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外对中长跑训练模式的研究有很多种成熟的成果,但指向非专业运动员的中学特长生的训练模式研究还有待深化。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由于是原创性的、“年青”的训练模式,其对应的评价策略还处于摸索、构建阶段,有可靠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成长中的问题。
关键词:中长跑;周训练;评价策略;现状
评价是训练模式有效性、科学性的基本保障,也是优化革新发展的基本依据。中长跑“周訓练”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原创性的训练模式,其训练对象是非专业运动员。虽然说,关于体育训练模式评价的研究是较成熟的,但对这种训练模式来说,相伴的评价策略还处于摸索、构建和不断修正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不足。
一、评价体系尚不完整
中长跑“周训练”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长跑训练教学行为,它是基于多种体育运动相关理论和实践而来的一种具有科学构架的训练模式。这个训练模式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系统控制科学等理论学科,其具体的训练参照则涉及体能、心理、素养、耐力、力量、生物化学、信息管理等内容。
而就目前的中长跑“周训练”评价策略来看,虽然已经尽可能照顾到了全面综合的评价,但总的来说,整体上还是含混、笼统的。有整体的评价架构,有分项的评价内容,但各项评价分支体系还没有构建完整。
比如,我们知道要对体能进行专项跟踪评价,但具体体能评价需要把握哪些内容,又应该采用怎样的评价方法,评价的指标标准化依据是什么?这些具体的细化工作还没有完成。此外,对于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的评价来说,它有分项指标,但又是一个体系,所有评价都最终要汇总到一个体系当中进行综合分析。而对于各项评价的整合来说,这方面的工作也还没有做到位。比如耐力评价与生物化学评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耐力评价对生物化学评价有什么参照意义,生物化学评价而耐力评价有什么指导性,等等这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整合。
二、自身评价尚无定性
中长跑“周训练”模式是属于体育训练范畴的,是明确指向中长跑这个训练项目的,但它又在这个大的类别归属之下有自身个性特征。第一,其训练对象是特殊群体。主要对象是中学生中非专业运动员,而又有着突出的体育素养,且个人有向专业化发展的意愿的一个小众群体;第二,其训练的周期具有特殊性。从专业运动员的训练上看,中长跑运动训练是个长周期项目,需要经过长年累月不断地规范训练才能达到一个阶段性目标值。而且,这种训练应该是全日制的。但对这个小众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体育教师也没有这样的精力。所以,只能是利用每天早晨或下午课余时间来组织训练。每天的训练时长和强度要弱于专业训练。而基于学生身体素质条件和其短期发展目标(比如三年内要考入专业体育院校),有必要缩短其训练周期。故而采用以周为单位的训练周期。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这个训练模式是新的、独特的,需要有专业的评价予以定性。但目前来说,评价策略主要是关注在成绩、成果上,仅能证明这种模式是有效的。但其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必然性之间,还缺少向理论、规律性的评价提升。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这种模式是否有推广的价值依据,是否能够让他人信服呢?需要一个定性式的评价来支撑。
三、评价策略尚不规范
评价策略尚不规范主要是指两点。
第一是评价的重心不均衡——前面已经说过,中长跑“周训练”模式涉及的具体内容和理论是比较多的,每个项目都需要有评价策略。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教师一般是以个人经验认知为评价参照。这样,就出现了一些轻重不均衡的问题。比如重“教”的评价,而轻“练”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主要是关注了自己教学方法、策略等的效果和落实,而不太重视学生训练的情态评价,认为训练成果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比如,重“结果”评价,而轻“过程”评价——把评价的视线主要是落在具体的指标上(如成绩进步值、肺活量增长值),而对于学生训练的状态、心理等周期性或临时性的变化缺少评价。这样,各种评价指标汇总到一起,其综合的参考价值就不能保证合理可靠。
第二是评价不重视定法——认为教无定法,评价也无定法,在评价的时候主要是凭借教师的经验、观察或借用他人的标准来进行。而且由于教师个人经验的变化、甚至是心情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评价的结果。比如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本周比上周提升了2秒,教师就评价为教学有效,而按学生的素养条件来说,他一周到底应该提升多少才算是合理的,教师没有标准依据。这样,不同的教师就会出现不同的评价结论,评价的指导意义就被弱化。
以上,对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的评价策略现状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这种新兴的训练模式来说,其评价策略尚有很大的优化、上升空间。我们对评价策略的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就是改变“各执一端”的评价现象,使其具有普适的指导价值,促进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的发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屈联国,刘明舫,林建棣. 论中长跑的运动训练与机能评定[J]. 军事体育学报,1996(z1):34-40.
