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了一系列产业变革,进而引发人才市场的变化,建筑业亦如此。未来建筑业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等方面都会受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机械化会取代大批人工劳动力,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会需要更高端的技术人才,建筑类大学生怎样才能顺应未来,赢得未来呢?该文分析建筑业未来的变化及岗位变化,探讨未来型的建筑类人才特征,为建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未来型人才 建筑业 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5(a)-0248-04
Abstract: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riggered a series of industrial changes, and trigger changes in the talent market, the same goes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mechanization will replace a large number of manual labor,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ill require more high-end technical personnel, how can architecture students conform to the future and win the future? The article analyzes future cha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job changes, discuss how to train construction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future industry.
Key Words: Future tal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Cultural literacy; Scientific ethics; Civic awareness
未来始于现在而应胜于现在,没有现在即没有未来,所以要研究未来型人才,必须清楚了解其现在所面临的环境,“胜”于现在,是指未来应当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改进。根据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校长邹广严教授在学校2016年《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追踪新技术革命前沿,培育“未来型人才”》会议中所讲,未来型人才是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适应未來新产业、新岗位需求的人才。未来型人才的核心素养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公民意识,未来型建筑人才的培养应当以此为指导,分析未来建筑行业的变化,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1 建筑业未来的行业变化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面临全面转型升级,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参照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关于建筑业未来发展和转型的3条主线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培养建筑业未来型人才过程中,学校和学生本人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变化为以下几点。
1.1 关注建筑业转型升级主线
近年来,在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资源利用不合理、材料浪费、水土资源浪费等,间接导致环境被破坏或被污染。因此,国家提出建筑业必须转型升级,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1]。其核心理念是发展绿色建筑,即建筑业应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全面深入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发展等,推广绿色施工、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实践,如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 。它代表建造方式的转变,未来建筑会更高效、更环保,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而预制建筑构配件的过程又涉及到3D打印技术,与科技紧密相关。
1.2 关注建筑业科技跨越主线
关注数字技术对建筑业发展的深刻广泛影响。研究BIM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对建筑业(项目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的深刻影响,如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很大程度上会促进装配式装修的发展,我们要关注如何将数字技术和建筑业适当匹配,相互促进[2]。
1.3 关注建筑用户体验需求
未来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不会局限于使用功能方面,会更加提倡简约、适度、低碳、绿色的体验。例如:由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 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外墙被绿植包围,人们可以在高层住宅中有自己的花园,可以种树、种花、遛宠物等,闲适自在的田园理念深入人心,但也有人质疑其实现推广的可能性,因为需要考虑建造成本、植物的生长养护、蚊虫隐患、消防安全、灌溉排水、等诸多问题,所以该设计今后还需更多建筑人才不断深入研究论证。
2 建筑业未来岗位的“变”与“不变”
建筑业未来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会影响到相应岗位的变化,岗位与每个建筑人息息相关,故我们应梳理头绪,清楚在行业的变化中岗位的“变”与“不变”,做好应对。
2.1 未来岗位的变化
2.1.1 跨学科融合
未来行业发展越发多元化,岗位对其从业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会更综合、更前沿。因此,跨学科融合是必然趋势。唐烨伟、郭丽婷、解月光、钟绍春在《基于教育人工智能支持下的STEM跨学科融合模式研究》一文重点研究了如何运用STEM跨学科融合模式培养未来型人才,STEM强调跨学科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各项知识,达成学习目标,而且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各种方法,创造性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跨学科融合促进了学科互补,可以提高学科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于企业来说,提高了人才利用的效率。所以,高校在未来型建筑人才培养时应考虑跨学科融合,立足该专业联系相关学科,拓展知识领域,搭建多元知识结构,让学生通过承担现实问题或项目,从多门学科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学习的经验[3]。 2.1.2 管理模式升级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下,未来建筑类企业也会不断谋求创新,管理体制会进行改造升级,管理模型要求高效、务实,需要对传统的工艺和流程进行优化,更直观采用联合EPC模式、模块化设计、模块化预制和模块化安装等[4],对工作平台和软件工具更新升级,比如:工程信息原来是以数据表的形式呈现,未来更多的是以模型呈现,管理体制创新可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和业务的转型,另一方面会导致岗位工作模式的变化,这要求从业者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2.1.3 生产方式调整
