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g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下几个方面便是我的点滴体会:
  一、数学语言应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我们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我就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學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又竞相发言了……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在学前一到二天时间把本校各班的学生人数收集起来,方法自己想。课前调查后,把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方法不同的在授课时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录情况。首先肯定每个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然后再比一比谁的记录清楚、简明、使人一目了然……告诉学生这是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做、并要上报的数据。这只是小数目,还有全镇的、全县的、全省……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也就是数学,让学生知道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也知道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呀!娱乐中,我也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我们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我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我以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还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我们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篮球场的面积。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在数学教学中,我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用心生活。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自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还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去构想社会现实,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的力量。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其他文献
榆次五中,是“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初中”“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8亩,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现为12轨建制,拥有教学班36个,学生1733名,教职工150名,其中体育教师八名(山西省教学能手两名,晋中市教学能手两名,区级学科带头人一名,国家一级裁判员2名)。学校不断弘扬“追求卓越,全面示范”的五中精神,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兴校战略,以“解放人、发展人
期刊
随着国家对职业学校投入力度的加大,在加速了中职学校发展的同时,也给中职学校带来了诸多问题,特别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职学生知识基础普遍较弱,学习压力、动力不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行为习惯、道德素质较差,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做事易冲动不计后果,中职班主任面对这种的学生群体,可见工作难度之大。现就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班级管理进行探讨。  一、中职学生情况分析  (一)
期刊
长期以來,学生中一直存在着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大概与沉闷、单调的体育教学有关。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给了我新的启迪: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小学生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这将是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体育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较强,师生共同
期刊
最近,我常常听课,常常听到不同年龄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现在不会教语文了?难道我们过去的做法都不对吗?”是呀,每每上课,很多老师左思右想,总觉得这个上法好,那个上法也不错。但真正到课堂去实践,却发现,现实和理想真的差之千里。最近通过学习培训,我似乎也对课本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如何教,怎样教,如何用课本教好语文,真正让孩子学到扎实的语文知识,提升高素质的语文素养。作为一个从教了17年的语文老师,我
期刊
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艺术考生的英语成绩问题越发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考制度的改革,命题的变化,再加上艺术考生的数量骤增,使得这部分学生学习英语越感吃力;而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就是英语阅读,分值大,涉及范围广,语基要求高,若不帮助上线考生有效增分,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如何提高艺术上线考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有如下教学心得:  一、精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
期刊
小学的数学课堂,运用计算机设计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高效。  一、新老组合,团结协作  我们年级组是典型的新老组合,海洋和尚楠,本科毕业大学生,开朗活泼,聪明智慧,能力、水平皆有,再加上83届哈尔滨师范学校普师专业毕业的我,我们简直就是一个黄金组合。我们走到一起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取长补短,共同经营着我们的数学高效课堂。  海洋和尚楠,虽说是刚刚参加工作,刚刚开始
期刊
英语核心素养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格。《修订课标》提出“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新课标对学习能力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原来的意义,在广义上更接近学习力的内涵,体现了学习能力的时代性。  教师应该因应课标的新要求,适时研究教学策略,更新教学观念,多学习和尝试各种积极教学手段,从而提升学生
期刊
我校是湖北省示范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省前列,1983年实行男女生分班上课,1990年实行高中体育课分层次教学,其教学经验先后在全国多家体育杂志刊登,2007年,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师实情,又实行了高中体育课分项教学,其组织模式为:将每四个教学班分成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韵律操六个分项教学班,六名教师同时上课,学生按填报的志愿实现分班,分项教学,各项人数保持在40人左右。  分项
期刊
谈起评改作文,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改革“学生写作,教师评改”的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作文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评改作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作文评改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自评自改作文呢?下面谈谈我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的做法:  一、变
期刊
“微课”就是“传统”课程录像的浓缩或片段。那么除了便于展示交流外,微课的价值何在?在查阅了一些相关背景资料后,笔者渐渐对微课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方便交流,与翻转课堂结合后更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一种变革尝试。近期耳熟的“翻转课堂”则与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开放教育运动,以及后续一脉相承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运动关系密切,所以微课的内涵远不止教学交流那么简单。  一、微课程“翻转课堂”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