相同,一旦发生火灾必须据其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灭火。如,汽油、煤油、甲醇等引起的火灾,可用泡沫、干粉、卤代烷灭火器;天然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可用干粉、卤代烷灭火器;带电电器设备火灾可用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器;活泼金属火灾可用干沙或专用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等。
二、目前高校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问题
1、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任,广大师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潜心研究学问上,未接受过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对消防安全关心较少,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以及逃生自救常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火灾,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应对,甚至连如何报警,如何安全逃生都不会,更谈不上使用灭火器材。
2、学生宿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是许多学生公寓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在消防安全上存在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如: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走道内无排烟设施、安全通道不畅等等;
二是有的学生管理部门为了管理方便,把多数疏散出口上锁,只留下一个门,使大量安全出口名存实亡;有的对建筑物随意分隔,使原有的消防设施无法满足消防安全需要;
三是为了防止被盗,在窗户、出口上安装铁栅栏,影响了救火、救援及逃生。有的学生宿舍底层出租,随意封堵安全通道;
四是宿舍内学生个人物品摆放杂乱无章,没有进行整理和正当摆放。如将棉被和电源插头摆放在一起,将电源线放在床头,从而埋下了火灾隐患;
五是有部分学生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乱拉乱接电线,从而造成电气线路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绝缘层加速老化,造成短路引起火灾,或因电线连接不牢固造成接触电阻过大引发火灾。有很多男同学喜欢躺在床上吸烟,我们知道,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可达700-800℃,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多在200℃左右。这样燃烧的烟灰有可能将被单引燃;
六是有的学生在宿舍违规使用明火,如夜间熄灯后,点蜡烛,违规使用灶具(煤油炉、酒精炉等)违章焚烧弃物等,这些都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3、实验室易发生火灾事故
高校实验室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大意,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消防安全制度难以得到落实,近些年来高校实验室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不在少数;
二是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管理不合理,有的实验室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没有严格按规范分类存放、管理,有的甚至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放在教学楼内,将试剂库兼作实验室;
三是实验室在增加实验仪器设备时,乱接乱拉电线,造成电气线路超负荷运行,甚至出现电气线路老化,连接处接触不良等现象;
四是实验室消防器材配置不合理,数量不足,有的实验室消防器材已过期而得不到及时更换。有的配置的消防器材与实验室可能发生的火灾种类不一致;
五是实验室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有的实验室就没有针对本实验室特点的消防安全制度,有的有制度,而不认真执行落实。
4、高新产业实体数量多,功能全,管理不到位
高校由于自身需要成立和组建了许多产业实体,如车队、医院、宾馆、后勤服务、科技产业公司等。由于这些实体单位涉及种类多、范围广、人员多,要求不统一。消防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死角,造成失控漏管。有些产业集团研发科技产品,对所用原材料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火灾时有发生。 5、老式建筑多,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
一些老学校还存在着许多旧式建筑,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闷顶式建筑,这些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由于年代久远,屋面老化,防火分隔、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均难以达到消防安全要求。电气线路虽经改造,但不彻底,存在明线敷设现象,加之有些建筑进行了内部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增大了火灾负载,增加火灾隐患。
6、校园内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
高校建筑规模大,种类多,各种消防设施一应俱全。如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建筑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等,这些消防系统都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但在一些学校,只管安装,不重视维护保养,以至于许多消防设施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校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
1、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责任不落实
一些高校在重视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片面认为消防工作与教育质量无关,与学校稳定无关,可有可无,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把消防安全挂在嘴边,领导带队检查只是走走过场,消防安全责任落不到实处,有的虽然层层签定了责任书,但内容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没有检查考评,有的责任书只签到主管部门,而未把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有的对履行消防职责情况检查不及时,考评不严格,奖罚不分明,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只有几个保卫人员“全权负责”。