建筑类企业未来面临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生产存在碎片化、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未来将转型升级为集成化、精细化、技术密集型的方式。未来建筑业生产方式应以绿色化、信息化、工业化等为主,提升建造效率和品质。
诸多行业之“变”必然引发建筑企业人才资源战略之变,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其发展的关键环节, 抓住人才就有了提高竞争力的根本[5]。同时,也为高校未来型建筑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2.2 未来岗位的“不变”属性
2.2.1 建筑核心业务的内容、程序不会变
比如:围绕项目建造的开发报建、各类专业设计、施工环节、运营维护等方面还是存在,本质不变,只是具体要求会有所改变。
2.2.2 员工岗位的基本职责划分不会变
比如:预算、设计、开发、营销、财务、人资等岗位仍然有市场需求,上岗者必须胜任相关岗位的基本职责。
3 未来型建筑人才如何应对社会需求
面对未来的诸多“变”与“不变”,未来型建筑人才应如何应对呢?可以从未来型人才的3个核心素养方面着重培养。
3.1 人文素养方面
文化素养既要讲究文化基础和底蕴的积累,也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二者对于建筑人来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著名建筑师张锦秋院士所主张的“建筑是一个地域在历史发展中留下的印记”,她认为建筑师到了一个城市肯定要“接地气”,要与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人文相结合。既有文化,又有专业的建筑才是具有灵魂的建筑,才能避免千城一面的建筑乱象,才能让建筑更富有生命力。
文化素养所对應的是人的“能力”,该“能力”是有别于“天赋”的,是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进行积累提升的。文化基础和底蕴的培养没有捷径,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从经典中学习和传承;专业知识的学习则需要“扎基础,学前沿,勤实践,谋创新”。
3.2 科学素养方面
科学素养决定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信息社会人们从容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必要“免疫力”,大学生除了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该文重点强调批判性思维和持续学习意识。
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教育者至今未达成共识,其本质上是一种合理性、反思性思维,可理解为对思考的过程再思考,处理思考中的漏洞或不合理,但是这种思考要基于理性思考,而非一时冲动所决定,同时思考过程也要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提升[6]。批判性思维通常有获取信息、提出质疑、分析问题、做出抉择四个步骤,培养批判性思维,可通过提出问题来质询的方法加以训练。
持续学习意识可帮助人们在面对新环境、新问题时,不断刷新知识系统,能应对未来变化。持续学习意识的培养,第一,要注意学习动力合理调配,避免动力变压力阻碍了学习;第二,要注意学习兴趣的敏感捕捉,未来社会中新事物层出不穷,可能很多事物都会吸引个人注意力,要能够敏锐地发现对新事物的学习兴趣;第三,要有高效的行动力,如对某新技术产生学习兴趣,应当尽快投入学习,避免拖拉从而丧失兴趣;第四是知识跨界融合,未来行业的变化会促使各类知识不同程度的融合,比如: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未来可能既需要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也需要财务相关的知识,甚至建筑材料性能加工工艺的知识,必须加强知识跨界学习。
批判性思维和持续学习意识二者对应的是一种积极应对未来的“态度”,未来型建筑人才要以批判性思维去思考,以持续学习意识进行自我提升。例如: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出现,会促使未来建筑行业一部分岗位“消失”,但也会创造一些新的岗位,针对行业需求,人才培养没有一步到位的情况,只有理解行业的发展规律,培养人的适应能力,在适应中不断创新。
3.3 公民意识方面
世界各国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培养目标是做合格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更多的行业专家,以提升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营造更高水平的社会文明,造就一代身心健康、有道德、有责任感,能够自强自立的现代社会的公民。
公民意识的培养对应人的“品格”,合格公民有两方面的体现,分别是自我发展和社会公民。自我发展方面应当强调以人为本,社会公民方面应当注重社会责任的落实。人的自我发展根据舒伯的职业生涯彩虹图[7](见图1),人的一生被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而人的一生也会扮演多个不同的角色,比如:孩子、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等,通常人在每个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角色扮演,有时候多个角色会同时长期存在,如何扮演好自己的每个角色,协调好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即自我发展的过程。作为社会公民,在履行个人不同角色的过程中享受到对应的权利,同时要承担应尽的义务,肩负必须的社会责任,正如未来型建筑人才不能仅关注专业学习,要做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专业型人才,用自己所学所长回馈社会,更要注重个人品格培养,努力成为一个“全”人,建立大局观,实现个人、行业、社会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型建筑类人才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未来不仅仅要谋得一份建筑行业的工作,还要考虑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落实,以自己所学促进个人发展,为建筑行业创造价值,需要提升人文素养,培养胜任行业需求的能力;增强科学素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未来;强化公民意识,提升社会的文明水平。
参考文献
[1] 化春雨.浅谈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9):150,152.
[2] 王铁宏.充分认识建筑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大趋势[J].建筑设计管理,2018,35(3):8-9.
[3] 唐烨伟,郭丽婷,解月光,等.基于教育人工智能支持下的STEM跨学科融合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8):46-52.
[4] 梁舰.2019建筑业发展趋势与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路径展望[J].中国勘察设计,2019(4):36-38.
[5] 郭庆军,郝倩雯,闫竑宇.建筑业转型过程中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分析[J].建筑经济,2017,38(11):11-14.
