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好深度报道是全媒体时代纸媒的重要出路之一。虽然地方晚报受到地域、题材等的限制,但如认真琢磨,仔细打磨,同样可以做好深度报道。笔者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例,为地方晚报做好深度报道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地方晚报;深度报道
因为写就一些优秀的深度报道,一些记者被受众广为知晓;因为有精彩的深度报道,一些报纸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依旧有一群固定的读者。某种程度上,深度报道的好评度成为了一个影响媒体好评度的重要因素,甚至成为了全媒体时代纸媒的重要出路之一。
只是,不同于一些因深度报道而闻名的报纸,地方晚报在做深度报道时受到地域和题材等的限制。但笔者认为,只要认真琢磨,仔细打磨,同样可以做好深度报道。笔者就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例,谈谈地方晚报应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抽丝剥茧拎“重点”
一项新政策的实施,最能影响到哪些人?有什么实施细则?一个会议召开,最值得关注的是什么?将对市民生活产生何种影响?一个社会现象摆在面前,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读者最关心的是什么?……在笔者看来,这些关于“最”的问号就是需要深度报道回答的。也就是说,做深度报道,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做一个材料的整理分析工作,帮助读者从众多的信息中抽丝剥茧,找到最核心的内容。
比如,每年各地“两会”召开时是当地报纸采编人员最忙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同于一般的市民,我们“看”两会是需要带着思考去看的,洋洋洒洒数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哪些“新词”,对于老百姓来说,将会有哪些“新变化”,等等。这些内容将成为我们做深度报道最好的题材,也是读者最想看到的。
再比如笔者所在城市被广泛关注的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工程,当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后,其中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记者经过整理分析,最终拎出来的都是“干货”:计划什么时候开建,总工期多长,沿途设置哪些站点,建成后全程需要多长时间……这些内容都是读者最为关心的,报道刊出后自然广受读者好评。
深度挖掘推“焦点”
做深度报道,不光要报道新闻事件,更要学会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学会挖掘新闻的本质,引导公众关注和思考社会焦点问题。在地方晚报工作,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习以为常”的社会新闻或者社会现象,往小了做,就只是一篇动态新闻而已,但是如果记者能够深入进去,了解前因后果,或者由点及面,或许就可以帮助读者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内容。
比如笔者所在城市的一座跨铁路桥下发生大火之后,记者没有止步于报道火灾本身,而是追问起桥下空间安全问题,兵分几路对城市中的跨线桥进行了走访,发现桥下空间暗藏廢品站、物流仓库、黑驾考培训点,极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可是,这些安全风险存在了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人管理?桥下空间究竟该如何规划?其他城市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在记者的深入采访和分析下,一个个问题被抛出来,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再举个例子。近年来,到影院看电影成为很多人的休闲方式,笔者所在的城市电影院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普通市民没有注意到的是,我们的城市中却出现了一种区域内影院集聚的状况。激烈的竞争之下,虽然各个影院展开各种营销手段,在没有现象级影片上映时,各电影院均门可罗雀难以盈利。为什么影院要扎堆经营,是利是弊?如何给影院发展找到一条新路?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将影迷、影院等方方面面的说法都进行了汇总、解读,最终报道出来,许多读者感慨,以前只觉得“这一块电影院好多”,原因后果从没有想过,报道帮助他们挖掘出了现象后值得思考的内容。
条分缕析释“疑点”
与动态新闻不同,深度报道有较大的篇幅空间,可以将很多细节问题解释清楚,这也是一些深度报道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读者读完一篇报道,所产生的困惑可以得到解答,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篇好的深度报道。