2、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系统、不经常、不落实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高校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广大高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经常性,系统地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激发他们关注消防的热情,通过培训,使广大师生掌握火灾预防和灭火的基本常识,以及火场逃生的基本技能。但一些高校对培训教育宣传工作抓的不紧、不系统、不深入,每年只是象征性搞好一、两次宣传培训,没有针对性,不注重实际效果,有的学校由于经费问题,减少甚至取消了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使培训教育计划落不到实处,使许多师生对消防知识一概不知,有相当数量的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材,不具备火场逃生的基本技能。
3、学校在消防安全上投入少
高校由于经费有限,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的投入普遍不足,能砍则砍,能省便省,无法保证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火灾隐患的整改。还有一些院校,由于起步较晚,实力不足,更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看不见效益”的消防安全工作中,甚至减少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有的只有一个人,有的人还身兼数职,造成精力分散,使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4、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
一些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不注重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仅仅局限在灭火器的配置和使用上,而对消防安全教育、安全出口、用火用电管理、建筑消防设施、防火检查等方面的知识和规定,似懂非懂,甚至不懂不会,不能有效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消防安全检查,更发现不了存在的火灾隐患。
四、高校校园火灾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1、提高对高校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高校教学、实验仪器多,科研设备价值昂贵,用电量大,易燃易爆物品多,发生火灾的机率高,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学生伤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将会造成十分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应有清醒的认识并引起高度重视,要从保持社会稳定和可待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高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与消防安全的关系。不断研究解决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推动消防安全工作与学校建设同步进行、快速发展,学校领导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来认识高校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2、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要健全由校领导挂帅的消防安全组织,建立定期检查评议制度,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各单位、各部门、每个实验室、每栋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他们的工作职责。要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根据各部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重点加强管理和监督。学校要定期组织检查校园内各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及责任制落实情况,充分调动各方面、各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消防意识
高校校园火灾大多数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消防意识是高校火灾预防的治本之策,一是要做好大众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校报校刊、校内网页、闭路电视等媒体开辟消防安全宣传专栏,在校内主要路口建设户外消防公益广告宣传牌,舉办消防知识竞赛、参观消防站等广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科学知识和基本常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防火、灭火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二是做好学生消防基本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把学生消防知识技能教育工作做为学生素质、能力教育的组成部份,与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把消防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三是抓好各单位消防骨干人员的安全培训,定期对各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和消防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培训。
4、加强校园公共消防设施和各种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校园内的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以及各个建筑内的各种固定消防设施都是校园公共安全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根据学校规划发展和改造计划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和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加强各种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
5、加大检查和隐患整改力度
高校要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把保卫部门的专项检查与各单位各部门的自查结合起来,把定期检查与日常随机抽查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骨干力量,使之成为所在单位和部门开展消防检查的主力军,特别要调动学生参与消防自查的积极性,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的青年学生既懂得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又能发现自己宿舍、教室、实验室及身边的火灾隐患,检查的内容及范围应以安全管理是否落实到位、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安全疏散是否符合要求为主要内容,对检查出的火灾隐患及不安全因素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全方位地提高高校自防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参考文献】
[1] 张临. 论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消防工作[M].新华出版社,
2005.
[2] 杜宝玲. 城市消防规划[M]. 武警学院讲义,2005.
