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春秋季世,孔氏兴起,承先人之恒言,弘至道于己身。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道即在于天,存于己。求道则述,成德则作。天人之际谓人与天道之交集。至道已发,先圣之魂气流散天地之间而无所不至,以为后世之士传文示道。通古今之变,会性命之理,天人之际遂交。能集四方上下,古往今来之大成,斯其至矣。
【关键词】 述作 天人之际 反古开新自先师孔子迄今,历代儒者无不以反古开新为已任。反古者,述也;开新者,作也。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之在古,作之在今。通乎古今之變,斯则有合,天人之际遂交。以今日观之,诸言蜂起,其学参差不齐,或背道统远矣。好学深思之士岂可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以绍先圣之遗烈,兴吾哲于当世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
一、孔子仁之述作
吾国历尧舜三代之长久积淀,至于春秋之际,遂有轴心时代之辉煌。及至夫子,遂集尧舜三代之大成。在外曰礼,在内曰仁,在文曰经。吾国文化以心性之学为其中心。凡能为吾人心性所涵摄者,皆不加排斥。故《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斯天地之所以为大,亦吾国文化之所以成其博厚高明悠久也。心性之学,其源则远溯先秦。故开新必反古,反古必反先秦,反先秦则必反夫子。今先阐夫子之述作。
“仁”字之始与“人”通用,或谓人身强貌美。及至春秋,其道德义方为人所普遍使用。夫子续承此义而另有发明。仁者,本乎心之德性,现乎人之气象。真情流露,始有仁可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诗》之所一贯者,曰:思无邪。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夫子教人,必授之以诗。子曰:“兴于诗。”故曰:“《诗》以道志。”情发由心,无所伪饰,此其兴也。真情之流露,或有过与不及,皆非仁也,故必以礼节之。又曰:“立于礼。”情之发,必有对,有人有事有物始有情。情既发,即有中与不中。乐而失乎淫,衰而始乎伤,则不中。怒而迁,所发不当,亦不中也。故情贵能节之。心必动,对外而发,斯有情。人之为人之意义,必于群中始现。故情多对人事,所行必合乎群道,于其中尽己之职分,斯成礼。冯芝生所谓道德境界者,此之谓也。人能群居,而后有独立可言。能于群中独立,已之人格始现。立礼者,以礼立己于群也。诗教重其内之真情,礼教则重群处相接之规范。心事相通,内外相洽,内心外事始成一体,而人道亦于此始尽。于此诗礼中,乃能发挥人道之大本大原之所在。是以诗礼之教通仁。苟能尽人道,性与天道亦由其中自现。以己心通于性与天道,其德自成。使人上跻于天而与神同者,即为德。德者,得也。求道而有得,斯成其德。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至仁之境界,可谓深矣远矣。惟圣贤通天者能知之,凡民不得知也。孟子曰:“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故夫子叹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夫子教诗教礼,皆自古相传;求仁得仁,则更阐新意。仁自十五志学始见,至于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皆一以贯之。故仁虽为前人屡言,亦仅是一道德。及夫子兴,遂成其生命之一贯,达于至德而无以加焉。夫子发前人之未发,似作而实述也。道常无易,即在于天,存于己。夫子岂敢夺天之功而谓己之作耶?故求道则述,成德则作也。述而不作之深意,亦在于斯。
宋儒好言圣贤气象,曰:“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虽同为圣贤,而所呈之气象各异。盖人之生也,本性相同,气质相异。故资质与修养之方法不同,所呈之气象亦千姿百态。故谓德行修养,乃是一作。然不可因气象之异忽其仁之共通大同处,所述之道即在此德性作中,二者本一事也。
二、六艺之述作
经者,常也。以其亘古无易,纵贯长宇,故曰经焉。经虽有常道,然亦是专对一事所发之言,只是一曲。如不能释之以发其道,则其常亦无以得见。
六经之文,《易》乃夫子赞述最多而后人最为重视之部,今试借此论之。
《易》本卜筮之书。古之王公卿士以诗书礼乐教,《易》则由史官所掌。然春秋而后,世人已有发《易》之德义者。《要》谓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其好《易》如此,而有弟子惑之。其争议即在《易》本卜筮之书也。儒者敬鬼神而远之,又以小道致远恐泥而君子不为。《要》载夫子言曰:“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矣,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此虽非必夫子之亲言,然其态度与基本精神可知。儒者多观其系辞之德义,而史巫则观其占筮,是其异也。故夫子赞《易》使其脱离卜筮之列,完成其哲学义之转化,成一系统之形上学体系。
