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三维目标的解读,提出自己的理解,从“有序”,“有机”,“有意”三个方面对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进行了探讨;结合教学实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具体分析了在三维目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并对实践后的效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三维目标落实科学探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三大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为老师,也可把它当成是治学三境界;而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看,笔者以为课堂教学追求的三境界,第一境界就是落实知能目标,教师仅仅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解题,完成学习任务,喜欢你,喜欢这门学科;第二境界是开展多种学习方式,展现科学家的探究的过程,重走科学家之路,领悟前人精妙的物理方法和思维,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生活质量;第三境界则是课堂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过程的展现,方法的顿悟,还有一些意犹未尽的东西在下课之后仍余音袅袅,那可能是一种思想、观念,甚至是一种精神,在课堂之外流动,是想说又无法说出的,这恰恰是教师的课堂人格魅力和科学意识的凸现,我把这理解为三维目标中最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会随课的结束而结束,它应深植学生心中。
如何将三维目标加以整合,让其在物理课程中得到落实呢?笔者以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 知识与技能方面,重在有序。
从教师层面上来说,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也就是结合教授内容本身的知识序、学生已有的认知序从而最终形成教师的教学序。从学生角度上来看,要改变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新课程提倡的是独立思考、同学交流、师生互动。
二、 过程与方法方面,难在有机。
落实新课程理念最难之处就在于如何体现过程与方法。
如在习题教学中,追求正确的解答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标,因此过程的展开是以知识为线索的。而方法则不是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它是从许多同类事物中概括出来的。方法的存在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如果没有具体知识的支撑而空谈方法,这些“方法”只能是空洞的条文。在新课教学中,不可能撇开知识,以“方法”作为展开教学的线索。可见,一个教学环节,通常都融合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内容;当然要避免把教学设计的目光只集中在知识上,一心一意思考如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结论,而忽视了“过程”目标,从而使教学从“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的教学。
另外,教学中的很多过程是需要交互活动才能进行下去的,然而教科书呈现的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难以获得读者的信息,也就很难设计出有呼有应的活动过程。因此很多教科书都是在陈述了相关过程之后就给出了结果。但事实上,教科书陈述某一过程和学生经历某一过程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再创造,那就只能束缚在“重结果”的圈子里。
1、 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科学探究之精神
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学习既是学习方式,也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内容。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本质特征为思维活动的开放性和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其价值取向为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不断探索探究教学的真谛,所谓“大道至简”,不应刻意追求“形似”,而要着力体现“神似”,努力营造探究教学的“原生态”,即面对真实的物理问题,回归学生的认知起点,还原学生的思维过程。
其次要注重探究教学的实效。探究教学通常有以下几种形态:完全讲授型、探究讲授型、局部探究型、定向探究型、独立探究型。学生的自主性依次增加,而教师的指导性依次减弱。应该选择哪种形态,就需要教师学会处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必要指导之间的矛盾,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最后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交往、对话;在教师自我上强调实践、反思。
2、 在教学中还应体现实验设计思想
实验能力主要指心智技能,在教学中应尽量提供多种选择方案,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
3、 在教学中更应重视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运用某一方法的前提是要有运用这种方法的意识,而物理意识不是单靠教师反复地讲就可奏效的,只有让学生参与相应的过程,经过他们的体验才能逐渐养成。
三、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贵在有意。
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的利用教材强化实践意识。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包括科学审美体验、批判性思维、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然永恒的探索精神等。正所谓“身以体之,心以验之”,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教化与启迪,真正做到:真水无香,教育无痕;有意而为,无意而成。
以下是笔者“有序”、“有机”、“有意”开展教学设计的一个教学实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课堂实录片段:
㈠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大家看这是什么?
(视频展示电动卷帘窗的上升)
生:好象是电脑室里的卷帘窗。
㈡设计实验,激发原认知
能否判断它的上升是哪一种运动?
生:匀速直线运动。
真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仅凭观察还不够,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的观点。
应该用什么样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研究卷帘窗的上升运动?回想一下研究小车运动用了什么装置?
生:打点计时器。
很好,在小车后面拖一条纸带,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迹就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那么现在研究卷帘窗的上升,类似于研究小车运动,我们应该把小车实验怎么改一下?
生:把纸带粘在卷帘窗下端,让卷帘窗带动纸带运动。
(视频展示实验装置)
以前研究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是水平固定的,今天我们要把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为什么?
