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程是当今翻转课堂、微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变革的产物,它最适合于信息化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该文分析了其在选修课走班制中的优势,介绍了其特点及制作方法。同时,结合我校选修课走班制中的的教学实践探索,提出完善微课程在中学智慧校园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的策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为当今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案例。
关键词:微课程;中学; 智慧校园;走班制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2-0167-02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校园建设在一些中小学校已经落地生根,校园一卡通、无线网、无纸化办公系统、大数据资源平台、泛在学习系统等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智慧校园建设为微课程学习、走班制和翻转课堂实施与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移动学习、智慧校园、微课程建设、泛在学习是当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走班制将是以后高中生继班级授课制的另一种在校学习方式。目前我校已在高一年级率先启动“选课走班制”教学,以发挥华师一附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師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其实质是还课程选择权给学生,学生根据自身状况,自主选择班级和课程,实现了动态组班,着力体现因材施教这一核心理念。
新常态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可以为走班制学生提供好的学习方式。研究表明,微课程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面能为走班学生提供好的教学资源和方式。因此,制作符合教学实际、品质优良的微课程成为我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重点。
本文以我校制作的部分微课程在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实践探索为例,探讨微课程在走班教学中的优缺点,以期为我校后期进行翻转课堂改革、微课程建设以及微课资源库市场化研究留下第一手资料。同时,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为当前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案例。
1 微课程的特点、种类、开发与制作
微课程是当今翻转课堂、微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变革的产物。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学习环境,已改变了学习和教学过程。在走班制教学中,微课程的建设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以及对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云平台建设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好的微课程教学资源不仅能减轻老师教学负担,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1.1 微课程的定义
当今,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在中小学校有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引起了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的广泛研究与关注。不同的学者对微课有不同的定义,但归根结底其实质是微课程在教学资源的组织方式上满足了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学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运用优势也特别明显。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微课程没有特别的界定。但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黎加厚、胡铁生、李玉平等专家教授对微课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不断总结,审视,和重申微课的内涵。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在给老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中给出了“微课程”的简明的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从中学阶段的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微课的界定大致会是:
“微课”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程本质是面向学生学习的微小课程。
1.2 微课程的种类
微视频是微课程中最核心的资源。从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网络上主要呈现有李玉平式微课程(ppt 录屏),中国微课程、淄博微课程以及美国可汗微课程。微视频的主要录制方式有:拍摄式、动画式、混合式等。录屏式即是通过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超级录屏7.5等),录制教师对着 PPT的讲解、分析、演示过程。拍摄式即通过外部摄像设备(比如摄像机、手机等),对教师及讲解内容、操作演示、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的教学视频。动画式即是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 Flash、大洋、e-dius、Premier、绘声绘影等),通过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混合式则是上述多种方式的混合应用,制作而成的教学视频。
1.3 微课程的制作方式与方法
目前,微课程制作主要是按照ADDIE模型来制作,即A分析(Analysis),D设计(Design)、D制作(Develop)、I应用(Implement)、E评价(Evaluat)。所谓分析,即分析学生、分析教材、重点、难点、易错点,特别注意的是选题要准,选那些重点、难点、易错点来制作微课程,同时整理选题清单,学生能够自己理解的就根本不用做微课程。设计:注意内容、结构等,特别是创意,它是微课程制作的灵魂。制作: 要注意技术保证,画面的质量要清晰,录像的声音、字幕等要让学生能看懂、看明白。应用: 课前预习、课中辅导、课后总结 。评价:包括微视频的评价及教学效果评价。
教师常用的微课程制作方法主要是手机摄像(纸上书写,白板书写,实体操作)及ppt讲解 批注(录屏、录音),然后将录制好的视频用视频剪辑软件(绘声绘影、e-dius)等进行后期剪辑与包装。
2 微课程在中学智慧校园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在学校校本课程选修课程中进行走班制教学已经很有几年了,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微课程的应用尝试,特别是在已经开展10多年《摄影摄像》选修课教学中进行应用、探索与实践研究。从而探索出有益的经验、为微课资源市场化、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1 微课程在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应用
微课程在走班制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微课程灵活、个性化等特点对走班制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泛在学习资源。其教学模式是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中答疑辅导、课后复习。其策略是开发微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及移动终端设备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个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在《摄影摄像》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研究学生的学情,对所上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搜理,将那些难理解的教学难点和教学内容,列出任务学习清单,利用微课程制作技术,制作一系列5-10分钟知识性强并富有趣味性的微课程,并上传到学校大数据平台或微信企业号中的视频中心里,也可以上传到走班制教学班级QQ交流群中,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重点对同学们课前预习中记录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辅导,对特别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让学生课外对微课程进行进一步学习。课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查阅学习平台学习记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学习微课程的情况,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进一步修改和制作微课程以便以后的教学。