《天下》曰:“《易》以道阴阳。”而阴阳之上尚有一本体,曰易,曰道,曰太极。此非谓阴阳之上别有一太极,太极即在一阴一阳之动中。故知独阴独阳皆不成道,在一阴一阳之更迭变化中始见道。《易》之卦象可指一物,亦指一类。天地万物,皆可以卦象之,代入其中,是以与天地准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与天道,即在此礼乐文章中。礼乐文章易知,性与天道难闻。惟知礼乐文章者,能通性与天道。《易》之作也,所以顺性命之理。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者形上,地者形下。人居天地之中,德通天地。故《易》兼三才而两之,六画而成卦,所以会天道人道也。
夫子赞《易》,其基本精神,以忧患贯之。观诸《系辞》,盖承自文王。《系辞》曰:“《易》之兴,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而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干,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易》始于文王或不足信,然观于系辞,则其忧患可见。是故读《易》使人知位,谋定而后动。当位之行,则吉无不利。此其所行也。故夫子言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六经之言,儒者以其为有为之言。《性自命出》曰:“《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所谓有为之言,乃针对某特定之情况所发之言,为殊相,故不足以为通论。然既不足以为通论,何以谓之经也?曰:诗人之言,有为而发;礼乐之制,有为而作。然人之真情以思无邪贯之,礼乐以仁心为本。此则亘古不易,是常道也。又曰:“圣人比其类而论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此虽非夫子之言,然亦可见其态度。夫子删订赞述,发其言之一贯者,然后以教弟子,传诸后世。其所发者,一贯之道也。此道即在经中而未发。夫子未敢夺古人之言而谓其为己之作也,故曰:述而不作。 三、天人之际与反古开新
自夫子而来,至道已发,圣德已降。后世之士有志于道者,惟述夫子之意尔。虽然,亦不可以无作。大化周流,宇宙日新,人之气质时运各异。道必弘于其身,斯成其道,而能交天人之际。天人之际,必通古人之道,会今世之变以得之。
天者,道也,古也;人者,身也,今也。天人之际谓人与天道之交集。太史公曰:“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圣王之德,竞竞翼翼也。”夫儒者存于世,述古叙今,盖以通天人之际以达自身境界之提升,直至同天境界,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斯其至矣。自唐尧虞舜三代以来,诸家皆述作,或留于史,或不留于史;或达于道,或不达于道。然其无一不殚毕生之精力以寻究天人之际,或得或否,至死不悔。此之谓我儒士之脉,源源不竭,生生而不息。
夫子既兴,待仕传道,以子路为之羽翼,颜渊为其螟蛉。二子既终,夫子亦逝,七十子之徒遂游散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夫子之教是以能遍及天下,传诸万世。故后儒有兴起者,莫不私淑夫子之人。秦火一炬,竹书作尘;阿房成土,秦覆汉兴。汉初诸王招致游士,多得古文旧书,儒复兴矣,古书卒得存焉。鲁恭王毁孔宅,发孔壁遗书,遂有今古文之争。汉儒多着力考据。盖因古书失传,伪书时起,其文多不能明,故有志于此。
近代以来,西学东入,道统渐失,诸师奋起,外贯西洋,内通今古,复续古之道统,重开新生。熊子真出入佛学数载,上接孟子,下承陆王,归本于《易》,融入柏格森生命哲学精神,建新唯识论体系。冯芝生乃近世歷经完整逻辑训练者,其思辨之精妙,尤难及之。先生上承《易》《庸》,下本程朱,融入新实在论,经逻辑实证之洗礼,成新理学体系。诸先生多将所精之西学融于旧学,或以西学释之。是有益于中国哲学与世界相接轨。治学之方法是以融贯西洋,取长补短。冯芝生谓世界哲学“当使欧洲哲学观念得到中国有直觉和体验的补充,中国哲学得到欧洲逻辑和清晰思想的澄清”。
然中国哲学体系终当由自己构建,否则存于西人羽翼之下,则必有失。熊子真重体悟而失于践行;冯芝生精于思辨,而终疏于体认。今之考古发现为前人不及,马王堆帛书,郭店、上博及未公布之海昏侯墓竹简,将为吾人重现古人思想之精,用心之苦,提供前人所未有之条件。是可以将简帛与传世文献互证,以还其本貌,重现吾先哲之思想与治学风貌。芝生于上世纪论释古精神,以古人所言皆出有因,当神游冥想,与著述之古人处同一境界。如此本诸同情心释之,庶可近其本貌。此先生治学精神之所在,是吾国哲学史之开山大师也。
陆象山谓,四海之内,百世上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古今圣人,同此一理,同此一心。治学贵能融会贯通,本诸先秦,证诸汉唐,通于宋明,游于近世。如是方能见吾国道统之一贯,集四方上下,古往今来之大成,斯则吾辈之述作也。
希圣已逝,体消魄散。然其魂气则亘古长存,流散于天地之间而无所不至,以为后世之士示道传文焉。吾师乎!吾师乎!昔之圣人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参考文献:
[1]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1958
[2]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12.