生:因为卷帘窗的运动是竖直方向的。
接好电源,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接通电源,按下卷帘窗的控制开关,卷帘窗就带动纸带向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实验结束后,我们就可以把纸带拿下进行研究了。
㈢用实验探究卷帘窗的运动
(展示纸带)
这是我打好的纸带,标好的这些点并不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自然点,因为我们刚才看到卷帘窗的上升比较慢,所以打出的点就会比较密集,所以我每20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那么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生:0.4s。因为0.02×20=0.4s。
现在纸带打好了,计数点也标出来了,时间间隔也知道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生:测量距离。
测哪些点之间的距离呢?
生:任意两点间,也可以是相邻两点间。
现在我把相邻两点间距离都测出来,列成一张数据表。
从中我们获得的是位置与时间的关系。但是如果想进一步研究卷帘窗的运动,我们希望获得的是哪一种关系?
生: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怎么从这张表转化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即用位移和时间求出速度?
生:利用两点间距和时间间隔可以算出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生:当时间间隔足够短,平均速度就接近于某一点的瞬时速度。
按照同学们提供的方法,我可以把这些点的瞬时速度值都算出来,列成一张表。接下来要做什么?
生:画图。
以时间为横轴,速度为纵轴,描点。然后呢?
生:用光滑的曲线把点连起来。
(展示画出的速度图像)
先看bc段,代表卷帘窗做什么运动?
生:匀速直线运动。
怎么看出来?
生:随着时间的过去,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变。
那么ab段、cd段呢?这两段图像并不是与时间轴平行的,而是两根倾斜的直线,这又代表什么运动?
生:匀变速直线运动。
先看ab段,有什么判别依据?
生:倾斜直线,斜率代表加速度,所以加速度是一个不变的值,因此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从图像中可以看到,任意选取一段时间间隔△t,对应于一个△v,△v和△t的比值就是加速度,也就是斜率,保持不变,说明这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请大家归纳一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板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再来看cd段的运动,也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那么ab段和cd段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生:ab段速度增加,cd段速度减小。
因此同样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ab段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随时间的过去速度均匀增加;cd段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为随时间的过去速度均匀减小。
我们刚才分段研究了卷帘窗的运动,现在请大家对于归纳一下卷帘窗在整个上升过程中做什么运动?
生: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通过具体的分析,可见前面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卷帘窗并不是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后来上升,一定存在加速过程;最后从运动到静止,一定存在减速过程,所以我们的研究结果跟实际情况也是吻合的。
(考虑到教师现场示范的可视度差,利用事先拍摄的视频带领学生活动,给予学生深刻记忆,结合图像研究法有效地突破难点,为接下去进一步探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作铺垫。)
(二)教学反思
这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是在前一节课用实验探究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之后对运动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如何把课堂设计起来让学生更容易地认识并深入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授课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运动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对于后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的学习都有铺垫作用。它的应用贯穿于以后的整个力学,所以更要将它放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来对待。
学生前面已认识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并且通过对以上物理量的研究,已体会到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些方法,如运用理想模型和数学方法(图象、公式),以及测加速度、处理实验数据等方法,已具有一定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想从生活中寻找有关知识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通过实验指导学生探究速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有何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这就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落实中的循序渐进,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思考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探究电动卷帘窗上升过程中速度的变化规律。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体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探究主要过程。通过速度图像的绘制,让学生发现问题,在交流、评价中解决问题,在争议中达成共识,更深入的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体现了课堂教学“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并内化为自身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通过师生活动、生生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比教师单纯教授知识更有效,思维训练也更加深刻。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知识,还包括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实践操作技能等,从而过程与方法目标也得到了比较切实的落实。