比如《安徽省食品摊贩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之后,规定食品小摊贩要去辖区食药监部门申请备案,获得经营“许可证”,那么,哪些摊贩必须办理?到哪办理?如何办理?办理流程如何?如果不按规定经营,会有什么处罚?……关心这件事的读者肯定会有这些疑问,记者的采访报道就要围绕这些疑问,给出明确的解答。
再比如电动车虽然遍及千家万户,但是市民对于如何骑乘等相关法律知识却并不了解,于是记者收集了部分市民的疑问,请交警部门予以详细解答,比如“电动车能否载人”“电动车能否像机动车一样,在机动车道内左转”“电动车可以在非机动车道逆行吗”……这些问题的解答成为了该篇报道最吸引人之处,许多编采人员自己都颇有感慨:“一直都在骑电瓶车,可看了这个报道才知道自己骑错了”。
专业研究写“看点”
一件事发生了,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对于深度报道写作来说,我们就是要把自己锤炼成“内行人”,帮助看热闹的读者找到“门道”。尤其是涉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新闻题材,我们除了要分析,还要找真正的专家来给予解读,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值得大家认真一看。
举例来说,《滁州市商业网点专业规划(2016-2030)》公布之后,由于一些内容和说法较为专业,很多读者并不能准确把握住规划的关键词,我们的采编人员就充当起了解说员,将规划中的亮点和关键词拎出来,通过“人均商业网点面积3.5㎡”“打造5个片区商业中心”“19条商业街区遍布滁城”“3类片区市场分片发展”等四个“看点”的提炼,将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文件解读成了一篇通俗的、普通读者能够读懂的新闻。
再比如“环保税”落地之后,作为第一部“绿色”税制,它出台的背景如何,在笔者所在的城市具体涉及哪些单位、税额多少、对企业影响如何、可否有免缴情形、对于城市环保有没有什么影响等等,这些内容浓缩在一篇报道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环保税”与市民生活有关的方方面面“看点”,受到读者欢迎。 对比往昔出“亮点”
新闻有时候还要在新旧情况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在深度报道的写作中,我们就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新的政策出台一段时间,我们不妨回头看一看,做个对比,看看有什么变化。
比如说,每年年初笔者所在城市的市政府会承诺为民办十件实事,那么这就是一个年初和年尾都可以关注的报道题材。年初状况如何?一年下来,有何改变?这些变化就是“亮点”。当然,有些时候,对比出来的不是“亮点”,这种情况写好了,同樣是好新闻。比如在《滁城限制养犬管理办法》实施半年之际,记者对比往日情形进行了调查走访,发现这个管理办法并没有改变养犬乱象,反而沦为一纸空文:按照规定,市民必须给宠物犬登记办证,可一万多只狗,登记办证的仅有五成,办证大厅更是门可罗雀;规定限养区内不得饲养大型、烈性犬,可事实上大型烈犬伤人事件仍时有发生;规定犬只不得进入公共场合,否则将进行处罚,可事实上,公共场合不文明遛狗情况随处可见,有关部门半年没有开出一张罚单……问题到底出在哪?是市民不理解不支持,还是管理部门不作为?这种尴尬状况究竟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篇深度报道可谓把“回头看”做到了位,该看的看了,该问的问了,最终督促有关部门拿出措施加强管理,同时呼吁市民提高素质。应该算是一篇很完整的深度报道了。
有理有据摆“观点”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有思考的报道,也是有观点的报道。这种观点,往往在采访之初就已经设定,通过记者多方面的采访予以证实或者证伪,并最终通过记者的笔端表达出来。但是如何将观点说得让读者愿意接受,这就是一门技术活了。笔者认为,同样一句话,用记者的话,不如用专家的话;用专家的话,不如用事实说话。
比如冬季防火形势严峻,记者与消防部门联系后,做了一个关于冬季家庭防火的深度报道,用了老化线路、电动车充电、忘关电热毯、煤气阀门故障等四个真实的案例介绍了防火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防火措施。这种写法就比直接用消防部门的提醒更容易让读者得到警醒。
再比如,国际残疾人日,记者关注了盲人群体的出行问题,但是怎么样体现这种困难呢?记者策划了一次体验盲人出行的活动,让参与者戴上眼罩,体验过马路、乘公交、走盲道。一番体验下来,参与者遭遇到的困难,感受到的不安,通过记者的报道体现出来,真实、生动,比堆砌数字的讲述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细节真情戳“泪点”
人是感性的,有时候仅仅因为一句话便会被触动,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便能产生深深的共鸣。这一点,在我们写人物类或者颇有些人文情怀的深度报道时就完全可以借鉴。设身处地,那些戳中自己内心的话和事,一定也会让读者有所触动,这样的内容就不妨放大了去处理,写得更细致些。
