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爱电影的人都明白一个规律:记录历史上某个知名人士的传记大片,通常都会成为各大奖项垂青的宠儿。然而,在这些真实而又宏伟的影片里,几乎只有一部属于中国的近代史。它讲述的是一个沦为平民的帝王可歌可泣的一生,也是最后一部在古老的紫禁城里实景拍摄的作品;它不仅获得了九项奥斯卡奖的提名,而且创造了九项提名全部获奖的壮举,当然,其中包括了“最佳原创音乐奖”。这部电影的配乐融合了东西方世界三位作曲家几乎浑然一体的作品,或许也将属于一个人的往事化作了独一无二的史诗。
这部电影,就是《末代皇帝》。当它面世的时候,再慷慨激昂的传记片也可能会黯然失色,因为它的内容可以写进厚重的史书,它的音乐可以震撼年轻的心灵。
不知道《末代皇帝》的主创人员为什么会挑选这样风格迥异的三位作曲家担纲配乐的重任,其中包括中国精通民族音樂的专家苏聪、日本的电子音乐家坂本龙一,以及英国的前卫摇滚艺术家大卫·拜恩。这三种截然不同的音乐类型原本似乎很难捏合在一起,而在这三人的履历中似乎也都罕有创作影视配乐的成功经验。但他们做到了。而为两位外国作曲家的作品穿针引线的,似乎正是每首曲子里无处不在的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也只有它,才能不失时机地提醒着人们,这些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其实讲述的是一个来自东方的故事。
为了为这部电影配乐,三人间进行了鲜明的分工和协作。整张专辑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其中凝重而深刻的管弦乐来自坂本龙一,诙谐与典雅的室内音乐来自拜恩,真正属于苏聪的似乎只有一首曲子,但专辑里所有来自民族乐器的搭配都要归功于他。于是这张混合着多姿多彩的音乐基因的独特专辑就这样诞生了。民族音乐、西洋管弦乐和电子音乐天衣无缝地水乳交融,散发着一种不知来自何种文化的独特魅力。一个中国末代帝王坎坷不平的人生就这样在各个时代历史背景的反复转折之下,成为了可以被中西方人共同品味和自然接受的艺术作品。这或许也是必然的,因为在那些岁月里,动荡的中国正饱受着东西方列强的蹂躏,而这同样是合理的,因为影片的导演贝尔多鲁奇本身就是一位在好莱坞工作的意大利人。用西方人浪漫主义的手法阐释一个来自东方的故事,这样的文化碰撞又怎能不影响到它的音乐呢?
或许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悲剧色彩在起作用,或许是坂本龙一个人对于悲剧命运的偏好。在他配乐的影片里,他不止一次地扮演过其中的负面角色,比如在《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中他扮演了一位日本侵略军军官,而在《末代皇帝》里则是阴险狡诈的满洲映画协会会长。在坂本龙一的配乐里,也总有着一种与人物命运相关的浓得化不开的压抑与沉重。
在第一曲《初次加冕》中,那段经典而深沉的末代皇帝主题旋律初次响起,并在其后的两个变奏和总体呈现中多次出现。乐曲是由低沉的“Do”开头的,在多次屈折与压抑的起伏之后反复回到这个音上,似乎暗示了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将面对阴云密布的人生。整条旋律处处涌动着不安与悲凉的意味,随着乐曲的步步上扬,人们仿佛能看到一个天生就遭遇不公命运的脆弱生命在一次次地顽强反抗,当乐曲终于从一个高峰陡然跌落时,人物的命运似乎再次堕入更加黑暗的深渊。当我们从一个凡人的角度理解这位帝王的人生,或许我们对他曲折命运的悲悯就是从这个旋律开始的。
不过,最为悲剧性的旋律并非这个主题,而是出现在第二曲“当大门打开时”的前端,在吱吱的开门声结束后,强烈的不协和音像大滴的浓墨一般瞬间冲击着我们的感官,一个几十年没有走出过紫禁城大门的傀儡皇帝被赶出皇宫,初次面对门外残破不堪的世界。耀眼的阳光深深刺痛了他的眼睛,甚至逼得他踉跄地退却着,仿佛他害怕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他即将面对的可怕命运。这段短促的刺激让我想起了勋伯格那首著名的《升华之夜》,似乎只有在战争中痛苦挣扎过的生命才能够谱写出这样纠结而刺耳的音乐。
