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学校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是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教材?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组成一个个千变万化的世界,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便是无数个细节,无数个细节构成了课堂?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可见细节之重要,关注教学中多种细节方可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关注细节 开讲 能力 评价 个性
关注细节往往是做事成败的关键?黄爱华说:“关注细节是具有品味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化的进程中,凡上进的教育工作者无不孜孜以求的探究各种办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合体,里面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师和学生),有一段段具体的对话,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有一个个具体的动作?教师用言语?板书?实验?演示向学生揭示某种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耳?眼?手?心?脑来获取并运用某种知识,可见课堂由细节构成?关注了教学细节,即可打造高效课堂?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从教经验谈一些浅薄见地?
1. 重视精彩开讲,成就良好开端
通过对我校7至9年级语文课堂导入的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忽视开堂的几分钟导言?多数教师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的教师虽有导言,可因方式的不妥?科学性的欠缺?美学原理的不足等适得其反,既浪费了课时,破坏了教学环节,又影响了教学目标顺利有效的完成?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初中语文导入特点和方法的小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得出应抓住课堂导入多样性?导向性?知识性?优雅性?简洁性等特点,采用不同方法,用短暂的几分钟时间设置情境氛围,明确目标,提示重点等,吸引学生,成就良好的开端?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若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精彩的开讲大有必要?
2. 留意微小环节,培养多种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已上升为重要地位,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观念逐渐被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接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教会学生听话和说话,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技巧?要传授学生很多学习的方法?针对不同课型,新授还是复习,精读还是略读,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指导学生不同的自主?合作性的学习?教给学生分类整理归纳信息的方法,使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归类”意识加强,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学生练得越早收获就越大?多种方法的训练掌握培养了多种能力?
除了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我认为还应加上“评”?“悟”两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分析,先是老师示范,教给学生从哪些方面用怎样的语言有理有据地去评价别人的观点和看法,然后让学生之间互评,甚至发展到学生评价老师新授内容的好坏?我认为这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富有思辨性,在天长地久的评议中使思想愈发有深度?其次,学语文要会“悟”?比如理解一个生词,在没有工具书,没有指导教师的情况下,怎么处理?我教给学生一招:抓住汉字表意的特点,从字的偏旁考虑与什么有关联,然后结合语境大胆猜测,这样考虑出的结果与答案八九不离十?对文章中一些关键句的品味,也少不了感悟?比如《紫藤萝瀑布》在“悟花”这一环节中作者说出这样一句话“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怎样理解它深层的含义呢?我让学生在文中找“花”与“人”的不幸各是什么,作者表面写花,实则借花写人,人类的生命长河不会因某个人生命的停息而止步不前,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所以,要想学好语文,“评”?“悟”两种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评”?“悟”能力大有必要,同时也会为高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
3. 善于见缝插针,及时恰切评价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锐利的眼光,聪慧的大脑,还得要有灵敏的双耳?学生在问题回答中,小到一个字音不准,一句话表达不规范,大到推论错误,思想认识上出错,老师都要及时纠错指正?我有一节公开课被录制成了光碟,因为是第一次,紧张是自然地,我反复听了几遍后,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因忙于完成板书,对学生说出的病句竟然未加指正?因为没有指正,也许学生以为自己的回答完全正确,这样错误就会延续?另外,听过一位同事的公开课,对学生的评点基本上是两个字:“很好”?“很棒”?“不对”?“错了”,我以为老师有必要见缝插针,哪怕一句话,也得让学生明白,他(她)的回答“好”在哪里,“错”在什么地方?虽然这一环节不大被人关注,但我从自己的教学中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中肯实在,有指导性,要让学生心服口服,要分析好的学生享受自己的成功,让差的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给迷茫中的学生指明方向,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大有裨益?