2.2 微课程在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2.2.1 微课程能为走班制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如今,湖北高考改革指日可待,高考科目和学生教学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选修课走班只是未来教学的一个缩影,因此研究选修课走班更具有代表性。我校选修课是指在每周二、三下午第三节课,全校高一、高二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选修课课程清单,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到学校指定的教室进行跨班学习。其显著特点是同一个班的同学分散到不同的课堂。与传统上课的班级相比,教师固定,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这些同学爱好相同,但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学起点不同。而微课程具有教学形式丰富、可操作性等特点,便于这些起点不一样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学習,自主学习。
2.2.2 微课程能为走班制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 互联网 ”时代,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教学的需要。选修课走班制教学更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策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来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因此海量的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微课程能为走班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资源。同时,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资源保障。
3 完善微课程在中学智慧校园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3.1 更新观念,家校联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是多方位的,教师教学需要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动配合才可以完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要让课堂动起来。其次,微课程的学习需要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这就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注:初期上课可以选择到学校指定的信息化互动教室里学习)。因为,在中学阶段,家长对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是持反对态度的。另外,对学生而言,要转变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完善支持微课程学习的信息化设施与设备
微课程在走班制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先进的智慧校园信息化设施作支撑。智慧校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微信企业号、智慧多媒体互动教室、移动学习终端等支持微课程学习的信息化设施与设备要与时俱进。
3.3 建立微课程研究机制、开发优质的微课程学习资源
好的微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微课程最适合于信息化支持的个性化学习。如果课堂教学模式没变,再好的微课程也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同样,没有精心设计制作的微课程,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与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开发出优质的微课程学习资源。同时建立微课程研究机制,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3.4 在走班制教学中,微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的全程指导与监督
与成人相比,高中生的自制力比较差。调查表明,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微课程的学习流于形式,这样一来,学习的效果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需要教师在用微课程教学之前,对学情要有充分的认识。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可以提前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可以建立qq群,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只有这样,微课程在中学智慧校园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的开展才能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黄先华.当走班遇到了“微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3):15-16.
[2] 黎家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10-12.
[3] 全丽莉.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69-172
[4] 潘勇.中学智慧校园信息化学习系统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2):70-77.
[5] 杨九民.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36-40.
关键词:微课程;中学; 智慧校园;走班制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2-0167-02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校园建设在一些中小学校已经落地生根,校园一卡通、无线网、无纸化办公系统、大数据资源平台、泛在学习系统等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智慧校园建设为微课程学习、走班制和翻转课堂实施与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移动学习、智慧校园、微课程建设、泛在学习是当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走班制将是以后高中生继班级授课制的另一种在校学习方式。目前我校已在高一年级率先启动“选课走班制”教学,以发挥华师一附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師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其实质是还课程选择权给学生,学生根据自身状况,自主选择班级和课程,实现了动态组班,着力体现因材施教这一核心理念。
新常态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可以为走班制学生提供好的学习方式。研究表明,微课程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面能为走班学生提供好的教学资源和方式。因此,制作符合教学实际、品质优良的微课程成为我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重点。
本文以我校制作的部分微课程在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实践探索为例,探讨微课程在走班教学中的优缺点,以期为我校后期进行翻转课堂改革、微课程建设以及微课资源库市场化研究留下第一手资料。同时,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为当前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案例。
1 微课程的特点、种类、开发与制作
微课程是当今翻转课堂、微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变革的产物。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学习环境,已改变了学习和教学过程。在走班制教学中,微课程的建设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以及对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云平台建设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好的微课程教学资源不仅能减轻老师教学负担,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1.1 微课程的定义
当今,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在中小学校有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引起了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的广泛研究与关注。不同的学者对微课有不同的定义,但归根结底其实质是微课程在教学资源的组织方式上满足了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学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运用优势也特别明显。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微课程没有特别的界定。但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黎加厚、胡铁生、李玉平等专家教授对微课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不断总结,审视,和重申微课的内涵。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在给老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中给出了“微课程”的简明的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从中学阶段的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微课的界定大致会是:
“微课”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程本质是面向学生学习的微小课程。
1.2 微课程的种类
