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能力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982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专业课程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出发点,重点讨论如何提升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引导能力,将翻转课堂应用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尝试新教学模式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翻转课堂;研究型教学;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 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项目(JG03315JX08);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JGLX18_016)
  [作者简介] 方玉明(1975—),女,江苏南京人,微电子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微电子技术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微电子专业的教学研究;李若舟(1988—),男,湖北孝感人,微电子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微电子技术系教师,讲师,主要从事柔性电子器件的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305-02    [收稿日期] 2019-11-19
   一、引言
  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大教育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翻转课堂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1]翻转课堂契合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有积极的方面。随着不断的实践,根据不同的对象对翻转课堂做出调整。
  研究生教学不同于本科教学。研究生已经具备了本科所要求的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而研究生阶段更多的是要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进行独立科研的能力。所以,在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往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尝试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教师的引导能力,以达到更好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们不断地学习和提升,以增加自己专业知识的宽度和广度。
  二、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2]
  经过对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发现,英文相关文献共几千条,中文文献共有两万条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国学术界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关注度之高。国内的文献多数侧重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或理念在某一学科中的应用,以及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大部分学者对翻转课堂持积极态度。
  “美国的可汗学院模式”是通过视频课堂的形式,把视频课程放到网上,学生可以在网上通过点击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斯坦福大学也开设了“斯坦福大学线上学习模式”,利用交互式互联网,开发出了互动式的网络学习课程。
  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在江苏省,就有学校利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教师不再使用黑板+粉笔的方式,而是用平板电脑替代。多数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效果好,学生参与感强,积极性高。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都在尝试使用翻转课堂。
  我们要在透彻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有所借鉴,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对翻转课堂进行剖析,才能从教师的角度对翻转课堂有更为细致的了解,明确从哪些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引导能力,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动作用。
  三、教师在翻转课堂中需要考虑的问题[3]
  大学教育要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翻转课堂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但更为重要的是从教师层面来研究怎样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要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制作相应的视频,设计相应的考查题目,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站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角度,也考查了任课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研究能力和专业广度、学识深度、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解决以下问题。
  1.研究教学视频内容。首先,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在安排视频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到与先修课程的前后关系、与已有知识点的主次分配。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到研究生课程的特点。对于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不应该再做反复的重复,更多的是对于基本概念的扩充和拓宽。而这部分内容可以选择性讲解,也可以安排研究生自学完成。至于哪些部分由教师讲授效果好,哪些部分依靠录像和视频完成好,哪些部分学生自学完成比较合适,这些都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判断、组织、安排。
  2.研究课后习题的设置。视频可以叫学生在课下观看,但是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应该安排几个小练习题,用于检测学生看视频的效果。这些课后小题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检测基本概念的学习,直接考查学生自我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除了这些基本题的设置以外,还需要设置引申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线下看录像和课上讨论的一个有效连接。在解决了基本概念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更深入的思考,不能马上解决的可以到课堂上来进一步讨论。这样又进一步节省了课堂的引导时间,使得学生能够直接进入到课堂的深层次讨论中。
  3.研究课堂活动的形式。课堂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课堂互动和讨论,虽然学生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上有更多的掌控权和自由度,但是我们也知道,目前国内学生不太积极提问题,不愿意主动思考,这些都不利于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因此,如何设计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效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是一个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仅仅增大提问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这就要求教师设计更为具体有效的课堂活动形式,多采用综合报告的形式,不仅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还能考查团体协作能力。
  4.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翻转课堂教学中,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下,通过闭卷笔试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方式比较单一,考查也比较片面。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课堂内容、不同的问题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设计更多样的考核方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准确、更全面测试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查漏补缺,能更有针对性地解決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兴趣。
  5.研究提升教师的引导能力。虽然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可以自主选择看录像,自主选择学习时间,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但是整个课程的设计安排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所以,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任务并没有减少而是加重了。教师从传统模式的单向输出,变为随时双向输出,这些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锻炼自己的引导能力,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模式,积极思考课堂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课堂活动的形式是否多样,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是否充足,视野是否宽广,这些都决定了对学生的引导能力。
  四、总结
  翻转课堂已经是目前本科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当中采取的主要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教师层面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研究生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对研究生课堂的教学要付出更多的脑力和心力。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甚至考核方式上都要考虑如何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独立科研的能力。只有从源头上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够通过实践,体会出翻转课堂的作用,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秀.从多方面了解翻转课堂[J].知识文库,2018(23):216.
  [2]郭鹏飞.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理性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5):13-16.
  [3]林才英,赵杨.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80-81.
其他文献
本文关于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研究,研究了最合适的关于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案。在开关的频率保持在同一个水准的时候在一个开关的周期内,研究组进行了对于逆变器的
人们在输电线路验收中往往会忽视耐张杆塔跳线工艺标准,因为验收规范中只规定了跳线对横担及杆塔间的距离不得小于规定的空气间隙及跳线应平滑呈悬链状。但施工人员为了达到
没有哪项运动能像乒乓球一样在亿万中国人之中如此风靡,这不仅因为乒乓球是中国人在世界体坛最早脱颖而出的体育项目,更重要的皆源于具有传奇色彩乒乓球运动员及他们在比赛中振
本文在结合机组微增功率、背压关系曲线、凝汽器变工况等内容创建了冷端优化数学模型,并提出了采用与循环水泵运行优化调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机组在不同运行负荷、冷却水
[摘 要] 新冠疫情期间各高校开启“线上新学期”。通过探索基于“SPOC+网络直播”支撑下的新型在线教学模式,比较了主流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在线教学和在线学习。  [关键词] SPOC;在线教学;在线学习  [作者简介] 公 备(1984—),男,山东济南人,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研究;张 玉(1982—),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师范学院信息科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其运行质量对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直接影响,一旦出现安全或质量问题,则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做好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和检
提出了一种以高速微控制器C8051F330单片机为主控中心,采用SIM900A通信,能远程实时监控异常人员入侵、火灾、煤气泄漏等的系统。该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可靠、成本低,易于安装
糖尿病【1】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引起。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