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而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本文从课前演讲、梯度教学等多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前演讲 梯度教学 资料搜集 任务化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c)-0189-01
1 抛砖引玉式的课前演讲
中学的很多文科课程都有课前演讲,正是我的孩子认真而饶有兴趣地准备演讲资料提醒了我,于是我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了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前几次课我会根据授课内容需要,自己精心准备一段资料,有时涉及本堂课的问题引入,有时涉及前面知识的小结与拓展,有时甚至涉及当前的热门话题。三两周后就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那些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同学了。一个月后就应让全班同学参与进来,否则容易让部分同学把自己当成了旁观者。
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一是演讲时间不宜过长,以五六分钟为限;二是老师要极有兴趣的倾听并及时的给予鼓励;三是演讲学生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技巧,比如开始应找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渐渐地通过自主报名、抽号等多种轻松的方式获得人选,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四是老师一定要把下节课的演讲题目提前设计好;五是适当将演讲的表现与考评挂钩,以激发大家的兴趣及参与积极性。
这一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提高了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注重个体的梯度教学
因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我将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师梯度授课和学生梯度练习两大阶段。
教师将讲授的相关知识分成三个梯度,第一个梯度是体现课程主要内容的基本知识,主要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第二个梯度将问题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个梯度是对企业中已经使用的成熟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基础知识、认知程度、个人兴趣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从简至难,统一进度,不同要求,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规定不同程度的任务,教师先布置易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的任务,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基本情况,再布置后面的任务,并要求认知程度好的学生独立完成;鼓励认知程序中等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而对于掌握程度稍差的学生只要求熟练操作基础任务。最后由教师归纳学生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开始时向高标准看齐的同学比较少,个别同学甚至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但随着老师对掌握程度好的同学的启发、鼓励,大多数同学的“被认同感”往往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会自觉地努力学习,竞争意识悄然形成。
3 自主学习式的资料搜集
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对一些强制性完成的任务往往采取消极抵触的态度,比如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就有五花八门的方法,这样下来作业是完成了,但写作业的目的却没达到。同时由于大学课程的前沿性和边缘性,课本反映的内容总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局限性,而新信息、新动向、新技术更多地反映在新出版的书籍或者是专业期刊上;此外教材的篇幅有限,也不可能容纳更多的资讯。这就要求学生除在课内学习外,要学会到图书馆或相关网站查阅资料和期刊文献,将课堂学习与查阅资料文献有机结合起来。
为此我一般都会为自己所讲授的专业课程准备多个论题,有时甚至会达到每个学生一个,在第五或第六个教学周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论题布置下去,并且允许同学之间交换论题,以保证同学们都能得到自己较为感兴趣的内容,甚至在征得老师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自命题。
同学们为了能搜集到有意义的题材,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露一手,常常都会积极准备。
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论题一定要多样化;二是提交日期要宽松并且允许反复;三是老师对学生提交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对待,对于不合理的作品一定不要迁就,要在沟通的前提下让学生返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我们一直强调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保证高等学校的理论知识份量前提下,要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优良的技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我觉得这种自主式学习方式无疑应该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4 适度的小组任务化考评
任何职业生活都是在群体和组织中进行的,因此大学生要获得和胜任一个理想的职业,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提高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没有任何诀窍,就是主动地沟通与协作,不能自我封闭,对待分歧要学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那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教育、教学并举呢?我采用了小组任务化考评法。
具体实施方法是将某些适合分组教学的单元分解成若干任务,将学生以五或六人为单位分成小组,并要求学生小组针对老师分配的任务分析任务目标、设计完成任务所需的活动并相互配合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要进行小组之间的互相检查、互相批改、相互交流等活动。当以上环节都完成后,老师一定要给出自己的评价,以加深学生对练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获得的反馈信息都是无价的。
小组任务化考评是以学习材料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来组织学生通过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务的小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等合作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究的活动中来,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5 多元化的师生交流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师生交流的平台。我与学生之间经常通过QQ群及公开的电子邮箱相互交流达到了师生沟通的目的。
网络的交流打破了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生随时都可以和老师交流,解决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网络还避免了一些不便当面交谈的尴尬,具有平等的畅所欲言的交谈优势。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这一特点把教学资源、图象、声音等发送给学生,拓展了教学渠道。
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交流渠道,通过多元化师生交流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渠道,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仅仅是我个人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编写组.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周光礼.教学方法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课前演讲 梯度教学 资料搜集 任务化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c)-0189-01
