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体验时代下的今天,数字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的影响是革命式的,它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了真正的体现。然而,MOOC的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学科的问题,对于一些实践应用型的学科来说很难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设计。在经过了两年的实践教学后,发现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更适合设计教学。本文将两年来的授课经验进行整理并分享给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设计教学;数字技术
在今天的高校课堂,通常一个传统的设计班级最多可容纳二十名左右的学生,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软件、指导学生作品。但是通过数字技术并结合翻转课堂式教学可以同时教授几倍的班级,教师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专注在个性化教学上。学生们也可以获得更多老师、专家们的指导意见、学术观点以及更加客观、公平的分数。以下按照授课形式的类型分别描述各自的应用场景。
一、理论课
目前标准意义上的在线教育讲究把理论课录制成视频,这样大家可以重播视频来预习和复习。然而,设计这门学科的实践类内容远大于理论内容,特别是软件技术型的设计课程。录制理论课程固然会有效果,但同时也限制了教师授课的风格以及临场发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现场状态来举不同的案例,帮助他们理解。同时,有效的现场互动也会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内容来判断是否应该将所有的理论课内容录制成视频,而不是一味地效仿其他学科的在线教学方式。
二、软件学习
软件教学是设计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不仅要教学生软件怎么用,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们如何使用工具去创造。然而,在专业课堂上,教师占用了大半的时间去介绍软件的操作,没有太多时间去教设计。因此,这类软件学习的内容最适合录制成教学视频,让学生们在课外自学。
三、作品指导与点评
1.直播授课
在线直播的这种授课的形式,允许外地的老师、专家们便捷的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学生也不必在教室听课,让教学的行为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因此,一些直播平台成为了主要教学工具,有一些平台具备教学的功能:比如提问功能可以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此外还有马克笔注释的工具,允许老师可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以及提出修改方案。教师还能通过这种平台工具对作品进行点评和打分,学生们也可以听到不同老师、专家的学术观点,得到相对客观、公平的分数。
2.远程答疑
在平时专业指导的工作中,微信使用的频率相当高,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问题。但是当遇到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时,就需要使用更专业的软件进行咨询交流了。比如Team Viewer这种远程系统控制软件,它可以允许教师控制学生的电脑,在远程进行演示讲解。学生们几乎是不需要到办公室找老师答疑,老师们也不必在办公室坐班,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工具。
四、面临的问题
1.课前宣传
这类实验教学课非常有必要在选课前举办一场公开推介会来宣传课程,否则一些不习惯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误选课程的话,会增加教学中的困扰。课前宣传工作还可以采用集体邮件、微信文章转发或病毒视频传播的方式,在学生确定下学期课表之前,将教学形式、课程安排、期末作业要求与评分标准等主要问题进行一次简单阐述。
2.自学与自律
线上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自学能力来保证学习品质,但这种能力不见得每个学生都有,当有同学出现因为看不懂学习材料导致做不出作业时就会变得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此外,如何避免学生偷懒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作为老师应该思考如何使用有效的机制来激励学生们自主前行。因此,随堂测试是件重要的工作,它既可以检查学生的课下学习态度,也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们遇到的问题。
3.团队作业
在线教学的班级人数一定会比传统教学的大,因此团队作业是件必然发生的工作形式。但是,学生们经常会因为平时的课表安排不一样,导致除了周末很少有当面沟通作业的机会,这是造成作业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为学生自由组队的时候,要主动建议课表时间一致的学生一起组队,需把可能出现的合作上的问题及时向他们说明。
4.设备
除了课后时间不一致外,另外一个影响作业进度的主要因素是电脑设备。有些学生自己的电脑硬件配置达不到做作业的水平,特别是一些视效设计类的课程,需要配置较高的电脑来支持,而非影像类专业的同学基本没有高配置的电脑。因此,一间可公共使用的专业机房是必须要准备的,授课教师与助教也要安排时间到机房进行技术指导。
5.直播问题
目前直播平台的传播效率很高,数据传输技术稳定,但也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由于该类平台均以娱乐内容为主,缺少教学该有的功能,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有限;二是此类平台无法有效设置观众权限,导致会遇到一些“捣乱分子”进来扰乱秩序。因此建议在课程中安排一位空间管理员来维持秩序,以免突发一些尴尬的问题。
五、总结
今天的教师更像是教练,他不一定要上场比赛,但会针对每个学员的天赋特点安排相应训练任务,甚至从团队的角度去设定发展战略,引导每位学生可以更加有效的成长。那么在这个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人)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数字技术改变的只是方法、模式,而教育的核心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就是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才。作为教学模式的探索者,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学科的特性,单纯的模仿不一定会带来好的效果,有效的经验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学科的改革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William G Bowen,欧阳淑铭,石雨晴.数字时代的大学——拆掉常春藤的围墙[M].中国:中信出版社,2014.