关键词:高校;消防安全;现状;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学校规模快速膨胀,师生人数迅速增长,建筑功能日趋复雜,但高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及消防安全设施未能同步发展,各种火灾事务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认真分析院校火灾频发的原因,有效地遏制高校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是消防工作的重要职责。
一、高校火灾的特性
1、高校火灾的双重性
所谓火灾的双重性是指火灾发生、发展和防治的规律既不是完全确定的,也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兼有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双重特性。在给定的可燃物和环境的条件下,一定的火源能否引发火灾,可以用科学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得到确定的结果;然而作为火灾,总要覆盖相当的范围,该范围内人为因素、可燃物、环境条件及火源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就必然导致火灾发生具有随机性,即无法确定该区域内的火灾是否发生和何时何地发生。火灾的双重性对各类火灾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高校由于人员密集、规模较大、功能多而复杂,其校园火灾表现出的双重性更具代表性。
2、高校火灾种类的多样性
高等院校由于自身需要,校园内各类建筑形形色色,既有高层建筑,又有地下建筑,有教学楼、实验楼,还有藏书量达到几十万册到上百万册的图书馆,有大量学生宿舍和教职工住宅楼,还有学生食堂和教职工食堂,有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活动场所,还有宾馆、招待所等公共服务建筑,此外用于教学实习和科研加工的生产厂房也不在少数,可以说高校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各类建筑应有尽有,由于不同的建筑,其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使用功能各不相同,这些场所火灾发生发展及蔓延的规律各不相同;因此,高校校园内发生火灾的种类是多种多样。
3、高校火灾的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实验室从数量和装备质量上都明显得到发展,特别是一些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其实验室的数量装备、材料投资在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以上,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重大损失,此外,实验室内实验用的化学物质、活泼金属、电器设备较多,灭火要求各不相同,一旦发生火灾必须据其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灭火。如,汽油、煤油、甲醇等引起的火灾,可用泡沫、干粉、卤代烷灭火器;天然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可用干粉、卤代烷灭火器;带电电器设备火灾可用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器;活泼金属火灾可用干沙或专用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等。
二、目前高校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问题
1、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任,广大师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潜心研究学问上,未接受过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对消防安全关心较少,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以及逃生自救常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火灾,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应对,甚至连如何报警,如何安全逃生都不会,更谈不上使用灭火器材。
2、学生宿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是许多学生公寓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在消防安全上存在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如: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走道内无排烟设施、安全通道不畅等等;
二是有的学生管理部门为了管理方便,把多数疏散出口上锁,只留下一个门,使大量安全出口名存实亡;有的对建筑物随意分隔,使原有的消防设施无法满足消防安全需要;
三是为了防止被盗,在窗户、出口上安装铁栅栏,影响了救火、救援及逃生。有的学生宿舍底层出租,随意封堵安全通道;
四是宿舍内学生个人物品摆放杂乱无章,没有进行整理和正当摆放。如将棉被和电源插头摆放在一起,将电源线放在床头,从而埋下了火灾隐患;
五是有部分学生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乱拉乱接电线,从而造成电气线路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绝缘层加速老化,造成短路引起火灾,或因电线连接不牢固造成接触电阻过大引发火灾。有很多男同学喜欢躺在床上吸烟,我们知道,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可达700-800℃,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多在200℃左右。这样燃烧的烟灰有可能将被单引燃;
六是有的学生在宿舍违规使用明火,如夜间熄灯后,点蜡烛,违规使用灶具(煤油炉、酒精炉等)违章焚烧弃物等,这些都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3、实验室易发生火灾事故
高校实验室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大意,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消防安全制度难以得到落实,近些年来高校实验室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不在少数;
二是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管理不合理,有的实验室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没有严格按规范分类存放、管理,有的甚至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放在教学楼内,将试剂库兼作实验室;
三是实验室在增加实验仪器设备时,乱接乱拉电线,造成电气线路超负荷运行,甚至出现电气线路老化,连接处接触不良等现象;
四是实验室消防器材配置不合理,数量不足,有的实验室消防器材已过期而得不到及时更换。有的配置的消防器材与实验室可能发生的火灾种类不一致;
五是实验室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有的实验室就没有针对本实验室特点的消防安全制度,有的有制度,而不认真执行落实。
4、高新产业实体数量多,功能全,管理不到位
高校由于自身需要成立和组建了许多产业实体,如车队、医院、宾馆、后勤服务、科技产业公司等。由于这些实体单位涉及种类多、范围广、人员多,要求不统一。消防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死角,造成失控漏管。有些产业集团研发科技产品,对所用原材料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火灾时有发生。 5、老式建筑多,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
一些老学校还存在着许多旧式建筑,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闷顶式建筑,这些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由于年代久远,屋面老化,防火分隔、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均难以达到消防安全要求。电气线路虽经改造,但不彻底,存在明线敷设现象,加之有些建筑进行了内部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增大了火灾负载,增加火灾隐患。
6、校园内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
高校建筑规模大,种类多,各种消防设施一应俱全。如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建筑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等,这些消防系统都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但在一些学校,只管安装,不重视维护保养,以至于许多消防设施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校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