特别是电动卷帘窗的上升实验的探究设计既源于教材,“用活”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又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挖掘学生本身所蕴涵的教学资源,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整节课在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中进行,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然而,利用视频虽然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采用现场展示,或者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分析计算和描绘图像,可能会更加直观,而且经过自己动手和思考之后,对于实验结果可能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对于结论也会觉得更加的自信。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利用视频切入显得更加紧凑,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也显得更有针对性,使课堂信息容量大大增加,也使探究过程更加简洁和高效。因此,两种形式各有利弊,如何找到权衡之后的最佳方案,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摸索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分析,继续修改和再实践,才能有所领悟,进而有所突破。当然,不同的教师对细节有不同的处理和取舍,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去与取,只问适不适,不问新与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关键词】三维目标落实科学探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三大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为老师,也可把它当成是治学三境界;而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看,笔者以为课堂教学追求的三境界,第一境界就是落实知能目标,教师仅仅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解题,完成学习任务,喜欢你,喜欢这门学科;第二境界是开展多种学习方式,展现科学家的探究的过程,重走科学家之路,领悟前人精妙的物理方法和思维,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生活质量;第三境界则是课堂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过程的展现,方法的顿悟,还有一些意犹未尽的东西在下课之后仍余音袅袅,那可能是一种思想、观念,甚至是一种精神,在课堂之外流动,是想说又无法说出的,这恰恰是教师的课堂人格魅力和科学意识的凸现,我把这理解为三维目标中最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会随课的结束而结束,它应深植学生心中。
如何将三维目标加以整合,让其在物理课程中得到落实呢?笔者以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 知识与技能方面,重在有序。
从教师层面上来说,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也就是结合教授内容本身的知识序、学生已有的认知序从而最终形成教师的教学序。从学生角度上来看,要改变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新课程提倡的是独立思考、同学交流、师生互动。
二、 过程与方法方面,难在有机。
落实新课程理念最难之处就在于如何体现过程与方法。
如在习题教学中,追求正确的解答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标,因此过程的展开是以知识为线索的。而方法则不是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它是从许多同类事物中概括出来的。方法的存在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如果没有具体知识的支撑而空谈方法,这些“方法”只能是空洞的条文。在新课教学中,不可能撇开知识,以“方法”作为展开教学的线索。可见,一个教学环节,通常都融合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内容;当然要避免把教学设计的目光只集中在知识上,一心一意思考如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结论,而忽视了“过程”目标,从而使教学从“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的教学。
另外,教学中的很多过程是需要交互活动才能进行下去的,然而教科书呈现的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难以获得读者的信息,也就很难设计出有呼有应的活动过程。因此很多教科书都是在陈述了相关过程之后就给出了结果。但事实上,教科书陈述某一过程和学生经历某一过程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再创造,那就只能束缚在“重结果”的圈子里。
1、 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科学探究之精神
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学习既是学习方式,也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内容。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本质特征为思维活动的开放性和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其价值取向为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不断探索探究教学的真谛,所谓“大道至简”,不应刻意追求“形似”,而要着力体现“神似”,努力营造探究教学的“原生态”,即面对真实的物理问题,回归学生的认知起点,还原学生的思维过程。
其次要注重探究教学的实效。探究教学通常有以下几种形态:完全讲授型、探究讲授型、局部探究型、定向探究型、独立探究型。学生的自主性依次增加,而教师的指导性依次减弱。应该选择哪种形态,就需要教师学会处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必要指导之间的矛盾,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最后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交往、对话;在教师自我上强调实践、反思。
2、 在教学中还应体现实验设计思想
实验能力主要指心智技能,在教学中应尽量提供多种选择方案,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
3、 在教学中更应重视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运用某一方法的前提是要有运用这种方法的意识,而物理意识不是单靠教师反复地讲就可奏效的,只有让学生参与相应的过程,经过他们的体验才能逐渐养成。
三、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贵在有意。
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的利用教材强化实践意识。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包括科学审美体验、批判性思维、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然永恒的探索精神等。正所谓“身以体之,心以验之”,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教化与启迪,真正做到:真水无香,教育无痕;有意而为,无意而成。
以下是笔者“有序”、“有机”、“有意”开展教学设计的一个教学实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课堂实录片段:
㈠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大家看这是什么?
(视频展示电动卷帘窗的上升)
生:好象是电脑室里的卷帘窗。
㈡设计实验,激发原认知
能否判断它的上升是哪一种运动?
生:匀速直线运动。
真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仅凭观察还不够,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的观点。
应该用什么样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研究卷帘窗的上升运动?回想一下研究小车运动用了什么装置?
生:打点计时器。
很好,在小车后面拖一条纸带,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迹就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那么现在研究卷帘窗的上升,类似于研究小车运动,我们应该把小车实验怎么改一下?
生:把纸带粘在卷帘窗下端,让卷帘窗带动纸带运动。
(视频展示实验装置)
以前研究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是水平固定的,今天我们要把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为什么?
