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女士的宝宝出生后,两只眼睛又黑又大,大家都非常喜欢。随着孩子的长大,家人发现宝宝的黑眼睛越来越大,并且出现畏光流泪的现象,李女士带孩子到儿童医院就诊,眼科医生仔细为宝宝做了检查,非常奇怪的是,医生用小尺子仔细测量了宝宝和李女士黑眼珠的直径,然后医生告诉李女士,还需要为宝宝全身麻醉后做眼压检查和眼底检查才能最后确诊。
李女士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手术室门口等待着,最后的结果出来了,医生告诉李女士,宝宝的大眼睛是患了一种医学上称为先天性青光眼的婴幼儿多发痰病。这种疾病出生后即存在,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眼内压逐渐增高,孩子的眼睛逐渐增大,从外观看,宝宝的眼睛又黑又大,我们医学把这种病称为“牛眼”。这种婴幼儿性眼病对孩子的视力危害程度非常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眼内压逐渐升高,最终孩子由于视神经的损害会终身丧失视力,医学上对这种疾病最关键的防治是做到早期诊断。一旦确诊以后立刻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时机越早效果越好。最后,李女士的宝宝在儿童医院成功地接受了抗青光眼手术。
医生提示:在刚发现宝宝的眼睛特别大,同时伴随怕光流泪的症状时,一定要带宝宝到医院进行青光眼的早期筛查,并积极给予必要的治疗。
具体地说,先天性青光眼是指由于房角结构先天异常而致房水排出障碍所引起的青光眼,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原发婴幼儿型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合并其他先天异常的青光眼三个类型。原发婴幼儿型青光眼是指发生在3岁以前的先天性青光眼,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较正常眼睛大,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3岁以后至30岁发生的青光眼称为青少年型青光眼,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但错误认为没有什么不适,视力也可以,认为不会失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都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 由于眼压升高引起角膜水肿,刺激了角膜上皮内丰富的感觉神经。该症状不仅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青光眼疗效的重要指标。因此,婴幼儿出现不能解释的眼部刺激症状时,首先应该做排除青光眼的检查。
角膜增大、水肿和后弹力层破裂 发病早期,先出现间歇性角膜雾样水肿。如果眼压没有得到控制,角膜水肿加重,眼球变大。由于眼球增大主要发生在角膜和巩膜连接处,角膜也随之变大。随着角膜过度增大和拉伸,后弹力膜发生破裂。
眼球增大、前房加深和轴性近视 一般认为,眼球增大主要发生在3岁以内,3~4岁以后,很少再继续增大。有些父母将孩子大眼球视为美的表现,忽视了就医,耽误了病情,应该引起注意。儿童时期的青光眼,眼压增高主要是对后巩膜的影响,表现为短期内近视突然进行性加深,当然进行性近视加深不一定是青光眼,但对短期内近视明显加深而矫正视力不好的孩子,应该进行青光眼的检查。
眼压升高 眼压值是诊断的一个内容,不是唯一的诊断依据。21毫米汞柱是正常眼压的上限值。
眼底改变 婴幼儿时期视乳头的结缔组织弹性比较大,对眼内压力变化的影响比青少年更敏感。所以婴幼儿眼底杯盘比(C/D)值增大时间比相同眼压的成人增加早。当眼压控制后,C/D值缩小概率比成人高。正常婴幼儿C/D很少大于0.3,当大于这个比例或者双眼不对称超过0.2时,应该详细检查。
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仅用于术前的准备阶段。不能长期依靠药物来控制眼压。因为小儿长期用药物会对全身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患儿父母应该了解青光眼的危害,密切配合及早发现早期治疗。
李女士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手术室门口等待着,最后的结果出来了,医生告诉李女士,宝宝的大眼睛是患了一种医学上称为先天性青光眼的婴幼儿多发痰病。这种疾病出生后即存在,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眼内压逐渐增高,孩子的眼睛逐渐增大,从外观看,宝宝的眼睛又黑又大,我们医学把这种病称为“牛眼”。这种婴幼儿性眼病对孩子的视力危害程度非常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眼内压逐渐升高,最终孩子由于视神经的损害会终身丧失视力,医学上对这种疾病最关键的防治是做到早期诊断。一旦确诊以后立刻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时机越早效果越好。最后,李女士的宝宝在儿童医院成功地接受了抗青光眼手术。
医生提示:在刚发现宝宝的眼睛特别大,同时伴随怕光流泪的症状时,一定要带宝宝到医院进行青光眼的早期筛查,并积极给予必要的治疗。
具体地说,先天性青光眼是指由于房角结构先天异常而致房水排出障碍所引起的青光眼,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原发婴幼儿型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合并其他先天异常的青光眼三个类型。原发婴幼儿型青光眼是指发生在3岁以前的先天性青光眼,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较正常眼睛大,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3岁以后至30岁发生的青光眼称为青少年型青光眼,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但错误认为没有什么不适,视力也可以,认为不会失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都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 由于眼压升高引起角膜水肿,刺激了角膜上皮内丰富的感觉神经。该症状不仅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青光眼疗效的重要指标。因此,婴幼儿出现不能解释的眼部刺激症状时,首先应该做排除青光眼的检查。
角膜增大、水肿和后弹力层破裂 发病早期,先出现间歇性角膜雾样水肿。如果眼压没有得到控制,角膜水肿加重,眼球变大。由于眼球增大主要发生在角膜和巩膜连接处,角膜也随之变大。随着角膜过度增大和拉伸,后弹力膜发生破裂。
眼球增大、前房加深和轴性近视 一般认为,眼球增大主要发生在3岁以内,3~4岁以后,很少再继续增大。有些父母将孩子大眼球视为美的表现,忽视了就医,耽误了病情,应该引起注意。儿童时期的青光眼,眼压增高主要是对后巩膜的影响,表现为短期内近视突然进行性加深,当然进行性近视加深不一定是青光眼,但对短期内近视明显加深而矫正视力不好的孩子,应该进行青光眼的检查。
眼压升高 眼压值是诊断的一个内容,不是唯一的诊断依据。21毫米汞柱是正常眼压的上限值。
眼底改变 婴幼儿时期视乳头的结缔组织弹性比较大,对眼内压力变化的影响比青少年更敏感。所以婴幼儿眼底杯盘比(C/D)值增大时间比相同眼压的成人增加早。当眼压控制后,C/D值缩小概率比成人高。正常婴幼儿C/D很少大于0.3,当大于这个比例或者双眼不对称超过0.2时,应该详细检查。
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仅用于术前的准备阶段。不能长期依靠药物来控制眼压。因为小儿长期用药物会对全身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患儿父母应该了解青光眼的危害,密切配合及早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