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城镇化的关键就在于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关系到“四农一村”(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城中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城镇化就是要从体制机制层面深入解决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转为市民的融入问题。本文以贵州省为例,着重探讨我国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未来城市健康发展、经济统筹协调、社会和谐稳定需遵循的规律。
关键词:城镇化 农民工 市民化 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149-02
1 城镇化认识、核心与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城镇化率的工作。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五次全会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中共贵州省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将“加快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作为我省“十三五”推进城镇化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
1.1 城镇化是体现“以人文本”的核心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截止2014年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催生了约2.7亿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贵州省约690万),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与城镇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农民工未能享受到城市市民待遇,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形成城市“二元结构”,导致“半城市化”现象[1]。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城镇化推进进程中一心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核心所在。
1.2 城镇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首要任务
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城市年均增长人口1700万人,增长人口中大部分是农村转移人口[2]。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明确,城镇化的推进,最重要的就是把能落户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城镇化率是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所在[3]。
2 城镇化状况与特征
2.1 贵州省城镇常住人口与城镇户籍人口基本状况
2014年贵州省城镇常住人口为1403.55万人,非农户籍人口为709.22万人,表明本省尚有694.3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未实现户籍化。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贵州省总流动人口857.8万,占全国2.69亿的3.75%,其中贵州籍788.8万,外省籍流入69万,占本省常住人口未实现户籍转变的9.94%。贵州籍流向省外的557.6万,贵州籍省内流动跨县流动人口177.6万、县域流动人口52.7万共计230.3万,占贵州省常住人口未实现户籍转变的33.17%(见图1、图2)。分析可知,提高户籍城镇化率的重点是有效解决流动人口实现城镇户籍化方面。
2.2 农业转移到城镇流动人口趋势与特征
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民工总量持续增长,跨地域流动的广度和强度日益扩大,组织形式和流动方式也渐趋复杂[4],并呈现出新特点和趋势。
2.2.1 流动家庭化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第六次普查中两代户、三代户分别占所有农民工家庭户的38.52%、5.04%,一代户中大部分农民工是与配偶、兄弟姐妹等共同外出,独立一人流动户只占家庭户的26.76%,清晰表明农民工家庭化流动的特征。
2.2.2 流向多级化
贵州省流动人口中,一是省内流动情况以贵阳市、遵义市和六盘水市为主要流向地,从本省监测数据显示,本省九个市州中,总体流动人口总量有所增加,2013年与2012年对比增加最多的是六盘水市(30.78%),其次是毕节市(15.45%)。相反,铜仁市、黔东南州和黔南州的流动人口数量减少[6]。二是跨省域流向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主。除此以外,福建省和云南省等地是本省較为集中流向的省市。
2.2.3 诉求多元化
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基于“安全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动因表现出不仅仅为了挣钱的目的,而是逐渐显现出从“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向“实现梦想”和“追求幸福”的转变,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从“无知”向“不容侵犯”的过度。因此,新生代农民工中诉求更具有多元化趋势。
2.2.4 结构年轻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超过1.25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监测同期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65.5%。国家计生委对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显示16~30岁的新生代城镇农民工比例为47%,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53.6%。外出务工中4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为18.2%,而就地就业农民工中40岁以上占比却为60.4%,表明外出务工农民工中年龄偏大后回到户籍地就业。新生代城镇农民工的规模增长较快,且已经成为城镇农民工的主体。
3 城镇化机遇、问题与挑战
3.1 城镇化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就业生活环境的政策与措施。我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民工市民化和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工作,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将农民工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保障力度,我省跨省域流动外出呈现增长放缓趋势。当前我省户籍城镇化提高面临国家2020年全面小康的新机遇、全面实施攻坚扶贫战略的新机遇。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农村转移人口积极融入城镇社会的强烈意愿与当前制度及社会保障力度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充分认知当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问题与挑战,有利于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提高户籍城镇化率,有利于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当前贵州省户籍城镇化提高面临国家2020年全面小康的新机遇、全面实施攻坚扶贫战略的新机遇。 3.2 农业转移到城镇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政治边缘化,由于没有城镇居民的身份,作为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和参加社会的管理權不能享受,同时由于不能回到户籍地履行公民权,实际上处于边缘化状态;经济边缘化,特定的政治地位产生了同工不同酬现象,同时伴随着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农民工承担了周期性失业的风险;社会边缘化,由于公共服务的缺位,社会保障和管理的缺失,农民工住房、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以及法律援助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存在于城镇居民之间较大的差距;文化边缘化,由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现实观念和文化心理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抱团式外出打工产生的阶层固化进一步封闭了融入当地社会的窗口,使得农民工游离于城镇主流文化之外[6]。
