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六个方面探析了如何将兴趣教学法运用于高中体育教学。
【关键词】 高中体育;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主要表现为个体力求对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就是对于有浓厚兴趣的科目有较高的热情;相反,对待那些毫无兴趣的科目,即使老师和家长创造再好的条件,学习起来还是觉得枯燥无味,并想方设法逃避,结果使得教与学完全脱离。为更好地开展高中体育工作,笔者运用兴趣教学法,通过对高中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行研究,以求找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合理途径和手段,使其在体育课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以良好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在导入课堂时,即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教师都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比如,在活动场地采取多方位、或半圆形、梯队形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多种形式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进行自由练习或组合结伴练习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笔者起先还担心学生不听指挥,会使上课场面混乱,结果发现同学们练习的兴趣浓厚,减少了不少无效的教导时间。
二、用多样化的教材、教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要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这些富有竞争性的项目,深受学生喜爱;田径、体操、武术等项目,由于教材单调,学生运动兴趣不高,但不得不选、不得不学、不得不练,因为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对此,教师只能从教材搭配组织教法上多动脑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缺乏对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将运动技术教得浅、碎、乱,就会导致学生不能真正掌握运动技能,使学生缺乏运动兴趣。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选择教法时,要把组织教法的实效性和竞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好运动技术,使其运动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
三、通过游戏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
游戏是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中,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游戏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例如,在篮球传球方法的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寓教学于游戏之中。在教学之前,可先进行游戏练习。如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持球,一组不持球,在规定的区域内传接球,另外专门安排几个学生抢、断球。抢断成功后,角色主动互换。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人人都在动,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练习的热情。同时,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为传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样,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学起来将会很容易,对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都有帮助。
四、融合师生情感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平等、亲和、融洽,能使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并对任教者产生好感,从而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学。教师在学生练习或考核中,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多用身体语言(表情、眼神、点头、微笑等)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因为此时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与肯定的鼓励和表扬,他们在和谐轻松的的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加深对体育的兴趣,能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教学目标。
五、利用迁移效应调动学生兴趣
学生在对某一项体育运动有了相对稳定的兴趣之后,通常兴趣不会很快消失,而会改变、扩散和巩固,从而产生与高水平的认识活动相适应的兴趣。例如,一名高一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只有2米左右,其他项目的达标成绩也不好,对体育的兴趣不高。根据他的情况,笔者选择了引体向上、俯卧撑作为他的突破口,对他进行有重点、有目标、有措施的强化练得到习。于是,引体向上、俯卧撑成了他经常的锻炼项目,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引体向上、俯卧撑成绩的提高,他增强了体育达标的信心,同时对其他项目也产生新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
六、运用心理暗示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暗示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示范动作对学生有心理暗示作用,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力求做到准确、轻松、优美,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掌握体育动作的信心。教师可利用学生错觉进行心理暗示,達到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的目的。如3×400米计时跑的练习,第一次准确报时,笔者着重提醒学生技术注意事项;第二次有意少报5秒,使学生感到这个进步是技术改进的结果;第三次练习后教师再少报10秒。这样,当学生跑完了3×400米后虽然感到疲劳,但跑步的技术得到了改进,成绩得到了提高,因而能保持一种高涨的情绪,在下一次练习中就不会产生厌倦情绪,从而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兴趣,这样不仅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而且更有利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当然,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的教学过程,其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种种,相信随着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不断深入,还将取得更多的成果,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体育;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主要表现为个体力求对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就是对于有浓厚兴趣的科目有较高的热情;相反,对待那些毫无兴趣的科目,即使老师和家长创造再好的条件,学习起来还是觉得枯燥无味,并想方设法逃避,结果使得教与学完全脱离。为更好地开展高中体育工作,笔者运用兴趣教学法,通过对高中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行研究,以求找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合理途径和手段,使其在体育课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以良好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在导入课堂时,即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教师都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比如,在活动场地采取多方位、或半圆形、梯队形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多种形式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进行自由练习或组合结伴练习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笔者起先还担心学生不听指挥,会使上课场面混乱,结果发现同学们练习的兴趣浓厚,减少了不少无效的教导时间。
二、用多样化的教材、教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要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这些富有竞争性的项目,深受学生喜爱;田径、体操、武术等项目,由于教材单调,学生运动兴趣不高,但不得不选、不得不学、不得不练,因为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对此,教师只能从教材搭配组织教法上多动脑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缺乏对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将运动技术教得浅、碎、乱,就会导致学生不能真正掌握运动技能,使学生缺乏运动兴趣。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选择教法时,要把组织教法的实效性和竞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好运动技术,使其运动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
三、通过游戏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
游戏是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中,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游戏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例如,在篮球传球方法的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寓教学于游戏之中。在教学之前,可先进行游戏练习。如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持球,一组不持球,在规定的区域内传接球,另外专门安排几个学生抢、断球。抢断成功后,角色主动互换。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人人都在动,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练习的热情。同时,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为传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样,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学起来将会很容易,对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都有帮助。
四、融合师生情感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平等、亲和、融洽,能使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并对任教者产生好感,从而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学。教师在学生练习或考核中,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多用身体语言(表情、眼神、点头、微笑等)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因为此时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与肯定的鼓励和表扬,他们在和谐轻松的的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加深对体育的兴趣,能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教学目标。
五、利用迁移效应调动学生兴趣
学生在对某一项体育运动有了相对稳定的兴趣之后,通常兴趣不会很快消失,而会改变、扩散和巩固,从而产生与高水平的认识活动相适应的兴趣。例如,一名高一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只有2米左右,其他项目的达标成绩也不好,对体育的兴趣不高。根据他的情况,笔者选择了引体向上、俯卧撑作为他的突破口,对他进行有重点、有目标、有措施的强化练得到习。于是,引体向上、俯卧撑成了他经常的锻炼项目,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引体向上、俯卧撑成绩的提高,他增强了体育达标的信心,同时对其他项目也产生新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
六、运用心理暗示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暗示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示范动作对学生有心理暗示作用,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力求做到准确、轻松、优美,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掌握体育动作的信心。教师可利用学生错觉进行心理暗示,達到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的目的。如3×400米计时跑的练习,第一次准确报时,笔者着重提醒学生技术注意事项;第二次有意少报5秒,使学生感到这个进步是技术改进的结果;第三次练习后教师再少报10秒。这样,当学生跑完了3×400米后虽然感到疲劳,但跑步的技术得到了改进,成绩得到了提高,因而能保持一种高涨的情绪,在下一次练习中就不会产生厌倦情绪,从而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兴趣,这样不仅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而且更有利于高中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当然,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的教学过程,其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种种,相信随着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不断深入,还将取得更多的成果,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