坂本龙一的另一个特色在于他的作品中用循环往复的弦乐合奏营造出的急促而紧张的行进效果。在他初次为《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谱曲时,那个著名的钢琴三重奏版主题曲中就隐约出现过类似的端倪。而在这部电影配乐中的第二、三和第六曲中,这种层层推进的效果又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三个不同人物的心灵世界,或是描写青年溥仪在军阀催促下仓皇逃离皇宫的惶恐不安,或是刻画溥仪儿时与多年养大自己的阿嬷猝然分离时的痛苦绝望,或是揭示了文秀试图摆脱封建帝王婚姻牢笼的勇敢与迫切。三个人物或是任由命运的摆布,或是奔向彻底的自由,但那些急促的弦乐营造出的氛围总是似曾相识的,他们让观众全身的神经陷入高度的紧张状态,心情随着人物的命运层层提升到喷薄欲出的境地,似乎随着他们奔跑的步伐和匆忙的身影,在虚拟的现实中追逐着未知的命运。直到那个命运终于出现在银幕之上,那些陌生的人物心中的绝望和喜悦似乎已经在我们心中加倍地扩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为他们感慨和叹息。一段旋律能够让一顶高贵的王冠在现实面前摔得粉碎,也能让一个脆弱的生命在历史面前入木三分,这或许就是作曲家本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的那样:“这些曲子真的很感人!”一个艺术家只有首先感动了自己,才有能力感动他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拜恩负责的那一部分。如果说坂本希望收获的是听众的泪水,那么拜恩能够赢得的或许是听众的笑容。或许拜恩所有的作曲才华都集中体现在那首美妙绝伦的全片主题曲上,这是一首由定音鼓、沙球、马林巴和小提琴编织而成的犹如丝绸般华丽而鲜艳的乐章,丰富的乐器组合就像是一曲种族融合的世界音乐。每次听到这支曲子,我眼前都会浮现出一列款款走来的宫女,她们穿着精致的满族旗袍和高底靴,身体微微地左右摇摆着,像是行进在某个高贵的皇家仪式中。短短四分多钟的长度,飘逸悠长的旋律,温馨松弛的节奏,没有任何的忧伤和惆怅,有的只是声色犬马的富足与奢华。这大概就是一个英国人眼中的皇室威仪,也是小皇帝童年时无忧无虑的生活写照。
在这部电影的原声音乐专辑中,坂本创作的末代皇帝主题和拜恩创作的影片主旋律恰好是首尾相连的。如果说前一曲是对人生的总结,那么这一曲就是对儿时的追忆,两首风格迥异的曲子几乎唱尽了一个民族的雍容华贵和缠绵悱恻。但拜恩的轻松诙谐并不止这些,第十一曲《后妃的选举》,低沉的磬声和摇晃的管乐声好像一个个浓妆艳抹的小秀女们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吱吱咯咯的耳语声。第十二曲《床》的前半部分用叮当作响的铃声起头,就像是一个孩子的美梦;后半部分则用摇曳多姿的吹奏和弦乐相互映衬,就像一个孩子调皮而淘气地在与照顾他的人玩耍嬉戏。第十三曲《风、雨和水》,我们似乎可以听得到小皇帝游戏时的笑声,似乎与自然有关的一切都成了他享受快乐的摇篮。与坂本的压抑与阴晦不同,拜恩的一切作品似乎都是轻松与明快的,一个皇帝的成年毕竟是沉重的,它背负了自身命运的转折,也承担了历史变迁的考验。但他毕竟是有童年的,人们的童年往往是无忧无虑的,他的似乎也是如此。即便他只能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但这些音符昭示了一个孩子的天性,这也多少成为了我们理解沉重的人生之余,一种抚平心灵伤痛的解药和一点暂时忘却忧愁的安慰。
在两位作曲家个性鲜明的旋律之外,人们或许会忽略了中国的苏聪所做的一切。或许中国的民族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但他却让它们的魅力心甘情愿地为西方音乐的色彩做了陪衬。在《初次加冕》中,行云流水的古筝和笛子好像为一场来自中国的历史大戏拉开了序幕。在《当大门打开时》的后端,哀婉悲切的古筝与二胡好像在风起云涌的政治浪潮中,孤独而忧郁地抚摸着脆弱的个人情怀。在《阿嬷在哪儿》的中段,无奈的胡琴声和冰冷的弹拨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麻木不仁的老宫女用无情的面容应对着小皇帝充斥着泪水的双眼。
