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程中的每一个人,无时不受其心理需求的支配。通过激发或抑制人们的心理需求,可导致人们产生特定的行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实现教材价值的潜在因素,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
一、 把握目标,诱发学生对策略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生渴求知识的原动力,是学生自我鞭策的推动器,是学生通向成功的催化剂。把握教学难度,设置合适的目标是诱发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5页提供的是小朋友买相同笔记本的情境信息: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小军用去42元;同时教材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是:小华用去多少元?小军买了几本?要求学生先找出需要的条件并进行整理,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班教学时,我直接使用教材上原有的情境信息,在学生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提出第一个问题:“小华用去多少元?”并让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到情境图中收集需要的信息,思考尝试如何整理。由于学生已有熟练地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知识经验,因此学生缺乏对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的学习需要,自然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教材的需要。课后我反思发现例题呈现的信息是引发学生学习需要的关键。于是,我在二班教学时,我对例题进行了二次开发:小明带了50元,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小军用去42元。学生获取信息后,我随即提出一个问题:小华用去多少元?并让学生尝试解答。结果,一些学生遇到了困难:题目给出的条件很多,信息比较复杂,一时找不到解题方法。这时,我稍作诱发,看来要解决问题,我们先得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找找看,哪些是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学生很快地找到了有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我又稍作诱导:你们能根据这些有用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把它们整理一下吗?整理之后,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条件能求什么问题。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一语既出,学生窃窃私语后纷纷举手,提出了画图、文字列举、画线段图、列表等多种整理方法,然后,我组织学生尝试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最后,我再引导学生回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畅所欲言,深深体会到:在解决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找出有用的条件,再对有用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使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更清晰,从而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解答,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节课,我在使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只增加了一个多余条件:“小明带了50元”,却为学生及时制造了认知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强烈欲望,诱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培养了策略意识。整堂课,学生经历了“矛盾冲突——自主探究——成功解题——反思提炼”的过程,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获取的学习经验是丰富的、生动的。
二、 提供机会,点燃学生探究策略的热情
皮亚杰认为:“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可能成功。”在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策略”不应“一厢情愿”主观给予,教师要创设相应的探究性教学环境,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点燃学生探究策略的热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策略意识”。如,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6页“想想做做”第1题,提供了三摞字典的情景信息和问题:第一摞字典6本高168毫米,第二摞有15本这样的字典摞在一起,高多少毫米?第三摞高504毫米,有多少本字典?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虽然学生明了题目的意思,但在列表整理时,他们都在第三摞的本书处写上了“18本”,问其想法,他们都说从图上数一数就知道了。看来是题目的情境出了问题:第一摞字典6本的信息体重没有直接告知,是要学生通过数一数从情境中获取的,而第三摞字典的本数也清晰可数。学生受数第一摞字典本数的负迁移,自然数一数就知道了第三摞字典的本数,这就干扰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违背了教材的意图。本着“习题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丰富学习经验”的理念,我对这一习题作了适当调整:让第二、第三摞字典藏起来,只露一个角。这样,使教科书提供的习题转化为适应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练习内容,使学生不但学会运用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一次点燃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热情,增强了策略意识,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
三、 联系生活,加强学生对策略价值的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所以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情。“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我们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选取的内容要基于教材,根植于生活,要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融入课堂,及时充实、调整、重组教学内容。我们必须联系实际生活,努力使教学内容与客观世界密切联系起来,在课堂中为更多的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让积累的策略经常得到运用,学生沿着知识的链条,在生活中感悟策略,体验策略,领略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策略的积累和更新。这样“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总之,我们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中,要能清醒地意识到学生心理需求,对学生施以相应正确的心理导向,探索意识的激活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不是也不可能是回答一切问题的百科全书,应该在相信学生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正确指导,把学生的探索意识激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出来。另外,学习是动态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也会随时变动,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善待每一位学生,本着以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教学过程变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只要我们重视“差异”,优化“策略”,就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一、 把握目标,诱发学生对策略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生渴求知识的原动力,是学生自我鞭策的推动器,是学生通向成功的催化剂。把握教学难度,设置合适的目标是诱发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5页提供的是小朋友买相同笔记本的情境信息: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小军用去42元;同时教材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是:小华用去多少元?小军买了几本?要求学生先找出需要的条件并进行整理,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班教学时,我直接使用教材上原有的情境信息,在学生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提出第一个问题:“小华用去多少元?”并让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到情境图中收集需要的信息,思考尝试如何整理。由于学生已有熟练地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知识经验,因此学生缺乏对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的学习需要,自然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教材的需要。课后我反思发现例题呈现的信息是引发学生学习需要的关键。于是,我在二班教学时,我对例题进行了二次开发:小明带了50元,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小军用去42元。学生获取信息后,我随即提出一个问题:小华用去多少元?并让学生尝试解答。结果,一些学生遇到了困难:题目给出的条件很多,信息比较复杂,一时找不到解题方法。这时,我稍作诱发,看来要解决问题,我们先得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找找看,哪些是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学生很快地找到了有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我又稍作诱导:你们能根据这些有用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把它们整理一下吗?整理之后,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条件能求什么问题。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一语既出,学生窃窃私语后纷纷举手,提出了画图、文字列举、画线段图、列表等多种整理方法,然后,我组织学生尝试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最后,我再引导学生回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畅所欲言,深深体会到:在解决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找出有用的条件,再对有用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使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更清晰,从而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解答,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节课,我在使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只增加了一个多余条件:“小明带了50元”,却为学生及时制造了认知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强烈欲望,诱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培养了策略意识。整堂课,学生经历了“矛盾冲突——自主探究——成功解题——反思提炼”的过程,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获取的学习经验是丰富的、生动的。
二、 提供机会,点燃学生探究策略的热情
皮亚杰认为:“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可能成功。”在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策略”不应“一厢情愿”主观给予,教师要创设相应的探究性教学环境,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点燃学生探究策略的热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策略意识”。如,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6页“想想做做”第1题,提供了三摞字典的情景信息和问题:第一摞字典6本高168毫米,第二摞有15本这样的字典摞在一起,高多少毫米?第三摞高504毫米,有多少本字典?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虽然学生明了题目的意思,但在列表整理时,他们都在第三摞的本书处写上了“18本”,问其想法,他们都说从图上数一数就知道了。看来是题目的情境出了问题:第一摞字典6本的信息体重没有直接告知,是要学生通过数一数从情境中获取的,而第三摞字典的本数也清晰可数。学生受数第一摞字典本数的负迁移,自然数一数就知道了第三摞字典的本数,这就干扰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违背了教材的意图。本着“习题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丰富学习经验”的理念,我对这一习题作了适当调整:让第二、第三摞字典藏起来,只露一个角。这样,使教科书提供的习题转化为适应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练习内容,使学生不但学会运用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一次点燃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热情,增强了策略意识,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
三、 联系生活,加强学生对策略价值的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所以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情。“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我们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选取的内容要基于教材,根植于生活,要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融入课堂,及时充实、调整、重组教学内容。我们必须联系实际生活,努力使教学内容与客观世界密切联系起来,在课堂中为更多的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让积累的策略经常得到运用,学生沿着知识的链条,在生活中感悟策略,体验策略,领略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策略的积累和更新。这样“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总之,我们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中,要能清醒地意识到学生心理需求,对学生施以相应正确的心理导向,探索意识的激活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不是也不可能是回答一切问题的百科全书,应该在相信学生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正确指导,把学生的探索意识激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出来。另外,学习是动态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也会随时变动,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善待每一位学生,本着以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教学过程变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只要我们重视“差异”,优化“策略”,就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