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c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人文素养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显得十分重要。以讨论为主要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经典阅读体验和文化实践,是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讨论法;经典阅读;实践教学
  21世纪以来,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与挑战,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办法加强人文教育,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然而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以专业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教学以灌输式和讲解式为主。忽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忽视了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 运用讨论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授课时数有限,一般为36学时左右。这样一来,《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和学生商讨,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志趣,确定授课内容。在第一次授课时,教师就这些专题内容进行概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题。同时鼓励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对传统文化的探讨难免有畏难心理,不知从何入手。因此教师的问题就要难易得当,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也可以鼓励学生组成三到四人的学习讨论小组。小组成员一起收集资料。进入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此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之间互问互答,互相补充,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 运用多媒体,优化课程教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让学生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和直观形象等特点,教師可以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媒体的演示,让中国文化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提高了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教师要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之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真谛。比如讲解中国思想文化,可以观看《百家讲坛》名家讲授来领悟大家思想之美;讲授器物文化是可以要求学生课外观看《探索发现》栏目,增加感性直观的认知;讲授茶文化可以推荐观看浙江大学公开课视频《茶文化与茶健康》,增加茶文化知识;讲授古代建筑文化,可以推荐大型纪录片《故宫》。近年来,随着成语、汉字的诗歌、谜语、电视节目内容的出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多档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轮番登场,通过大众传媒使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组织学生观看这类节目,及时复习,及时传授相关知识,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三、 重视国学经典阅读,提升学生文化涵养
  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使学生全面、深刻领会中国文化精神实质。因此,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电脑网络阅读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譬如《诗经》《论语》《孟子》《周易》《左传》《道德经》《史记》等是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之作。阅读国学经典时要坚持先易后难。一开始可以读和学过的文言文难度相近的《论语》《孟子》《三字经》,再读《诗经》《左传》《道德经》等,最后再来读《周易》。学生从古代文学、古代哲学、古代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和代表作品的影响中,了解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借鉴前人文化成果的同时,思考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加强传统文化实践,弘扬中国文化传统
  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当地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家乡古迹,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的活动。我在教学实践中,就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组织形式参观缙云仙都黄帝祠宇,探寻黄帝文化;走进青田石门洞景区,了解刘基文化的内涵;组织学生观看昆曲《牡丹亭》和话剧《牡丹亭》,领略汤显祖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博大,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其次,还可以在校园中开设传统文化专题活动,举办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辩论、演讲等竞赛,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充分利用寒暑假的实践,要求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社会调查。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访问群众、考察古迹,收集第一手资料。积极探索“田野”考察方法,对能够反映地方历史和文化传统进行调查、访问、观察、探索。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会到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正能量,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闵海霖,疏仁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6,(17):90.
  [2]高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86.
  作者简介:
  吴军兰,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将小组合作课堂模式融入到“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数量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尤为困难。老师分配给每个学生明确的任务,他们会完成得很好,但是要两个甚至四个学生一起合作时,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怎么做。何谓合作,有沟通,有交流,能够达成一致,才叫做合作。如何达成有效的合作,又如何让小组合作课堂模式融入到“解
摘要:在传统的作文评改中,一个语文教师要评改一个班或两个班几十本甚至上百本的作文,教师在作文本中的评改意见就成了此次习作的权威意见,教师也就成了权威的代名词。可是在老师为批改作文辛苦付出的同时,学生却在拿到作文本后只是草草看看评语就不了了之,根本不会关心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按照教师的意见去修改自己的作文。久而久之使得语文教师一直被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所困,而学生也陷入怕写作文,写出的文章
摘要:通过全面解析苏东坡的黄州词,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黄州精神。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逐一分析黄州词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其词。  关键词:苏东坡;黄州词;黄州精神;解析  文章解读了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时创作的几个作品,全面揭示了苏东坡的人格。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回归平淡时依旧可以笑看世界,为人处世宠辱不惊、心胸豁达、不执著一些琐碎之事。黄州是苏东坡人生的转折点,其中的心酸痛苦可想而知,正
回质是改善吸附循环性能的重要手段。根据工况的不同,简单回质过程可能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研究表明,回质过程大幅度提高了每循环制冷量;回质回热复合循环具有较高的性能系数;回质
摘要: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是小学作文训练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紧密相联的。然而有些教师只重视了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却忽视了作文的讲评,结果是收效甚微,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很慢。因此,我认为更要重视作文的讲评,因为作文的讲评是对学生习作训练情况进行的评议和总结,又为今后作文指明了努力方向。因此,在作文讲评时应注重“即时性、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多样性和延续性”,要努力提高作文讲评的效益。  关键
前言天津新港位于渤海湾西顶端,是在1/1000~1/3000的淤泥质浅滩上开挖的人工港,滩面泥沙中值位径0.004~0.005毫米。天津新港的回淤研究自建国初期即开始,随着港口的建设和发展
会议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汉语国际教师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汉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本文以鞍山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探索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有效解决当前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提供思路。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1 2 X”模式  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
应用能量法计算转动薄园筒的自然频率,采用Flugg-Lurye-Byre的应变对位移的关系式计算变形能,以未转动时园筒的振型函数作为转动时的振型函数,从导出的六阶频率方程求出各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