这是苏聪为坂本创作的部分所做的贡献,而他的努力同样也能在轻松的篇章里看到。《床》中有如同清风一般的弹拨声,也有如迈步一般的古琴声。《午餐》中有在鼎食之家的宴席中才能听到的钟声与铃声,也有在纯正而优雅的氛围中才能听到的杨琴声和琵琶声。不过,中国乐器与西洋乐风结合得最和谐的,或许还是那首永不褪色的末代皇帝主题曲。当那段包裹在层层叠叠的民乐声中的经典旋律再度响起,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与苍凉幽咽的陶埙声此起彼伏,落花流水的琵琶声与深沉悠远的编钟声交相辉映,我仿佛看见了一位身着粗布上衣的老人老泪纵横地回望着火红的残阳,那里面有一个国家颠沛流离的往事,也有自己一生难以名状的忧伤。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强加给一个明日黄花的帝王不可复制的人生传奇,就这样融化在了他无言以对的微笑之中。每当此时,我的眼眶总是湿润的,这或许是一个人的人生与一个国家的命运之间最深刻的统一,也是细致入微的东方情怀与波澜壮阔的西方手笔之间最完美的结晶。它让人生有了历史的深刻,也让历史有了人生的温度。或许没有苏聪默默的努力,这位末代皇帝的故事甚至会被他的民族所遗忘。而正是因为与音乐有了联姻,这段感慨万千的往事才能真正被整个人类所铭记。
在世界电影音乐的版图上,属于中国的元素向来少之又少,只要它们拥有登堂入室的地位,那么它们中的多数往往都出自西方人的筆下,就像巴纳比·泰勒为纪录片《美丽中国》创作的配乐,那里面不只有巍峨的高山和险峻的峡谷,还有中国人淳朴的个性和宽广的胸怀,似乎中国人只善于创作象形的作品,而西方人谱写的旋律却能够展现出它们背后的精气神。不过,这部影片的配乐是个例外,中国人终于第一次凭借自己的音乐遗产,在与西洋音乐的共生共荣中找到了自己民族的魂魄。每当欣赏这部电影史上的精品,我都会不自觉地问自己,它在历史上是否拥有相近的同类?也许我们会自然地联想到《阿甘正传》,但它们终究是不同的,因为《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配乐本身就是一部饱含人性的史诗。
这部电影,就是《末代皇帝》。当它面世的时候,再慷慨激昂的传记片也可能会黯然失色,因为它的内容可以写进厚重的史书,它的音乐可以震撼年轻的心灵。
不知道《末代皇帝》的主创人员为什么会挑选这样风格迥异的三位作曲家担纲配乐的重任,其中包括中国精通民族音樂的专家苏聪、日本的电子音乐家坂本龙一,以及英国的前卫摇滚艺术家大卫·拜恩。这三种截然不同的音乐类型原本似乎很难捏合在一起,而在这三人的履历中似乎也都罕有创作影视配乐的成功经验。但他们做到了。而为两位外国作曲家的作品穿针引线的,似乎正是每首曲子里无处不在的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也只有它,才能不失时机地提醒着人们,这些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其实讲述的是一个来自东方的故事。
为了为这部电影配乐,三人间进行了鲜明的分工和协作。整张专辑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其中凝重而深刻的管弦乐来自坂本龙一,诙谐与典雅的室内音乐来自拜恩,真正属于苏聪的似乎只有一首曲子,但专辑里所有来自民族乐器的搭配都要归功于他。于是这张混合着多姿多彩的音乐基因的独特专辑就这样诞生了。民族音乐、西洋管弦乐和电子音乐天衣无缝地水乳交融,散发着一种不知来自何种文化的独特魅力。一个中国末代帝王坎坷不平的人生就这样在各个时代历史背景的反复转折之下,成为了可以被中西方人共同品味和自然接受的艺术作品。这或许也是必然的,因为在那些岁月里,动荡的中国正饱受着东西方列强的蹂躏,而这同样是合理的,因为影片的导演贝尔多鲁奇本身就是一位在好莱坞工作的意大利人。用西方人浪漫主义的手法阐释一个来自东方的故事,这样的文化碰撞又怎能不影响到它的音乐呢?
