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2014-2018年中国2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各地市当年PM2.5、PM10、NO2、SO2、CO、O3的年均浓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多期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在改善地方大气质量方面的政策效果及其持续性.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PM10、SO2和CO的浓度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在政策效果持续性上,相比PM10,中央环保督察对地方SO2、CO浓度的改善更具有持续性.建议进一步常态化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以持续推动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关注移动源、建设工程扬尘与二次污染物防治以推动多类大气污染物
【机 构】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2014-2018年中国2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各地市当年PM2.5、PM10、NO2、SO2、CO、O3的年均浓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多期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在改善地方大气质量方面的政策效果及其持续性.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PM10、SO2和CO的浓度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在政策效果持续性上,相比PM10,中央环保督察对地方SO2、CO浓度的改善更具有持续性.建议进一步常态化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以持续推动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关注移动源、建设工程扬尘与二次污染物防治以推动多类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实现空气质量的综合提升.
其他文献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人类社会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的改进和革命.储能技术在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灵活交易、协同发展,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新业态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将成为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重要引领技术.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储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抢占能源战略突破高点.
回顾了近年来三维步态运动分析技术在经典式越野滑雪项目中的应用,通过对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参数指标进行分析,表明制订出符合滑雪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比赛成绩.
城市更新、韧性城市建设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2021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滨水空间作为城乡“三生”协同发展的重要空间要素,对城乡建设的品质、环境、生态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滨水空间的城市空间、景观建设、水生态修复与“双碳”目标紧密相关互相促进.回顾了2021年滨水空间生态修复研究、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新技术运用和技术规范指南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强滨水空间价值提升与生态修复技术和规划建设方法论的研究,加强跨学科的融合和新技术的运用,
基于2005-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城市创新行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3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以城市创新行为作为门槛,验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仍呈现“倒U型”关系,且存在基于城市创新行为的单门槛非线性关系,仅当城市创新水平跨越门槛值后,经济发展才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样本区间内城市创新水平不断跨过门槛值,东部地区跨过门槛值的城市高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集聚效应同样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而能源消耗的增加则会加剧环境污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机载任务平台性能的提升,2021年无人机技术与应用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从无人机政策法规、自主控制、反无人机、应用领域等多方面回眸了2021年无人机的技术研究热点,分析了无人机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动向.人工智能、视觉导航等技术使无人机综合能力更加强大,也使其应用领域向更宽、更深、更综合方向拓展,尤其是人与机器人的共融联系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提升也更为紧密.综合而言,无人机向微型化、集群化、智能化、跨域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与跨平台实际应用仍然是当今和未来的研究热点.
围栏封育是恢复退化草场的主要措施,但随着围栏年限增加,围栏产生的不利影响日益凸显.土壤微生物是评价草地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通过综述围栏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真菌和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影响,总结了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微生物对围栏封育的响应,表明可以根据相关指标来综合评价退化草地土壤的恢复效果,提出合理的围栏时间,以进一步改善和恢复退化草地的生态功能.
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影响密切.归纳了居民出行行为理论的发展框架及其理论基础,梳理了建成环境的测度指标及其对居民家庭车辆保有量和出行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并总结两者影响关系的自选择效应.现有研究发现,建成环境测度指标及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结论并不统一,考虑居住自选择的影响,需要进一步丰富相关实证研究.
作为植物-土壤负反馈的典型现象,作物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概述了植物-土壤反馈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原理,以连作障碍为例总结了该理论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发展现状,建议参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土壤反馈作用理论,进一步解析农田植物多样性提高作物健康和产量的机制.通过构建多样性种植模式、发展强化根际微生物组功能等手段来促进农田中的正反馈作用,缓解或消除作物连作障碍因子,增强土壤-植物系统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长三角扩容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17年的2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长三角扩容后相关城市污染排放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同时采用PSM—DID估计、平行趋势检验、合成控制法、安慰剂法等方法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长三角扩容对污染排放的显著负向作用发生在整体及原位城市,且原位城市的显著负向作用大于整体城市,但新进城市负向作用不显著;内在机制方面,长三角扩容后在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及结构效应的作用下,显著降低了长三角整体城市的污染排放,但扩容后新进城市的污染排放量因时间滞后性还
面向知识网络时代的创新设计呈现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开放融合、共创分享的新特征.2021年,创新设计研究在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及应用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从生物启发创新设计、数据驱动创新设计、可持续创新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设计以及面向疫情的创新设计等视角回顾了创新设计年度研究热点和代表性成果,并展望了创新设计未来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