在笔者采编的稿件中,经常有这样让人心头一热的内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关于母亲节的深度报道策划,讲的是关于妈妈的唠叨,那些“眼睛离远点”“背挺起来”“一点也不胖,减什么肥”“自己当妈了,要学会做点家务”的唠叨让笔者深有感触。妈妈的爱就在这些念叨里,而我们的报道最精彩的地方也在这些念叨里。
还有一次是关于暑期记忆的策划。“50后”的回忆是洗澡摸鱼掏鸟窝、“80后”的是看电视挨了顿“混合双打”,这些细节都会让人会心一笑。这样的内容哪怕不会戳中“泪点”,也会因为它的真实和贴近性,让读者有强烈的认同感。而读者认同了,这篇报道也就成功了。
实事求是说“难点”
在深入报道一些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这种时候,我们不妨坦诚一些,把“难点”老老实实写出来:难在哪儿,为什么难,有哪些可能解决的途径。这样的报道看似没有解决问题,但是却可以引发读者和相关部门的思考,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好文章。
举例来说,在礼让斑马线的一个新闻策划中,记者从一次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入手,到事故现场和众多的斑马线前切身体会,让诸多市民和车主发出自己的声音,指出斑马线前的礼让需要制度约束,引起市民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关注,对交通管理部门斑马线上抓拍不礼让行为设施的上马起到了促进作用。
再比如,在接到一个关于在自助售货机上买到过期饮料的投诉后,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位于公共场所的很多自助售货机上既没有张贴食品经营许可证,也没有标注投诉电话,选购产品后没有票据,监管也相对缺失。还有一次,在追踪一个市民投诉快递丢失的线索过程中,记者发现,快递最后100米有着安全漏洞,随即进行了深入调查,有现象和原因分析,也有专家建议。仅仅就这两件事来说,报道都不能立刻给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报道本身却可以提醒读者自助购物和快递收发中存在的隐患,有关部门也可以由此思索加强管理的方法。
当然,深度报道要想出新出彩,提前要进行策划,采访一定要深入,最后落实到写法上,才有可能“玩出花样”。笔者所谈的这些,只是给广大的新闻采编人员提供一个探索新题材和新写法的参考途径,文无定法,深度报道亦如是。虽然受限于地方晚报的题材范围,但只要记者带着为读者服务之初心,在采访和写作中想读者所想,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考虑需求,满足需求,就一定可以写出受读者欢迎的深度报道。
(作者单位:滁州日报社)
责编:周蕾
【关键词】地方晚报;深度报道
因为写就一些优秀的深度报道,一些记者被受众广为知晓;因为有精彩的深度报道,一些报纸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依旧有一群固定的读者。某种程度上,深度报道的好评度成为了一个影响媒体好评度的重要因素,甚至成为了全媒体时代纸媒的重要出路之一。
只是,不同于一些因深度报道而闻名的报纸,地方晚报在做深度报道时受到地域和题材等的限制。但笔者认为,只要认真琢磨,仔细打磨,同样可以做好深度报道。笔者就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例,谈谈地方晚报应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抽丝剥茧拎“重点”
一项新政策的实施,最能影响到哪些人?有什么实施细则?一个会议召开,最值得关注的是什么?将对市民生活产生何种影响?一个社会现象摆在面前,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读者最关心的是什么?……在笔者看来,这些关于“最”的问号就是需要深度报道回答的。也就是说,做深度报道,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做一个材料的整理分析工作,帮助读者从众多的信息中抽丝剥茧,找到最核心的内容。
比如,每年各地“两会”召开时是当地报纸采编人员最忙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同于一般的市民,我们“看”两会是需要带着思考去看的,洋洋洒洒数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哪些“新词”,对于老百姓来说,将会有哪些“新变化”,等等。这些内容将成为我们做深度报道最好的题材,也是读者最想看到的。
再比如笔者所在城市被广泛关注的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工程,当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后,其中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记者经过整理分析,最终拎出来的都是“干货”:计划什么时候开建,总工期多长,沿途设置哪些站点,建成后全程需要多长时间……这些内容都是读者最为关心的,报道刊出后自然广受读者好评。
深度挖掘推“焦点”