[2] 杨永芬,官卫英,赵平. 对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机能评定的实验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94-96.
关键词:中长跑;周训练;评价策略;现状
评价是训练模式有效性、科学性的基本保障,也是优化革新发展的基本依据。中长跑“周訓练”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原创性的训练模式,其训练对象是非专业运动员。虽然说,关于体育训练模式评价的研究是较成熟的,但对这种训练模式来说,相伴的评价策略还处于摸索、构建和不断修正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不足。
一、评价体系尚不完整
中长跑“周训练”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长跑训练教学行为,它是基于多种体育运动相关理论和实践而来的一种具有科学构架的训练模式。这个训练模式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系统控制科学等理论学科,其具体的训练参照则涉及体能、心理、素养、耐力、力量、生物化学、信息管理等内容。
而就目前的中长跑“周训练”评价策略来看,虽然已经尽可能照顾到了全面综合的评价,但总的来说,整体上还是含混、笼统的。有整体的评价架构,有分项的评价内容,但各项评价分支体系还没有构建完整。
比如,我们知道要对体能进行专项跟踪评价,但具体体能评价需要把握哪些内容,又应该采用怎样的评价方法,评价的指标标准化依据是什么?这些具体的细化工作还没有完成。此外,对于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的评价来说,它有分项指标,但又是一个体系,所有评价都最终要汇总到一个体系当中进行综合分析。而对于各项评价的整合来说,这方面的工作也还没有做到位。比如耐力评价与生物化学评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耐力评价对生物化学评价有什么参照意义,生物化学评价而耐力评价有什么指导性,等等这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整合。
二、自身评价尚无定性
中长跑“周训练”模式是属于体育训练范畴的,是明确指向中长跑这个训练项目的,但它又在这个大的类别归属之下有自身个性特征。第一,其训练对象是特殊群体。主要对象是中学生中非专业运动员,而又有着突出的体育素养,且个人有向专业化发展的意愿的一个小众群体;第二,其训练的周期具有特殊性。从专业运动员的训练上看,中长跑运动训练是个长周期项目,需要经过长年累月不断地规范训练才能达到一个阶段性目标值。而且,这种训练应该是全日制的。但对这个小众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体育教师也没有这样的精力。所以,只能是利用每天早晨或下午课余时间来组织训练。每天的训练时长和强度要弱于专业训练。而基于学生身体素质条件和其短期发展目标(比如三年内要考入专业体育院校),有必要缩短其训练周期。故而采用以周为单位的训练周期。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这个训练模式是新的、独特的,需要有专业的评价予以定性。但目前来说,评价策略主要是关注在成绩、成果上,仅能证明这种模式是有效的。但其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必然性之间,还缺少向理论、规律性的评价提升。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这种模式是否有推广的价值依据,是否能够让他人信服呢?需要一个定性式的评价来支撑。
三、评价策略尚不规范
评价策略尚不规范主要是指两点。
第一是评价的重心不均衡——前面已经说过,中长跑“周训练”模式涉及的具体内容和理论是比较多的,每个项目都需要有评价策略。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教师一般是以个人经验认知为评价参照。这样,就出现了一些轻重不均衡的问题。比如重“教”的评价,而轻“练”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主要是关注了自己教学方法、策略等的效果和落实,而不太重视学生训练的情态评价,认为训练成果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比如,重“结果”评价,而轻“过程”评价——把评价的视线主要是落在具体的指标上(如成绩进步值、肺活量增长值),而对于学生训练的状态、心理等周期性或临时性的变化缺少评价。这样,各种评价指标汇总到一起,其综合的参考价值就不能保证合理可靠。
第二是评价不重视定法——认为教无定法,评价也无定法,在评价的时候主要是凭借教师的经验、观察或借用他人的标准来进行。而且由于教师个人经验的变化、甚至是心情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评价的结果。比如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本周比上周提升了2秒,教师就评价为教学有效,而按学生的素养条件来说,他一周到底应该提升多少才算是合理的,教师没有标准依据。这样,不同的教师就会出现不同的评价结论,评价的指导意义就被弱化。
以上,对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的评价策略现状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这种新兴的训练模式来说,其评价策略尚有很大的优化、上升空间。我们对评价策略的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就是改变“各执一端”的评价现象,使其具有普适的指导价值,促进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的发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屈联国,刘明舫,林建棣. 论中长跑的运动训练与机能评定[J]. 军事体育学报,1996(z1):34-40.
[2] 杨永芬,官卫英,赵平. 对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机能评定的实验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