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突出地方发展优势,这对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要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强化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训练和创新能力体系,改革教学实施模式,依据“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原则,改革荆楚理工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 键 词]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地域性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63-03
荆楚理工学院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植物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托湖北的资源优势、学科教学平台,按照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新开了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近年来,随着湖北省“中国农谷”“柴湖战略”的实施,对地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中国农谷和柴湖经济发展为宗旨,重新审视并确立了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晰了专业服务对象和服务的区域范围,突出了专业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特色,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改革原则,构建了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体系。通过改革教学实施模式,使荆楚理工学院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够较好地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区域的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和定位
荆楚理工学院位于长江中游农耕文化的发祥地荆门,荆门是湖北首个整市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2011年,湖北省以荆门市屈家岭为中心推出中国农谷战略,按照“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的思路,着力打造“三区三中心”,即农耕文化展示区、生态农业旅游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华中地区现代种业中心、南方农业机械装备研发推广中心。2013年,柴湖振兴发展省级战略把柴湖变成省级经济开发区,打造中国花城。一时之间植物类人才需求剧烈增长。然而致力于为中国农谷和中国花城发展服务的高等学校的植物科技类专业却为数不多,可谓寥若晨星,而隶属于荆楚理工学院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即是屈指可数中的一个。
由于专业起步晚、底子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远不及周边的兄弟院校。对此,发挥区位办学优势,另辟发展途径,顺理成章。我院周边的众多农业院校都具有长期办学历史,植物生产类的专业培养目标锁定在研究型、理论型、决策型以及兼而有之的复合型等高层次之上。他们不着重,也难顾及专门满足长江中游的农业区广泛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发挥区位办学优势,我们依据长江带规划纲要和湖北省级战略的目标并结合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大政方针的要求,经过逐一地反复论证研究,最后把人才培养目标锁定在亟待发展的中国农谷和中国花城,并着力为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也是湖北省级战略发展的需要,并能突出我们的区域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的特点
经过反复严格的论证,我们把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我国长江中游等生态农业区的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掌握生物科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技术、植物遗传改良和植物生产管理等专业技能,具备农产品检测和销售能力,能在作物育种、生物技术和农业生产等领域从事科研、生产、管理、检测、推广和销售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与其他高等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比较起来,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明确提出为我国长江中游的生态农业区的农业生产一线培养专业人才,这是众多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培养目标所没有的。我们认为能够在刚刚起步的农业开发区工作,具有开拓能力和进取精神的专业人员,在环境条件好、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会更好地胜任工作。
2.准确无误地提出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也是目前众多将培养目标定义为多目标、高层次、复合型的院校所不具备的。我们认为通过农业生产一线工作的積累,学生会进一步发展为管理型、研究型乃至决策型人才。这也是古今中外众多人才成长的道路之一,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人才培养锻炼成长的过程。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学环节等活动的规范与行为准则。因此,我们的教学改革工作都是依照重新审定和确立后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
二、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
我们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按照所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有计划地进行了改革,并增加了专业限选课和个性化课程。同时为体现区域办学特色,我们的课程设置在满足理论够用的基础上,联系区域农业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欠缺区域性课程教材和参考教材条件下,要求课程教学补充和区域农业相关的案例,注重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促进生态和特色农业发展。
(一)优化理论课程设置,构成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基础能力的夯实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力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融合,强化专业实践技能训练;适当增加选修课程,重在体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提炼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知识的覆盖面,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构建课程体系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个性发展课程(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四大部分。该体系建立农科基础的合理的数理化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结合了生物学知识和必要的农学知识,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需要,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市场营销知识;开设的个性发展课程,增强了个性化特色,拓宽了专业口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技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植物科学与技术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思想道德品质及素质教育课程、外语、数理化、创业教育等公共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必修和选修)等两大部分。通识教育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学科交叉应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素质教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个人修养,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潜力。专业教育课程必修部分包括学科基础教育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和专业主干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初步结合。专业基础课(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遗传学等)和专业主干课(分子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细胞工程、植物育种学、基因工程、园艺植物栽培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等)体现了本专业的区域办学特色,是将生物学理论结合到长江中游农业生产、管理与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中的教学过程。专业教育课程选修部分包括仪器分析、生化分离技术、农药残留检测、种子检验、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设施园艺学、无土栽培、农业物联网工程、细胞生物学、农业机械与应用、专业英语、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植物生态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繁育与制种技术、农产品品质分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食用菌栽培学等20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可有效增加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时的专业竞争力,提高在学科交叉领域的工作机会和发展潜力。