[6] 高联合.论批判性思维[J].天中学刊,2020,35(4):41-46.
[7] 黄波主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
关键词:未来型人才 建筑业 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5(a)-0248-04
Abstract: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riggered a series of industrial changes, and trigger changes in the talent market, the same goes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mechanization will replace a large number of manual labor,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ill require more high-end technical personnel, how can architecture students conform to the future and win the future? The article analyzes future cha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job changes, discuss how to train construction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future industry.
Key Words: Future tal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Cultural literacy; Scientific ethics; Civic awareness
未来始于现在而应胜于现在,没有现在即没有未来,所以要研究未来型人才,必须清楚了解其现在所面临的环境,“胜”于现在,是指未来应当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改进。根据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校长邹广严教授在学校2016年《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追踪新技术革命前沿,培育“未来型人才”》会议中所讲,未来型人才是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适应未來新产业、新岗位需求的人才。未来型人才的核心素养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公民意识,未来型建筑人才的培养应当以此为指导,分析未来建筑行业的变化,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1 建筑业未来的行业变化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面临全面转型升级,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参照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关于建筑业未来发展和转型的3条主线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培养建筑业未来型人才过程中,学校和学生本人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变化为以下几点。
1.1 关注建筑业转型升级主线
近年来,在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资源利用不合理、材料浪费、水土资源浪费等,间接导致环境被破坏或被污染。因此,国家提出建筑业必须转型升级,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1]。其核心理念是发展绿色建筑,即建筑业应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全面深入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发展等,推广绿色施工、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实践,如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 。它代表建造方式的转变,未来建筑会更高效、更环保,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而预制建筑构配件的过程又涉及到3D打印技术,与科技紧密相关。
1.2 关注建筑业科技跨越主线
关注数字技术对建筑业发展的深刻广泛影响。研究BIM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对建筑业(项目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的深刻影响,如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很大程度上会促进装配式装修的发展,我们要关注如何将数字技术和建筑业适当匹配,相互促进[2]。
1.3 关注建筑用户体验需求
未来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不会局限于使用功能方面,会更加提倡简约、适度、低碳、绿色的体验。例如:由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 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外墙被绿植包围,人们可以在高层住宅中有自己的花园,可以种树、种花、遛宠物等,闲适自在的田园理念深入人心,但也有人质疑其实现推广的可能性,因为需要考虑建造成本、植物的生长养护、蚊虫隐患、消防安全、灌溉排水、等诸多问题,所以该设计今后还需更多建筑人才不断深入研究论证。
2 建筑业未来岗位的“变”与“不变”
建筑业未来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会影响到相应岗位的变化,岗位与每个建筑人息息相关,故我们应梳理头绪,清楚在行业的变化中岗位的“变”与“不变”,做好应对。
2.1 未来岗位的变化
2.1.1 跨学科融合
未来行业发展越发多元化,岗位对其从业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会更综合、更前沿。因此,跨学科融合是必然趋势。唐烨伟、郭丽婷、解月光、钟绍春在《基于教育人工智能支持下的STEM跨学科融合模式研究》一文重点研究了如何运用STEM跨学科融合模式培养未来型人才,STEM强调跨学科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各项知识,达成学习目标,而且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各种方法,创造性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跨学科融合促进了学科互补,可以提高学科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于企业来说,提高了人才利用的效率。所以,高校在未来型建筑人才培养时应考虑跨学科融合,立足该专业联系相关学科,拓展知识领域,搭建多元知识结构,让学生通过承担现实问题或项目,从多门学科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学习的经验[3]。 2.1.2 管理模式升级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下,未来建筑类企业也会不断谋求创新,管理体制会进行改造升级,管理模型要求高效、务实,需要对传统的工艺和流程进行优化,更直观采用联合EPC模式、模块化设计、模块化预制和模块化安装等[4],对工作平台和软件工具更新升级,比如:工程信息原来是以数据表的形式呈现,未来更多的是以模型呈现,管理体制创新可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和业务的转型,另一方面会导致岗位工作模式的变化,这要求从业者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2.1.3 生产方式调整