或许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悲剧色彩在起作用,或许是坂本龙一个人对于悲剧命运的偏好。在他配乐的影片里,他不止一次地扮演过其中的负面角色,比如在《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中他扮演了一位日本侵略军军官,而在《末代皇帝》里则是阴险狡诈的满洲映画协会会长。在坂本龙一的配乐里,也总有着一种与人物命运相关的浓得化不开的压抑与沉重。
在第一曲《初次加冕》中,那段经典而深沉的末代皇帝主题旋律初次响起,并在其后的两个变奏和总体呈现中多次出现。乐曲是由低沉的“Do”开头的,在多次屈折与压抑的起伏之后反复回到这个音上,似乎暗示了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将面对阴云密布的人生。整条旋律处处涌动着不安与悲凉的意味,随着乐曲的步步上扬,人们仿佛能看到一个天生就遭遇不公命运的脆弱生命在一次次地顽强反抗,当乐曲终于从一个高峰陡然跌落时,人物的命运似乎再次堕入更加黑暗的深渊。当我们从一个凡人的角度理解这位帝王的人生,或许我们对他曲折命运的悲悯就是从这个旋律开始的。
不过,最为悲剧性的旋律并非这个主题,而是出现在第二曲“当大门打开时”的前端,在吱吱的开门声结束后,强烈的不协和音像大滴的浓墨一般瞬间冲击着我们的感官,一个几十年没有走出过紫禁城大门的傀儡皇帝被赶出皇宫,初次面对门外残破不堪的世界。耀眼的阳光深深刺痛了他的眼睛,甚至逼得他踉跄地退却着,仿佛他害怕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他即将面对的可怕命运。这段短促的刺激让我想起了勋伯格那首著名的《升华之夜》,似乎只有在战争中痛苦挣扎过的生命才能够谱写出这样纠结而刺耳的音乐。
坂本龙一的另一个特色在于他的作品中用循环往复的弦乐合奏营造出的急促而紧张的行进效果。在他初次为《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谱曲时,那个著名的钢琴三重奏版主题曲中就隐约出现过类似的端倪。而在这部电影配乐中的第二、三和第六曲中,这种层层推进的效果又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三个不同人物的心灵世界,或是描写青年溥仪在军阀催促下仓皇逃离皇宫的惶恐不安,或是刻画溥仪儿时与多年养大自己的阿嬷猝然分离时的痛苦绝望,或是揭示了文秀试图摆脱封建帝王婚姻牢笼的勇敢与迫切。三个人物或是任由命运的摆布,或是奔向彻底的自由,但那些急促的弦乐营造出的氛围总是似曾相识的,他们让观众全身的神经陷入高度的紧张状态,心情随着人物的命运层层提升到喷薄欲出的境地,似乎随着他们奔跑的步伐和匆忙的身影,在虚拟的现实中追逐着未知的命运。直到那个命运终于出现在银幕之上,那些陌生的人物心中的绝望和喜悦似乎已经在我们心中加倍地扩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为他们感慨和叹息。一段旋律能够让一顶高贵的王冠在现实面前摔得粉碎,也能让一个脆弱的生命在历史面前入木三分,这或许就是作曲家本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的那样:“这些曲子真的很感人!”一个艺术家只有首先感动了自己,才有能力感动他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拜恩负责的那一部分。如果说坂本希望收获的是听众的泪水,那么拜恩能够赢得的或许是听众的笑容。或许拜恩所有的作曲才华都集中体现在那首美妙绝伦的全片主题曲上,这是一首由定音鼓、沙球、马林巴和小提琴编织而成的犹如丝绸般华丽而鲜艳的乐章,丰富的乐器组合就像是一曲种族融合的世界音乐。每次听到这支曲子,我眼前都会浮现出一列款款走来的宫女,她们穿着精致的满族旗袍和高底靴,身体微微地左右摇摆着,像是行进在某个高贵的皇家仪式中。短短四分多钟的长度,飘逸悠长的旋律,温馨松弛的节奏,没有任何的忧伤和惆怅,有的只是声色犬马的富足与奢华。这大概就是一个英国人眼中的皇室威仪,也是小皇帝童年时无忧无虑的生活写照。
