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干预对产后妇女避孕、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影响——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避孕宣教、咨询等干预对产后妇女避孕、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影响,为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殖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Poplin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gov、Web of Science、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查找与产后避孕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除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2.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3项RCT研究,纳入产妇10 606名。Meta分析显示,产后干预能提高干预组产后6个月避孕率(RR=1.50,95% CI=1.17~1.92,n=1551);但干预组产后1年避孕率与对照组接近(RR=1.02,95% CI=0.98~1.06,n=2851);干预组产后1年非意愿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69,95% CI=0.50~0.96,n=6064),剔除低质量研究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4,95% CI=0.72~1.22,n=3328);1项研究报道干预能显著降低产后1年人工流产率,但该研究质量评价较低。

结论

产后避孕宣教和咨询等干预措施可能提高产后6个月避孕率、降低产后1年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但纳入的部分文献研究质量评价较低,迫切需要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提供可靠证据。

其他文献
对2例POLG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例患儿均为男性,临床均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发作,头颅影像呈卒中样改变,起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育落后,外周血线粒体热点基因突变检测阴性,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示例1 POLG c.2420G>A(p.R870H,来自于父亲)、c.1765C>T(p.P589S,来自于母亲),例2 POLG c.
目的分析1例丙酮酸脱氢酶E1α缺乏症患儿PDHA1基因的变异特点及其相应的临床症状,为临床诊断、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例丙酮酸脱氢酶E1α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基因组DNA检测,运用Sanger测序对患儿姐姐进行阳性位点验证。结果患儿,男,3个月,持续性高乳酸血症,血乳酸9.05~11.04 mmol/L,不会抬头
近年来,化疗是女性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女性卵巢对化疗毒性非常敏感,常会导致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目前POF主要通过激素补充治疗,尚无有效根治方法。基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再生潜能,一些研究学者提出干细胞疗法。研究表明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抗炎、抗氧化应激和卵巢生殖细胞再生等机制恢复卵巢功能。本文主要阐述间充质干细胞在POF动物模型上的研究进展,为
目的探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9月—2018年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VF/ICSI)助孕的159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7例采用PPOS方案(PPOS组),72例采用拮抗剂方案(拮抗剂组),观察比较2种方案患者的基本情况、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神经内分泌、炎症等因素在PCO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COS同时也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PCOS合并不孕,促排卵治疗是其助孕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对PCOS排卵障碍及促排卵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
研究问题结合已有的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意愿,制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的评估标准和管理建议。归纳总结本次国际循证指南,包括166项推荐意见和实践要点,阐述了需优先解决的问题,以求统一诊疗流程,改善PCOS女性的个人感受和健康状态。已知事项既往的指南缺乏严谨的循证标准,或没有结合患者自身感受及参考国际多学科的观点,不能与时俱进。目前的PCOS诊断仍存在争议,评估标准和治疗管理不一致。PC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引起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的常见妇科良性疾病,其细胞浸润、增生及复发等均属恶性生物学行为。在EMS患者腹腔内存在巨噬细胞数量增加、活化类型改变,并伴有促炎因子、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等变化。随着研究的深入,腹腔内异常的免疫反应似乎对疾病发展十分重要。本文总结巨噬细胞新近研究进展,及其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助于开发EMS新的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与早期妊娠状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浙南地区自然流产患者及正常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先兆流产(已治愈)组(n=585)、妊娠失败1次组(n=6
目的探讨来曲唑+克罗米芬(CC)与全程CC联合促性腺激素(Gn)两种温和刺激方案对卵巢低反应高龄患者实验室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卵巢低反应高龄患者376例,根据促排卵方案分为来曲唑+CC方案组(A组,n=209)和全程CC方案组(B组,n=167)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河南省生殖医院首次接受IVF-ET助孕且有腹腔镜下盆腔EMS手术史的256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术后IVF累积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①共163例患者获得临床妊娠,累积妊娠率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