做深度报道,不光要报道新闻事件,更要学会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学会挖掘新闻的本质,引导公众关注和思考社会焦点问题。在地方晚报工作,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习以为常”的社会新闻或者社会现象,往小了做,就只是一篇动态新闻而已,但是如果记者能够深入进去,了解前因后果,或者由点及面,或许就可以帮助读者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内容。
比如笔者所在城市的一座跨铁路桥下发生大火之后,记者没有止步于报道火灾本身,而是追问起桥下空间安全问题,兵分几路对城市中的跨线桥进行了走访,发现桥下空间暗藏廢品站、物流仓库、黑驾考培训点,极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可是,这些安全风险存在了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人管理?桥下空间究竟该如何规划?其他城市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在记者的深入采访和分析下,一个个问题被抛出来,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再举个例子。近年来,到影院看电影成为很多人的休闲方式,笔者所在的城市电影院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普通市民没有注意到的是,我们的城市中却出现了一种区域内影院集聚的状况。激烈的竞争之下,虽然各个影院展开各种营销手段,在没有现象级影片上映时,各电影院均门可罗雀难以盈利。为什么影院要扎堆经营,是利是弊?如何给影院发展找到一条新路?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将影迷、影院等方方面面的说法都进行了汇总、解读,最终报道出来,许多读者感慨,以前只觉得“这一块电影院好多”,原因后果从没有想过,报道帮助他们挖掘出了现象后值得思考的内容。
条分缕析释“疑点”
与动态新闻不同,深度报道有较大的篇幅空间,可以将很多细节问题解释清楚,这也是一些深度报道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读者读完一篇报道,所产生的困惑可以得到解答,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篇好的深度报道。
比如《安徽省食品摊贩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之后,规定食品小摊贩要去辖区食药监部门申请备案,获得经营“许可证”,那么,哪些摊贩必须办理?到哪办理?如何办理?办理流程如何?如果不按规定经营,会有什么处罚?……关心这件事的读者肯定会有这些疑问,记者的采访报道就要围绕这些疑问,给出明确的解答。
再比如电动车虽然遍及千家万户,但是市民对于如何骑乘等相关法律知识却并不了解,于是记者收集了部分市民的疑问,请交警部门予以详细解答,比如“电动车能否载人”“电动车能否像机动车一样,在机动车道内左转”“电动车可以在非机动车道逆行吗”……这些问题的解答成为了该篇报道最吸引人之处,许多编采人员自己都颇有感慨:“一直都在骑电瓶车,可看了这个报道才知道自己骑错了”。
专业研究写“看点”
一件事发生了,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对于深度报道写作来说,我们就是要把自己锤炼成“内行人”,帮助看热闹的读者找到“门道”。尤其是涉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新闻题材,我们除了要分析,还要找真正的专家来给予解读,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值得大家认真一看。
举例来说,《滁州市商业网点专业规划(2016-2030)》公布之后,由于一些内容和说法较为专业,很多读者并不能准确把握住规划的关键词,我们的采编人员就充当起了解说员,将规划中的亮点和关键词拎出来,通过“人均商业网点面积3.5㎡”“打造5个片区商业中心”“19条商业街区遍布滁城”“3类片区市场分片发展”等四个“看点”的提炼,将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文件解读成了一篇通俗的、普通读者能够读懂的新闻。
再比如“环保税”落地之后,作为第一部“绿色”税制,它出台的背景如何,在笔者所在的城市具体涉及哪些单位、税额多少、对企业影响如何、可否有免缴情形、对于城市环保有没有什么影响等等,这些内容浓缩在一篇报道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环保税”与市民生活有关的方方面面“看点”,受到读者欢迎。 对比往昔出“亮点”
新闻有时候还要在新旧情况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在深度报道的写作中,我们就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新的政策出台一段时间,我们不妨回头看一看,做个对比,看看有什么变化。