[4]冯友兰.贞元六书·新原人.中华书局,2014.
【关键词】 述作 天人之际 反古开新自先师孔子迄今,历代儒者无不以反古开新为已任。反古者,述也;开新者,作也。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之在古,作之在今。通乎古今之變,斯则有合,天人之际遂交。以今日观之,诸言蜂起,其学参差不齐,或背道统远矣。好学深思之士岂可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以绍先圣之遗烈,兴吾哲于当世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
一、孔子仁之述作
吾国历尧舜三代之长久积淀,至于春秋之际,遂有轴心时代之辉煌。及至夫子,遂集尧舜三代之大成。在外曰礼,在内曰仁,在文曰经。吾国文化以心性之学为其中心。凡能为吾人心性所涵摄者,皆不加排斥。故《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斯天地之所以为大,亦吾国文化之所以成其博厚高明悠久也。心性之学,其源则远溯先秦。故开新必反古,反古必反先秦,反先秦则必反夫子。今先阐夫子之述作。
“仁”字之始与“人”通用,或谓人身强貌美。及至春秋,其道德义方为人所普遍使用。夫子续承此义而另有发明。仁者,本乎心之德性,现乎人之气象。真情流露,始有仁可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诗》之所一贯者,曰:思无邪。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夫子教人,必授之以诗。子曰:“兴于诗。”故曰:“《诗》以道志。”情发由心,无所伪饰,此其兴也。真情之流露,或有过与不及,皆非仁也,故必以礼节之。又曰:“立于礼。”情之发,必有对,有人有事有物始有情。情既发,即有中与不中。乐而失乎淫,衰而始乎伤,则不中。怒而迁,所发不当,亦不中也。故情贵能节之。心必动,对外而发,斯有情。人之为人之意义,必于群中始现。故情多对人事,所行必合乎群道,于其中尽己之职分,斯成礼。冯芝生所谓道德境界者,此之谓也。人能群居,而后有独立可言。能于群中独立,已之人格始现。立礼者,以礼立己于群也。诗教重其内之真情,礼教则重群处相接之规范。心事相通,内外相洽,内心外事始成一体,而人道亦于此始尽。于此诗礼中,乃能发挥人道之大本大原之所在。是以诗礼之教通仁。苟能尽人道,性与天道亦由其中自现。以己心通于性与天道,其德自成。使人上跻于天而与神同者,即为德。德者,得也。求道而有得,斯成其德。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至仁之境界,可谓深矣远矣。惟圣贤通天者能知之,凡民不得知也。孟子曰:“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故夫子叹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夫子教诗教礼,皆自古相传;求仁得仁,则更阐新意。仁自十五志学始见,至于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皆一以贯之。故仁虽为前人屡言,亦仅是一道德。及夫子兴,遂成其生命之一贯,达于至德而无以加焉。夫子发前人之未发,似作而实述也。道常无易,即在于天,存于己。夫子岂敢夺天之功而谓己之作耶?故求道则述,成德则作也。述而不作之深意,亦在于斯。
宋儒好言圣贤气象,曰:“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虽同为圣贤,而所呈之气象各异。盖人之生也,本性相同,气质相异。故资质与修养之方法不同,所呈之气象亦千姿百态。故谓德行修养,乃是一作。然不可因气象之异忽其仁之共通大同处,所述之道即在此德性作中,二者本一事也。
二、六艺之述作
经者,常也。以其亘古无易,纵贯长宇,故曰经焉。经虽有常道,然亦是专对一事所发之言,只是一曲。如不能释之以发其道,则其常亦无以得见。
六经之文,《易》乃夫子赞述最多而后人最为重视之部,今试借此论之。
《易》本卜筮之书。古之王公卿士以诗书礼乐教,《易》则由史官所掌。然春秋而后,世人已有发《易》之德义者。《要》谓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其好《易》如此,而有弟子惑之。其争议即在《易》本卜筮之书也。儒者敬鬼神而远之,又以小道致远恐泥而君子不为。《要》载夫子言曰:“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矣,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此虽非必夫子之亲言,然其态度与基本精神可知。儒者多观其系辞之德义,而史巫则观其占筮,是其异也。故夫子赞《易》使其脱离卜筮之列,完成其哲学义之转化,成一系统之形上学体系。
《天下》曰:“《易》以道阴阳。”而阴阳之上尚有一本体,曰易,曰道,曰太极。此非谓阴阳之上别有一太极,太极即在一阴一阳之动中。故知独阴独阳皆不成道,在一阴一阳之更迭变化中始见道。《易》之卦象可指一物,亦指一类。天地万物,皆可以卦象之,代入其中,是以与天地准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与天道,即在此礼乐文章中。礼乐文章易知,性与天道难闻。惟知礼乐文章者,能通性与天道。《易》之作也,所以顺性命之理。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者形上,地者形下。人居天地之中,德通天地。故《易》兼三才而两之,六画而成卦,所以会天道人道也。