通识教育中的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组织开设,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美育等类别,要求理工农科学生至少应修满8个学分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强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训练和创新能力体系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毕业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着学生找工作时的竞争力和后续工作时的发展潜力。故此,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生产实践训练和科研实验训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分两块,一块是独立设课的实验,一块是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独立设课实验打破了在实验教学上传统的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模式,独立设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植物育种学实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植物保护学实验等实验课程,实验课程设置与理论课程衔接紧密,又各具独立性,能够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除了规定的军训、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外,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综合实践、校外基地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三个部分,这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都具有明确的实践目的、具体的实践项目、完整的实践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另外,从学生大一下学期开始,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我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在第三至第七學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利用荆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的开放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深入
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发挥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至关重要。为了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势在必行。
(一)组织教师参加学习交流活动
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我们派出教师到诸如华中农业大学这样的一流农业院校参加各种课程进修班;利用多种渠道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科发展水平和动态,拓宽眼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
(二)争取各种科研任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没有科学研究支撑的高校的教育教学很难有提高;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学生。近年来我们依托省级科研平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争取到一些区域性发展项目的研究,同时新进的博士也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科技厅项目四项、省教育厅项目三项,这些项目促进教师科研团队的发展,也逐步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充实了教学内容,为后期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深入生态农业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中国农谷以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中国花城位于钟祥柴湖镇,基本上是以农为主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相对比较好。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对屈家岭和柴湖区域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使大家对地域资源优势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有了感性和理性认识上的提高,增强了大家为生态农业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责任感。同时在考察中取得了荆门市柴湖地区、屈家岭地区植物种群资源状况、资源型植物种群开发与保护等多项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也促进了我们和当地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四)注重教师自身业务技能和学历的提高
近年来,一方面结合学校政策促使教师提高教师自身学历层次的同时,更把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作为重点来抓。采取教学督导听课评课、老教师带新教师和优质课竞赛等形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轮流利用暑假,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锻炼,一方面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对农村基层组织和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深入企业各个生产环节,不仅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把在实际中积累的大量感性经验经过提炼加工上升为理性的东西,直接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改变课堂教学实施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近年来,我们积极分析日常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全体教师中积极开展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如网易公开课)和手机APP(如学堂在线、雨课堂)进行自学,利用网络互动平台进行讨论交流、利用微助教进行辅导、利用大学生科研俱乐部进行科研讨论、利用博士讲座进行引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改善教学条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2013年以来,学院先后投入一百多万资金用于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和仪器设备更新;2014年,我们成功申请到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种质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中心”300万元的经费支持用于实验室和温室建设;2015年,我们获得2015年高校质量工程(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万元的经费支持用于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学院实验中心和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可以为我院师生全天开放,满足了基础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实验的需要。
(二)细化常规教学管理,强化日常教学检查机制
为保证日常教学的质量,我们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为副组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科长、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成员为成员的教学检查小组,在每学期开学、中期、期末进行三次大型的教学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案、教学进度、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考试命题出卷和批改以及学生出勤、课堂纪律等所有教学环节,同时教学督导委员会会不定期进行推门听课,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三)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在校园内我们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和约4亩地的小型苗圃,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同时,学院相继与省内外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在校生的课程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提供实践教学场所。
五、结语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既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地方经济服务,这势必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制定目标明确、专业特色明显、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适应新的地方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方案是提升我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水平的核心,同时也是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翠英,方福仁,杜虎平,等.突出地域特色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榆林学院学报,2005,15(2):104-108.
[2]吕艳杰,张喜田.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12(4):101-103.
[3]郭风法,宋宪亮,王守义,等.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植物科学与技术专業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科学,2007(2):30-33.
[4]吴伟刚,沈凤英,刘岩.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农业与技术,2016(15):162-164.