比如说,每年年初笔者所在城市的市政府会承诺为民办十件实事,那么这就是一个年初和年尾都可以关注的报道题材。年初状况如何?一年下来,有何改变?这些变化就是“亮点”。当然,有些时候,对比出来的不是“亮点”,这种情况写好了,同樣是好新闻。比如在《滁城限制养犬管理办法》实施半年之际,记者对比往日情形进行了调查走访,发现这个管理办法并没有改变养犬乱象,反而沦为一纸空文:按照规定,市民必须给宠物犬登记办证,可一万多只狗,登记办证的仅有五成,办证大厅更是门可罗雀;规定限养区内不得饲养大型、烈性犬,可事实上大型烈犬伤人事件仍时有发生;规定犬只不得进入公共场合,否则将进行处罚,可事实上,公共场合不文明遛狗情况随处可见,有关部门半年没有开出一张罚单……问题到底出在哪?是市民不理解不支持,还是管理部门不作为?这种尴尬状况究竟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篇深度报道可谓把“回头看”做到了位,该看的看了,该问的问了,最终督促有关部门拿出措施加强管理,同时呼吁市民提高素质。应该算是一篇很完整的深度报道了。
有理有据摆“观点”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有思考的报道,也是有观点的报道。这种观点,往往在采访之初就已经设定,通过记者多方面的采访予以证实或者证伪,并最终通过记者的笔端表达出来。但是如何将观点说得让读者愿意接受,这就是一门技术活了。笔者认为,同样一句话,用记者的话,不如用专家的话;用专家的话,不如用事实说话。
比如冬季防火形势严峻,记者与消防部门联系后,做了一个关于冬季家庭防火的深度报道,用了老化线路、电动车充电、忘关电热毯、煤气阀门故障等四个真实的案例介绍了防火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防火措施。这种写法就比直接用消防部门的提醒更容易让读者得到警醒。
再比如,国际残疾人日,记者关注了盲人群体的出行问题,但是怎么样体现这种困难呢?记者策划了一次体验盲人出行的活动,让参与者戴上眼罩,体验过马路、乘公交、走盲道。一番体验下来,参与者遭遇到的困难,感受到的不安,通过记者的报道体现出来,真实、生动,比堆砌数字的讲述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细节真情戳“泪点”
人是感性的,有时候仅仅因为一句话便会被触动,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便能产生深深的共鸣。这一点,在我们写人物类或者颇有些人文情怀的深度报道时就完全可以借鉴。设身处地,那些戳中自己内心的话和事,一定也会让读者有所触动,这样的内容就不妨放大了去处理,写得更细致些。
在笔者采编的稿件中,经常有这样让人心头一热的内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关于母亲节的深度报道策划,讲的是关于妈妈的唠叨,那些“眼睛离远点”“背挺起来”“一点也不胖,减什么肥”“自己当妈了,要学会做点家务”的唠叨让笔者深有感触。妈妈的爱就在这些念叨里,而我们的报道最精彩的地方也在这些念叨里。
还有一次是关于暑期记忆的策划。“50后”的回忆是洗澡摸鱼掏鸟窝、“80后”的是看电视挨了顿“混合双打”,这些细节都会让人会心一笑。这样的内容哪怕不会戳中“泪点”,也会因为它的真实和贴近性,让读者有强烈的认同感。而读者认同了,这篇报道也就成功了。
实事求是说“难点”
在深入报道一些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这种时候,我们不妨坦诚一些,把“难点”老老实实写出来:难在哪儿,为什么难,有哪些可能解决的途径。这样的报道看似没有解决问题,但是却可以引发读者和相关部门的思考,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好文章。
举例来说,在礼让斑马线的一个新闻策划中,记者从一次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入手,到事故现场和众多的斑马线前切身体会,让诸多市民和车主发出自己的声音,指出斑马线前的礼让需要制度约束,引起市民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关注,对交通管理部门斑马线上抓拍不礼让行为设施的上马起到了促进作用。
再比如,在接到一个关于在自助售货机上买到过期饮料的投诉后,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位于公共场所的很多自助售货机上既没有张贴食品经营许可证,也没有标注投诉电话,选购产品后没有票据,监管也相对缺失。还有一次,在追踪一个市民投诉快递丢失的线索过程中,记者发现,快递最后100米有着安全漏洞,随即进行了深入调查,有现象和原因分析,也有专家建议。仅仅就这两件事来说,报道都不能立刻给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报道本身却可以提醒读者自助购物和快递收发中存在的隐患,有关部门也可以由此思索加强管理的方法。
当然,深度报道要想出新出彩,提前要进行策划,采访一定要深入,最后落实到写法上,才有可能“玩出花样”。笔者所谈的这些,只是给广大的新闻采编人员提供一个探索新题材和新写法的参考途径,文无定法,深度报道亦如是。虽然受限于地方晚报的题材范围,但只要记者带着为读者服务之初心,在采访和写作中想读者所想,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考虑需求,满足需求,就一定可以写出受读者欢迎的深度报道。
(作者单位:滁州日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