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一直在中国的创业创新版图上独树一帜。从落地杭州的阿里巴巴到遍布省内各具特色的创新型企业,处处散发的创业生机,无不在展示着一个开放、健康的创业创新环境。
2015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浙江省从2013年以来,就坚持以科技引领转型升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用“阳光、土壤、水、空气、养分”五大要素,对这种生态环境进行了形象总结。
阳光:加强政策支持 做好“双创”制度保障
2013年,浙江省科技厅出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条”,明确提出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2014年,印发《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工作要点》,明确科技经费跟进金融资本、风险资本,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力量;同时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规模,受到国务院肯定。同年,先后出台《关于鼓励科技创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实施意见》《公众创业创新服务行动方案》《推广应用创新劵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等,大力支持新型孵化器建设,推动科技人员和团队、民间资本、创业资本和科技成果相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并用创新劵给予创业者财政补贴。2015年,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创业创新的指导意见》,着力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众创孵化平台。一系列普惠性政策的出台,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导向、重大改革引领、坚持法治保障的创新政策体系,消除了创业创新者的后顾之忧。
土壤:着力搭建载体 孕育适合“双创”的沃土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搭建了一系列“双创”核心载体,孕育出适合创业创新的沃土。首先是创建了8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5个省级高新园区,在高新区的有力带动下,今年1至9月浙江省高新产业增加值达3403.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4%,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贡献达七成。
浙江省还抢抓“互联网 ”和“双创”发展机遇,加快布局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基金小镇等37个省级特色小镇,涌现出70多家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贝壳社等14家入选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占全国的1/5。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等创业“新四军”异军突起,逐步成为转型升级主力军。杭州入围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城市,青年互联网创业盛况空前。据微链大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杭州民间举办创新创业活动1024场,创业创新风生水起。
水:加强资金支持 为“双创”注入源头活水
为了让创业者和创新技术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追逐和青睐,浙江省在资金引导方面狠下力气,去年省科技厅牵头设立浙江省天使投资专委会,集聚天使湾、浙报传媒梦工场等200多位省内外天使投资人。杭州市成立首期7500万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已发起设立8家天使投资基金,投资项目30个,投资金额836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2.2亿元。浙江省还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去年,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设立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亿元,扶持全省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连续支持5年。今年,发放1亿元科技创新劵,对通过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获得服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的在孵企业和创业者进行财政补贴,为创业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空气:开展公共服务 营造良好“双创”氛围
为了让“双创”活力竞相迸发,浙江省开展公众创业创新服务行动。今年,针对科研院所大型仪器闲置,而广大小微企业却缺乏检验检测条件的情况,推动全省500家以上省级创新载体5万台(套)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带动50万人创新创业。今年3月,首个省级政府部门云服务平台——浙江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创新创业者可以通过云服务平台找信息、找资源、找资金、找设备、找服务,享受“一站式”的“指尖上的服务”。搭建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以杭州市“梦想小镇”创业服务中心为例,首批48家企業、800多名创业者可以在“云”上办理在线工商注册、项目申报、申请人才房;还可以在线建立财务、法务、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中介资源聚集平台,甚至可以寻找天使投资、股权众筹、供应链融资等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服务。预计三年内,小镇将集聚大学生创业者1万名,创业项目2000个,基金(管理)及相关机构300家,实际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00亿元,金融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
养分:促进成果转化
2015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浙江省从2013年以来,就坚持以科技引领转型升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用“阳光、土壤、水、空气、养分”五大要素,对这种生态环境进行了形象总结。
阳光:加强政策支持 做好“双创”制度保障
2013年,浙江省科技厅出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条”,明确提出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2014年,印发《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工作要点》,明确科技经费跟进金融资本、风险资本,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力量;同时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规模,受到国务院肯定。同年,先后出台《关于鼓励科技创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实施意见》《公众创业创新服务行动方案》《推广应用创新劵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等,大力支持新型孵化器建设,推动科技人员和团队、民间资本、创业资本和科技成果相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并用创新劵给予创业者财政补贴。2015年,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创业创新的指导意见》,着力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众创孵化平台。一系列普惠性政策的出台,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导向、重大改革引领、坚持法治保障的创新政策体系,消除了创业创新者的后顾之忧。
土壤:着力搭建载体 孕育适合“双创”的沃土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搭建了一系列“双创”核心载体,孕育出适合创业创新的沃土。首先是创建了8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5个省级高新园区,在高新区的有力带动下,今年1至9月浙江省高新产业增加值达3403.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4%,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贡献达七成。
浙江省还抢抓“互联网 ”和“双创”发展机遇,加快布局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基金小镇等37个省级特色小镇,涌现出70多家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贝壳社等14家入选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占全国的1/5。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等创业“新四军”异军突起,逐步成为转型升级主力军。杭州入围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城市,青年互联网创业盛况空前。据微链大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杭州民间举办创新创业活动1024场,创业创新风生水起。
水:加强资金支持 为“双创”注入源头活水
为了让创业者和创新技术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追逐和青睐,浙江省在资金引导方面狠下力气,去年省科技厅牵头设立浙江省天使投资专委会,集聚天使湾、浙报传媒梦工场等200多位省内外天使投资人。杭州市成立首期7500万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已发起设立8家天使投资基金,投资项目30个,投资金额836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2.2亿元。浙江省还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去年,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设立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亿元,扶持全省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连续支持5年。今年,发放1亿元科技创新劵,对通过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获得服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的在孵企业和创业者进行财政补贴,为创业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空气:开展公共服务 营造良好“双创”氛围
为了让“双创”活力竞相迸发,浙江省开展公众创业创新服务行动。今年,针对科研院所大型仪器闲置,而广大小微企业却缺乏检验检测条件的情况,推动全省500家以上省级创新载体5万台(套)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带动50万人创新创业。今年3月,首个省级政府部门云服务平台——浙江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创新创业者可以通过云服务平台找信息、找资源、找资金、找设备、找服务,享受“一站式”的“指尖上的服务”。搭建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以杭州市“梦想小镇”创业服务中心为例,首批48家企業、800多名创业者可以在“云”上办理在线工商注册、项目申报、申请人才房;还可以在线建立财务、法务、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中介资源聚集平台,甚至可以寻找天使投资、股权众筹、供应链融资等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服务。预计三年内,小镇将集聚大学生创业者1万名,创业项目2000个,基金(管理)及相关机构300家,实际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00亿元,金融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
养分:促进成果转化