3.3 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与流动人口需求之间矛盾的挑战,中心城市对人口的聚集效应突破综合承载能力产生职住分离、拥堵等城市病,小城镇因公共服务设施及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吸附能力不够;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要求与农民工学历及技能低的挑战,据中国社科院发布资料显示,我国农民工受教育平均年限是9.6年,贵州省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工诉求与现有农村福利政策突破难的挑战,主要原因是农民身份所拥有的宅基地及土地承包权。
4 结论与讨论
4.1 强化顶层设计
抓紧研究起草户籍人口城镇化实施方案,重点围绕目标从国土、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统筹制定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措施。同时建议将户籍城镇化率纳入目标管理;注重突出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战略地位,全力推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城镇化率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工户籍化后的问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跨区域劳务协作机制,营造农业转移落户城镇发展的良好环境。
4.2 优先解决存量
积极引导公共服务覆盖到位并实现“就近就地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转变,加快宅基地及农民承包地的土地确权,积极引导省域户籍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城镇户籍化,吸纳各类院校学生迁移入户。
4.3 有序引导增量
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引导增量,随着本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原有农村属性需要同步调整,为本省户籍城镇化率提升创造条件。实施生态移民战略引导增量,大力宣传户改提高城镇人口比例,按自愿原则,从举家外出乡村人口逐步延伸,在确保其原有合法权益不变的前提下,建议由辖区派出所统一纳入城镇属性集体户口登记。外省流入人员,严格执行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应落尽落。
参考文献
[1] 赵焘.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29(16).
[2] 朱健,陈湘满,袁旭宏.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01).
[3] 程姝.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4] 李开宇,李九全,王锴.基于城市社会地理学视角的农民工城镇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1,20(05).
[5] 杜双燕.城镇化带动背景下的贵州农民城镇化意愿分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3,31(01).
[6] 刘建红,江易华.生态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析——以武汉花山生态新城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14,37(06).
作者简介:何露露(1988-),男,河南尉氏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贵州省新型城镇化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袁远刚(1965-),男,贵州瓮安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贵州省新型城镇化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城镇化 农民工 市民化 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149-02
1 城镇化认识、核心与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城镇化率的工作。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五次全会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中共贵州省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将“加快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作为我省“十三五”推进城镇化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
1.1 城镇化是体现“以人文本”的核心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截止2014年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催生了约2.7亿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贵州省约690万),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与城镇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农民工未能享受到城市市民待遇,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形成城市“二元结构”,导致“半城市化”现象[1]。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城镇化推进进程中一心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核心所在。
1.2 城镇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首要任务
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城市年均增长人口1700万人,增长人口中大部分是农村转移人口[2]。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明确,城镇化的推进,最重要的就是把能落户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城镇化率是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所在[3]。
2 城镇化状况与特征
2.1 贵州省城镇常住人口与城镇户籍人口基本状况
2014年贵州省城镇常住人口为1403.55万人,非农户籍人口为709.22万人,表明本省尚有694.3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未实现户籍化。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贵州省总流动人口857.8万,占全国2.69亿的3.75%,其中贵州籍788.8万,外省籍流入69万,占本省常住人口未实现户籍转变的9.94%。贵州籍流向省外的557.6万,贵州籍省内流动跨县流动人口177.6万、县域流动人口52.7万共计230.3万,占贵州省常住人口未实现户籍转变的33.17%(见图1、图2)。分析可知,提高户籍城镇化率的重点是有效解决流动人口实现城镇户籍化方面。
2.2 农业转移到城镇流动人口趋势与特征
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民工总量持续增长,跨地域流动的广度和强度日益扩大,组织形式和流动方式也渐趋复杂[4],并呈现出新特点和趋势。
2.2.1 流动家庭化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第六次普查中两代户、三代户分别占所有农民工家庭户的38.52%、5.04%,一代户中大部分农民工是与配偶、兄弟姐妹等共同外出,独立一人流动户只占家庭户的26.76%,清晰表明农民工家庭化流动的特征。
2.2.2 流向多级化