1、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责任不落实
一些高校在重视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片面认为消防工作与教育质量无关,与学校稳定无关,可有可无,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把消防安全挂在嘴边,领导带队检查只是走走过场,消防安全责任落不到实处,有的虽然层层签定了责任书,但内容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没有检查考评,有的责任书只签到主管部门,而未把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有的对履行消防职责情况检查不及时,考评不严格,奖罚不分明,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只有几个保卫人员“全权负责”。
2、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系统、不经常、不落实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高校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广大高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经常性,系统地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激发他们关注消防的热情,通过培训,使广大师生掌握火灾预防和灭火的基本常识,以及火场逃生的基本技能。但一些高校对培训教育宣传工作抓的不紧、不系统、不深入,每年只是象征性搞好一、两次宣传培训,没有针对性,不注重实际效果,有的学校由于经费问题,减少甚至取消了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使培训教育计划落不到实处,使许多师生对消防知识一概不知,有相当数量的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材,不具备火场逃生的基本技能。
3、学校在消防安全上投入少
高校由于经费有限,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的投入普遍不足,能砍则砍,能省便省,无法保证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火灾隐患的整改。还有一些院校,由于起步较晚,实力不足,更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看不见效益”的消防安全工作中,甚至减少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有的只有一个人,有的人还身兼数职,造成精力分散,使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4、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
一些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不注重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仅仅局限在灭火器的配置和使用上,而对消防安全教育、安全出口、用火用电管理、建筑消防设施、防火检查等方面的知识和规定,似懂非懂,甚至不懂不会,不能有效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消防安全检查,更发现不了存在的火灾隐患。
四、高校校园火灾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1、提高对高校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高校教学、实验仪器多,科研设备价值昂贵,用电量大,易燃易爆物品多,发生火灾的机率高,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学生伤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将会造成十分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应有清醒的认识并引起高度重视,要从保持社会稳定和可待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高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与消防安全的关系。不断研究解决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推动消防安全工作与学校建设同步进行、快速发展,学校领导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来认识高校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2、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要健全由校领导挂帅的消防安全组织,建立定期检查评议制度,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各单位、各部门、每个实验室、每栋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他们的工作职责。要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根据各部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重点加强管理和监督。学校要定期组织检查校园内各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及责任制落实情况,充分调动各方面、各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消防意识
高校校园火灾大多数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消防意识是高校火灾预防的治本之策,一是要做好大众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校报校刊、校内网页、闭路电视等媒体开辟消防安全宣传专栏,在校内主要路口建设户外消防公益广告宣传牌,舉办消防知识竞赛、参观消防站等广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科学知识和基本常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防火、灭火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二是做好学生消防基本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把学生消防知识技能教育工作做为学生素质、能力教育的组成部份,与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把消防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三是抓好各单位消防骨干人员的安全培训,定期对各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和消防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培训。
4、加强校园公共消防设施和各种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校园内的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以及各个建筑内的各种固定消防设施都是校园公共安全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根据学校规划发展和改造计划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和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加强各种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
5、加大检查和隐患整改力度
高校要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把保卫部门的专项检查与各单位各部门的自查结合起来,把定期检查与日常随机抽查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骨干力量,使之成为所在单位和部门开展消防检查的主力军,特别要调动学生参与消防自查的积极性,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的青年学生既懂得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又能发现自己宿舍、教室、实验室及身边的火灾隐患,检查的内容及范围应以安全管理是否落实到位、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安全疏散是否符合要求为主要内容,对检查出的火灾隐患及不安全因素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全方位地提高高校自防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参考文献】
[1] 张临. 论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消防工作[M].新华出版社,
2005.
[2] 杜宝玲. 城市消防规划[M]. 武警学院讲义,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