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质量普遍不高,所以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提升教师的德育质量,引导好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育中所体现出来的良好的师德及对学生无私的关爱是班主任工作行之有效的前提;采取各种方式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能力是当好班主任的关键性工作。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實效性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德育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导向和保障的重要作用。中职学校在招生时往往考虑到生源的问题,因此学生中文化底子差的学生较多,他们在初中阶段大多都养成了散漫、学习积极性差、自我中心意识不强等不良习惯。所以,对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班主任在德育培养的各个阶段也就成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其工作实效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中职学校德育建设的健康发展。可见,在中职学校如何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出当代优秀人才,是需要教师及班主任深思的问题。笔者就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针对性的梳理了几点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手段。
1 高尚的师德及关爱是班主任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
1.1 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平时的言行,学生都会争相效仿,对学生塑造自我形象的意识起着牵引作用。因此,教师只有不断的修其身、重其德,全方面的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水平,才能在班主任工作中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
1.2 懂得关心学生
“大爱无疆”的思想应当渗透到班主任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因为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班主任只有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并关怀学生的生命成长,建立起牢固的师生关系,才能从学生心灵世界中影响到他们,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同时,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在学习上热心的帮助和指导他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无私,共同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良好氛围,为德育工作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优化教育模式,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及管理的能力
当代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居多,其意识显得极为独立,对此,班主任必须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我教育、正确评价的习惯。
2.1 优化规章制度,使其有章可循
制度的建立能够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当班集体建立之初,首先要完善的就是班级班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中有章可循,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纪律的不可缺失。而班规的制度化应当与校规保持一致,共同促进中职教育整体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结合本班级的实际情况而定,要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所以,最好是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办法,使学生加以认同并乐于接受,以此激励学生自觉管理班集体的欲望。其次,班规的效力要能体现出奖优罚劣的特点,对学生所做的良好行为要公开的承认并加以表扬,这样就有利于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生中建立;对违反班规的行为,应适当进行惩处,以此让生明白偏离的价值观是不适合社会发展的。
2.2 优化班级干部,共同管理班级
班主任工作是极其繁杂的,再说班主任又担负着相当重的教学任务,凡事都加以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还得有赖于班主任如何选择学生作为自身的得力助手。
新班级建立之后,班主任应当结合学生日常行为分辨出适合于班级管理的学生加以培养,并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乐于为同学服务,擅于管理班级,学生乐于接受的班级干部。只有这样的班干部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一旦有了适合的班干部,班主任的工作不再是事必躬亲,而是应当敢于和善于放手给班干部进行日常工作的管理。而班主任所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尺度,在大是大非面前严格把关,放手让学生施展自身的才能,维护班干部管理工作的威信,在学生与班干部之间搭起互相交流的平台。
2.3 赏识学生,有效的转化后进生
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其本身就是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人性对“赏识”的渴求。班主任的工作应当面向所有学生,能够用差异性的视角审视学生,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后进生的成长中应该投以更多的关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不厌其烦的加以赞赏,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勇气和信念。同时,班主任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在情感的引导下缩小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这样才有利于后进生向好的方向转化。对不太遵守纪律,但又聪明伶俐、管理能力强的后进生来说,班主任应当敢于委以重任,如,积极推选为班级干部,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管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承认并接受自己特有的价值。
总之,班主任工作要开展得好,除了教师本身的“修其身”之外,还得有班主任老师乐于奉献的爱心,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意识及对学生赏识并委以重任的良苦用心。只有这样,优秀的班主任工作才能在中职学校中扎根成长,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陈铁军. 让爱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J],职业,2010(06).
[2] 农淑琴. 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J],职业(下旬),2012(07).
[3] 童春香. 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初探[J],成才之路,2011(21).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實效性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德育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导向和保障的重要作用。中职学校在招生时往往考虑到生源的问题,因此学生中文化底子差的学生较多,他们在初中阶段大多都养成了散漫、学习积极性差、自我中心意识不强等不良习惯。所以,对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班主任在德育培养的各个阶段也就成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其工作实效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中职学校德育建设的健康发展。可见,在中职学校如何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出当代优秀人才,是需要教师及班主任深思的问题。笔者就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针对性的梳理了几点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手段。
1 高尚的师德及关爱是班主任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
1.1 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平时的言行,学生都会争相效仿,对学生塑造自我形象的意识起着牵引作用。因此,教师只有不断的修其身、重其德,全方面的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水平,才能在班主任工作中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
1.2 懂得关心学生
“大爱无疆”的思想应当渗透到班主任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因为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班主任只有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并关怀学生的生命成长,建立起牢固的师生关系,才能从学生心灵世界中影响到他们,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同时,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在学习上热心的帮助和指导他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无私,共同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良好氛围,为德育工作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优化教育模式,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及管理的能力
当代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居多,其意识显得极为独立,对此,班主任必须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我教育、正确评价的习惯。
2.1 优化规章制度,使其有章可循
制度的建立能够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当班集体建立之初,首先要完善的就是班级班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中有章可循,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纪律的不可缺失。而班规的制度化应当与校规保持一致,共同促进中职教育整体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结合本班级的实际情况而定,要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所以,最好是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办法,使学生加以认同并乐于接受,以此激励学生自觉管理班集体的欲望。其次,班规的效力要能体现出奖优罚劣的特点,对学生所做的良好行为要公开的承认并加以表扬,这样就有利于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生中建立;对违反班规的行为,应适当进行惩处,以此让生明白偏离的价值观是不适合社会发展的。
2.2 优化班级干部,共同管理班级
班主任工作是极其繁杂的,再说班主任又担负着相当重的教学任务,凡事都加以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还得有赖于班主任如何选择学生作为自身的得力助手。
新班级建立之后,班主任应当结合学生日常行为分辨出适合于班级管理的学生加以培养,并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乐于为同学服务,擅于管理班级,学生乐于接受的班级干部。只有这样的班干部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一旦有了适合的班干部,班主任的工作不再是事必躬亲,而是应当敢于和善于放手给班干部进行日常工作的管理。而班主任所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尺度,在大是大非面前严格把关,放手让学生施展自身的才能,维护班干部管理工作的威信,在学生与班干部之间搭起互相交流的平台。
2.3 赏识学生,有效的转化后进生
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其本身就是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人性对“赏识”的渴求。班主任的工作应当面向所有学生,能够用差异性的视角审视学生,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后进生的成长中应该投以更多的关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不厌其烦的加以赞赏,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勇气和信念。同时,班主任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在情感的引导下缩小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这样才有利于后进生向好的方向转化。对不太遵守纪律,但又聪明伶俐、管理能力强的后进生来说,班主任应当敢于委以重任,如,积极推选为班级干部,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管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承认并接受自己特有的价值。
总之,班主任工作要开展得好,除了教师本身的“修其身”之外,还得有班主任老师乐于奉献的爱心,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意识及对学生赏识并委以重任的良苦用心。只有这样,优秀的班主任工作才能在中职学校中扎根成长,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陈铁军. 让爱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J],职业,2010(06).
[2] 农淑琴. 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J],职业(下旬),2012(07).
[3] 童春香. 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初探[J],成才之路,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