建筑类企业未来面临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生产存在碎片化、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未来将转型升级为集成化、精细化、技术密集型的方式。未来建筑业生产方式应以绿色化、信息化、工业化等为主,提升建造效率和品质。
诸多行业之“变”必然引发建筑企业人才资源战略之变,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其发展的关键环节, 抓住人才就有了提高竞争力的根本[5]。同时,也为高校未来型建筑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2.2 未来岗位的“不变”属性
2.2.1 建筑核心业务的内容、程序不会变
比如:围绕项目建造的开发报建、各类专业设计、施工环节、运营维护等方面还是存在,本质不变,只是具体要求会有所改变。
2.2.2 员工岗位的基本职责划分不会变
比如:预算、设计、开发、营销、财务、人资等岗位仍然有市场需求,上岗者必须胜任相关岗位的基本职责。
3 未来型建筑人才如何应对社会需求
面对未来的诸多“变”与“不变”,未来型建筑人才应如何应对呢?可以从未来型人才的3个核心素养方面着重培养。
3.1 人文素养方面
文化素养既要讲究文化基础和底蕴的积累,也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二者对于建筑人来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著名建筑师张锦秋院士所主张的“建筑是一个地域在历史发展中留下的印记”,她认为建筑师到了一个城市肯定要“接地气”,要与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人文相结合。既有文化,又有专业的建筑才是具有灵魂的建筑,才能避免千城一面的建筑乱象,才能让建筑更富有生命力。
文化素养所对應的是人的“能力”,该“能力”是有别于“天赋”的,是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进行积累提升的。文化基础和底蕴的培养没有捷径,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从经典中学习和传承;专业知识的学习则需要“扎基础,学前沿,勤实践,谋创新”。
3.2 科学素养方面
科学素养决定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信息社会人们从容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必要“免疫力”,大学生除了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该文重点强调批判性思维和持续学习意识。
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教育者至今未达成共识,其本质上是一种合理性、反思性思维,可理解为对思考的过程再思考,处理思考中的漏洞或不合理,但是这种思考要基于理性思考,而非一时冲动所决定,同时思考过程也要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提升[6]。批判性思维通常有获取信息、提出质疑、分析问题、做出抉择四个步骤,培养批判性思维,可通过提出问题来质询的方法加以训练。
持续学习意识可帮助人们在面对新环境、新问题时,不断刷新知识系统,能应对未来变化。持续学习意识的培养,第一,要注意学习动力合理调配,避免动力变压力阻碍了学习;第二,要注意学习兴趣的敏感捕捉,未来社会中新事物层出不穷,可能很多事物都会吸引个人注意力,要能够敏锐地发现对新事物的学习兴趣;第三,要有高效的行动力,如对某新技术产生学习兴趣,应当尽快投入学习,避免拖拉从而丧失兴趣;第四是知识跨界融合,未来行业的变化会促使各类知识不同程度的融合,比如: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未来可能既需要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也需要财务相关的知识,甚至建筑材料性能加工工艺的知识,必须加强知识跨界学习。
批判性思维和持续学习意识二者对应的是一种积极应对未来的“态度”,未来型建筑人才要以批判性思维去思考,以持续学习意识进行自我提升。例如: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出现,会促使未来建筑行业一部分岗位“消失”,但也会创造一些新的岗位,针对行业需求,人才培养没有一步到位的情况,只有理解行业的发展规律,培养人的适应能力,在适应中不断创新。
3.3 公民意识方面
世界各国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培养目标是做合格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更多的行业专家,以提升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营造更高水平的社会文明,造就一代身心健康、有道德、有责任感,能够自强自立的现代社会的公民。
公民意识的培养对应人的“品格”,合格公民有两方面的体现,分别是自我发展和社会公民。自我发展方面应当强调以人为本,社会公民方面应当注重社会责任的落实。人的自我发展根据舒伯的职业生涯彩虹图[7](见图1),人的一生被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而人的一生也会扮演多个不同的角色,比如:孩子、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等,通常人在每个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角色扮演,有时候多个角色会同时长期存在,如何扮演好自己的每个角色,协调好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即自我发展的过程。作为社会公民,在履行个人不同角色的过程中享受到对应的权利,同时要承担应尽的义务,肩负必须的社会责任,正如未来型建筑人才不能仅关注专业学习,要做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专业型人才,用自己所学所长回馈社会,更要注重个人品格培养,努力成为一个“全”人,建立大局观,实现个人、行业、社会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型建筑类人才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未来不仅仅要谋得一份建筑行业的工作,还要考虑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落实,以自己所学促进个人发展,为建筑行业创造价值,需要提升人文素养,培养胜任行业需求的能力;增强科学素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未来;强化公民意识,提升社会的文明水平。
参考文献
[1] 化春雨.浅谈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9):150,152.
[2] 王铁宏.充分认识建筑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大趋势[J].建筑设计管理,2018,35(3):8-9.
[3] 唐烨伟,郭丽婷,解月光,等.基于教育人工智能支持下的STEM跨学科融合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8):46-52.
[4] 梁舰.2019建筑业发展趋势与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路径展望[J].中国勘察设计,2019(4):36-38.
[5] 郭庆军,郝倩雯,闫竑宇.建筑业转型过程中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分析[J].建筑经济,2017,38(11):11-14.
[6] 高联合.论批判性思维[J].天中学刊,2020,35(4):41-46.
[7] 黄波主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