夫子赞《易》,其基本精神,以忧患贯之。观诸《系辞》,盖承自文王。《系辞》曰:“《易》之兴,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而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干,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易》始于文王或不足信,然观于系辞,则其忧患可见。是故读《易》使人知位,谋定而后动。当位之行,则吉无不利。此其所行也。故夫子言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六经之言,儒者以其为有为之言。《性自命出》曰:“《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所谓有为之言,乃针对某特定之情况所发之言,为殊相,故不足以为通论。然既不足以为通论,何以谓之经也?曰:诗人之言,有为而发;礼乐之制,有为而作。然人之真情以思无邪贯之,礼乐以仁心为本。此则亘古不易,是常道也。又曰:“圣人比其类而论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此虽非夫子之言,然亦可见其态度。夫子删订赞述,发其言之一贯者,然后以教弟子,传诸后世。其所发者,一贯之道也。此道即在经中而未发。夫子未敢夺古人之言而谓其为己之作也,故曰:述而不作。 三、天人之际与反古开新
自夫子而来,至道已发,圣德已降。后世之士有志于道者,惟述夫子之意尔。虽然,亦不可以无作。大化周流,宇宙日新,人之气质时运各异。道必弘于其身,斯成其道,而能交天人之际。天人之际,必通古人之道,会今世之变以得之。
天者,道也,古也;人者,身也,今也。天人之际谓人与天道之交集。太史公曰:“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圣王之德,竞竞翼翼也。”夫儒者存于世,述古叙今,盖以通天人之际以达自身境界之提升,直至同天境界,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斯其至矣。自唐尧虞舜三代以来,诸家皆述作,或留于史,或不留于史;或达于道,或不达于道。然其无一不殚毕生之精力以寻究天人之际,或得或否,至死不悔。此之谓我儒士之脉,源源不竭,生生而不息。
夫子既兴,待仕传道,以子路为之羽翼,颜渊为其螟蛉。二子既终,夫子亦逝,七十子之徒遂游散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夫子之教是以能遍及天下,传诸万世。故后儒有兴起者,莫不私淑夫子之人。秦火一炬,竹书作尘;阿房成土,秦覆汉兴。汉初诸王招致游士,多得古文旧书,儒复兴矣,古书卒得存焉。鲁恭王毁孔宅,发孔壁遗书,遂有今古文之争。汉儒多着力考据。盖因古书失传,伪书时起,其文多不能明,故有志于此。
近代以来,西学东入,道统渐失,诸师奋起,外贯西洋,内通今古,复续古之道统,重开新生。熊子真出入佛学数载,上接孟子,下承陆王,归本于《易》,融入柏格森生命哲学精神,建新唯识论体系。冯芝生乃近世歷经完整逻辑训练者,其思辨之精妙,尤难及之。先生上承《易》《庸》,下本程朱,融入新实在论,经逻辑实证之洗礼,成新理学体系。诸先生多将所精之西学融于旧学,或以西学释之。是有益于中国哲学与世界相接轨。治学之方法是以融贯西洋,取长补短。冯芝生谓世界哲学“当使欧洲哲学观念得到中国有直觉和体验的补充,中国哲学得到欧洲逻辑和清晰思想的澄清”。
然中国哲学体系终当由自己构建,否则存于西人羽翼之下,则必有失。熊子真重体悟而失于践行;冯芝生精于思辨,而终疏于体认。今之考古发现为前人不及,马王堆帛书,郭店、上博及未公布之海昏侯墓竹简,将为吾人重现古人思想之精,用心之苦,提供前人所未有之条件。是可以将简帛与传世文献互证,以还其本貌,重现吾先哲之思想与治学风貌。芝生于上世纪论释古精神,以古人所言皆出有因,当神游冥想,与著述之古人处同一境界。如此本诸同情心释之,庶可近其本貌。此先生治学精神之所在,是吾国哲学史之开山大师也。
陆象山谓,四海之内,百世上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古今圣人,同此一理,同此一心。治学贵能融会贯通,本诸先秦,证诸汉唐,通于宋明,游于近世。如是方能见吾国道统之一贯,集四方上下,古往今来之大成,斯则吾辈之述作也。
希圣已逝,体消魄散。然其魂气则亘古长存,流散于天地之间而无所不至,以为后世之士示道传文焉。吾师乎!吾师乎!昔之圣人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参考文献:
[1]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1958
[2]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12.
[4]冯友兰.贞元六书·新原人.中华书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