1 抛砖引玉式的课前演讲
中学的很多文科课程都有课前演讲,正是我的孩子认真而饶有兴趣地准备演讲资料提醒了我,于是我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了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前几次课我会根据授课内容需要,自己精心准备一段资料,有时涉及本堂课的问题引入,有时涉及前面知识的小结与拓展,有时甚至涉及当前的热门话题。三两周后就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那些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同学了。一个月后就应让全班同学参与进来,否则容易让部分同学把自己当成了旁观者。
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一是演讲时间不宜过长,以五六分钟为限;二是老师要极有兴趣的倾听并及时的给予鼓励;三是演讲学生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技巧,比如开始应找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渐渐地通过自主报名、抽号等多种轻松的方式获得人选,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四是老师一定要把下节课的演讲题目提前设计好;五是适当将演讲的表现与考评挂钩,以激发大家的兴趣及参与积极性。
这一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提高了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注重个体的梯度教学
因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我将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师梯度授课和学生梯度练习两大阶段。
教师将讲授的相关知识分成三个梯度,第一个梯度是体现课程主要内容的基本知识,主要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第二个梯度将问题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个梯度是对企业中已经使用的成熟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基础知识、认知程度、个人兴趣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从简至难,统一进度,不同要求,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规定不同程度的任务,教师先布置易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的任务,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基本情况,再布置后面的任务,并要求认知程度好的学生独立完成;鼓励认知程序中等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而对于掌握程度稍差的学生只要求熟练操作基础任务。最后由教师归纳学生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开始时向高标准看齐的同学比较少,个别同学甚至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但随着老师对掌握程度好的同学的启发、鼓励,大多数同学的“被认同感”往往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会自觉地努力学习,竞争意识悄然形成。
3 自主学习式的资料搜集
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对一些强制性完成的任务往往采取消极抵触的态度,比如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就有五花八门的方法,这样下来作业是完成了,但写作业的目的却没达到。同时由于大学课程的前沿性和边缘性,课本反映的内容总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局限性,而新信息、新动向、新技术更多地反映在新出版的书籍或者是专业期刊上;此外教材的篇幅有限,也不可能容纳更多的资讯。这就要求学生除在课内学习外,要学会到图书馆或相关网站查阅资料和期刊文献,将课堂学习与查阅资料文献有机结合起来。
为此我一般都会为自己所讲授的专业课程准备多个论题,有时甚至会达到每个学生一个,在第五或第六个教学周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论题布置下去,并且允许同学之间交换论题,以保证同学们都能得到自己较为感兴趣的内容,甚至在征得老师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自命题。
同学们为了能搜集到有意义的题材,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露一手,常常都会积极准备。
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论题一定要多样化;二是提交日期要宽松并且允许反复;三是老师对学生提交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对待,对于不合理的作品一定不要迁就,要在沟通的前提下让学生返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我们一直强调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保证高等学校的理论知识份量前提下,要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优良的技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我觉得这种自主式学习方式无疑应该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4 适度的小组任务化考评
任何职业生活都是在群体和组织中进行的,因此大学生要获得和胜任一个理想的职业,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提高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没有任何诀窍,就是主动地沟通与协作,不能自我封闭,对待分歧要学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那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教育、教学并举呢?我采用了小组任务化考评法。
具体实施方法是将某些适合分组教学的单元分解成若干任务,将学生以五或六人为单位分成小组,并要求学生小组针对老师分配的任务分析任务目标、设计完成任务所需的活动并相互配合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要进行小组之间的互相检查、互相批改、相互交流等活动。当以上环节都完成后,老师一定要给出自己的评价,以加深学生对练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获得的反馈信息都是无价的。
小组任务化考评是以学习材料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来组织学生通过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务的小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等合作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究的活动中来,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5 多元化的师生交流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师生交流的平台。我与学生之间经常通过QQ群及公开的电子邮箱相互交流达到了师生沟通的目的。
网络的交流打破了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生随时都可以和老师交流,解决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网络还避免了一些不便当面交谈的尴尬,具有平等的畅所欲言的交谈优势。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这一特点把教学资源、图象、声音等发送给学生,拓展了教学渠道。
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交流渠道,通过多元化师生交流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渠道,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仅仅是我个人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编写组.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周光礼.教学方法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