4.施展个性风格,提高课堂效率
凭借多年的经验,善于钻研的精神,敢于创新的意识,我保留了两个颇具特色的教学环节?一是课前三分钟“知识火花”,雷打不动?我所在的农村中学学生自律性较差,加之客观因素,一周仅两节早读难以巩固学过的知识?我让学生坚持一天记三个知识点?“知识点”的内容包括:课内所学字词,名家名作,文体常识,名篇?段?句,简答题等;课外指名言警句,歇后语,俗语,谚语,成语接龙,短小诗文,时代名人简介,国内外重大事件等?每一节课必抽查,且有要求和限制?一月内知识点不得重复;如果学现代文可以积累课外知识,至少保留一个课内知识;若学文言文当周之内全部积累文言知识点?能背诵下来自然也算一个知识点?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日积月累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个人认为若要扎实学好语文必须重视积累;另一方面,在检查中必然会出现重复或新鲜的东西,这样在反复的抽查中形成牢固的记忆也可以扩大自己的见闻?虽然只是短暂三分钟的展示,一学期下来学生真的收获巨大?当然在我们的“知识火花”展示中时常会出现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有个女生记《论语》七则时因不理解文意背成:择其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从之?话未说完惹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我也笑了,然后请一名同学予以正确解说,让其明白搞笑在了哪里?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不是什么坏事,反倒在这件事给当事人留下深刻印象?我相信这个女生这辈子都不会在这句话上再出问题了?)这个教学环节犹如调味剂不时给我们的课堂增添活力和生机,为我的语文教学助了一臂之力?
我要说的另一个是特色作业?说起“特色作业”,我为它受到过一些同行的冷嘲热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对这个环节我限定两个务必遵循的原则:首先要巩固课内所学知识重难点;然后拓展走向课外?其次要有层次性?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特点?这里我要强调一点是作业的层次性?缘于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类推进是大有必要的?以课内“感受新词”这一作业类型为例,我分了“高”?“中”?“低”三个等次?学困生每次只查出词意并将解释抄写三遍;中等生,先抄写解词后造句各一遍;学优生,至少选四到六个词编一段故事,要求合情合理,语句流畅?这样的作业无疑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任务,更能行之有效的促使学生语文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泰山不拒细壤,故不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不能就其深?”细节决定教育成败,细节决定课堂效果高低?身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关注教学细节,让它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 曾庆春.好教师必学的5项教育新思维[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学校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是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教材?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组成一个个千变万化的世界,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便是无数个细节,无数个细节构成了课堂?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可见细节之重要,关注教学中多种细节方可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关注细节 开讲 能力 评价 个性
关注细节往往是做事成败的关键?黄爱华说:“关注细节是具有品味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化的进程中,凡上进的教育工作者无不孜孜以求的探究各种办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合体,里面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师和学生),有一段段具体的对话,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有一个个具体的动作?教师用言语?板书?实验?演示向学生揭示某种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耳?眼?手?心?脑来获取并运用某种知识,可见课堂由细节构成?关注了教学细节,即可打造高效课堂?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从教经验谈一些浅薄见地?
1. 重视精彩开讲,成就良好开端
通过对我校7至9年级语文课堂导入的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忽视开堂的几分钟导言?多数教师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的教师虽有导言,可因方式的不妥?科学性的欠缺?美学原理的不足等适得其反,既浪费了课时,破坏了教学环节,又影响了教学目标顺利有效的完成?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初中语文导入特点和方法的小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得出应抓住课堂导入多样性?导向性?知识性?优雅性?简洁性等特点,采用不同方法,用短暂的几分钟时间设置情境氛围,明确目标,提示重点等,吸引学生,成就良好的开端?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若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精彩的开讲大有必要?
2. 留意微小环节,培养多种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已上升为重要地位,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观念逐渐被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接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教会学生听话和说话,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技巧?要传授学生很多学习的方法?针对不同课型,新授还是复习,精读还是略读,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指导学生不同的自主?合作性的学习?教给学生分类整理归纳信息的方法,使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归类”意识加强,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学生练得越早收获就越大?多种方法的训练掌握培养了多种能力?
