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学生在职场中时常遭遇挫折感,影响了其就业稳定性与职业发展。通过聚焦引发高职学生职场挫折感的因素,从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四方联动的角度提出增强高职生应对职场挫折能力的对策,从而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质量。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职场挫折;应对能力;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90-02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在办学上更加贴合市场需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面向各行各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既是学生个人成才的愿望,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是党和国家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但根据现实情况来看,高职生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职场中也时常遭遇挫折,影响了学生就业稳定性与职业发展[1]。因而,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并提升学生应对职场挫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引发高职生职场挫折感的因素
(一)对职场环境、薪资等期望过高而存在心理落差
受到各类宣传引导、社会攀比的影响,很多高职生把拿高薪、吹空调、坐办公室等看作理想中的“体面就业”,而对基层一线的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对自身能力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走上工作岗位,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想象存在差异,学生就会感到失望,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进而产生挫折感。
(二)不能胜任工作
高职生从学校到职场,空间位置转换很快,但思维模式并不总是能快速转变。在学校,学生生活相当简单规律,不懂就可以问。在职场,领导和同事讲究的是效率和结果,工作很多时候全靠自觉和主动。离开了教师的指导与督促,不少高职生到了职场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工作不知道怎么开展,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三)处理不好职场人际关系
相比校园里的人际关系,职场关系明显复杂一些。刚入职的高职学生既要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一起工作,还要處理和领导、同事、客户之间的多重关系,既要考虑沟通的方式和态度,还要注意沟通的场合和禁忌。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职场新人极有可能犯错,产生懊悔、自责等挫折感。
(四)没有工作成就感
在学校,高职生所受到的正面激励比较多,即使犯错也顶多被批评教育而已。在职场,纪律和赏罚要严格得多,加上初入职场对工作的熟练度不高等,高职生出现工作失误可能被“暴批”甚至斥责、罚款、扣工作奖金,内心更加渴望得到认可与肯定。如果熟悉职场之后,他们还没有为组织创造绩效,没有找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存在感,也会产生挫败感甚至离职。
二、提升高职学生职场挫折应对能力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1.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
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对高职学生顺利应对职场挫折非常重要,目标一旦确立,犹如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人就会生出调节和支配自己新行动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排除挫折和干扰,向着目标努力。学校可以一方面切实发挥好职业(就业)规划课程或讲座的作用,教会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的方法;另一方面要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导航学长或专业教师,加强对学生制定、完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与督促,确保做到人人有规划、个个有目标。
2.帮助学生建立比较符合实际的职场预期
首先,学校要继续发挥好典型引路的作用,在学生中开展好优秀毕业生的宣传,把榜样的考量着重点不仅仅放在薪资、公司名气等条件上,而是更着眼于学生专业价值的实现、服务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体现上。其次,要在专业认知教育、教育教学中,不断向学生传输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的理念,强化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只要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要的职业就是最有意义的职业,也是能够实现个人价值、获得卓越成就的职业,引导学生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致力于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卓越,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2]。再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差异,特别是引导后进的学生去坦然面对自己与其他同学间存在的知识结构、能力禀赋等方面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全面剖析自己,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确立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和目标,增强克服职场上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最后,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专业教学或实践(≤1个月),让学生对职场有更合理认识。通过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知实践、专业实习等,以准员工的规范要求学生,让学生提前体验真实的职场,才能打消学生对职场的理想化认识,让学生对职场有比较真实、客观、全面的了解,从而减少因心理落差而产生的职业挫折感。
3.将职场规范与要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高职学生进入职场后,不适应,甚至产生挫折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与职场存在较大不同,对学生的要求和规范存在差异,故而学生初入职场会“水土不服”。为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学校应当将核心职业规范,如诚信、负责、守时、整洁、礼仪、有效沟通、协作等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逐渐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样,具备了基本职场素质和规范的学生,真正进入职场后,就习惯成自然,如鱼得水了。 4.将挫折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
在学校里,老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好与坏、是否违反校规。学习好的学生在老师眼中一切都是好的,获得的荣誉也多,这一类学生常常因此过高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一旦外界的评价与自我評价不符,面对突发事件又超出自己实际应对能力时,就会自信力暴跌、受挫不振。而学习差、经常受批评的学生虽然抗压能力强,但平时自信力不足,遇到挫折特别是在学习方面的挫折也容易失去战胜挫折的勇气。学校要将挫折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面对困难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1)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直面竞争与失败的健康心理,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2)适当培养学生的“钝感力”,即用一种“迟钝”的态度来对待挫折,不反抗、不顶撞、不抱怨,不纠结敏感,眼睛向前看,保持内心状态的平稳,继续认真做好手头的事,以行动赢得他人的认可。(3)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引导和疏解方法,主动预防挫折后情绪低落和消沉。
5.尽量安排学生集中实习就业