生:因为卷帘窗的运动是竖直方向的。
接好电源,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接通电源,按下卷帘窗的控制开关,卷帘窗就带动纸带向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实验结束后,我们就可以把纸带拿下进行研究了。
㈢用实验探究卷帘窗的运动
(展示纸带)
这是我打好的纸带,标好的这些点并不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自然点,因为我们刚才看到卷帘窗的上升比较慢,所以打出的点就会比较密集,所以我每20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那么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生:0.4s。因为0.02×20=0.4s。
现在纸带打好了,计数点也标出来了,时间间隔也知道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生:测量距离。
测哪些点之间的距离呢?
生:任意两点间,也可以是相邻两点间。
现在我把相邻两点间距离都测出来,列成一张数据表。
从中我们获得的是位置与时间的关系。但是如果想进一步研究卷帘窗的运动,我们希望获得的是哪一种关系?
生: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怎么从这张表转化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即用位移和时间求出速度?
生:利用两点间距和时间间隔可以算出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生:当时间间隔足够短,平均速度就接近于某一点的瞬时速度。
按照同学们提供的方法,我可以把这些点的瞬时速度值都算出来,列成一张表。接下来要做什么?
生:画图。
以时间为横轴,速度为纵轴,描点。然后呢?
生:用光滑的曲线把点连起来。
(展示画出的速度图像)
先看bc段,代表卷帘窗做什么运动?
生:匀速直线运动。
怎么看出来?
生:随着时间的过去,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变。
那么ab段、cd段呢?这两段图像并不是与时间轴平行的,而是两根倾斜的直线,这又代表什么运动?
生:匀变速直线运动。
先看ab段,有什么判别依据?
生:倾斜直线,斜率代表加速度,所以加速度是一个不变的值,因此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从图像中可以看到,任意选取一段时间间隔△t,对应于一个△v,△v和△t的比值就是加速度,也就是斜率,保持不变,说明这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请大家归纳一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板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再来看cd段的运动,也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那么ab段和cd段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生:ab段速度增加,cd段速度减小。
因此同样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ab段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随时间的过去速度均匀增加;cd段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为随时间的过去速度均匀减小。
我们刚才分段研究了卷帘窗的运动,现在请大家对于归纳一下卷帘窗在整个上升过程中做什么运动?
生: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通过具体的分析,可见前面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卷帘窗并不是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后来上升,一定存在加速过程;最后从运动到静止,一定存在减速过程,所以我们的研究结果跟实际情况也是吻合的。
(考虑到教师现场示范的可视度差,利用事先拍摄的视频带领学生活动,给予学生深刻记忆,结合图像研究法有效地突破难点,为接下去进一步探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作铺垫。)
(二)教学反思
这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是在前一节课用实验探究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之后对运动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如何把课堂设计起来让学生更容易地认识并深入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授课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运动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对于后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的学习都有铺垫作用。它的应用贯穿于以后的整个力学,所以更要将它放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来对待。
学生前面已认识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并且通过对以上物理量的研究,已体会到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些方法,如运用理想模型和数学方法(图象、公式),以及测加速度、处理实验数据等方法,已具有一定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想从生活中寻找有关知识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通过实验指导学生探究速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有何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这就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落实中的循序渐进,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思考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探究电动卷帘窗上升过程中速度的变化规律。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体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探究主要过程。通过速度图像的绘制,让学生发现问题,在交流、评价中解决问题,在争议中达成共识,更深入的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体现了课堂教学“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并内化为自身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通过师生活动、生生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比教师单纯教授知识更有效,思维训练也更加深刻。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知识,还包括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实践操作技能等,从而过程与方法目标也得到了比较切实的落实。
特别是电动卷帘窗的上升实验的探究设计既源于教材,“用活”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又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挖掘学生本身所蕴涵的教学资源,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整节课在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中进行,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然而,利用视频虽然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采用现场展示,或者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分析计算和描绘图像,可能会更加直观,而且经过自己动手和思考之后,对于实验结果可能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对于结论也会觉得更加的自信。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利用视频切入显得更加紧凑,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也显得更有针对性,使课堂信息容量大大增加,也使探究过程更加简洁和高效。因此,两种形式各有利弊,如何找到权衡之后的最佳方案,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摸索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分析,继续修改和再实践,才能有所领悟,进而有所突破。当然,不同的教师对细节有不同的处理和取舍,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去与取,只问适不适,不问新与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