除了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我认为还应加上“评”?“悟”两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分析,先是老师示范,教给学生从哪些方面用怎样的语言有理有据地去评价别人的观点和看法,然后让学生之间互评,甚至发展到学生评价老师新授内容的好坏?我认为这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富有思辨性,在天长地久的评议中使思想愈发有深度?其次,学语文要会“悟”?比如理解一个生词,在没有工具书,没有指导教师的情况下,怎么处理?我教给学生一招:抓住汉字表意的特点,从字的偏旁考虑与什么有关联,然后结合语境大胆猜测,这样考虑出的结果与答案八九不离十?对文章中一些关键句的品味,也少不了感悟?比如《紫藤萝瀑布》在“悟花”这一环节中作者说出这样一句话“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怎样理解它深层的含义呢?我让学生在文中找“花”与“人”的不幸各是什么,作者表面写花,实则借花写人,人类的生命长河不会因某个人生命的停息而止步不前,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所以,要想学好语文,“评”?“悟”两种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评”?“悟”能力大有必要,同时也会为高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
3. 善于见缝插针,及时恰切评价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锐利的眼光,聪慧的大脑,还得要有灵敏的双耳?学生在问题回答中,小到一个字音不准,一句话表达不规范,大到推论错误,思想认识上出错,老师都要及时纠错指正?我有一节公开课被录制成了光碟,因为是第一次,紧张是自然地,我反复听了几遍后,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因忙于完成板书,对学生说出的病句竟然未加指正?因为没有指正,也许学生以为自己的回答完全正确,这样错误就会延续?另外,听过一位同事的公开课,对学生的评点基本上是两个字:“很好”?“很棒”?“不对”?“错了”,我以为老师有必要见缝插针,哪怕一句话,也得让学生明白,他(她)的回答“好”在哪里,“错”在什么地方?虽然这一环节不大被人关注,但我从自己的教学中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中肯实在,有指导性,要让学生心服口服,要分析好的学生享受自己的成功,让差的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给迷茫中的学生指明方向,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大有裨益?
4.施展个性风格,提高课堂效率
凭借多年的经验,善于钻研的精神,敢于创新的意识,我保留了两个颇具特色的教学环节?一是课前三分钟“知识火花”,雷打不动?我所在的农村中学学生自律性较差,加之客观因素,一周仅两节早读难以巩固学过的知识?我让学生坚持一天记三个知识点?“知识点”的内容包括:课内所学字词,名家名作,文体常识,名篇?段?句,简答题等;课外指名言警句,歇后语,俗语,谚语,成语接龙,短小诗文,时代名人简介,国内外重大事件等?每一节课必抽查,且有要求和限制?一月内知识点不得重复;如果学现代文可以积累课外知识,至少保留一个课内知识;若学文言文当周之内全部积累文言知识点?能背诵下来自然也算一个知识点?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日积月累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个人认为若要扎实学好语文必须重视积累;另一方面,在检查中必然会出现重复或新鲜的东西,这样在反复的抽查中形成牢固的记忆也可以扩大自己的见闻?虽然只是短暂三分钟的展示,一学期下来学生真的收获巨大?当然在我们的“知识火花”展示中时常会出现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有个女生记《论语》七则时因不理解文意背成:择其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从之?话未说完惹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我也笑了,然后请一名同学予以正确解说,让其明白搞笑在了哪里?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不是什么坏事,反倒在这件事给当事人留下深刻印象?我相信这个女生这辈子都不会在这句话上再出问题了?)这个教学环节犹如调味剂不时给我们的课堂增添活力和生机,为我的语文教学助了一臂之力?
我要说的另一个是特色作业?说起“特色作业”,我为它受到过一些同行的冷嘲热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对这个环节我限定两个务必遵循的原则:首先要巩固课内所学知识重难点;然后拓展走向课外?其次要有层次性?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特点?这里我要强调一点是作业的层次性?缘于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类推进是大有必要的?以课内“感受新词”这一作业类型为例,我分了“高”?“中”?“低”三个等次?学困生每次只查出词意并将解释抄写三遍;中等生,先抄写解词后造句各一遍;学优生,至少选四到六个词编一段故事,要求合情合理,语句流畅?这样的作业无疑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任务,更能行之有效的促使学生语文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泰山不拒细壤,故不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不能就其深?”细节决定教育成败,细节决定课堂效果高低?身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关注教学细节,让它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 曾庆春.好教师必学的5项教育新思维[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