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老师的评价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借助多样的信息化手段從课前、课中到课后把评价的方式变得更加高效,把评价的方向变得更加多样,关注学习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努力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评价方式;现代信息技术
如今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 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习的空间从线下延展到线上,评价的方式也逐步从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可见,评价要更多关注过程,借助多种平台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一、课前学生自评,促课堂教学精准化
以往的课堂评价主要都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语言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很少会让学生自我评价,但是我们会发现,不管是新课标的要求还是教材的编排,都能看出对学生自评的要求。特别是在苏教版教材中,每册教材期末复习板块都设置了自评环节,要求学生对本学期或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觉得自己能得几个☆就给几个☆涂上颜色。这个板块往往被很多老师忽视,但往往学生的自评即是一次对自己学习的回顾梳理和总结反思。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图形王国”一课中,通过“晓黑板”平台中的“晓调查”功能,针对所要复习的三个单元进行了一次线上调查,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复习课是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再认识,因此在课前进行学生自评,通过调查,精准地获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调查反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让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复习。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又给教师的教学指明方向,实现高效课堂。
二、课中生生互评,助学生课堂主体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对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建议:“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活动要求如此,课中评价也同样需要。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师生互动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评价,如“你的回答真精彩!”“你的表达真完整!”,鲜少有生生之间的互评,即使有也是小组内的生生互评,很难覆盖到全班每一位学生。但是借助信息化设备,这样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如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学生在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之后,请学生做一回小小设计师,亲自剪一个轴对称图形来装饰教室,在展示环节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并展示给同学欣赏,借助信息化设备“click反馈器”,每位学生人手一个,在小小的反馈器上按下数字键,对上台展示的同学作品进行评价,实现了人人参与评价,关注到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评价结果也会即刻生成,通过这样的生生评价活动,不仅每一位学生有了评价的机会,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自己的课堂自己评价。
三、课后作业点评,使学生思维延展化
作业是对课堂所学内容是否掌握的一种反馈方式,从目前作业评价方式来看,主要还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性的内容掌握的程度,也就是“双基”。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上是远远不够的。作业的评价方式需要更多样的形式,更多关注过程性评价。如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往往操作的过程很难全部呈现并展示,往往看到的只是结果的呈现。如在教学“认识线段”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来画一条线段,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最后呈现的结果都是一条线段,但是画的过程中顺序是不同的,借助信息化设备“点通板”,学生在点通板上书写的过程都可以实时地呈现在教室的大屏幕上,甚至还有回放功能,学生汇报时只需要回放自己刚才画的过程进行介绍即可,可视化的回放方便学生对这样的操作方法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操作的过程回放,实现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总结和反思中不断地打磨自己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入地思考,不断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如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课后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通过剪、拼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并根据转化的关系再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转化的思想、推导的过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学生需要凭借学习经验来完成这一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不是一下就能轻松完成的,转化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借助苏州园区“易加学院”平台,通过线上发布开放作业,同学之间相互可见。学生拍照提交作业后师生可以进行线上评价,根据评价学生再次修改作业,不断反思、完善、总结。这样一份经过精心打磨过作业,不仅质量高,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和思维的火花碰撞。
总之,在“互联网 ”背景下,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曾令德.基于差异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研究[J].学周刊,2019(36):38.
关键词:小学数学;评价方式;现代信息技术
如今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 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习的空间从线下延展到线上,评价的方式也逐步从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可见,评价要更多关注过程,借助多种平台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一、课前学生自评,促课堂教学精准化
以往的课堂评价主要都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语言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很少会让学生自我评价,但是我们会发现,不管是新课标的要求还是教材的编排,都能看出对学生自评的要求。特别是在苏教版教材中,每册教材期末复习板块都设置了自评环节,要求学生对本学期或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觉得自己能得几个☆就给几个☆涂上颜色。这个板块往往被很多老师忽视,但往往学生的自评即是一次对自己学习的回顾梳理和总结反思。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图形王国”一课中,通过“晓黑板”平台中的“晓调查”功能,针对所要复习的三个单元进行了一次线上调查,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复习课是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再认识,因此在课前进行学生自评,通过调查,精准地获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调查反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让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复习。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又给教师的教学指明方向,实现高效课堂。
二、课中生生互评,助学生课堂主体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对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建议:“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活动要求如此,课中评价也同样需要。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师生互动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评价,如“你的回答真精彩!”“你的表达真完整!”,鲜少有生生之间的互评,即使有也是小组内的生生互评,很难覆盖到全班每一位学生。但是借助信息化设备,这样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如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学生在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之后,请学生做一回小小设计师,亲自剪一个轴对称图形来装饰教室,在展示环节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并展示给同学欣赏,借助信息化设备“click反馈器”,每位学生人手一个,在小小的反馈器上按下数字键,对上台展示的同学作品进行评价,实现了人人参与评价,关注到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评价结果也会即刻生成,通过这样的生生评价活动,不仅每一位学生有了评价的机会,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自己的课堂自己评价。
三、课后作业点评,使学生思维延展化
作业是对课堂所学内容是否掌握的一种反馈方式,从目前作业评价方式来看,主要还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性的内容掌握的程度,也就是“双基”。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上是远远不够的。作业的评价方式需要更多样的形式,更多关注过程性评价。如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往往操作的过程很难全部呈现并展示,往往看到的只是结果的呈现。如在教学“认识线段”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来画一条线段,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最后呈现的结果都是一条线段,但是画的过程中顺序是不同的,借助信息化设备“点通板”,学生在点通板上书写的过程都可以实时地呈现在教室的大屏幕上,甚至还有回放功能,学生汇报时只需要回放自己刚才画的过程进行介绍即可,可视化的回放方便学生对这样的操作方法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操作的过程回放,实现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总结和反思中不断地打磨自己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入地思考,不断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如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课后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通过剪、拼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并根据转化的关系再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转化的思想、推导的过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学生需要凭借学习经验来完成这一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不是一下就能轻松完成的,转化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借助苏州园区“易加学院”平台,通过线上发布开放作业,同学之间相互可见。学生拍照提交作业后师生可以进行线上评价,根据评价学生再次修改作业,不断反思、完善、总结。这样一份经过精心打磨过作业,不仅质量高,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和思维的火花碰撞。
总之,在“互联网 ”背景下,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曾令德.基于差异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研究[J].学周刊,201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