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践耳相关论文
朱践耳早中期创作的《节日序曲》(1958)、《黔岭素描》(1982)中的《赛芦笙》和《纳西一奇》(1984)中的《狗追马鹿》这三部管弦乐作品,体现......
近年来,随着西洋乐器的传入与发展,我国钢琴普及率不断呈现出上升趋势,随即涌现出了愈来愈多的钢琴爱好者。其中,不泛有些优秀的作......
学位
朱践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其在1992年创作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将西方的作曲技法和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
朱践耳(1922-2017),中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无论在技法或文化方面都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影响深远,其题材的选用通常展......
朱践耳的钢琴叙事诗《思凡》以奏鸣曲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性的肯定。本文主要从作品的曲式结构来进行赏析,来诠释作......
摘要民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乐的革新从未停止过。而民族音乐要赢得观众和市场,新民乐需要的是更大力度的改革和......
读了您在《中国音乐学》中《关于文艺批评》的文章,不能不公开回答您对我的指责。一、为什么《人民音乐》发表您的《生活启示录》......
同音持续但表现方式不同,是朱践耳先生五重奏《和》中一个较普遍的创作特点,这一构思体现出古典哲学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本......
现回头看,“文革”歌曲都非常粗制滥造。那首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以下简称市宫)创作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好》,靠空洞的口号为“文革”自我......
2012年10月18日是作曲家朱践耳先生90华诞。当晚,上海交响乐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了“朱践耳室内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在这次......
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因病于今晨(8月15日)9时辞世,享年95岁。这位从60岁才开始创作交响曲的作曲家,在短短22年間雕琢出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时代的符号,更不是每首歌都能被烙上时代印记。或许是才旦卓玛将来自世界屋脊的风和藏羚羊的倾诉,进行了完美地融......
9月,首部以雷锋的事迹为题材的动画片《雷锋的故事》将在央视播出,而由田亮主演的电影《雷锋》不久也将与观众见面。雷锋,这个激情年......
该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对朱践耳《第八交响曲"求索"》和《第十交响曲"江雪"》作品的介绍以及该文选择这两部作品来谈其民族特征的......
朱践耳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近期作品是中国现代作品的代表。他很好的把中国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用西方作曲技法的方式表达出......
朱践耳先生的创作作品享誉国内外,他的作品兼容并蓄、立足超越,给中外乐坛注入了无数新鲜血液;他在学术上无私无畏,坚持真理的同时持......
朱践耳是我国一位非常杰出、享有重要地位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他的钢琴作品虽然不是最被人所熟知,但是对于研究朱践耳......
十二音技术自二十世纪初被勋伯格创立以来,其风格观念和技术手法都在现代音乐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该技术直到1980年左右才引起......
本文以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朱践耳(1922-)的管弦乐作品《黔岭素描》Op.23及《纳西—奇》Op.25为对象,从音乐分析的角度入手,对作品结......
作为80年代中国交响乐勤奋的探索者,朱践耳在音乐创作领域内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的艺术实践和成就,是我国现代专业音乐发......
朱践耳是我国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其创作的大量优秀管弦乐作品在现代中国作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朱践耳的几......
朱践耳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一向以技术严谨、和声丰富、中西结合著称。《序曲第二号---流水》写于1956年,当时作者在苏联留......
《阿哩哩》是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的第五首,是根据云南纳西族歌舞音乐改编而来,曲中运用了大量现代钢琴演奏技法,描绘了纳......
作为一个带有奇迹色彩的作曲家,朱践耳20多年的时间内开辟了中国交响曲的新篇章.朱践耳作品众多,其中的叙事诗《思凡》更是其经典......
朱践耳、杜鸣心两位作曲家是我国当代交响音乐创作史上的杰出代表 ,他们分别以《第二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春之采》同时获得了19......
本文从朱践耳音乐作品《和》得到启示,通过挖掘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和”的初义,来探究“和”的思想在这部现代室内乐中的体现,后......
2012年10月18日是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90岁生目。17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党组副书记王依群......
序曲第二号《流水》[1]是我国当代作曲家朱践耳先生于1955年在苏联留学期间受我国古琴曲《流水》的启发,以云南民歌小调《小河淌水......
朱践耳先生于1998年创作的《第十交响曲"江雪"》是中国交响乐走向现代化的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此曲的精髓在于巧妙地将古诗吟唱与......
期刊
十、中老年作曲家的“新潮钢琴曲”当然,“新潮钢琴作品”并不是青年作曲家的“专利”,前面提到的中年作曲家汪立三就在“新潮音乐......
本文认为作曲家朱践耳的《第八交响的“求索”》是试图将汉字四声音调与序列音乐思维结合,并致力于发挥音色的表现作用的一部塑造探......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读起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相信许多人的脑海里都会回荡起那段......
朱践耳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体裁涉猎室内乐、钢琴、声乐、交响乐等诸多领域。朱践耳先生的创作......
凡聆听过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第十交响曲<江雪>者没有不被一波三叠、荡气回肠、转调频繁、音响新颖、半音、和弦、技巧超常的古琴......
本文认为《求索》是基于现代音乐观念创作的一部现代交响音乐作品,但鲜明的民族特征是它的“根”和“基”。本章列举了其主要现象,认......
朱践耳<第六交响曲>的一个重要的结构因素之一,就是要保持和加强音色与个性的确立,全曲音乐构筑于两条音色线条:录音磁带和管弦乐......
朱践耳(1922-),著名作曲家。安徽泾县人。1940年开始创作艺术歌曲。1945年在文艺工作团任作曲和军乐队指挥。1950年始从事电影作曲。1......
交响诗《纳西一奇》于1984年三月完稿,同年五月于第十一届"上海之春"首演,是一部具有鲜活民俗民风特色的作品。这部作品,立足于纳......
J:今年红五月第十六届“上海之春”推出十六台音乐舞蹈节目,二八一十六,真可谓“双发”了! D:你只是说说市场吉利话而已。洋洋十六......
2002年,王西瞵写的专文中谈到我的创作生涯时,别出心裁地用了一个词~一“三级跳”,即“从新四军跳到莫斯科,从莫斯科跳到先锋派”。并说......
我与朱践耳先生的结缘源于在大学期间的学术研究。记得在本科三年级时,我写过一篇《现当代中国序列音乐创作的回顾与反思》论文,其中......
《花之舞》是朱践耳先生的钢琴独奏曲,也是他的晚年成熟之作。该作品是将现代作曲技法和中国音乐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