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河·斜阳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du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飕飕风冷荻花秋。
  荻花开了的时候,秋天就到了。
  秋天一到,天就变凉了,水也便凉了。变凉了的水,才叫秋水啊;流淌着秋水的那条河,就不妨叫秋河了。
  喜欢“秋河”二字,处处都感觉到一份凉:秋的凉、水的凉、河的凉,掠过水面的风的凉,甚至于,连虫鸣的声音都是凉的。我抚摸自己的身体,身体也是凉的;只是凉而不冷,凉是一种爽,秋日的清爽。
  凉飕飕,凉透透,凉爽爽,这才叫“天凉好个秋”啊。
  河里,该有荻,有苇;荻,是荻子;苇,是芦苇。
  荻与苇,茎秆相似,枝叶相近;但荻是實心,苇是空心;最重要的是,荻花初生为淡紫色,在开放的过程中,慢慢变白;而苇花,则是一开便白,一白到底,最终在“白颜白发”中老去。
  初放的淡紫色荻花,叫人喜欢;荻花上,能看到了秋日的斜阳。
  有人说:“秋江芦雪,得斜阳更佳。”并将其誉为“秋日胜景”。
  其实,又何止于“秋江”?“秋河”,岂不更好?毕竟“江”少“河”多,“秋河”更具有普遍意义。
  “秋河、芦雪、斜阳”,确然好风景。不过还是不够生动,风景里得有人;有人的风景,才是人世间最美的风景。
  比如,一座楼,一位倚楼人。站在楼上,能看到河里的风景——河水、芦花、斜阳,还有晚间的明月。
  “明月斜侵独倚楼”,是一位有怀古情绪的人,或者干脆就是一位“古人”。明月已斜,夜色已深,她(或他)仍然在倚楼而望,她在望谁?她在想谁?夜不成寐,曾有过几多这样的秋夜?等老了时光,憔悴了佳人。
  回首望望,唐诗宋词里,有一串串,这样的“独倚楼”的佳人;倚出一份婉约,倚出一份幽悄,倚出一腔哀怨和思念;最终,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成为一道文化的风景。
  李清照,一位奇女子。可就是这位“奇女子”,却有着“顽固”的忠君思想。
  北宋灭亡,他随丈夫,也是随宋室皇族,流寓江南。江南,土软水嫩,吴语侬甜。但江南,似乎不是李清照的“福地”,先是丈夫赵明诚不幸去世,跟着是再婚被骗。终于,李清照病倒了。
  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的某一天,李清照大病初愈,独居小楼。她在楼上,床头读书,门前看景。晚间,则“卧看残月上窗纱”,看着半块残月,缓缓地爬上她的楼头绮窗。夜好静,人好静……
  我相信,那一刻,她也一定看到了“残月”里的那条河——一条破碎的“河”。那是故乡青州的那条弥水河?那是济南大明湖的那条湖水河?
  不管是弥水河,还是湖水河,都有芦苇,都有斜阳,芦雪斜阳下,李清照确然是荡过舟的……
  如今思之:好一番想念,好一番心酸,好一番凄楚。李清照小楼一望,千载悠悠,把自己凝铸成了一道历史文化的最美的风景。
  这几日,秋日正好。
  我于黄昏,天天沿丹河散步。丹河里,有荻,有苇。荻花正白,苇花正白。斜阳灿灿,秋河凉凉。我走在风景里,风景弥漫在我心里。
  我心里:风景绽放,史河流淌,伊人婉约,在眼前……
  (编辑 之之)
其他文献
前苏联早期心理学家N.C.维果茨基(1896—1934)在扬弃了心理学界对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后,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的研究。他提出:人们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
起初,我以为“耐烦”只属于我们豫东中原的,是方言乡语。奶奶喜欢菊花,喜欢田里的庄稼,喜欢喝粥,喜欢穿旧式的棉布斜襟的衣裳,喜欢我们这些孩子的热闹。可是,她不说喜欢,她总是笑眯眯的,一脸慈爱地说,我耐烦菊花,耐烦……  母亲也是这样说,我的那些亲戚邻居们都是这样说。  他们对喜欢的植物,可口的食物,欢喜的物什,喜欢的人事,说“耐烦什么什么,耐烦谁谁”。讲起不喜欢的,也要用耐烦,“不耐烦什么什么,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