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对社会消防安全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对社会单位的“四个能力”构建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消防;社会单位;四个能力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082-0211-01
2006年3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30次集体学习中,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加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消防工作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从当前的形式来看,我国基本上建成了一套加强消防安全机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上建立起了一条具有符合中国国情的消防事业发展道路。但是从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能力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而构建社会单位的“四个能力”成为了政府的重要工作。
1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内容概述
社会单位的“四个能力”主要是指: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和引导人员进行疏散的能力;对消防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的能力。社会单位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的“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同时最大限度的预防并减少火灾事故的治本之策。
2社会消防安全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所面临的消防安全形势依然较严峻。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重大的火灾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而且重、特大火灾事故经常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②社会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没有进行具体的落实,部分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意识较为淡薄。消防安全组织体系欠健全,使得火灾隐患不能够及时的被发现、整改;③农村和社区的消防基础过于薄弱,由于消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农村、社区的消防设施严重缺位,各种消防基础设施与相关规定相差甚远;④社会公民的消防法制观念以及消防意识亟待提高;⑤仍然存在消防工作就是消防部门的事这一错误观念,导致某些工作严重缺位。
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构建对策
3.1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的构建
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是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的关键能力,对于提高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1)实行逐级防火检查制度及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2)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3)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该对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进行实时跟踪;4)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对管理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班前、班后必须进行防火检查,及时的发现火灾隐患,并督促整改到位。
3.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的构建
初期火灾的扑救对于防止火灾的进一步蔓延具有积极作用,在构建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时,单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员工必须熟练掌握扑救初期火灾的本领,确保初期火势得到有效控制;2)消防安全责任人应该熟悉本单位的灭火力量,并及时组织初期火灾的扑救;3)火灾发生时,起火部位的现场员工应在1min之内形成有效的灭火力量,及时的拨打火警电话,利用现场的灭火器材灭火,同时积极组织人员疏散;4)在对火灾进行确认之后,单位应该在3min之内快速的形成灭火第二梯队,对火势进行控制;5)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确保持证上岗,同时能正确、熟练的操作本单位的所有自动消防设施;6)单位应按照消防技术标准配备对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及逃生设备。
3.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及时正确的引导人员进行疏散和逃生,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举措,将大大降低火灾损失。1)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应当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以及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2)火灾发生之后,员工应当迅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立即启动应急疏散预案,按照疏散逃生的基本要领和方法组织引导疏散逃生;3)人员密集场所的员工,必须在火灾发生时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稳定住火场人员的情绪,消除恐慌心理,严防踩踏次生灾害事故的发生;4)火灾发生时应该按就近原则,本着尊老爱幼的美德来进行人员的疏散;5)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场所的性质和特点及安装的消防设施器材设置相应的标志和图例;6)人员密集场所应在每个楼层的主要出入口等显著位置设置火灾危险性提示标志的和疏散示意图。
3.4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的构建
宣传教育和培训是消防工作的基础,宣传教育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影响火灾发生的几率。1)单位应确定专门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确保从事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业务知识;2)单位应当定期的购置书籍、报刊、杂志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资料,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等开展教育培训;3)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同时对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3.5充分發挥行业系统的主管部门的作用
消防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行业主管部门是管理本系统、本行业消防安全的主人,如果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的主动参与,换言之,行业主管部门如果不把本系统的消防安全当自己的职责,只凭消防部门唱独角戏,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屏障的建立会面临诸多困难,也许只会事倍功半。1)要从建章立制着手,明确政府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本系统、本行业的消防安全负主责,消防部门负责监督、指导,从根本上扭转消防部门唱独角戏的工作形态;2)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任务要落实到行业主管部门头上,相应的工作部署、考核、检查等要从行业主管部门逐级进行,不能只部署在消防部门的身上,要从行业主管部门抓起;3)行业主管部门可把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情况作为行政许可、证照年审时的评定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即:“四个能力”建设不达标的一律不许可、不得通过年审,保证“四个能力”建设取得实效,从而实现“四个能力”建设规范化、持续化,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束语
单位的消防安全是社会消防工作的重点和基础,必须通过构建 “四个能力”来增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的保障力度。构建社会单位“四个能力”主要靠行业主管部门,如果行业主管部门视本系统的消防安全为己任,加上消防部门的精心指导,那么“四个能力”建设的步伐会迈得更坚实,成效会更显著,路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周德海.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的若干建议.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
[2]彭传林.着力打造消防安全屏障—南昌市西湖区深入推进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江西画报.2010,7.