高职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大多在企业一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应当尽量邀请有实力吸纳较多学生实习就业的对口企业入校招聘,安排学生集中实习就业,这样既便于实习就业管理,又有利于学生之间开展交流沟通,互相鼓励,提供职场支持。
6.加强家校、校企联系,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指导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家校、校企联系,指导教师、家长、企业师傅都要知晓学生职业规划、目标和实习就业情况,从而共同关注关心学生在职场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校内实习指导老师要切实担负起指导责任,关心关注学生的职场适应情况,积极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实现在职场的顺利发展。
(二)企业层面
1.开展好新入职学生岗前职业培训
实践发现,企业岗前培训和入职辅导做的好企业,学生实习之后留下来的比例相对较高。学生初到企业,在行为上会比较谨慎,心理也趋于敏感,既有莫名的期待,又有彷徨不安。为帮助新入职者尽快熟悉并融入环境,企业应安排合理的岗前职业培训,让新入职者明确理解他所任岗位的基本工作任务及范畴,帮助新入职者熟悉工作责任与业务流程,不要让他在“做什么?怎么做?”的迷茫中停留太久。
2.为新入职的高职学生配备企业师傅
为帮助新入职的学生创造绩效,企业应当安排为新员工明确一名企业师傅,由他指引新入职者工作地点与工具,介绍与他工作有联系的相关同事,了解他所关心的问题,把企业文化与经营情况做一个概览性的介绍等。同时,引导并帮助新进职场的学生完成一些相对独立的任务,进而产生实际业绩,让入职者一步步地感受到他所任的新岗位的自我存在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被肯定,理解公平的职业发展规则,相信企业的诚信与未来等。
3.成立职场互助小组
企业可以在同一批入职的员工中成立职场互助小组,定期组织一些交流活动,让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与心得,分享成功与失败,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共同成长进步。
(三)家庭层面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为孩子提供积极正面的支持。家作为我们每个人避风的港湾,家人在我们克服困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家长一定要用正直、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孩子,以自己好的职业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引导孩子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其次,家长要合理面对现实,理性对待孩子所选择与从事的职业,不盲目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攀比,更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让孩子放弃适合自己的专业,要支持和鼓励孩子立足基层,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思路。最后,家长要与学校相互配合,将孩子的思想变化、性格特点与教师及时沟通,同时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既帮助孩子更好地全面发展,又能及时为孩子解难解惑,帮助孩子走好职业发展之路。
(四)社会层面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而大多数高职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在基层一线。但现今社会价值导向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票子、车子、房子”等物质标准上,导致学生在实习就业时也会有盲目攀比物质条件而不认真审视自身能力与个人定位,造成学生职业目标不明晰。新时代更要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导向作用,引导高职学生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依托劳模(工匠)工作室,让劳模(工匠)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尽心帮助一线青年职工学习技能,拓宽员工的上升渠道和自我价值体现空间,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为企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赵丽萍,孔凡菊,宋永利,等.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141-142.
[2]邢秀兰.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12-115.
编辑 陈鲜艳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职场挫折;应对能力;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90-02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在办学上更加贴合市场需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面向各行各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既是学生个人成才的愿望,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是党和国家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但根据现实情况来看,高职生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职场中也时常遭遇挫折,影响了学生就业稳定性与职业发展[1]。因而,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并提升学生应对职场挫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引发高职生职场挫折感的因素
(一)对职场环境、薪资等期望过高而存在心理落差
受到各类宣传引导、社会攀比的影响,很多高职生把拿高薪、吹空调、坐办公室等看作理想中的“体面就业”,而对基层一线的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对自身能力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走上工作岗位,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想象存在差异,学生就会感到失望,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进而产生挫折感。
(二)不能胜任工作
高职生从学校到职场,空间位置转换很快,但思维模式并不总是能快速转变。在学校,学生生活相当简单规律,不懂就可以问。在职场,领导和同事讲究的是效率和结果,工作很多时候全靠自觉和主动。离开了教师的指导与督促,不少高职生到了职场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工作不知道怎么开展,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三)处理不好职场人际关系
相比校园里的人际关系,职场关系明显复杂一些。刚入职的高职学生既要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一起工作,还要處理和领导、同事、客户之间的多重关系,既要考虑沟通的方式和态度,还要注意沟通的场合和禁忌。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职场新人极有可能犯错,产生懊悔、自责等挫折感。
(四)没有工作成就感
在学校,高职生所受到的正面激励比较多,即使犯错也顶多被批评教育而已。在职场,纪律和赏罚要严格得多,加上初入职场对工作的熟练度不高等,高职生出现工作失误可能被“暴批”甚至斥责、罚款、扣工作奖金,内心更加渴望得到认可与肯定。如果熟悉职场之后,他们还没有为组织创造绩效,没有找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存在感,也会产生挫败感甚至离职。
二、提升高职学生职场挫折应对能力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1.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
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对高职学生顺利应对职场挫折非常重要,目标一旦确立,犹如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人就会生出调节和支配自己新行动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排除挫折和干扰,向着目标努力。学校可以一方面切实发挥好职业(就业)规划课程或讲座的作用,教会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的方法;另一方面要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导航学长或专业教师,加强对学生制定、完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与督促,确保做到人人有规划、个个有目标。
2.帮助学生建立比较符合实际的职场预期
