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智体美以德育为先。构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加强素质教育,是被实践证明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
一、深化思想认识是构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长效机制的前提
“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认识是走向成功的开端”,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切实加大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力度。
1.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素质、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是未来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是党和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兴,则党兴、国兴。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要把更多的优秀学生凝聚并吸引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光荣而艰巨,责任重大而紧迫。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实践证明,以党建为核心来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有效,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增强学生党建工作规范性和科学性的需要。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重视高知识群体、发展青年党员工作,这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而当前高校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要注意理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性,不断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性。
4.保证发展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也随之迅速扩大,但是,高校学生党员数量却不够多,学生党员数占在校学生数的比例也不够高,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员的数量及其占学生数的比例普遍较低,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十分薄弱,这与党的建设在高校学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要把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坚持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按程序办事,不降低标准。但是,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坐等上门,而要尊重学生的政治热情,保护学生的入党积极性。
二、强化教育培养是构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长效机制的关键
1.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要行动快。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的教育培养要关口前移,坚持早启蒙、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契机,党组织面向全体新生组织安排“青年学生的人生设计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主题报告,激发新生入党热情,引导新生认识自我,关心政治。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兼任新生班主任助理和辅导员助理,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要求班主任助理或辅导员助理到新生班级开展学生党建、人际交往、专业学习、考研就业等宣讲活动,帮助新生了解入党申请书的写法、入党程序和学生党员行为规范,吸引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形成规模较大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夯实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奠基之石。
2.把“学党章、学理论”小组建在班上,要悉心指导。形成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之后,党组织要尽快将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有培养发展前途的学生确定为培养对象。以培养对象为骨干,在班级成立“学党章、学理论”双学小组,党组织和负责该班学生党建工作的培养联系人要指导帮助双学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和活动方案,指导培养对象撰写思想汇报,及时开展心得体会交流并进行经验总结,主动为双学小组提供学习资料并确保人手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还要对双学小组开展活动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进行系列党课教育,要体现针对性。
在班级开展双学活动的基础上,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进行系列党课教育十分必要。对系列党课教育的内容安排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联系形势政策、国情校情,链接社会热点难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行为实际,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确定若干个专题报告。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勇敢地剖析自身存在的缺点和弱点,自觉地查找与先进人物、合格党员之间的差距,明确地树立近期以及长远的奋斗目标,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心态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对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的培养和培训要加快,要突出系统性。
对于进步较快、综合素质较高的培养对象,党组织要及时将其遴选进重点培养对象队伍加快培养。对重点培养对象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联系人和组织员要约其谈话,交给适当的工作任务,吸收参加党内的重要活动。党组织要及时在重点培养对象中研究确定发展对象,通过院系党校对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通过培训,帮助重点培养对象和发展对象全面了解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制度、纪律、作风与历史,了解党员的条件、权利与义务,了解入党的手续与程序,从而端正入党动机,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真正在思想上入党。
3.对学生入党后加强思想教育,要凸显先进性。对学生入党后的教育重视不够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少数学生党员在入党前表现稳重成熟,但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违法违纪。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党员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对其他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党组织必须要坚持全程培养,把学生入党前、入党中与入党后的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党的先进性教育,通过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参加学生党员培训班学习、撰写思想汇报、兼任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等方式,给学生党员安排一定的党内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细化规章制度是构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长效机制的保障
“天才固然可贵,但是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加可贵”,建立健全并完善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各项制度至关重要。
1.评议制度。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必须要重视入党学生的群众基础。要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在党员班主任或负责该班发展党员工作培养联系人的具体指导下,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每学期对申请入党的学生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将评议结果作为团组织推优入党和学生党支部研究确定培养对象、重点培养对象和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以切实增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透明度。
2.推荐制度。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推荐优秀团员入党是团章所规定的基层团组织的任务之一。院系一级团组织要在班级团支部评议的基础上,与负责该班发展党员工作的培养联系人讨论协商并提出培养对象、重点培养对象和发展对象初步名单,将条件成熟的优秀共青团员推荐给学生所在党支部考察,以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作用。
3.考核制度。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考察,是保证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培养联系人要对培养对象的思想、学习、生活、奖惩、培训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充分吸取培养对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级同学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象的初步人选报学生所在党支部研究,以更加有利于学生所在党支部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表现。
4.预审制度。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要避免不正之风,就必须抓好预审关。对于未被列入组织发展计划、培养考察期不到一年、学习成绩在班级中等以下、受到校规校纪处理、政审材料不全或没有党校结业证书的培养对象实行一票否决,均不得作为发展对象,以有效防止忽视标准搞盲目发展、人情发展或突击发展。
5.公示制度。对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进行公示,是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举措。要将发展对象的姓名、年龄、申请入党时间、确定为培养对象时间、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培训、奖惩等情况在师生流动性较大的宣传橱窗、公告栏或校园网公布,扩大知晓率,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对反映的情况要及时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正式发展。
6.检查制度。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必须要经得起检查,这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院系一级党组织和组织员要根据规章制度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各种材料逐项对照,检查是否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并做到手续齐全。党委组织部门要把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纳入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的考核指标,并与奖惩挂钩,组织院系一级党组织进行自查与互查,促进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深化思想认识是构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长效机制的前提
