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异氟醚麻醉对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8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腹主动脉置换术,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七氟醚组,各40例,记录入手术室时、切皮时、进入腹腔时及手术结束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检测切皮时、手术结束时、术后2h及术后4h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结果 异氟醚组心血管不良事件(52例)与七氟醚组(65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腹腔时异氟醚组HR[(63.5 ±5.0)次/分]及MAP[(84.3±3.9)mmHg(1 mmHg=0.133 kPa)]高于七氟醚组[(59.5±5.0)次/分及(78.4±4.1) mmHg,P<0.05],手术结束时异氟醚组MAP[(73.8±3.1) mmHg]高于七氟醚组[(70.8±5.8) mmHg,P<0.05];手术结束时异氟醚组cTnⅠ[(0.99±0.22) μg/L]低于七氟醚组[(1.17±0.29) μg/L,P<0.05],术后2h异氟醚组CK-MB[(2.33 ±0.67) U/L]和cTnⅠ[(1.03 ±0.31) μg/L]低于七氟醚组[(2.98 ±0.36) U/L和(1.38±0.33) μg/L,P<0.05],术后4h异氟醚组CK-MB[(3.09±0.51) U/L和cTnⅠ[(1.15 ±0.42) μg/L]也低于七氟醚组[(5.87 ±0.23) U/L和(1.53 ±0.62) μg/L,P <0.05].结论 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行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时,麻醉药物异氟醚具有较好的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异氟醚对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摘 要】
: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异氟醚麻醉对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8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腹主动脉置换术,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七氟醚组,各40例,记录入手术室时、切皮时、进入腹腔时及手术结束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检测切皮时、手术结束时、术后2h及术后4h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
【机 构】
: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出 处】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1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微小RNA-363(miR-363)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及迁移的调控,并探讨其影响VSMCs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 30 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原代培养的人VSMCs表型转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miR-363含量变化.miR-363模拟物及阴性对照(miR-NC)转染VSMCs,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Tran
肾细胞癌(RCC)简称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 ~3%,是致死率最高的泌尿系统肿瘤.肾癌在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中分列第6和第8位,而且肾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约2.5%的速度上升[1].肾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约30%患者就诊时已是转移性肾癌.对于早期的局限性肾癌,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但是约30%的局限性肾癌患者会在术后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转移性肾癌的预后很差,而且对放疗、
期刊
目的 探讨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和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tathmin和Pin1的表达水平.结果 Stathm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5.79%(50/76),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34.21% (26/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转移的作用.方法 收集156例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胃癌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法检测胃癌患者和以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的血清OPN的含量,以胃癌患者中OPN的含量中位数来分组,以高于中位数浓度组为高浓度组,低于中位数浓度组为低浓度组,研究术前OPN浓度与术后胃癌复发及转移之间的关系;采用Westem blot法检测高浓度组癌细
小肝细胞样前体细胞(SHPCs)是一种只能向肝细胞分化的单潜能肝干细胞,体外培养及体内移植均有着强大的增殖分化潜能[1-2].本研究旨在建立大鼠小肝细胞样前体细胞模型.一、材料与方法倒千里光硷(Sigma公司)溶液腹腔内注射(30 mg/kg,2次,间隔2周),第2次给药后于第5周2/3肝切除建立健康雄性Wistar大鼠SHPCs模型,改进Seglen胶原酶(0.05%,Ⅰ型胶原酶,Sigma公司
期刊
目的 观察IKB激酶B(IKKβ)小干扰RNA(siRNA)对耐替莫唑胺(TMZ)的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IKKβ siRNA增敏耐药细胞TMZ化疗的机制。方法构建人胶质瘤耐药细胞株TR-U251和TR-LN22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50μmol/LIKβsiRNA转染组、低浓度IC20 TMZ治疗组以及50μmol/LIKKβsiRNA+IC2。TMZ联合治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期刊
目的 检测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和SIA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3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phA2和SIAH2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phA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5.90%比12.05%,P<0.01),SIAH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7.47%比16.87%,P
目的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转录因子(Gli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0例肺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的Gli1蛋白的表达,并对肺腺癌组中Gli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40例肺腺癌组织中的Gli1阳性率为100%,40例癌旁组织中的Gli1阳性率为0,两组Gli1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
目的 探讨Notch1和Notch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60例NSCLC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otch1和Notch3在其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Notch1和Notch3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3.3%和76.7%)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30.0%和26.7%,P<0.05).N
一些基因是结直肠癌的易感基因,转化生长凶子(TGF)-β1作为TGF-β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员,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2].我们通过Meta分析,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