微视频是微课程中最核心的资源。从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网络上主要呈现有李玉平式微课程(ppt 录屏),中国微课程、淄博微课程以及美国可汗微课程。微视频的主要录制方式有:拍摄式、动画式、混合式等。录屏式即是通过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超级录屏7.5等),录制教师对着 PPT的讲解、分析、演示过程。拍摄式即通过外部摄像设备(比如摄像机、手机等),对教师及讲解内容、操作演示、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的教学视频。动画式即是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 Flash、大洋、e-dius、Premier、绘声绘影等),通过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混合式则是上述多种方式的混合应用,制作而成的教学视频。
1.3 微课程的制作方式与方法
目前,微课程制作主要是按照ADDIE模型来制作,即A分析(Analysis),D设计(Design)、D制作(Develop)、I应用(Implement)、E评价(Evaluat)。所谓分析,即分析学生、分析教材、重点、难点、易错点,特别注意的是选题要准,选那些重点、难点、易错点来制作微课程,同时整理选题清单,学生能够自己理解的就根本不用做微课程。设计:注意内容、结构等,特别是创意,它是微课程制作的灵魂。制作: 要注意技术保证,画面的质量要清晰,录像的声音、字幕等要让学生能看懂、看明白。应用: 课前预习、课中辅导、课后总结 。评价:包括微视频的评价及教学效果评价。
教师常用的微课程制作方法主要是手机摄像(纸上书写,白板书写,实体操作)及ppt讲解 批注(录屏、录音),然后将录制好的视频用视频剪辑软件(绘声绘影、e-dius)等进行后期剪辑与包装。
2 微课程在中学智慧校园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在学校校本课程选修课程中进行走班制教学已经很有几年了,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微课程的应用尝试,特别是在已经开展10多年《摄影摄像》选修课教学中进行应用、探索与实践研究。从而探索出有益的经验、为微课资源市场化、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1 微课程在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应用
微课程在走班制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微课程灵活、个性化等特点对走班制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泛在学习资源。其教学模式是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中答疑辅导、课后复习。其策略是开发微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及移动终端设备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个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在《摄影摄像》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研究学生的学情,对所上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搜理,将那些难理解的教学难点和教学内容,列出任务学习清单,利用微课程制作技术,制作一系列5-10分钟知识性强并富有趣味性的微课程,并上传到学校大数据平台或微信企业号中的视频中心里,也可以上传到走班制教学班级QQ交流群中,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重点对同学们课前预习中记录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辅导,对特别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让学生课外对微课程进行进一步学习。课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查阅学习平台学习记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学习微课程的情况,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进一步修改和制作微课程以便以后的教学。
2.2 微课程在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2.2.1 微课程能为走班制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如今,湖北高考改革指日可待,高考科目和学生教学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选修课走班只是未来教学的一个缩影,因此研究选修课走班更具有代表性。我校选修课是指在每周二、三下午第三节课,全校高一、高二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选修课课程清单,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到学校指定的教室进行跨班学习。其显著特点是同一个班的同学分散到不同的课堂。与传统上课的班级相比,教师固定,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这些同学爱好相同,但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学起点不同。而微课程具有教学形式丰富、可操作性等特点,便于这些起点不一样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学習,自主学习。
2.2.2 微课程能为走班制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 互联网 ”时代,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教学的需要。选修课走班制教学更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策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来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因此海量的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微课程能为走班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资源。同时,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资源保障。
3 完善微课程在中学智慧校园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3.1 更新观念,家校联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是多方位的,教师教学需要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动配合才可以完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要让课堂动起来。其次,微课程的学习需要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这就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注:初期上课可以选择到学校指定的信息化互动教室里学习)。因为,在中学阶段,家长对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是持反对态度的。另外,对学生而言,要转变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完善支持微课程学习的信息化设施与设备
微课程在走班制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先进的智慧校园信息化设施作支撑。智慧校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微信企业号、智慧多媒体互动教室、移动学习终端等支持微课程学习的信息化设施与设备要与时俱进。
3.3 建立微课程研究机制、开发优质的微课程学习资源
好的微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微课程最适合于信息化支持的个性化学习。如果课堂教学模式没变,再好的微课程也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同样,没有精心设计制作的微课程,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与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开发出优质的微课程学习资源。同时建立微课程研究机制,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3.4 在走班制教学中,微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的全程指导与监督
与成人相比,高中生的自制力比较差。调查表明,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微课程的学习流于形式,这样一来,学习的效果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需要教师在用微课程教学之前,对学情要有充分的认识。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可以提前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可以建立qq群,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只有这样,微课程在中学智慧校园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的开展才能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黄先华.当走班遇到了“微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3):15-16.
[2] 黎家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10-12.
[3] 全丽莉.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69-172
[4] 潘勇.中学智慧校园信息化学习系统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2):70-77.
[5] 杨九民.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