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据新课程理念,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连续进行了多次磨课。通过调整教学预设,学生的失误逐步减少,教学效果明显改善;通过观察研究和剖析原因,努力寻求适合“同课同构不同效”的良策,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同课同构;磨课;不同效;对策建议
近期,笔者将要在一次学科教研活动中进行研究课执教,内容是七年级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在教研员的指导下,笔者在教研组进行了专题研讨,形成了初步的教学设计,为了进一步完善,笔者开始了磨课经历。
第一次试教:笔者安排学生从徒手逐步过渡到有球练习。通过观察,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大部分学生已能完整完成上篮动作。为了解决少数学生“跨步难”的问题,笔者运用语言法、激励法等教法,完整与分解教学相结合,临近下课,学生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并能独立完成。
第二次试教:笔者在另一个班级进行了二次教学,观察发现,学生的上篮水平也很高,于是笔者运用同样的方法展开教学。然而在教学中,有学生不按要求练习,出现跨一步和跨多步的现象,还有学生索性抱着球跑。看到此现象,笔者不知所措,只能大声呵斥,也未对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调整,整节课凌乱不堪,效果欠佳。
第三次试教:同样,笔者做了第三次尝试。通过观察,有的学生不喜欢打篮球,有的如同“邯郸学步”一般艰难。基于此,笔者调整好状态,信心满满地展开教学,却发现,好多学生出现起跨腿调整不过来的现象。笔者又运用激励、比对等教法,试图让学生学会动作,由于缺乏教学预设,对教学方法调整不力,最终导致课的失败……
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笔者还连续进行了多次试教,通过调整教学预设,学生的失误减少了,课也逐渐成功起来。但新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学生怕脏不肯练,制约着篮球教学满意效果的产生。多次试教,调整了教案,同样的执教,所取得的效果却不同。
观察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缺乏、学生的背景、经历和技术的不同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原因剖析
1.教学手段与方法缺乏
在“二次试教”中,当学生做错动作时,笔者表现出“不知所措与呵斥学生”的不当行为,是教师教学手段与方法缺乏运用的表现。随后,笔者仍然未作调整,也未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终导致试教的失败。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并能拥有教学管理的耐心,用规范的行为和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基础的差异
在“一次试教”时,笔者发现学生的篮球水平整体较高,这说明他们平时爱好篮球运动,且有一定的基础,从而给“磨课”教学带来方便,笔者运用语言和直观教学法后,学生很快掌握了学习内容。而笔者在“三次试教”时,学生出现“厌学”和“学习能力差”的现象,由于对学情缺乏了解,因此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在试教中,有的学生球性强,有的学生跨步难、运球差,形成较大的差异性,降低了笔者强化技术教学的执行力度。学生技术水平的养成,与其学习习惯、技术储备紧密相连,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预设,加强个别辅导,积极落实分层教学,促使学生先做、敢做,获得成功体验,提高技术基础,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策建议
1.关注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以有效的手段,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他们发展优势与克服不足,进而健全他们的人格。
2.调整方法
学会灵活调整教学手段与方法和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只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学才能取得别样的效果。
3.充分预设
教学是艺术,需要教师在多变的教学情景中及时捕捉信息,及时调整教学预设。通过前几次试教失败的惨痛经历,笔者不断回顾与反思教学环节,对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设,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再一次的教学实践。课中,部分学生的跨步动作不到位,教师及时捕捉信息,灵活调整教法,生成新的教学方案,问题迎刃而解,整节课富有灵性,大获成功。
4.积极评价
教学过程中应含有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应做到科学、及时、适度与有效。评价的模式要多元化,教师要肯评价、多评价,如此,良好的教学效果定能显现,体育学科的价值与魅力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2]毛振明.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N].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 213200)
关键词:同课同构;磨课;不同效;对策建议
近期,笔者将要在一次学科教研活动中进行研究课执教,内容是七年级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在教研员的指导下,笔者在教研组进行了专题研讨,形成了初步的教学设计,为了进一步完善,笔者开始了磨课经历。
第一次试教:笔者安排学生从徒手逐步过渡到有球练习。通过观察,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大部分学生已能完整完成上篮动作。为了解决少数学生“跨步难”的问题,笔者运用语言法、激励法等教法,完整与分解教学相结合,临近下课,学生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并能独立完成。
第二次试教:笔者在另一个班级进行了二次教学,观察发现,学生的上篮水平也很高,于是笔者运用同样的方法展开教学。然而在教学中,有学生不按要求练习,出现跨一步和跨多步的现象,还有学生索性抱着球跑。看到此现象,笔者不知所措,只能大声呵斥,也未对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调整,整节课凌乱不堪,效果欠佳。
第三次试教:同样,笔者做了第三次尝试。通过观察,有的学生不喜欢打篮球,有的如同“邯郸学步”一般艰难。基于此,笔者调整好状态,信心满满地展开教学,却发现,好多学生出现起跨腿调整不过来的现象。笔者又运用激励、比对等教法,试图让学生学会动作,由于缺乏教学预设,对教学方法调整不力,最终导致课的失败……
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笔者还连续进行了多次试教,通过调整教学预设,学生的失误减少了,课也逐渐成功起来。但新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学生怕脏不肯练,制约着篮球教学满意效果的产生。多次试教,调整了教案,同样的执教,所取得的效果却不同。
观察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缺乏、学生的背景、经历和技术的不同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原因剖析
1.教学手段与方法缺乏
在“二次试教”中,当学生做错动作时,笔者表现出“不知所措与呵斥学生”的不当行为,是教师教学手段与方法缺乏运用的表现。随后,笔者仍然未作调整,也未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终导致试教的失败。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并能拥有教学管理的耐心,用规范的行为和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基础的差异
在“一次试教”时,笔者发现学生的篮球水平整体较高,这说明他们平时爱好篮球运动,且有一定的基础,从而给“磨课”教学带来方便,笔者运用语言和直观教学法后,学生很快掌握了学习内容。而笔者在“三次试教”时,学生出现“厌学”和“学习能力差”的现象,由于对学情缺乏了解,因此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在试教中,有的学生球性强,有的学生跨步难、运球差,形成较大的差异性,降低了笔者强化技术教学的执行力度。学生技术水平的养成,与其学习习惯、技术储备紧密相连,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预设,加强个别辅导,积极落实分层教学,促使学生先做、敢做,获得成功体验,提高技术基础,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策建议
1.关注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以有效的手段,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他们发展优势与克服不足,进而健全他们的人格。
2.调整方法
学会灵活调整教学手段与方法和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只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学才能取得别样的效果。
3.充分预设
教学是艺术,需要教师在多变的教学情景中及时捕捉信息,及时调整教学预设。通过前几次试教失败的惨痛经历,笔者不断回顾与反思教学环节,对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设,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再一次的教学实践。课中,部分学生的跨步动作不到位,教师及时捕捉信息,灵活调整教法,生成新的教学方案,问题迎刃而解,整节课富有灵性,大获成功。
4.积极评价
教学过程中应含有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应做到科学、及时、适度与有效。评价的模式要多元化,教师要肯评价、多评价,如此,良好的教学效果定能显现,体育学科的价值与魅力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2]毛振明.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N].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 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