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西方科技插图的传播对本土美术的影响r——以《奇器图说》为主要线索

来源 :艺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398705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主要通过传教士传来的西方科技插图,带有当时西方制图术中“奇趣”品味与科学性、实用性并存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宗教、艺术和科学的复杂关系.在当时中西科技水平及制图、出版业发展状况有一定相似性的背景下,受文化因素及时局影响,它们被有选择地摹绘于一些中文书籍中,其画法和内容有的经过了本土化的“转译”,焦点透视法有所运用但错误较多,明暗法运用较少.由于中国文人对“奇器”的态度和对科学图书关注的角度,本土插图制作中的文人—工匠关系,以及中西图像程式系统和艺术等级观、功能观的差异,等等,西方科技插图的画法及内容对本土美术的影响有限.
其他文献
科尔沁蒙古族博歌中有一种含bmi和bla的特殊商调式音阶.通过对这两个音级的测音,表明bmi和bla为音阶中的稳定音级."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理论,可完美解释所构成音阶是以商为原生和主音的小七度双四度框架内镶嵌五次生阴仪bmi和六次生阴仪bla音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尔沁博音阶"的假说.该音阶与日本都节音阶具有音乐形态方面的明显联系.通过借鉴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和音乐形态学分析与比较,认为两种音阶可能是亚洲北方草原一种古老音阶的遗存.在日本单一民族的社会环境中,这一音阶被保留并成为该
对东巴音乐认知观念的研究,既是东巴音乐研究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一项迄今尚无人涉猎的工作.文章通过初步研究认为:在东巴认知观念中,"唱"分为"咨本"(唱本)、"阔突"(出声)和"做摞"(颤音)三大类别;"奏"被分为"木"(吹奏)、"抗"(拉奏与弹奏)、"敦"(打击)和"多"(摇击)四大类别;"舞"依据"东巴蹉模"(模板、范本)和"东巴蹉本"(典故,现称舞谱),将其分为"东巴蹉"(东巴舞)和"桑尼蹉"(巫师舞)两大类别.
期刊
王谟辑本《琴操》是《琴操》研究的重要据本之一,此前王谟辑本很少为学界所关注,文章围绕王谟辑本的辑佚问题进行整理和补正:首先,针对王谟辑本在辑佚前提上反映出的问题,提出对"琴操"四种含义进行辨析须厘清《乐府诗集》体例;其次,针对王谟辑本具体辑文的错漏、失误等,进行补正,另外还补辑了三种漏收的佚文;再次,全面总结了王谟辑本所存在的辑佚问题;最后,以附录列表直观呈现对王谟辑本的补正成果.
民族音乐学者如何在实地考察中突破历史的限固进而回到历史现场、走进文献田野?这是历史民族音乐学者进行实地考察的思考点.在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过程中,学者们分别提出文化空间、历史现场、文本田野、口述历史和身体记忆等概念,推动了历史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的探索.文章在梳理上述学术历程的中国学术经验后,分析了历史与记忆的关系,进而指出民族音乐学者通过在田野中对音乐行为、音乐文本、音乐口传给予历史解读,达到"听见历史"的研究状态.
大唐秦王陵由两座东西相邻约30米的墓穴地宫组成,其夫人秦国贤德太夫人的墓为袝葬.太夫人墓在通往后墓室的甬道东西两壁,各镶嵌有砖雕乐伎图像9幅.文章针对考古报告中提供的个别图像识别结论进行了再考证.从乐器组合来看,无论是在乐器数量还是种类方面,砖雕图像乐伎与龟兹乐、西凉乐的规制更为接近;从整体构图和雕刻工艺来看,呈现出墓葬设计和建造工匠们对礼仪规制的尊崇.
2006年“邵伯秧号子”被列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邵伯秧号子”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几年里,传承人流失、音乐传统性丢失等问题出现,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与思考,回顾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初精神、协约、义务、方向等,探讨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制度,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伯秧号子”的未来走向提出建议.
文章对中国当代音乐的时间性对位做出概念界定与理论思辨,探讨三种主要的时间性对位类型——复节奏对位、多节拍对位、多速度对位的定义与具体组织方式;通过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时间性对位实践的分析,总结中国作曲家的时间性对位技术经验与思维特征,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国复调音乐形态发展的研究.
艺术现象对政治的回应与实践是艺术史上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发生的两次“革新国画”思潮与当时的政治诉求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说美术革命倡导的新国画实践是社会改良思潮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新国画运动”便是主流意识形态下政治思潮的视觉表征,由此带来的技术风格的更新也呈现出清晰的工具性与实用性特征.二者在践行政治话语的同时也导致艺术的总体发展逐渐从本体论向功能论转移.
项圣谟的山水画中常有一个策杖的文士,或踽踽独行,或与人谈笑.策杖行吟的形象是项圣谟所理解的人生羁旅,是他吟游生活的写照.策杖行吟这个古代文人的精神符号在吴门画家沈周、文征明的作品中沉淀为一种图式,微妙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认识自身存在的不同视角.这种在文化、社会和个性结构三者互动的基础上建构的生活世界,使人的主观性、个性完整地存留在人与世界统一的图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