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使初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随之发生改变,其中,历史学科教学更是如此。基础教育下的课程改革使得初中历史教师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在引进新理念的情况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这给广大一线历史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个值得深思的难题。本文基于这个背景,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讨论了如何引入新理念,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新理念 初中历史教学 实效性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相当一部分人在网络上用歪曲的历史事件散播谣言,进而扰乱人民群众的心理,制造一些麻烦和惶恐。初中生由于知识有限,对于一些错误的历史无法自己判断,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同学们掌握历史事实、学习历史知识,利用自己的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有效的自我判断等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初中历史学习还可以让同学们明辨是非,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和发展。下面我们一起分析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分析
(一)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
初中生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贪玩好动的本性依然存在,在课堂上无法全程都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这些都是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所以,初中老师上课时就应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对知识的传授。但是,在目前大部分中学中,历史老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达到吸引同学的这种地步。有的学校的历史老师讲课方式过于呆板,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性,整节课都在讲台上讲授历史知识,而且都是用枯燥的语言进行讲授,没有丝毫的风趣幽默可言。虽然老师辛苦地进行历史知识讲授,但是同学们一点都不爱听,有的同学甚至在课堂上睡觉,严重影响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老师虽然辛苦地上课,但是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自然这样的历史课没有实效性可言。
(二)历史老师在历史教学理念上存在问题
很多历史老师讲授历史课时,存在传统陈旧观念,认为学生只要背会教材上的历史史实,记牢历史事件的年代、人物就可以了,所以讲课时只是按照教材进行生硬直白的翻译,丝毫不管同学们对于知识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这样做显然是不行的。对于历史知识,除了牢记历史史实外,相应的历史观点和历史教育应该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历史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如果一味进行简单乏味的历史知识讲授,那么上课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既浪费了时间,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一)注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习什么知识,如果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那么知识的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一节历史课就像对一件历史史实的再现,如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历史老师研究的问题。所以,历史老师在讲课之前,要备好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课程导入方式。尽量采用新颖别致的导入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进行隋唐代文化授课时,可以采用诗歌朗诵的方式导入。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李白、杜甫等的诗歌,让同学们从诗歌中领略到大唐的繁荣景象。再如,讲授鸦片战争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播放有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视频和资料,让同学们对这些事件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1]。只有同学们从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些历史知识,老师讲授时就可以提高讲课效率,同学们也会认真听讲,历史知识学习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放民主、积极地启发同学们进行思考
历史老师在讲解完历史事件后,对于一些问题,不要直接就把答案给同学们,而应该让同学们积极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答案,老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让同学们独立思考还是分组讨论,要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思考。然后老师再提问学生,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答案,这样有利于历史教学实效性的发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而且,历史老师提问时,应该采取一种民主开放的探究方式,不要总是提问几位同学,应该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老师的认可和尊重,这样同学们会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重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相应得到调动,这样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让同学们更能轻松地掌握历史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了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初中历史老师采用新理念提高教学实效性有一定帮助。相信一线初中历史教育者会不断探索,从而提升整体的历史教学水平,达到全面培养同学们历史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振华.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4:40.
[2]陈千香.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69-70.
关键词: 新理念 初中历史教学 实效性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相当一部分人在网络上用歪曲的历史事件散播谣言,进而扰乱人民群众的心理,制造一些麻烦和惶恐。初中生由于知识有限,对于一些错误的历史无法自己判断,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同学们掌握历史事实、学习历史知识,利用自己的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有效的自我判断等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初中历史学习还可以让同学们明辨是非,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和发展。下面我们一起分析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分析
(一)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
初中生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贪玩好动的本性依然存在,在课堂上无法全程都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这些都是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所以,初中老师上课时就应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对知识的传授。但是,在目前大部分中学中,历史老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达到吸引同学的这种地步。有的学校的历史老师讲课方式过于呆板,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性,整节课都在讲台上讲授历史知识,而且都是用枯燥的语言进行讲授,没有丝毫的风趣幽默可言。虽然老师辛苦地进行历史知识讲授,但是同学们一点都不爱听,有的同学甚至在课堂上睡觉,严重影响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老师虽然辛苦地上课,但是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自然这样的历史课没有实效性可言。
(二)历史老师在历史教学理念上存在问题
很多历史老师讲授历史课时,存在传统陈旧观念,认为学生只要背会教材上的历史史实,记牢历史事件的年代、人物就可以了,所以讲课时只是按照教材进行生硬直白的翻译,丝毫不管同学们对于知识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这样做显然是不行的。对于历史知识,除了牢记历史史实外,相应的历史观点和历史教育应该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历史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如果一味进行简单乏味的历史知识讲授,那么上课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既浪费了时间,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一)注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习什么知识,如果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那么知识的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一节历史课就像对一件历史史实的再现,如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历史老师研究的问题。所以,历史老师在讲课之前,要备好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课程导入方式。尽量采用新颖别致的导入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进行隋唐代文化授课时,可以采用诗歌朗诵的方式导入。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李白、杜甫等的诗歌,让同学们从诗歌中领略到大唐的繁荣景象。再如,讲授鸦片战争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播放有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视频和资料,让同学们对这些事件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1]。只有同学们从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些历史知识,老师讲授时就可以提高讲课效率,同学们也会认真听讲,历史知识学习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放民主、积极地启发同学们进行思考
历史老师在讲解完历史事件后,对于一些问题,不要直接就把答案给同学们,而应该让同学们积极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答案,老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让同学们独立思考还是分组讨论,要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思考。然后老师再提问学生,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答案,这样有利于历史教学实效性的发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而且,历史老师提问时,应该采取一种民主开放的探究方式,不要总是提问几位同学,应该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老师的认可和尊重,这样同学们会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重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相应得到调动,这样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让同学们更能轻松地掌握历史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了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初中历史老师采用新理念提高教学实效性有一定帮助。相信一线初中历史教育者会不断探索,从而提升整体的历史教学水平,达到全面培养同学们历史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振华.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4:40.
[2]陈千香.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