在这部电影的原声音乐专辑中,坂本创作的末代皇帝主题和拜恩创作的影片主旋律恰好是首尾相连的。如果说前一曲是对人生的总结,那么这一曲就是对儿时的追忆,两首风格迥异的曲子几乎唱尽了一个民族的雍容华贵和缠绵悱恻。但拜恩的轻松诙谐并不止这些,第十一曲《后妃的选举》,低沉的磬声和摇晃的管乐声好像一个个浓妆艳抹的小秀女们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吱吱咯咯的耳语声。第十二曲《床》的前半部分用叮当作响的铃声起头,就像是一个孩子的美梦;后半部分则用摇曳多姿的吹奏和弦乐相互映衬,就像一个孩子调皮而淘气地在与照顾他的人玩耍嬉戏。第十三曲《风、雨和水》,我们似乎可以听得到小皇帝游戏时的笑声,似乎与自然有关的一切都成了他享受快乐的摇篮。与坂本的压抑与阴晦不同,拜恩的一切作品似乎都是轻松与明快的,一个皇帝的成年毕竟是沉重的,它背负了自身命运的转折,也承担了历史变迁的考验。但他毕竟是有童年的,人们的童年往往是无忧无虑的,他的似乎也是如此。即便他只能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但这些音符昭示了一个孩子的天性,这也多少成为了我们理解沉重的人生之余,一种抚平心灵伤痛的解药和一点暂时忘却忧愁的安慰。
在两位作曲家个性鲜明的旋律之外,人们或许会忽略了中国的苏聪所做的一切。或许中国的民族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但他却让它们的魅力心甘情愿地为西方音乐的色彩做了陪衬。在《初次加冕》中,行云流水的古筝和笛子好像为一场来自中国的历史大戏拉开了序幕。在《当大门打开时》的后端,哀婉悲切的古筝与二胡好像在风起云涌的政治浪潮中,孤独而忧郁地抚摸着脆弱的个人情怀。在《阿嬷在哪儿》的中段,无奈的胡琴声和冰冷的弹拨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麻木不仁的老宫女用无情的面容应对着小皇帝充斥着泪水的双眼。
这是苏聪为坂本创作的部分所做的贡献,而他的努力同样也能在轻松的篇章里看到。《床》中有如同清风一般的弹拨声,也有如迈步一般的古琴声。《午餐》中有在鼎食之家的宴席中才能听到的钟声与铃声,也有在纯正而优雅的氛围中才能听到的杨琴声和琵琶声。不过,中国乐器与西洋乐风结合得最和谐的,或许还是那首永不褪色的末代皇帝主题曲。当那段包裹在层层叠叠的民乐声中的经典旋律再度响起,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与苍凉幽咽的陶埙声此起彼伏,落花流水的琵琶声与深沉悠远的编钟声交相辉映,我仿佛看见了一位身着粗布上衣的老人老泪纵横地回望着火红的残阳,那里面有一个国家颠沛流离的往事,也有自己一生难以名状的忧伤。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强加给一个明日黄花的帝王不可复制的人生传奇,就这样融化在了他无言以对的微笑之中。每当此时,我的眼眶总是湿润的,这或许是一个人的人生与一个国家的命运之间最深刻的统一,也是细致入微的东方情怀与波澜壮阔的西方手笔之间最完美的结晶。它让人生有了历史的深刻,也让历史有了人生的温度。或许没有苏聪默默的努力,这位末代皇帝的故事甚至会被他的民族所遗忘。而正是因为与音乐有了联姻,这段感慨万千的往事才能真正被整个人类所铭记。
在世界电影音乐的版图上,属于中国的元素向来少之又少,只要它们拥有登堂入室的地位,那么它们中的多数往往都出自西方人的筆下,就像巴纳比·泰勒为纪录片《美丽中国》创作的配乐,那里面不只有巍峨的高山和险峻的峡谷,还有中国人淳朴的个性和宽广的胸怀,似乎中国人只善于创作象形的作品,而西方人谱写的旋律却能够展现出它们背后的精气神。不过,这部影片的配乐是个例外,中国人终于第一次凭借自己的音乐遗产,在与西洋音乐的共生共荣中找到了自己民族的魂魄。每当欣赏这部电影史上的精品,我都会不自觉地问自己,它在历史上是否拥有相近的同类?也许我们会自然地联想到《阿甘正传》,但它们终究是不同的,因为《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配乐本身就是一部饱含人性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