关键词 消防;社会单位;四个能力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082-0211-01
2006年3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30次集体学习中,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加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消防工作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从当前的形式来看,我国基本上建成了一套加强消防安全机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上建立起了一条具有符合中国国情的消防事业发展道路。但是从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能力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而构建社会单位的“四个能力”成为了政府的重要工作。
1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内容概述
社会单位的“四个能力”主要是指: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和引导人员进行疏散的能力;对消防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的能力。社会单位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的“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同时最大限度的预防并减少火灾事故的治本之策。
2社会消防安全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所面临的消防安全形势依然较严峻。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重大的火灾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而且重、特大火灾事故经常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②社会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没有进行具体的落实,部分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意识较为淡薄。消防安全组织体系欠健全,使得火灾隐患不能够及时的被发现、整改;③农村和社区的消防基础过于薄弱,由于消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农村、社区的消防设施严重缺位,各种消防基础设施与相关规定相差甚远;④社会公民的消防法制观念以及消防意识亟待提高;⑤仍然存在消防工作就是消防部门的事这一错误观念,导致某些工作严重缺位。
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构建对策
3.1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的构建
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是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的关键能力,对于提高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1)实行逐级防火检查制度及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2)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3)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该对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进行实时跟踪;4)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对管理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班前、班后必须进行防火检查,及时的发现火灾隐患,并督促整改到位。
3.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的构建
初期火灾的扑救对于防止火灾的进一步蔓延具有积极作用,在构建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时,单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员工必须熟练掌握扑救初期火灾的本领,确保初期火势得到有效控制;2)消防安全责任人应该熟悉本单位的灭火力量,并及时组织初期火灾的扑救;3)火灾发生时,起火部位的现场员工应在1min之内形成有效的灭火力量,及时的拨打火警电话,利用现场的灭火器材灭火,同时积极组织人员疏散;4)在对火灾进行确认之后,单位应该在3min之内快速的形成灭火第二梯队,对火势进行控制;5)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确保持证上岗,同时能正确、熟练的操作本单位的所有自动消防设施;6)单位应按照消防技术标准配备对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及逃生设备。
3.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及时正确的引导人员进行疏散和逃生,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举措,将大大降低火灾损失。1)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应当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以及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2)火灾发生之后,员工应当迅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立即启动应急疏散预案,按照疏散逃生的基本要领和方法组织引导疏散逃生;3)人员密集场所的员工,必须在火灾发生时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稳定住火场人员的情绪,消除恐慌心理,严防踩踏次生灾害事故的发生;4)火灾发生时应该按就近原则,本着尊老爱幼的美德来进行人员的疏散;5)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场所的性质和特点及安装的消防设施器材设置相应的标志和图例;6)人员密集场所应在每个楼层的主要出入口等显著位置设置火灾危险性提示标志的和疏散示意图。
3.4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的构建
宣传教育和培训是消防工作的基础,宣传教育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影响火灾发生的几率。1)单位应确定专门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确保从事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业务知识;2)单位应当定期的购置书籍、报刊、杂志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资料,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等开展教育培训;3)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同时对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3.5充分發挥行业系统的主管部门的作用
消防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行业主管部门是管理本系统、本行业消防安全的主人,如果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的主动参与,换言之,行业主管部门如果不把本系统的消防安全当自己的职责,只凭消防部门唱独角戏,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屏障的建立会面临诸多困难,也许只会事倍功半。1)要从建章立制着手,明确政府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本系统、本行业的消防安全负主责,消防部门负责监督、指导,从根本上扭转消防部门唱独角戏的工作形态;2)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任务要落实到行业主管部门头上,相应的工作部署、考核、检查等要从行业主管部门逐级进行,不能只部署在消防部门的身上,要从行业主管部门抓起;3)行业主管部门可把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情况作为行政许可、证照年审时的评定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即:“四个能力”建设不达标的一律不许可、不得通过年审,保证“四个能力”建设取得实效,从而实现“四个能力”建设规范化、持续化,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束语
单位的消防安全是社会消防工作的重点和基础,必须通过构建 “四个能力”来增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的保障力度。构建社会单位“四个能力”主要靠行业主管部门,如果行业主管部门视本系统的消防安全为己任,加上消防部门的精心指导,那么“四个能力”建设的步伐会迈得更坚实,成效会更显著,路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周德海.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的若干建议.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
[2]彭传林.着力打造消防安全屏障—南昌市西湖区深入推进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江西画报.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