“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认识是走向成功的开端”,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切实加大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力度。
1.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素质、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是未来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是党和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兴,则党兴、国兴。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要把更多的优秀学生凝聚并吸引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光荣而艰巨,责任重大而紧迫。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实践证明,以党建为核心来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有效,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增强学生党建工作规范性和科学性的需要。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重视高知识群体、发展青年党员工作,这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而当前高校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要注意理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性,不断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性。
4.保证发展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也随之迅速扩大,但是,高校学生党员数量却不够多,学生党员数占在校学生数的比例也不够高,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员的数量及其占学生数的比例普遍较低,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十分薄弱,这与党的建设在高校学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要把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坚持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按程序办事,不降低标准。但是,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坐等上门,而要尊重学生的政治热情,保护学生的入党积极性。
二、强化教育培养是构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长效机制的关键
1.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要行动快。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的教育培养要关口前移,坚持早启蒙、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契机,党组织面向全体新生组织安排“青年学生的人生设计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主题报告,激发新生入党热情,引导新生认识自我,关心政治。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兼任新生班主任助理和辅导员助理,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要求班主任助理或辅导员助理到新生班级开展学生党建、人际交往、专业学习、考研就业等宣讲活动,帮助新生了解入党申请书的写法、入党程序和学生党员行为规范,吸引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形成规模较大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夯实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奠基之石。
2.把“学党章、学理论”小组建在班上,要悉心指导。形成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之后,党组织要尽快将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有培养发展前途的学生确定为培养对象。以培养对象为骨干,在班级成立“学党章、学理论”双学小组,党组织和负责该班学生党建工作的培养联系人要指导帮助双学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和活动方案,指导培养对象撰写思想汇报,及时开展心得体会交流并进行经验总结,主动为双学小组提供学习资料并确保人手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还要对双学小组开展活动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进行系列党课教育,要体现针对性。
在班级开展双学活动的基础上,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进行系列党课教育十分必要。对系列党课教育的内容安排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联系形势政策、国情校情,链接社会热点难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行为实际,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确定若干个专题报告。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勇敢地剖析自身存在的缺点和弱点,自觉地查找与先进人物、合格党员之间的差距,明确地树立近期以及长远的奋斗目标,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心态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对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的培养和培训要加快,要突出系统性。
对于进步较快、综合素质较高的培养对象,党组织要及时将其遴选进重点培养对象队伍加快培养。对重点培养对象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联系人和组织员要约其谈话,交给适当的工作任务,吸收参加党内的重要活动。党组织要及时在重点培养对象中研究确定发展对象,通过院系党校对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通过培训,帮助重点培养对象和发展对象全面了解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制度、纪律、作风与历史,了解党员的条件、权利与义务,了解入党的手续与程序,从而端正入党动机,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真正在思想上入党。
3.对学生入党后加强思想教育,要凸显先进性。对学生入党后的教育重视不够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少数学生党员在入党前表现稳重成熟,但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违法违纪。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党员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对其他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党组织必须要坚持全程培养,把学生入党前、入党中与入党后的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党的先进性教育,通过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参加学生党员培训班学习、撰写思想汇报、兼任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等方式,给学生党员安排一定的党内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细化规章制度是构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长效机制的保障
“天才固然可贵,但是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加可贵”,建立健全并完善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各项制度至关重要。
1.评议制度。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必须要重视入党学生的群众基础。要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在党员班主任或负责该班发展党员工作培养联系人的具体指导下,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每学期对申请入党的学生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将评议结果作为团组织推优入党和学生党支部研究确定培养对象、重点培养对象和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以切实增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透明度。
2.推荐制度。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推荐优秀团员入党是团章所规定的基层团组织的任务之一。院系一级团组织要在班级团支部评议的基础上,与负责该班发展党员工作的培养联系人讨论协商并提出培养对象、重点培养对象和发展对象初步名单,将条件成熟的优秀共青团员推荐给学生所在党支部考察,以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作用。
3.考核制度。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考察,是保证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培养联系人要对培养对象的思想、学习、生活、奖惩、培训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充分吸取培养对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级同学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象的初步人选报学生所在党支部研究,以更加有利于学生所在党支部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表现。
4.预审制度。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要避免不正之风,就必须抓好预审关。对于未被列入组织发展计划、培养考察期不到一年、学习成绩在班级中等以下、受到校规校纪处理、政审材料不全或没有党校结业证书的培养对象实行一票否决,均不得作为发展对象,以有效防止忽视标准搞盲目发展、人情发展或突击发展。
5.公示制度。对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进行公示,是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举措。要将发展对象的姓名、年龄、申请入党时间、确定为培养对象时间、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培训、奖惩等情况在师生流动性较大的宣传橱窗、公告栏或校园网公布,扩大知晓率,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对反映的情况要及时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正式发展。
6.检查制度。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必须要经得起检查,这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院系一级党组织和组织员要根据规章制度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各种材料逐项对照,检查是否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并做到手续齐全。党委组织部门要把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纳入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的考核指标,并与奖惩挂钩,组织院系一级党组织进行自查与互查,促进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