[5]包岩.建立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应用型人才[J].吉林农业,2017(1):98.
[关 键 词]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地域性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63-03
荆楚理工学院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植物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托湖北的资源优势、学科教学平台,按照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新开了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近年来,随着湖北省“中国农谷”“柴湖战略”的实施,对地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中国农谷和柴湖经济发展为宗旨,重新审视并确立了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晰了专业服务对象和服务的区域范围,突出了专业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特色,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改革原则,构建了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体系。通过改革教学实施模式,使荆楚理工学院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够较好地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区域的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和定位
荆楚理工学院位于长江中游农耕文化的发祥地荆门,荆门是湖北首个整市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2011年,湖北省以荆门市屈家岭为中心推出中国农谷战略,按照“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的思路,着力打造“三区三中心”,即农耕文化展示区、生态农业旅游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华中地区现代种业中心、南方农业机械装备研发推广中心。2013年,柴湖振兴发展省级战略把柴湖变成省级经济开发区,打造中国花城。一时之间植物类人才需求剧烈增长。然而致力于为中国农谷和中国花城发展服务的高等学校的植物科技类专业却为数不多,可谓寥若晨星,而隶属于荆楚理工学院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即是屈指可数中的一个。
由于专业起步晚、底子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远不及周边的兄弟院校。对此,发挥区位办学优势,另辟发展途径,顺理成章。我院周边的众多农业院校都具有长期办学历史,植物生产类的专业培养目标锁定在研究型、理论型、决策型以及兼而有之的复合型等高层次之上。他们不着重,也难顾及专门满足长江中游的农业区广泛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发挥区位办学优势,我们依据长江带规划纲要和湖北省级战略的目标并结合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大政方针的要求,经过逐一地反复论证研究,最后把人才培养目标锁定在亟待发展的中国农谷和中国花城,并着力为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也是湖北省级战略发展的需要,并能突出我们的区域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的特点
经过反复严格的论证,我们把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我国长江中游等生态农业区的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掌握生物科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技术、植物遗传改良和植物生产管理等专业技能,具备农产品检测和销售能力,能在作物育种、生物技术和农业生产等领域从事科研、生产、管理、检测、推广和销售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与其他高等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比较起来,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明确提出为我国长江中游的生态农业区的农业生产一线培养专业人才,这是众多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培养目标所没有的。我们认为能够在刚刚起步的农业开发区工作,具有开拓能力和进取精神的专业人员,在环境条件好、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会更好地胜任工作。
2.准确无误地提出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也是目前众多将培养目标定义为多目标、高层次、复合型的院校所不具备的。我们认为通过农业生产一线工作的積累,学生会进一步发展为管理型、研究型乃至决策型人才。这也是古今中外众多人才成长的道路之一,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人才培养锻炼成长的过程。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学环节等活动的规范与行为准则。因此,我们的教学改革工作都是依照重新审定和确立后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
二、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
我们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按照所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有计划地进行了改革,并增加了专业限选课和个性化课程。同时为体现区域办学特色,我们的课程设置在满足理论够用的基础上,联系区域农业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欠缺区域性课程教材和参考教材条件下,要求课程教学补充和区域农业相关的案例,注重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促进生态和特色农业发展。
(一)优化理论课程设置,构成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基础能力的夯实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力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融合,强化专业实践技能训练;适当增加选修课程,重在体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提炼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知识的覆盖面,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构建课程体系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个性发展课程(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四大部分。该体系建立农科基础的合理的数理化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结合了生物学知识和必要的农学知识,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需要,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市场营销知识;开设的个性发展课程,增强了个性化特色,拓宽了专业口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技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植物科学与技术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思想道德品质及素质教育课程、外语、数理化、创业教育等公共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必修和选修)等两大部分。通识教育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学科交叉应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素质教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个人修养,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潜力。专业教育课程必修部分包括学科基础教育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和专业主干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初步结合。专业基础课(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遗传学等)和专业主干课(分子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细胞工程、植物育种学、基因工程、园艺植物栽培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等)体现了本专业的区域办学特色,是将生物学理论结合到长江中游农业生产、管理与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中的教学过程。专业教育课程选修部分包括仪器分析、生化分离技术、农药残留检测、种子检验、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设施园艺学、无土栽培、农业物联网工程、细胞生物学、农业机械与应用、专业英语、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植物生态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繁育与制种技术、农产品品质分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食用菌栽培学等20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可有效增加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时的专业竞争力,提高在学科交叉领域的工作机会和发展潜力。通识教育中的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组织开设,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美育等类别,要求理工农科学生至少应修满8个学分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强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训练和创新能力体系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毕业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着学生找工作时的竞争力和后续工作时的发展潜力。