[2]Salman Khan,劉婧.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中国: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关键词:翻转课堂;设计教学;数字技术
在今天的高校课堂,通常一个传统的设计班级最多可容纳二十名左右的学生,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软件、指导学生作品。但是通过数字技术并结合翻转课堂式教学可以同时教授几倍的班级,教师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专注在个性化教学上。学生们也可以获得更多老师、专家们的指导意见、学术观点以及更加客观、公平的分数。以下按照授课形式的类型分别描述各自的应用场景。
一、理论课
目前标准意义上的在线教育讲究把理论课录制成视频,这样大家可以重播视频来预习和复习。然而,设计这门学科的实践类内容远大于理论内容,特别是软件技术型的设计课程。录制理论课程固然会有效果,但同时也限制了教师授课的风格以及临场发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现场状态来举不同的案例,帮助他们理解。同时,有效的现场互动也会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内容来判断是否应该将所有的理论课内容录制成视频,而不是一味地效仿其他学科的在线教学方式。
二、软件学习
软件教学是设计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不仅要教学生软件怎么用,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们如何使用工具去创造。然而,在专业课堂上,教师占用了大半的时间去介绍软件的操作,没有太多时间去教设计。因此,这类软件学习的内容最适合录制成教学视频,让学生们在课外自学。
三、作品指导与点评
1.直播授课
在线直播的这种授课的形式,允许外地的老师、专家们便捷的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学生也不必在教室听课,让教学的行为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因此,一些直播平台成为了主要教学工具,有一些平台具备教学的功能:比如提问功能可以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此外还有马克笔注释的工具,允许老师可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以及提出修改方案。教师还能通过这种平台工具对作品进行点评和打分,学生们也可以听到不同老师、专家的学术观点,得到相对客观、公平的分数。
2.远程答疑
在平时专业指导的工作中,微信使用的频率相当高,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问题。但是当遇到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时,就需要使用更专业的软件进行咨询交流了。比如Team Viewer这种远程系统控制软件,它可以允许教师控制学生的电脑,在远程进行演示讲解。学生们几乎是不需要到办公室找老师答疑,老师们也不必在办公室坐班,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工具。
四、面临的问题
1.课前宣传
这类实验教学课非常有必要在选课前举办一场公开推介会来宣传课程,否则一些不习惯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误选课程的话,会增加教学中的困扰。课前宣传工作还可以采用集体邮件、微信文章转发或病毒视频传播的方式,在学生确定下学期课表之前,将教学形式、课程安排、期末作业要求与评分标准等主要问题进行一次简单阐述。
2.自学与自律
线上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自学能力来保证学习品质,但这种能力不见得每个学生都有,当有同学出现因为看不懂学习材料导致做不出作业时就会变得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此外,如何避免学生偷懒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作为老师应该思考如何使用有效的机制来激励学生们自主前行。因此,随堂测试是件重要的工作,它既可以检查学生的课下学习态度,也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们遇到的问题。
3.团队作业
在线教学的班级人数一定会比传统教学的大,因此团队作业是件必然发生的工作形式。但是,学生们经常会因为平时的课表安排不一样,导致除了周末很少有当面沟通作业的机会,这是造成作业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为学生自由组队的时候,要主动建议课表时间一致的学生一起组队,需把可能出现的合作上的问题及时向他们说明。
4.设备
除了课后时间不一致外,另外一个影响作业进度的主要因素是电脑设备。有些学生自己的电脑硬件配置达不到做作业的水平,特别是一些视效设计类的课程,需要配置较高的电脑来支持,而非影像类专业的同学基本没有高配置的电脑。因此,一间可公共使用的专业机房是必须要准备的,授课教师与助教也要安排时间到机房进行技术指导。
5.直播问题
目前直播平台的传播效率很高,数据传输技术稳定,但也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由于该类平台均以娱乐内容为主,缺少教学该有的功能,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有限;二是此类平台无法有效设置观众权限,导致会遇到一些“捣乱分子”进来扰乱秩序。因此建议在课程中安排一位空间管理员来维持秩序,以免突发一些尴尬的问题。
五、总结
今天的教师更像是教练,他不一定要上场比赛,但会针对每个学员的天赋特点安排相应训练任务,甚至从团队的角度去设定发展战略,引导每位学生可以更加有效的成长。那么在这个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人)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数字技术改变的只是方法、模式,而教育的核心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就是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才。作为教学模式的探索者,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学科的特性,单纯的模仿不一定会带来好的效果,有效的经验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学科的改革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William G Bowen,欧阳淑铭,石雨晴.数字时代的大学——拆掉常春藤的围墙[M].中国:中信出版社,2014.
[2]Salman Khan,劉婧.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中国: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