贵州省流动人口中,一是省内流动情况以贵阳市、遵义市和六盘水市为主要流向地,从本省监测数据显示,本省九个市州中,总体流动人口总量有所增加,2013年与2012年对比增加最多的是六盘水市(30.78%),其次是毕节市(15.45%)。相反,铜仁市、黔东南州和黔南州的流动人口数量减少[6]。二是跨省域流向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主。除此以外,福建省和云南省等地是本省較为集中流向的省市。
2.2.3 诉求多元化
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基于“安全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动因表现出不仅仅为了挣钱的目的,而是逐渐显现出从“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向“实现梦想”和“追求幸福”的转变,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从“无知”向“不容侵犯”的过度。因此,新生代农民工中诉求更具有多元化趋势。
2.2.4 结构年轻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超过1.25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监测同期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65.5%。国家计生委对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显示16~30岁的新生代城镇农民工比例为47%,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53.6%。外出务工中4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为18.2%,而就地就业农民工中40岁以上占比却为60.4%,表明外出务工农民工中年龄偏大后回到户籍地就业。新生代城镇农民工的规模增长较快,且已经成为城镇农民工的主体。
3 城镇化机遇、问题与挑战
3.1 城镇化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就业生活环境的政策与措施。我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民工市民化和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工作,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将农民工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保障力度,我省跨省域流动外出呈现增长放缓趋势。当前我省户籍城镇化提高面临国家2020年全面小康的新机遇、全面实施攻坚扶贫战略的新机遇。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农村转移人口积极融入城镇社会的强烈意愿与当前制度及社会保障力度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充分认知当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问题与挑战,有利于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提高户籍城镇化率,有利于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当前贵州省户籍城镇化提高面临国家2020年全面小康的新机遇、全面实施攻坚扶贫战略的新机遇。 3.2 农业转移到城镇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政治边缘化,由于没有城镇居民的身份,作为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和参加社会的管理權不能享受,同时由于不能回到户籍地履行公民权,实际上处于边缘化状态;经济边缘化,特定的政治地位产生了同工不同酬现象,同时伴随着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农民工承担了周期性失业的风险;社会边缘化,由于公共服务的缺位,社会保障和管理的缺失,农民工住房、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以及法律援助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存在于城镇居民之间较大的差距;文化边缘化,由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现实观念和文化心理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抱团式外出打工产生的阶层固化进一步封闭了融入当地社会的窗口,使得农民工游离于城镇主流文化之外[6]。
3.3 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与流动人口需求之间矛盾的挑战,中心城市对人口的聚集效应突破综合承载能力产生职住分离、拥堵等城市病,小城镇因公共服务设施及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吸附能力不够;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要求与农民工学历及技能低的挑战,据中国社科院发布资料显示,我国农民工受教育平均年限是9.6年,贵州省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工诉求与现有农村福利政策突破难的挑战,主要原因是农民身份所拥有的宅基地及土地承包权。
4 结论与讨论
4.1 强化顶层设计
抓紧研究起草户籍人口城镇化实施方案,重点围绕目标从国土、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统筹制定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措施。同时建议将户籍城镇化率纳入目标管理;注重突出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战略地位,全力推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城镇化率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工户籍化后的问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跨区域劳务协作机制,营造农业转移落户城镇发展的良好环境。
4.2 优先解决存量
积极引导公共服务覆盖到位并实现“就近就地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转变,加快宅基地及农民承包地的土地确权,积极引导省域户籍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城镇户籍化,吸纳各类院校学生迁移入户。
4.3 有序引导增量
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引导增量,随着本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原有农村属性需要同步调整,为本省户籍城镇化率提升创造条件。实施生态移民战略引导增量,大力宣传户改提高城镇人口比例,按自愿原则,从举家外出乡村人口逐步延伸,在确保其原有合法权益不变的前提下,建议由辖区派出所统一纳入城镇属性集体户口登记。外省流入人员,严格执行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应落尽落。
参考文献
[1] 赵焘.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29(16).
[2] 朱健,陈湘满,袁旭宏.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01).
[3] 程姝.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4] 李开宇,李九全,王锴.基于城市社会地理学视角的农民工城镇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1,20(05).
[5] 杜双燕.城镇化带动背景下的贵州农民城镇化意愿分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3,31(01).
[6] 刘建红,江易华.生态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析——以武汉花山生态新城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14,37(06).
作者简介:何露露(1988-),男,河南尉氏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贵州省新型城镇化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袁远刚(1965-),男,贵州瓮安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贵州省新型城镇化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