故此,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生产实践训练和科研实验训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分两块,一块是独立设课的实验,一块是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独立设课实验打破了在实验教学上传统的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模式,独立设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植物育种学实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植物保护学实验等实验课程,实验课程设置与理论课程衔接紧密,又各具独立性,能够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除了规定的军训、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外,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综合实践、校外基地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三个部分,这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都具有明确的实践目的、具体的实践项目、完整的实践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另外,从学生大一下学期开始,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我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在第三至第七學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利用荆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的开放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深入
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发挥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至关重要。为了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势在必行。
(一)组织教师参加学习交流活动
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我们派出教师到诸如华中农业大学这样的一流农业院校参加各种课程进修班;利用多种渠道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科发展水平和动态,拓宽眼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
(二)争取各种科研任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没有科学研究支撑的高校的教育教学很难有提高;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学生。近年来我们依托省级科研平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争取到一些区域性发展项目的研究,同时新进的博士也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科技厅项目四项、省教育厅项目三项,这些项目促进教师科研团队的发展,也逐步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充实了教学内容,为后期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深入生态农业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中国农谷以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中国花城位于钟祥柴湖镇,基本上是以农为主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相对比较好。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对屈家岭和柴湖区域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使大家对地域资源优势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有了感性和理性认识上的提高,增强了大家为生态农业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责任感。同时在考察中取得了荆门市柴湖地区、屈家岭地区植物种群资源状况、资源型植物种群开发与保护等多项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也促进了我们和当地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四)注重教师自身业务技能和学历的提高
近年来,一方面结合学校政策促使教师提高教师自身学历层次的同时,更把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作为重点来抓。采取教学督导听课评课、老教师带新教师和优质课竞赛等形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轮流利用暑假,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锻炼,一方面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对农村基层组织和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深入企业各个生产环节,不仅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把在实际中积累的大量感性经验经过提炼加工上升为理性的东西,直接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改变课堂教学实施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近年来,我们积极分析日常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全体教师中积极开展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如网易公开课)和手机APP(如学堂在线、雨课堂)进行自学,利用网络互动平台进行讨论交流、利用微助教进行辅导、利用大学生科研俱乐部进行科研讨论、利用博士讲座进行引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改善教学条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2013年以来,学院先后投入一百多万资金用于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和仪器设备更新;2014年,我们成功申请到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种质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中心”300万元的经费支持用于实验室和温室建设;2015年,我们获得2015年高校质量工程(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万元的经费支持用于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学院实验中心和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可以为我院师生全天开放,满足了基础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实验的需要。
(二)细化常规教学管理,强化日常教学检查机制
为保证日常教学的质量,我们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为副组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科长、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辅导员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成员为成员的教学检查小组,在每学期开学、中期、期末进行三次大型的教学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案、教学进度、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考试命题出卷和批改以及学生出勤、课堂纪律等所有教学环节,同时教学督导委员会会不定期进行推门听课,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三)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在校园内我们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和约4亩地的小型苗圃,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同时,学院相继与省内外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在校生的课程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提供实践教学场所。
五、结语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既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地方经济服务,这势必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制定目标明确、专业特色明显、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适应新的地方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方案是提升我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水平的核心,同时也是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翠英,方福仁,杜虎平,等.突出地域特色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榆林学院学报,2005,15(2):104-108.
[2]吕艳杰,张喜田.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12(4):101-103.
[3]郭风法,宋宪亮,王守义,等.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植物科学与技术专業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科学,2007(2):30-33.
[4]吴伟刚,沈凤英,刘岩.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农业与技术,2016(15):162-164.
[5]包岩.建立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应用型人才[J].吉林农业,201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