首先,学校要继续发挥好典型引路的作用,在学生中开展好优秀毕业生的宣传,把榜样的考量着重点不仅仅放在薪资、公司名气等条件上,而是更着眼于学生专业价值的实现、服务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体现上。其次,要在专业认知教育、教育教学中,不断向学生传输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的理念,强化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只要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要的职业就是最有意义的职业,也是能够实现个人价值、获得卓越成就的职业,引导学生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致力于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卓越,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2]。再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差异,特别是引导后进的学生去坦然面对自己与其他同学间存在的知识结构、能力禀赋等方面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全面剖析自己,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确立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和目标,增强克服职场上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最后,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专业教学或实践(≤1个月),让学生对职场有更合理认识。通过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知实践、专业实习等,以准员工的规范要求学生,让学生提前体验真实的职场,才能打消学生对职场的理想化认识,让学生对职场有比较真实、客观、全面的了解,从而减少因心理落差而产生的职业挫折感。
3.将职场规范与要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高职学生进入职场后,不适应,甚至产生挫折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与职场存在较大不同,对学生的要求和规范存在差异,故而学生初入职场会“水土不服”。为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学校应当将核心职业规范,如诚信、负责、守时、整洁、礼仪、有效沟通、协作等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逐渐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样,具备了基本职场素质和规范的学生,真正进入职场后,就习惯成自然,如鱼得水了。 4.将挫折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
在学校里,老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好与坏、是否违反校规。学习好的学生在老师眼中一切都是好的,获得的荣誉也多,这一类学生常常因此过高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一旦外界的评价与自我評价不符,面对突发事件又超出自己实际应对能力时,就会自信力暴跌、受挫不振。而学习差、经常受批评的学生虽然抗压能力强,但平时自信力不足,遇到挫折特别是在学习方面的挫折也容易失去战胜挫折的勇气。学校要将挫折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面对困难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1)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直面竞争与失败的健康心理,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2)适当培养学生的“钝感力”,即用一种“迟钝”的态度来对待挫折,不反抗、不顶撞、不抱怨,不纠结敏感,眼睛向前看,保持内心状态的平稳,继续认真做好手头的事,以行动赢得他人的认可。(3)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引导和疏解方法,主动预防挫折后情绪低落和消沉。
5.尽量安排学生集中实习就业
高职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大多在企业一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应当尽量邀请有实力吸纳较多学生实习就业的对口企业入校招聘,安排学生集中实习就业,这样既便于实习就业管理,又有利于学生之间开展交流沟通,互相鼓励,提供职场支持。
6.加强家校、校企联系,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指导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家校、校企联系,指导教师、家长、企业师傅都要知晓学生职业规划、目标和实习就业情况,从而共同关注关心学生在职场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校内实习指导老师要切实担负起指导责任,关心关注学生的职场适应情况,积极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实现在职场的顺利发展。
(二)企业层面
1.开展好新入职学生岗前职业培训
实践发现,企业岗前培训和入职辅导做的好企业,学生实习之后留下来的比例相对较高。学生初到企业,在行为上会比较谨慎,心理也趋于敏感,既有莫名的期待,又有彷徨不安。为帮助新入职者尽快熟悉并融入环境,企业应安排合理的岗前职业培训,让新入职者明确理解他所任岗位的基本工作任务及范畴,帮助新入职者熟悉工作责任与业务流程,不要让他在“做什么?怎么做?”的迷茫中停留太久。
2.为新入职的高职学生配备企业师傅
为帮助新入职的学生创造绩效,企业应当安排为新员工明确一名企业师傅,由他指引新入职者工作地点与工具,介绍与他工作有联系的相关同事,了解他所关心的问题,把企业文化与经营情况做一个概览性的介绍等。同时,引导并帮助新进职场的学生完成一些相对独立的任务,进而产生实际业绩,让入职者一步步地感受到他所任的新岗位的自我存在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被肯定,理解公平的职业发展规则,相信企业的诚信与未来等。
3.成立职场互助小组
企业可以在同一批入职的员工中成立职场互助小组,定期组织一些交流活动,让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与心得,分享成功与失败,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共同成长进步。
(三)家庭层面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为孩子提供积极正面的支持。家作为我们每个人避风的港湾,家人在我们克服困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家长一定要用正直、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孩子,以自己好的职业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引导孩子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其次,家长要合理面对现实,理性对待孩子所选择与从事的职业,不盲目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攀比,更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让孩子放弃适合自己的专业,要支持和鼓励孩子立足基层,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思路。最后,家长要与学校相互配合,将孩子的思想变化、性格特点与教师及时沟通,同时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既帮助孩子更好地全面发展,又能及时为孩子解难解惑,帮助孩子走好职业发展之路。
(四)社会层面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而大多数高职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在基层一线。但现今社会价值导向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票子、车子、房子”等物质标准上,导致学生在实习就业时也会有盲目攀比物质条件而不认真审视自身能力与个人定位,造成学生职业目标不明晰。新时代更要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导向作用,引导高职学生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依托劳模(工匠)工作室,让劳模(工匠)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尽心帮助一线青年职工学习技能,拓宽员工的上升渠道和自我价值体现空间,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为企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赵丽萍,孔凡菊,宋永利,等.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141-142.
[2]邢秀兰.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12-115.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