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莫三嗪致肝硬化并发癫痫患者严重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报告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高热伴皮肤红斑疹半个月,溃脓6 d”于2019年9月8日收住青岛市海慈医院消化一科。既往HBV携带30余年,肝硬化病史2年余;8年前因颅脑外伤导致颅内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吸烟史30余年,现每天8支;饮酒史30年,平均摄入乙醇120 g/d,戒酒1年;疑似青霉素类药物过敏。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首诊的44例HCC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样本,RT-qRCR检测G6PD mRNA表达,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G6PD表达水平差异。按照G6PD基因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将HCC患者分为G6PD高表达组(n=22)和G6PD低表达组(n=22),结合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两组HCC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正态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治疗上的困难性和复杂性,采用动物模型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筛选药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为研究者更清楚了解不同动物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综述了小鼠、大鼠、兔、树鼩等常用的实验动物及建模方法,包括自发型、诱发型、移植型和基因修饰型等,综合文献研究可见,肝癌模型各有特点,当依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模型,其中在中医药研究中,诱发型动物模型较为常用。在模拟人体遗传等因素发病方面,转基因模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生物研究平台。为开展肝癌模型研究或者药物筛选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依据。
泡型肝包虫病(HAE)是由多房棘球蚴绦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目前其治疗方式主要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介绍了根治性手术切除、消融技术及姑息性手术等在HAE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自体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为选择治疗HAE的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参考依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以肝脂肪变性、肝细胞炎症和肝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慢性肝病。研究表明,线粒体内脂质代谢异常和活性氧生成、线粒体呼吸链受损、线粒体破裂以及线粒体自噬异常等线粒体障碍在NASH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NASH中肝脂肪代谢异常、肝炎发生和肝纤维化为主要线索,总结线粒体结构破坏、功能障碍以及线粒体自噬受损在NASH中的作用机制,以寻找相应靶点指导对NASH的治疗。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口干,多饮多尿1周”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于1998年7月中旬查体发现HBsAg、HBeAg、抗HBc阳性,肝功能正常,无乏力、纳差、腹胀等不适,未予治疗。此后定期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无糖尿病家族史。2009年9月于本院门诊查肝功能:ALT 195 U/L,AST 210 U/L,余正常。HBV DNA 2.549×108IU/ml。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合并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探究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17例慢性肝病合并免疫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液病种类分为3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组、Evans综合征组。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肝病相关治疗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7例慢性肝病患者中有15例非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9例(占52.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85岁,因纳差、尿黄2周于2020年9月9日收入本院。患者2周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下降,小便色黄如浓茶色,无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大便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厄贝沙坦,血压控制可,余无特殊病史.
肺癌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1],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腺癌。肺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常呈浸润生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甚至伴有远处转移,如脑转移、骨转移、肝转移、肾上腺转移等[2]。而肺癌转移至胆囊鲜有报道,现将1例肺腺癌胆囊转移报道如下。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术已趋于成熟,但术后感染依然是肝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者们通过对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不断探索发现,除既往报道的危险因素外,一些尚未被发现和重视的危险因素也应当予以关注。从供体相关因素、受体相关因素及其他因素等方面,结合新近文献进展对肝移植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作一总结,拟为临床上有效防治肝移植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沉默调节蛋白6(SIRT6)具有去乙酰化酶、单ADP核糖基转移酶以及去脂肪酰化酶等多种功能,在调控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概述了SIRT6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详细介绍了SIRT6在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作用分子机制。了解SIRT6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可能为肝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及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